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色理论的开拓创新
生态文明决不是将外部资源机械地引入到中国的,也不是将历史资源简单地延伸到现实的,而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一个创新成果。
(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的优良传统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潮流之前,我们在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妥善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建构起来的。通过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人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在付出血和泪的代价的过程中,我们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样,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脱离中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这样,如何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成了一个历史高难度问题。在这个艰辛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终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自然生态环境情况是国情的基本要件。这样,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但是,在制度变革完成以后,如果将生态环境问题仅仅看作资本主义的“文明病”,或者天真地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会自动地避免这个问题,那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会付出生态代价甚至是沉重的生态代价。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飞阶段,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在人口问题上,我们认识到了人口多具有二重性,提出对人类自身的生产也应该实行计划管理。在20世纪50年代的设想是,“政府可能要设一个部门,或者设一个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同时提出,“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明确地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
(2)在资源问题上,我们对人多地少的矛盾一直有清醒的意识,要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厉行节约,认为“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根据之一,就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国情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因此,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资源高消耗尤其是土地资源高消耗的发展道路。
(3)在生态问题上,我们认为森林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做好绿化工作,这对工农业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要注意水土流失造成的灾害问题。在农村地区,“短距离的开荒,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在转向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我们明确提出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这里,将植树造林看作造福后代的事业,事实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在环境问题上,我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明确地意识到了西方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并且在国务院设立了相应的机构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了环境外交和环境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例如,1972年,我国派代表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国学者还参与了《只有一个地球》报告制定的有关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明确地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开始颁布相关的法律,并在政府机构设置中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事实表明,我们是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开始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在我国现代化起飞的过程中,这种干预和治理事实上就是要预防自然生态环境等问题对现代化的制约和影响,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
在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中,明确地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在积极主动参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基础上,根据对我国国情的科学判断,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明确地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这充分履行了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将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一同确立为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相并列,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会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里,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就揭示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
在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就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作出了科学规定。这就是要努力做到: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不是要阻止发展,而是要促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也要看到自然物质条件在生产力发展尤其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通过可持续发展带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总体上必须认识到,“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事实上就将生态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一个基本规定和要求。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潮流的新形势下,要看到:“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样,就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联系起来。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导向,也要通过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来丰富先进文化的内涵。在总体上,这就是要注重环保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人口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搞好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我们要看到:“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环境保护搞不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一些疾病流传。对于已经产生的严重危害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环境污染,必须抓紧治理。”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抽象地谈“全人类利益”或者自然的“内在价值”,都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在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可见,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重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生态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新境界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继往开来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在科学地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过程中,实现了发展观上的革命变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事实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生态文明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重大成果。
1.生态文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应对国际挑战和解决国内难题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受机械发展观的影响,为此也会付出一定的生态代价。因此,在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始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2003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我们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我们进一步明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科学的整体。科学发展观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里,生态文明是目标,可持续发展是手段,人与自然和谐是灵魂。在党的十七大上,将科学发展观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并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2004年9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我们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我们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建设途径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样,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更明确地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起来,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显然,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是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一致的。
3.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在生态方面,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表明,我们将作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上升到了生态文明的高度。
总之,生态文明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科学思想。
(四)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成果
尽管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但是,只有科学发展观才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尽管苏联有关研究社会主义文明、全球性问题的理论文章运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在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只有科学发展观才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上升到了国家意志的高度。显然,生态文明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创新成果。
1.在实践上,生态文明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生态文明是立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而独立地自觉地提出来的,突出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构成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立体系统。这样,生态文明就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经济富强(物质文明)、政治民主(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和生态良好(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工程的途径,建立起社会主义文明系统,我们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
2.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进一步扩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科学发展观从总体的角度突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但是,经济建设是以自然界提供的自然物质条件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而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全面发展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容的完整性,而社会系统既包括社会要素也包括自然要素,因此,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
(4)协调发展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机制的有机性,社会有机体事实上是由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构成的有机体,因此,坚持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5)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条件保证,只有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物质条件相互协调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统筹兼顾,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要求,而这恰好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显然,生态文明是渗透在整个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其实,将生态文明第一次明确地写进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政治报告中,本身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向世人昭示:生态文明将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永续未来,社会主义将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光明前景。
总之,没有对全球性问题的深刻洞察、没有对基本国情的科学把握、没有对发展实践的理论反思、没有对民族传统的高度认同、没有对西方经验的科学借鉴、没有对科学理论的自觉实践,我们是不可能提出生态文明这一科学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