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聊环保:新闻发言人网上网下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你想不想“静静”?

“我想静静。”不管网上赋予这句话什么时尚、诙谐的含义,面对喧嚣不止的网络,你是不是想静静,是不是跟越来越多的人一样,发自内心地觉得该静静了?可是我们自己不让自己“静静”的事儿还有很多。

前两天我发了“公告”:为了集中精力干点儿事,不参与无原则的“扯淡”,更主要的是能节约点流量,即日起,凡微信超过200人的群,本人一律退出,敬请大家特别是有想法的群主原谅!

后来又接着发了微信消息:退出了所有100人以上的微信群,手机里消停了大半,心也收回了不少。还有微博就应好好做媒体,别瞎弄什么群,选择喧嚣还是清静,其实主动权就在自己手中。今天起再把所有广告“朋友”请出,让朋友圈就是朋友圈,我喜欢交朋友,但希望您也把我当朋友,而不仅仅是客户。对由此给您带来的不快,谨表歉意!

结果呢?退出又大又闹的群,又请出了一些专门做广告的“朋友”。这样的微信似乎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已有180人点赞,100多个手动支持,还有调侃。还有一些朋友私信力挺,表示理解,其中不乏一些群主表示自己是骑虎难下……

新媒体确实是恰逢其时、应运而生的。社会节奏快、人心浮躁、标题党盛行、看不了长东西……微博140个字让大家都释然了。“公知”横行,“左右”狂掐,微博飞沙走石,一般网民们受不了冷落,又成就了微信。

接着各路“大咖”拉队伍求关注,微信群越做越大。政府媒体企业新秀抢地盘,公众号越做越多。

可怎么样呢?微信大群除了转发各种消息、段子、“鸡汤”,就是争吵。之所以争吵,有时候压根儿就是因为没表述清楚。也难怪,有些人平时话都说不利落,还指望他能写清楚?但情绪倒是明明白白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个“愤青”。也是,没有“愤青”的大群少不了要冷清。正像有个大群群主给我发私信说,越来越不指望在群里能说清点儿事了。也有人跟我说大群的“作用”,一是扰民,二是费流量。当然,也可以满足一些人的虚荣心:他是多少个国家级大群的群主。也许他不知道,“败兴”就从这里开始。

公众号能够满足多种需求,确实有办得不错的,也起到了大众媒体的作用,但内容质量上良莠不齐。打开你的手机,看看那一大片没点开的“红点儿”是什么。不少公众号越来越像传统媒体的电子化,网络营销的生财之路,如果非说它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喜欢自娱自乐的人们可以将之写入“政绩”。乐此不疲的人们也许压根儿就没想明白:人们要是看得了这些个长东西,微博、微信还会诞生吗?当然,不管什么形式,只要是有用的好东西,总是可以留下来、传下去的。

互联网给我带来了什么?就是一个字:多。信息多、新事多、机会多,什么都比过去多。多是好事,但无论什么只要一多就容易令人眼花,眼一花心就容易乱,心一乱就容易出错。那么,我们能不能有另一种选择?当然能,这就是“静静”。

点睛

互联网给我带来了什么?就是一个字:多。信息多、新事多、机会多,什么都比过去多。多是好事,但无论什么只要一多就容易令人眼花,眼一花心就容易乱,心一乱就容易出错。那么,我们能不能有另一种选择?当然能,这就是“静静”。

狼王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