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古城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水县城

中水县,西汉时期属涿郡。《汉志上》:涿郡属县“中水”。应劭曰:“在易、滱二水之中,故曰中水。”汪士铎曰:“据《后汉·孝明八王传》注,在乐寿县西北,则滱、虖池二水之中,非易、滱二水之中也。”[160]《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千五百户”。后传吕假、吕青肩、吕德、吕宜成。元鼎五年(前112年),“宜成坐酎金,国除”。《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略同。东汉时期属河间国。《后汉志二》:河间国属县“中水,故属涿”。《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建初四年,以清河之游、观津,勃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李贤注:“中水在今瀛州乐寿县西北。”乐成国后改河间国。晋时相沿,见于《晋志上》。《魏志上》:河间郡领县“中水,前汉属涿郡,后汉、晋属河间国”。北齐时省废。《寰宇记》卷六十三:深州乐寿县,“故中水城,汉县也。在今县西北三十里。高祖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即此地。居两河之间,故曰中水。又,《郡国县道记》云:其城南枕滹沱,北背高河。高齐天保七年省”。明初改乐寿县为献县。《明统志》卷二:“中水城,在献县西北三十里。汉县,高祖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即此。地居高、滱二水之间,故名。”嘉靖十九年刊《河间府志》卷三:献县,“中水城,在县西北五十里。本汉县,隶涿郡。高祖封功臣吕马童为中水侯,即此。地名(居)高、滱二水之间,故名”。其“在县西北五十里”,当为“三十里”之误。《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河间府献县,“中水废县,县西北三十里。汉县,高帝封功臣吕马童为侯邑,属涿郡。应劭曰:县在易、滱二水之中,因名。后汉及晋俱属河间国,后魏属河间郡,高齐废”。《清统志》等所述略同,而均未指明其所在具体方位。

今河北献县段村乡南皇亲庄与河间市龙华店乡北皇亲庄之间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暴露遗迹有夯土筑成的城墙残迹,残高1~2米,采集遗物有铜镞和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素面瓮、罐等残片,在南皇亲庄东北及东部发现大型封土汉墓,在北皇亲庄南发现大面积东汉墓葬群[161]。其所在东南距今献县约15公里,与《寰宇记》等所述在县“西北三十里”相合,城址所属年代亦大致相符,当即属古中水县城,而规制尚不能明确。其东南临今滹沱河(子牙河),西北临今古洋河。而依上引相关记载,其在秦汉时期居于易水与滱水之间,唐宋时期居于滹沱河与高河之间,明清时期居于高河与滱河之间。可表明在不同时期流经于此一地区的水道多有变迁。而汪士铎以为秦汉时期当为“滱、虖池二水之中,非易、滱二水之中也”似不确。

《汉志下》:代郡灵丘县,“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过郡五,行九百四十里,并州川”。卤城县,“從(泒)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里”。中山国北新成县,“桑钦言易水出西北,东入滱”。曲逆县,“蒲阳山,蒲水所出,东入濡。又有苏水,亦东入濡”。望都县,“博水东至高阳入河”。另据《寰宇记》卷六十六:瀛州河间县,“滹沱河,《舆地志》云:滹沱河在今县西二十里”。又,莫州任丘县,“滱水枯渎在县西一里”。其滱水枯渎当即为西汉时期滱河水道,与唐宋时期滹沱河水道大致相当,当流经今河间市西、肃宁县东;而泒河在此一带当流行今河间市东、大城县西,北至文安县(今文安县东北)入海。“滱河东至文安入大河”,当指滱河在此一带入泒河,“大河”或为“泒河”之讹。如此,西汉时期滱河正流经中水县城之南。又,《左传·昭公七年》:燕人与齐“盟于濡上”。杜预注:“濡水出高阳县,东北至河间鄚县入易水。”《寰宇记》卷六十六:莫州鄚县,“濡水在县西二十里,向东合易水。《左传》:齐侯伐北燕,盟于濡上。即此是也。盖秋所出”。其秋当作湫,指水洼。此段濡水当即杜预所言流经高阳县(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村)南及东而东北至鄚县(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古州村)入易水者,大致循行今瀦龙河水道。而依《水经注》及《元和志》等所述,古濡水之源在今顺平县西,流向东南与博水汇合,以下濡水与博水互称。“博水东至高阳入河”,当指濡水与博水汇合后于高阳县城附近注入滱河。因滱水亦称滱河,故称入河。《汉志》记蒲水与苏水入濡水,与《水经注》相同;而不记此濡水所出,于北新城县下引桑钦言“易水出西北,东入滱”。依本书推考,西汉时期北新城县城当在今保定市西孙村址[162],古濡水之源正在其西北,则二者所指当为同一水道,即此濡水亦可称易水。如此,古中水县城西北临此易水。应劭所言“在易、滱二水之间”当合于史实。东汉中后期,滱水西迁至《水经注》所述水道,而原滱水河道当为泒水所循行;曹魏时期又于饶阳县引滹沱水入泒水,后遂称以下河段为滹沱水。而濡水(博水)亦改流,下游渐至湮灭,唯余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