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能产生对同型病毒的持久免疫力。新生儿由于从母体内获得抗体而不易患病,出生后3~4个月抗体降至最低水平,最好在出生后3~4个月应用疫苗。脊髓灰质炎一般多发生于小儿,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故又称“小儿麻痹症”。但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不发病但能通过感染而获得免疫力者,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者远比发病者多,约占流行期的90%以上,而出现麻痹的病例仅占其中的极少数,一般少于1%。然而,一旦发生麻痹,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者甚至终身残疾。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传染源为患者及无症状的带病毒者,后者不仅人数众多,又不易被发现和控制,因而对本病的散布和流行起着重要作用。早在发病前3~5日患者鼻咽分泌物及粪便内已可排出病毒。咽部主要在病初1周内排出病毒,故通过飞沫传播的时间亦短;而粪便中排出病毒不仅时间早(病前10天)、量多,且可持续2~6周,甚至长达3~4个月,因此粪便污染饮食、经口摄入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污染病毒的双手、用品、玩具、衣服及苍蝇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饮水污染常引起暴发流行。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轻重程度不等而分为无症状型,占90%以上;顿挫型,占4%~8%;瘫痪型为本病之典型表现,可分为以下各期。
1.潜伏期
一般为5~14天。
2.前驱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缺乏、乏力、多汗、咽痛、咳嗽及流涕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尚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持续1~4天,多数患者体温下降,症状消失,称顿挫型。
3.瘫痪前期
可从前驱期直接发展至本期,也可在前驱期热退后1~6天再次发热至本期(双峰热)开始,也可无前驱期而从本期开始。本期特点是出现高热、头痛、颈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及体征,同时伴有颈、背、四肢肌肉疼痛及感觉过敏。小婴儿拒抱,较大患儿体检可见:①三角架征(tripodsign):患儿在床上坐起时需两臂向后伸直以支撑身体呈特殊的“三角架征”;②吻膝试验(kiss-the-knee test)阳性:小儿坐起后不能自如地弯颈使下颌抵膝;③头下垂征(headdrop sign):将手置患者肩下,抬起其躯干时,头与躯干不平行(正常者头与躯干平行)。亦可有多汗、皮肤微红、烦躁不安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此时脑脊液已出现异常,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若3~5天后热退则无瘫痪发生;若病情继续发现,且出现反射改变(最初是浅反射,以后是深腱反射抑制),可能发生瘫痪。
4.瘫痪期
瘫痪大多于瘫痪前期的第3~4天出现,无法截然将这两期分开,特别是不出现双峰热时,前驱期直接进入瘫痪期。瘫痪随发热而加重,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无感觉障碍。可分为以下几型:
(1)脊髓型:
最常见。瘫痪的特点是两侧不对称的弛缓性瘫痪,多见单侧下肢。近端大肌群常较远程小肌群瘫痪出现早且重。累及颈背肌、膈肌、肋间肌时,可出现竖头及坐起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矛盾呼吸等表现。腹肌或肠肌瘫痪则可发生顽固性便秘;膀胱肌瘫痪时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
(2)延髓型:
病毒侵犯延髓呼吸中枢、循环中枢及脑神经核,可见脑神经麻痹及呼吸、循环受损的表现。
(3)脑型:
较少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嗜睡或昏迷、上神经元瘫痪等。
(4)混合型:
兼有以上几型的表现,常见脊髓型合并延髓型。
5.恢复期
瘫痪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一般从肢体远程开始,继之近端大肌群,轻症1~3个月恢复,重症需6~18个月。
6.后遗症期
如果神经细胞损伤严重,某些肌群的功能不能恢复,就会出现长期瘫痪。继而肌肉萎缩、肢体发生畸形,如脊柱弯曲、足内翻或外翻、足下垂等,而影响其功能使其不能站立、行走或跛行。并发症多见于延髓型患者,呼吸肌麻痹者易继发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尿潴留易并发泌尿系感染;长期卧床可致压疮、肌萎缩、骨质脱钙、尿路结石和肾衰竭等。
(二)诊断
脊髓灰质炎出现典型瘫痪症状时,诊断并不困难。瘫痪出现前多不易确立诊断。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阳性可确诊。
1.病史及症状体征
从未服过或不规则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早期有发热、多汗、感觉过敏。随之出现不对称性松弛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感觉存在。
2.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
瘫痪前期始出现异常,其变化与病毒性脑炎相似,细胞数通常在(50~500)×106/L之间,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蛋白增加不明显,这种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瘫痪第3周,细胞数多已恢复正常,而蛋白质仍继续增高,4~6周后方恢复正常。
(2)病毒分离:
起病后1周内,从患儿鼻咽部、血、脑脊液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3)血清学检查:
用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血中特异性抗体,病程中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用ELISA法检测血及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高,第1~2周即可出现阳性,可做早期诊断。
三、治疗原则与策略
(一)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药物可控制瘫痪的发生和发展,只是对症处理:
1.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2.瘫痪前期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药物或手术,以免诱发瘫痪。
3.瘫痪期应把瘫痪肢体放于功能位,以免发生关节畸形。
4.应用促进神经肌肉传导的药物,以促进瘫痪的恢复。
5.对症处理。
(二)治疗策略
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
必须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避免劳累过度和肌内注射或进行任何手术;如果出现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局部可温热敷或口服镇痛剂。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及维生素C,可减轻神经组织水肿。有条件可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2~3天,可中和病毒,有减轻病情的作用。早期应用α干扰素可抑制病毒复制,还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100万U/d肌内注射,14天为1个疗程。
2.瘫痪期
睡平板床,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防止下垂或其他畸形。地巴唑有兴奋脊髓、扩张血管的作用,0.1~0.2mg/(kg•d)顿服,10天为1个疗程。加兰他敏0.05~0.1mg/(kg•d)肌内注射,一般急性期后用,促进神经传导,20~40天为1个疗程。维生素B12能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0.1mg/d肌内注射。其他对症治疗:如呼吸肌瘫痪者应给氧,并及早采用人工呼吸器;呼吸中枢麻痹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吞咽困难者输液或用胃管保证营养。同时选用适宜的抗生素,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可通过按摩、针灸、理疗及功能锻炼等方法促进肌肉功能恢复,防止发生肌萎缩。如有肢体畸形,可用手术矫正。
四、常用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见本章第五节。
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 4) human immumogIobuIin(pH 4)for intravenous injection
【其他名称】
人血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制剂与规格】
注射剂:1g,1.25g,2.5g,5g。
【药理作用】
本品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调理功能。
【适应证】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
如X-连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
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4.其他
如重症系统红斑狼疮、原发性和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等。
【用法与用量】
用法:冻干制剂采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按规定量加入配套的灭菌注射用水,轻轻旋摇(避免出现大量泡沫)使完全溶解。使用时,用带有滤网的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首次使用本品输注速度开始要慢,成人为1.0ml/min,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min。儿童滴速酌情减慢。
成人剂量: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
首次剂量为400mg/kg,维持剂量为200~400mg/ kg,用药间隔时间视患者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1次。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初始剂量按体重1日400mg/kg,连续5日;维持剂量按体重1次400mg/kg,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1次。
3.川崎病
发病10日内使用。儿童治疗剂量按体重2.0g/kg静脉滴注,1次输完。
4.严重感染
按体重1日200~300mg/kg,连续2~3日。
儿童用药剂量减半,具体使用剂量由医师视病情轻重酌情考虑。
其他详见第三章第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