经济学一本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逆向选择的重要因素。在商品市场上,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性能和相应的成本。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中称为买者和卖者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双方中必然有一方对信息掌握得多一点。因为经济学中所说的理性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信息相对充分一方的所作所为将会为你带来一种风险,叫作逆向选择。

《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故事可谓是把信息不对称发挥到极致的经典例子。

在诸葛亮与司马懿西城大战期间,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成功地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逆向选择给对方制造了很大的麻烦。最后,司马懿杀了孟达,诸葛亮吓跑了司马懿。一胜一负,两人打了个平手。

诸葛亮和降魏原蜀将孟达商议好,孟达在新城举事反魏,准备一起攻取洛阳,诸葛亮率蜀军主力攻取长安。当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官复原职,在宛、洛起兵,于是派人提醒孟达,一定要谨慎小心司马懿,不能轻视。孟达觉得不必害怕司马懿,宛城离洛阳大约800里,到新城有1200里。司马懿要是知道自己想反魏举事,一定会向魏主禀报的。这样一来,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多月,那时,我孟达已把城墙加固好了,司马懿就是来了也没有什么用了。“人言孔明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他认为诸葛亮真是多虑了。

司马懿知道孟达准备反魏,便想到如果先上奏魏王,待魏王回复来回要一个月,那时早已无济于事了。于是他来了个逆向选择,日夜兼程,通宵达旦,不到10日便赶到新城擒获了孟达。

在这个回合中,司马懿胜就胜在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孟达没有料到司马懿的心机,诸葛亮要高出孟达许多,熟悉司马懿的思维方式。司马懿利用逆向选择赢了孟达,诸葛亮却“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西城,空城计的成功同样归功于孔明的逆向选择。

在空城计这一回合中,司马懿对诸葛亮的了解也就是孟达的水平。在他眼里,诸葛亮就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而这次诸葛亮偏不这样,他来了个逆向选择。司马懿认为我不弄险,我偏给你弄个大的险看看。只见西城4个城门大开,不见一兵一卒,孔明披鹤氅,戴纶巾,在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结果呢,司马懿退兵了。

在真实的生活中,信息相对不充分的一方也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比如说,经济学大师阿克洛夫最早研究了二手车市场,他发现一辆即使是今天买了明天就卖的车,价钱也会比原值低得多。买次品车的人对车的熟悉程度肯定不如车主,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他们的理性选择就是认定所有的旧车都是次品车,只愿意出最低的价格。这样好的车也不会在这里销售了,最后,买者和卖者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失。信息不对称的双方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彼此做出了不利于对方的选择,结果导致了双败的局面。经济学的理论已经证明了合作是最优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信息的不完全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