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学”本位的确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研究范式之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家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时期的“精英”知识分子更是开始强调“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国家”观念。这种精神诉求体现在一系列带“国”字的新名词的使用,“国剧”这个名词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剧”词义的内涵在其名词提出后几经流变,关乎从清末民初到抗战之前(1908—1937)对中国戏剧学术史发展的整体认知。本书主要通过1925年(以所谓的“国剧运动”宣告开始为标志)到1937年(以抗日战争爆发,国剧学会实际解散,《剧学月刊》停刊等一系列事件为标志)这一时间段的文献研究,阐释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剧学术史的演进与发展,试图梳理出近现代中国戏剧学术研究在各个方面所达到的理论高度,以及在20世纪上半叶,平面纸质媒体(案头)与中国戏剧艺术(场上)的互动作用。

全书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及余论。

绪论部分介绍论题的来源、意义、研究对象、前人研究情况以及本书基本的构想与方法。

第一章论述全文核心概念之一——“国剧”的由来与内涵的流变,这也是本书论述的缘起。主要介绍1925年由余上沅、赵太侔等人发起的“国剧运动”的前后过程以及学术界对其历史地位的各种评价;评析“国剧”作为从“国剧运动”中新创建的名词,渐渐成为“旧剧”即中国传统戏剧(广义)和京剧(狭义)同义语的过程。

第二章叙述20世纪的前三十年,对中国戏剧研究的观念如何从“文学本位”(以王国维为代表)、“曲学本位”(以吴梅为代表)发展到了“剧学本位”(以齐如山、徐凌霄为代表)的整个过程。重点论述了“剧学”的提出与建立的相关背景,以及当时众多的戏剧刊物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回顾和检阅了戏剧艺术批评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表现形态与得失,并从成为剧评家的基本素质、批评的着眼点更趋“戏剧之整体”和批评理论的探讨三个角度,着重强调了20世纪上半叶出于剧学本位的戏剧艺术批评对历史的超越。

第四章主要总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戏剧学人从“剧学”本位出发的,对包括表演艺术、编剧艺术、导演艺术、舞台美术以及文献资料的记录与整理等有关“戏剧之全部”的理论成果。

本书还将这一时期从“剧学本位”出发研究中国戏剧的学人按照不同的文化背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以齐如山、徐凌霄等为代表的,学通中西,兼擅场上案头,但主要体现传统文士特点的学人;一类是以梅兰芳、程砚秋为代表的,重视文化修养与艺术探索的京剧艺人;一类是以欧阳予倩、田汉为代表的,重视和强调戏剧艺术推进社会变革任务的“左翼”学人。第五章的内容即分别分析与比较他们之间不同的研究视角。

余论部分总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剧”研究对中国戏剧学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为通史性中国戏剧史著的出现提供基础准备、为学术传统增加新的研究视角、为学术理念的延续提供有益思考,并简述了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与平面媒体发展的互动关系。

至于“新剧”、“话剧”问题,本书虽稍有涉及,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尚在探索阶段或“早期”,当今已单属学科、专业,另作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