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xanthema subitum)又称婴儿玫瑰疹(roseola infantum),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婴幼儿在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为小儿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之一。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的研究已证实,幼儿急疹大部分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B亚型感染引起。国外研究发现,87%的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有来自母体的抗HHV-6抗体,以后几个月抗体逐渐转阴,但生后6个月抗体滴度又快速上升;3岁时大约75%的儿童抗HHV-6抗体阳性,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幼儿急疹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HHV-6传播途径可能为通过母亲的唾液传播,而不是来自患儿,因此幼儿急疹多为散发病例,一般没有流行性。
少部分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引起。HHV-7引起者发病相对较晚,且皮疹较轻微。本病发病无种族及性别差异,无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病毒由呼吸道侵入血液而引起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皮疹为病毒血症末期病毒在皮肤组织中被抗体中和所致。但多数人认为皮疹为病毒血症本身造成的局部表现,但为何会有热退出疹的现象,仍未获解答。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前驱期
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39~40℃或更高,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持续3~4天后体温骤降;也有少数病例体温逐渐降落,或高热24小时后降至正常,再继以间歇发热2~3天降至正常。大多数患儿除高热外,一般情况良好,少数患儿于高热时出现惊厥和脑膜刺激征。发病在冬季常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多数有鼻炎、咽部轻或中度充血;夏、秋季发病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2.出疹期
皮疹大多出现于发热3~4天,体温骤退后,少数在退热时出现皮疹,这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多呈散在性,亦可融合,不痒。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天内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程皮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皮疹数小时后开始消退,1~2天内完全消失,不脱屑,无色素沉着。发热期少数患者在软腮及悬雍垂可见淡红色斑疹,出疹后即消失。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枕后及耳后淋巴结为明显,热退后可持续数周才逐渐消退。脾脏偶可肿大。
本病一般症状较轻,多数为良性经过。
3.并发症
高热惊厥、脑炎,其他少见的并发症:脊髓膜炎、面神经麻痹、急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也可随后出现白细胞总数增多。
2.病毒分离
病毒分离是HHV-6型感染的确诊方法。
3.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型IgG、IgM抗体。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
5.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DNA。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三)诊断
根据2岁以内的婴幼儿高热3~4天,全身症状轻微,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红色斑丘疹,皮疹持续1~2天消退,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临床上一般不需要依靠病原学检查诊断此病。
三、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治疗原则
幼儿急疹具有自愈性,预后良好,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
(二)治疗策略
1.高热时予物理降温,并适当应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
2.患儿宜卧床休息,补充足量水分,给予易消化的食物。
3.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清解合剂或抗病毒口服液等。
4.发生惊厥时,可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5.腹泻时,可予止泻及助消化药。
四、常用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利巴韦林详见第三章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