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国都及蓟县城
(一)蓟城规制及其演变
蓟县,西汉时期为广阳国都。《汉志下》:“广阳国,高帝燕国,昭帝元凤元年为广阳郡,宣帝本始元年更为国。莽曰广有。户二万七百四十,口七万六百五十八。县四:蓟,故燕国,召公所封。莽曰伐戎。”另有方城、广阳、阴乡三县属之。所谓“故燕国,召公所封”,当是指此蓟城曾为召公所封燕(匽)国之都。而蓟城原为蓟国之都。今传本《史记·周本纪》:周武王克商后,“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而《乐书》记孔子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其文并见于《礼记·乐记》。郑玄注:“反,当为及字之误也。及商,谓至纣都也。”孔颖达疏引《周本纪》作:“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及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又,《韩诗外传》卷三:“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说文解字》:“,周封黄帝之后于也。从邑,契声,读若蓟。上谷有县。”段玉裁注:“按、蓟,古今字也,蓟行而废矣。汉《地理志》、《郡国志》皆作蓟,则其字假借久矣。”则今传本《周本纪》所记封“黄帝之后于祝”,当属后世抄误或误改,原文当依孔颖达所引作封“黄帝之后于蓟”,同于《乐书》等。蓟侯当在商代以前已居存于此,周武王是就其原有国土重为褒封。而后蓟国灭绝。战国时期,燕国迁都于此。《韩非子·有度》:“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顾广圻《韩非子识误》:“襄当作昭。……或一谥襄也。”则其“燕襄王”当即“燕昭王”,为双字谥,称燕昭襄王,而简写为昭王或襄王。而“以蓟为国”即以蓟城为国都。《史记·燕召公世家》: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年),“秦攻拔我蓟,燕王亡,徙居辽东”。《秦本纪》作:“取燕蓟城。”后四年灭燕,秦于此置广阳郡。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韩广为赵略地至蓟城,自立为燕王。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立臧荼为燕王,都蓟。汉高祖五年,更立卢绾为燕王。汉高祖十二年又立其子刘建为燕王。吕后死前又曾封吕通为燕王。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徙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后传刘嘉、刘定国。至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国除。元狩六年(前117年),封其子刘旦为燕王。至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国除,改为广阳郡。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复以刘旦子刘建为广阳王。至王莽时封后嗣者刘嘉为扶美侯[1]。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省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为幽州刺史治,见于《后汉志五》。魏晋时期复为燕国,见于《晋志上》。后赵石勒置幽州燕郡。永和六年(350年),前燕慕容迁都于此,升平元年(357年)徙都邺城[2]。前秦苻坚、后燕慕容垂相继有其地,后归北魏。
《魏志上》:“幽州,治蓟城。领郡三,县十八。户三万九千五百八十,口一十四万五百三十六。燕郡,故燕,汉高帝为燕国,昭帝改为广阳郡,宣帝更为国,后汉光武并上谷,和帝永元六年复为广阳郡,晋改为国,后改。领县五,户五千七百四十八,口二万二千五百五十九。蓟,二汉属广阳,晋属。有燕昭王陵、燕惠王陵、狼山神、戾陵陂。”另有广阳、良乡、军都、安城诸县。《水经注·水》:“(水)过广阳蓟县北(经文)。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谢承《后汉书》曰:世祖与铫期出蓟,至广阳,欲南行。即此城也。谓之小广阳。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秦始皇二十一年灭燕,以为广阳郡,汉高帝以封卢绾为燕王,更名燕国,王莽改曰广有,县曰伐成。城有万载宫、光明殿,东掖门下,旧慕容立铜马像处。昔慕容廆有骏马赭白,有奇相逸力。至光寿元年,齿四十九矣,而骏逸不亏,奇之,比鲍氏骢,命铸铜以图其像,亲为铭赞,镌颂其旁,像成而马死矣。大城东门内道左有魏征北将军建成乡景侯刘靖碑,晋司隶校尉王密表靖功加于民,宜在祀典,以元康四年九月二十日刊石建碑,扬于后叶矣。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3]。湖有二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绿水澄澹,川亭望远,亦为游瞩之胜所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昔铫期奋戟处也。其水又东入水,水又东迳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蓟城中。景明中造浮图建刹,穿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寻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坟基址磐固,犹自高壮,竟不知何王陵也。水又东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蓟城西北平地泉,东注,迳燕王陵北。又东迳蓟城北,又东南流。《魏土地记》曰:蓟东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者也。其水又东南入水。”其水即今永定河。今已探明此水自晚更新世以来至汉代之故道为从石景山、衙门口一带东流,至八宝山北折至田村,又东流紫竹院、德胜门,再东南折向什刹海、北海、中南海、石碑胡同、高碑胡同、正阳门、鲜鱼口、长巷三条、芦草园、红桥、跳伞塔,经龙潭湖西部,在贾家花园流出城外,流向马驹桥[4]。汉魏以后水改道,经今衙门口,东南流向小井,至马家堡南下[5],即《魏土地记》所称清泉河者。而旧河道又为高梁之水所流经。如此,汉时水当流经蓟城北,如《水经》所记;而郦道元所记为汉魏以后改道之水,流经蓟城南,其以“经误证”,不确。蓟城西之大湖即今莲花池,又东流出,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入于水。
蓟城演变示意图
隋时于蓟县改置涿郡,唐代又改称幽州,置都督府,并析置幽都县。辽为南京,改幽都县为宛平县,改蓟县为析津县。金为中都,改析津县为大兴县。此一时期蓟城规制屡有变迁。元代另在蓟城东北营建大都城,明清北京城相沿[6]。经考古勘测得知,金中都外郭城东南角在今北京南站西南四路通,东北角在宣武门内翠花街,西北角在军事博物馆南皇亭子,西南角在凤凰嘴。北垣长约4486米,东垣长约4325米,南垣长约4065米,西垣长约4087米。其东、南、西三面包围唐蓟城及辽南京城;而二者北垣大体重合,在今白云观稍北、受水河及头发胡同一线。宫城在今广安门南滨河路一带[7]。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之东垣一般推定在今烂缦胡同(其东侧明清时期存有护城河遗迹)一线,南垣当在今白纸坊东、西街一线,西垣则可能在今小马厂、甘石桥、双贝子坟一线[8]。另据1974年发掘资料,在白云观以西土丘遗址(原京包铁路西20米,今白云路西侧)发现有残城墙遗迹,城墙略有破坏,但夯土层次清楚。其南北向略长,北端向东转,应是城的西北转角。在转角处北墙正中夯土之下压有东汉中晚期砖室墓,在北墙北侧亦有两座东汉砖室墓被压于残墙夯土之下。结合1965年在八宝山南侧所发现的西晋王浚妻华芳墓志记载其于永嘉元年(307年)“假葬于燕国蓟城西二十里”,可以认定其当属西晋以后所重修的蓟城,而一直沿用至辽南京城[9]。而依华芳墓中所出晋尺一尺合今24.2厘米推计,二十里合今8712米,此墓以东二十里当在今会城门附近[10],东距白云观以西城角尚有一里余,则此城角似不太可能属晋时蓟城,而更可能属其后的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即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之西垣当在今白云路和手帕口南街以东一线。依唐小里一里合今约442.5米推计,今白云路至烂缦胡同之间距离约为2500米,合唐五里余;今头发胡同至白纸坊东、西街一线距离约为3300米,合唐七里余;此范围周长约11600米,合唐二十六里左右。在其四面均发现唐代墓志,亦可表明唐代蓟城即在此范围之内[11]。后为辽南京城沿用。《辽志四》: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毬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西城巅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另据宋使臣路振所撰《乘轺录》,其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二月八日至幽州,“是夕,宿于永和馆。馆在城南。……幽州幅员二十五里[12]。东南曰水窗门,南曰开阳门,西曰清音门,北曰北安门。内城幅员五里,东曰宣和门,南曰丹凤门,西曰显西门,北曰衙北门。内城三门不开,止从宣和门出入”。又,宋使臣王曾所撰《王沂公行程录》,其于大中祥符五年五月至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正南曰启夏门,内有元和殿、洪政殿,东门曰宣和。城中坊门皆有楼。有悯忠寺,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又有开泰寺,魏王耶律汉宁造。皆邀朝士游观。城南门外[13]有于越王廨,为宴集之所。门外永平馆,旧名碣石馆,请和后易之。南即桑乾河”[14]。宋使臣许亢宗所撰《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其于宣和七年(1125年)至燕山府,“城周围二十七里,楼壁共四十丈[15],楼计九百一十座,地堑三重,城开八门”[16]。时金国尚未迁都,仍沿用辽时旧城。所述可互为印证和补充。路振所述外郭城之水窗门当即《辽志》之迎春门,清音门当即《辽志》之清晋门,北安门当即《辽志》之通天门或拱辰门,开阳门二者相同。而其所述内城之丹凤门同于《辽志》之外郭城南门,显西门同于《辽志》之外郭城及皇城西门,则内城之西垣当沿用外郭城西垣南段,南垣当沿用外郭城南垣西段。内城东北隅有燕角楼,当在今广安门内大街与南线阁大街北口相交处,北垣即大致在此一线,东西长近二里,中有衙北门;而东垣大致在南线阁大街一线,南与白纸坊西街相接,南北长三里余,中有宣和门,并见于王曾所述。其所述“内城幅员五里”,当指内垣北垣及东垣之长,而未计沿用外郭城城墙部分。如此,二者所述城垣规制相同。依唐小里合今约442.5米推计,路振所述幽州城周二十五里,合今约11062.5米,与上所推考的蓟城范围相近,当大体合于史实,而《辽志》所述“城方三十六里”当为“二十六里”之误。而后王曾所述又增加启夏门及于越王廨。其于越王廨为于越议政之所[17],当增建于路振来后不久。其位于内城之南,以示尊崇。并增筑皇城环绕之,当分别由内城东南角及西南角向南延伸约半里或一里,南垣正中设启夏门(当即《辽志》所述外三门之南端门),以与迎春门相应。王曾所述当以“城南门内有于越王廨”为确。《辽志》虽未述及,然附引王曾撰文,可为补之。于越王廨当在外三门内西侧,东侧为辽景宗、圣宗御容殿。而许亢宗所述“城周围二十七里”,当将所增筑部分包括在内。“城开八门”,当包括启夏门,而无丹凤门。“地堑三重”,当指内城北垣及东垣外,外郭城四面城墙外及丹凤门南所增筑城墙外所设三道城隍。又据洪茂沟(月坛北街南)所出辽济阴董府君夫人王氏墓志:“咸雍五年八月三日卜葬于析津府宛平县仁寿乡南刘里之南原。……铭曰:蓟丘之北,高梁之阴,平岗后隐,广陌西临。”[18]可表明此一时期蓟丘已被分割在城外,直与此墓地南北相对。而汉晋时蓟城西垣当在今会城门稍东即莲花池水(洗马沟)之南北流向河道以东,北垣当在古蓟丘北,将蓟丘包围在城内,至北魏时犹是“城内西北隅有蓟丘”。而莲花池水于大红庙村以南处分为二支,一支东流,经青年湖(南河泡子)之南。又从民国初年地图上可以看到今白纸坊东、西街一线有一条河沟,正好与此东流的莲花池水相直。《水经注》所述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当即指此一河道。而后东南流经燕王陵南,注水(清泉河),当大致循行今凉水河马家堡以下河道。今所见莲花池水于大红庙村一带又有一分支南流至菜户营入凉水河及于青年湖一带南折又东折入凉水河道,均为辽金及明清时期所开。自水头庄至马家堡一段凉水河亦形成较晚。依《魏土地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自清泉河所流经之马家堡向北七里,正大致在今白纸坊东、西街一线。又,“蓟东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自高梁河所流经之龙潭湖向西十里,正大致在今烂缦胡同一线。如此,北魏以前蓟城之南垣和东垣当与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互为重合[19]。《寰宇记》卷六十九引《郡国志》:“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此当为汉魏之制。依晋尺折算,东西七里合今约3049.2米,正略合于今莲花池水之南北流向河道以东与烂缦胡同以西之间的距离;而南北九里合今约3920.4米,则北垣当大致在今复兴门内、外大街以南一线,从清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京城全图》中可以见到在察院胡同南、保安寺街北有一条东西向河沟,流注宣武门内西沟(今佟麟阁路),长千余米[20],或即属原蓟城北垣外护城河,与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北垣相距约500米。此当为战国时期燕人以蓟城为都时经扩筑所达到的规制,而相沿至秦汉以后。在此范围内的会城门、白云观、象来街、牛街、白纸坊、北线阁等地已发现战国至汉代的陶井数百座,在广安门外桥南约700米处亦曾发现战国及战国以前遗迹[21],均可表明此一点。
《战国策·燕策二》载乐毅报燕惠王书:“蓟丘之植植于汶皇(篁)。”鲍彪本注:“蓟,幽州国。植,旗帜之属。”其并见于《史记·乐毅列传》。《集解》:“徐广曰:竹田曰篁。谓燕之疆界移于齐之汶水。”《索隐》:“蓟丘,燕所都之地也。言燕之蓟丘所植,皆植齐王汶上之竹也。徐注非也。”《正义》:“幽州蓟地西北隅有蓟丘。”其“蓟地”当为“蓟城”之误,而当指汉晋时期故城,当本于《括地志》。“蓟丘之植”,以为“旗帜之属”,似不确;而当为植物之属,指蓟草及各种花草树木。此蓟丘所在具体方位旧无确指。或以为在今白云观西琴台遗址[22],然考古发掘揭示,其当属唐时蓟城之西北城角(见上所述)。则古蓟丘当在此城角之西至汉晋故城西垣之间。上引王氏墓志所述其与此墓地南北大致在同一直线上,亦可表明这一点。《水经注·淄水》:“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迳其左,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其周长三百步,依一步合六尺计,合一千八百尺。蓟丘或与之相类,在方圆百米左右,高当十余米,四面呈缓坡状,以适于植物生长。其当向西与八宝山、老山、石景山等山丘断续相连,为此一西山支脉之东端,大致在今木樨地一带。辽时犹存,而金以后不再见于记载,很可能是在金人扩筑中都城时被夷平。又,《析津志》记无名桥,“会城门西一,门外一。崇智门外一。光泰门外一。长春宫水门外一”[23]。其会城门、崇智门、光泰门均属金中都城北垣城门。会城门在今会城门村附近,其门外桥梁当跨越护城河,而门西一桥当跨越城内河道。而长春宫水门当在其所临近之北垣,水流自北向南与护城河交汇,又循其故道穿过水门流入城内,并流向西南[24],会城门西之桥当即跨越此河道。其水门外桥梁当跨越北垣外河道。此水当即《水经注》所述之蓟水,源自今玉渊潭一带蓄水,原穿越汉晋蓟城西北部,流经蓟丘北部及西部,“西注大湖”,至南北朝时期犹存,相沿至金元时期。而商周之际所存蓟国,很可能即筑城于此蓟丘之南,西临蓟水。至战国时期燕人扩筑蓟城,将古蓟城包围在内。而汉晋蓟城内缩至唐蓟城及辽南京城规制很可能是在北齐、北周之际。
(二)宫市布局
依上引《郡国志》,蓟城“开十门”。其与唐蓟城及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城垣沿革关系既明,则城门所在具体方位亦可大致求得。其东垣、南垣城门当在唐蓟城及辽南京城相应地点,而北垣城门当在唐蓟城及辽南京城、金中都城北垣以北相应之地,西垣城门则当在唐蓟城及辽南京城西垣以西、金中都城西垣以东相应之地。经考古勘测和相关研究,金中都城四面城垣及城门均已明确。《金志上》:中都路,“城门十三:东曰施仁、曰宣曜、曰阳春,南曰景风、曰丰宜、曰端礼,西曰丽泽、曰颢华、曰彰义,北曰会城、曰通玄、曰崇智、曰光泰”。其施仁门为东垣北门,当在今广安门内大街与魏染胡同南口相交处,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东垣北门安东门当在其以西广安门内大街与烂缦胡同北口相交处,而汉晋蓟城东垣北门当亦在此,即《水经注》所述之“大城东门”。宣曜门为东垣中门,当在今南横街东口与贾家胡同南口相交处,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东垣南门迎春门当在其以西南横街与烂缦胡同南口相交处,而汉晋蓟城东垣南门当亦在此。因晋时慕容铸铜马于宫城东掖门下,通向此门,后世亦称铜马门。景风门为南垣东门,当在今右安门外大街与凉水河交汇处,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南垣东门开阳门当在今右安门内大街与白纸坊东街相交处,而汉晋蓟城南垣东门当亦在此。丰宜门为南垣中门,当在今祖家庄南、石门村北,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南垣西门丹凤门当在今广安门滨河南路与白纸坊西街西向延伸线相交处,而汉晋蓟城南垣西门当亦在此。通玄门为北垣中门,在今广安门滨河北路北端附近,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北垣西门通天门当亦在此,而汉晋蓟城北垣西门则当在广安门外滨河北路向北延伸线与北垣相交处。崇智门为北垣东门,在今南闹市口内东太平街西口和西太平街东口交会处偏南,唐蓟城及辽南京城北垣东门拱辰门当亦在此,而汉晋蓟城北垣东门则当在南闹市口街与北垣相交处。颢华门为西垣中门,在蝎子门遗址,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西垣南门显西门当在其东手帕口南街南向延伸线与枣林前街西向延伸线相交处,而汉晋蓟城西垣南门当在此二者连线与莲花池水相交处之东。彰义门为西垣北门,在今广安门外大街湾子处,则唐蓟城及辽南京城西垣北门清晋门当在广安门外大街与手帕口北街南口相交处,而汉晋蓟城西垣北门当在广安门外大街甘石桥附近。《晋书·王浚传》:和演欲谋杀王浚,“于是与浚期游蓟城南清泉水上。蓟城内西行有二道,演、浚各从一道。演与浚欲合卤簿,因而图之。值天暴雨,兵器沾湿,不果而还”。其“西行有二道”,当即此西垣二门。另有阳春门、端礼门、丽泽门、会城门及光泰门在汉晋蓟城之外。而上所推考的城门两两相对,所连通的街道相互交叉,形成井字形。依古制,其中央当建有宫城。《史记·燕召公世家》:燕王哙以国让于相子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燕国大乱,齐人攻之,“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其“公宫”当即在此,当北临广安门内大街,东临牛街,南临枣林前街,西临南线阁街,东西长约800米,南北长约700米,与临易城内宫城规制相当[25]。其当营建于燕人迁此之初,时燕君称公,故称“公宫”。
《汉书·武五子传》:汉昭帝即位,燕王刘旦谋反。“是时天雨,虹下属宫中饮井水,井水竭。厕中豖群出,坏大官灶。乌鹊斗死。鼠舞殿端门中。殿上户自闭,不可开。天火烧城门。大风坏宫城楼,折拔树木。……王忧懑,置酒万载宫,令宾客群臣妃妾坐饮。……有赦令到,王读之,曰:‘嗟乎!独赦吏民,不赦我。’因迎后姬诸夫人之明光殿。”得天子赐燕王玺书,遂自杀。《五行志上》:“昭帝元凤元年,燕城南门灾。刘向以为时燕王使邪臣通于汉,为馋贼,谋逆乱。南门者,通汉道也。”所谓“天火烧城门”,当即指“燕城南门灾”。其万载宫当即燕王宫城,当相沿于原“公宫”。而明光殿(今本《水经注》作光明殿,似误)当为宫中正殿。其端门即王宫正门[26],北对正殿,南对外郭城南门即南垣中门,当大致在今白广路与枣林前街相交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更始年间,刘秀攻占蓟城,王郎于邯郸称王。“而故广阳王子刘接起兵蓟中以应郎,城内扰乱,转相惊恐,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以下皆出迎。” 《铫期传》:“光武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铫)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汉书·武五子传》:“王莽时,皆废汉藩王为家人,(刘)嘉独以献符命封扶美侯。”则刘嘉之子刘接当仍居于王宫中,置二千石以下诸官。经铫期奋戟开道,刘秀得以由南门出城。《晋书·王浚传》:东晋初年,王浚为大司马,都督幽冀诸军事。“浚日以强盛,乃设坛告类,建立皇太子,备置众官。浚自领尚书令,以枣嵩、裴宪并为尚书,使其子居王宫,持节,领护匈奴中郎将,以妻舅崔毖为东夷校尉。”其王宫,当在汉万载宫址。《晋书·慕容载记》:慕容即燕王位后迁都蓟城。“是时巢于正阳殿之西椒,生三雏,项上有竖毛;凡城献异鸟,五色成章。”以为祥兆,遂进称皇帝。其正阳殿当沿用汉时明光殿址。《慕容载记》:“初,(慕容)廆有骏马曰赭白,有奇相逸力……至是,四十九岁矣,而骏逸不亏,比之于鲍氏骢,命铸铜以图其象,亲为铭赞,镌勒其旁,置之蓟城东掖门。是岁,象成而马死。”其东掖门,当在王宫端门之东。《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安史之乱,史思明称大燕皇帝,以少子史朝清(兴)留守燕京(范阳)。上元二年(761年)长子史朝义杀史思明,即皇帝位。“密使人至范阳,敕散骑常侍张通儒等杀朝清及朝清母辛氏并不附己者数十人。其党自相攻击,战城中数月,死者数千人,范阳乃定。朝义以其将柳城李怀仙为范阳尹、燕京留守。”《考异》引《蓟门纪乱》:张通儒等攻杀史朝兴于“子城”,又被高鞫仁等所攻杀。“朝义以鞫仁为燕京都知兵马使。五月甲戌,朝义以伪太常卿李怀仙为御史大夫、范阳节度使。燕州颇有兵甲,故委腹心,鞫仁闻之,意不快也。无何,怀仙至,从羸马数千,自蓟城南门入。鞫仁不出,迎之于日华门。”其“蓟城南门”当即《汉书》所述之“燕城南门”,而“日华门”当为子城正门,与外郭城南门相对,子城即相沿于原宫城[27]。又,《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刘守光称大燕皇帝,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晋周德威进军逼幽州南门。壬辰,燕主守光遣使致书于德威以请和,语甚卑而哀”。其“幽州南门”当亦指此城门,则此“南门”至五代时犹存。其废塞当在辽代。《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史朝义兵败,“东奔广阳,广阳不受。欲北入奚、契丹,至温泉栅,李怀仙遣兵追及之,朝义穷蹙,缢于林中,怀仙取其首以献,仆固怀恩与诸军皆还。甲辰,朝义首至京师”。《考异》:“《河洛春秋》曰:朝义东投广阳郡,不受。北取潞县、渔阳,拟投两蕃。至榆关,李怀仙使使招回,却至渔阳过,从潞县至幽州城东阿婆门外,于巫闾神庙中,兄弟同被绞缢而死,乃授首与骆奉仙。经一日,诸军方知,归莫州城下。”隋唐时期以医巫闾山(在今辽宁北镇市境)为北镇,其巫闾神庙为遥祀医巫闾山而置,当偏向东北,则此阿婆门当位于东垣北部、上所推考东垣北门之北、唐蓟城及辽南京城东北城角以南。其当开于战国时期蓟城扩筑之际,为蓟城东垣北门(上所推考之东垣北门当属东垣中门),至蓟城内缩后犹存,而阿婆门或属后世俗称。其废塞当在五代以后。如此可得汉晋蓟城“十门”之数。
《史记·货殖列传》:“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汉志下》:“蓟,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也。”作为一方都会,蓟城内设有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依古时面朝后市之制,“燕市”当设于宫城之北。秦汉以后相沿。在房山唐代石经中发现许多“幽州市诸行”题记,其中包括米行、屠行、油行、炭行、磨行、布行、绢行、丝帛行等[28]。《契丹国志》卷二十二:“自晋割弃,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29]其“幽州市”及城北之市当均沿用原“燕市”旧址。后世设市之地或有增加,然蓟城内中心市场当仍在此。
《战国策·燕策二》载乐毅报燕惠王书:“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曆室,齐器设于宁台。”鲍彪本作“燕台”。高诱注:“大吕,律名。元英,燕乐名。”又注:“故鼎,齐所得燕鼎。凡鼎以占休咎,故归之律曆之室。”其并见于《史记·乐毅列传》,“曆室”作“磿室”。《集解》:“徐广曰:磿,历也。”《索隐》解“宁台”为“燕台也”。又:“大吕,齐锺名。元英,燕宫殿名也。”又:“燕鼎前输于齐,今反入于磿室。磿室亦宫名。”《正义》:“《括地志》云:燕元英、磿室二宫,皆燕宫,在幽州蓟县西四里宁台之下。”依唐一里合今约442.5米推计,四里合今约1770米,自唐蓟城西垣即今手帕口北街一线向西测得此数,当在今莲花池以东,南临今广安门外大街。辽张俭墓志铭曰:“燕台、蓟门兮对峙,其处在兮其人亡。”[30]其蓟门当置于唐蓟城西垣与今广安门外大街相交处(即辽南京城清晋门)[31],西与宁台(燕台)对峙。而元英、磿室二宫即建于此宁台之下,当属离宫性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正义》:“碣石宫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既在宁台之东,则不可能在蓟县西三十里,“十”字当衍,而原当作蓟县西三里。今甘石桥西北原北京钢厂院内发现的唐大中九年涿州范阳县主簿兰陵肖公夫人侯氏墓志记其“殡于幽州幽都县西三里仵原”。原碣石宫当即修筑于此一带,临近燕都城西垣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