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 关于土地和农民的历史和现实
“皇天后土”典出《尚书·武成》:“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左传·僖公十五年》:“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可见,后土与皇天是相对的,处于次要的地位。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主管“土”的神地位极高,人们把掌管土地之神放在极高的地位顶礼膜拜说明土地对我们来说何等重要。到后来,“皇天后土”甚至成为人们赌咒发誓的一个常用词:“皇天后土可鉴……”据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我们人类历史的开始,天离我们很遥远,地却离我们很近。女娲也是用地上的泥土造就人类的。所以,对天的感知是朦胧的,对地的感知是真实的,对土地的感觉是实在的。不只是人类,动物也是如此。非洲草原的狮子每天都要巡视自己的“领地”,通过喷洒尿液来宣示“领地”的范围。一旦有入侵者进入自己的“领地”,狮子就要拼死“决斗”,以维护“领地”的完整。据说猫科动物大都如此,大凡看过动物世界的都知道“地盘”的概念关系一个动物种族的生死延续,是“重之重者也”。看来,动物们比我们更注重领地的概念。人类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圈地的行为一点也不例外。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围绕土地斗争的历史。
离我们太遥远的和位置太边远的就不说了。从春秋战国到清朝,多数战争不是为了疆土又是为了什么?说起土地最有感情的是农民,也许有点绝对但是绝对真实,只要是农民的儿子,不管后来的职业离农民有多远,他总会对农民、农村、农业敏感而多情。中国城市居民倒回去三代基本都是农民,农民之于土地,如同渔夫之于大海,牧者之于草原。所以,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理解,为什么农民把土地看得如此之重要,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土里刨食大概就是对孔子“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农民语言的阐释吧!如果土都没了,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失去土地的农民有太多的伤悲和无奈。
农民,怎么解释?它是一个阶层还是一个职业?是一个身份还是一个群体?是黏着在土地上一辈子土里刨食的“把式”还是可以随意游走于江湖的手艺人?是闯入城市工作但又必须落叶归根的农民工?是打拼于世界,功成名就的第一代企业达人?任何研究“三农”的人细思起来,对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对于任何有农村成长经历的人,这个标签从出生起就已经烙在身上了,尤其是农民的孩子,自记事起就知道农民要跟土地打交道,自上学就了解“农户”与“非农户”的区别,自高考起就清楚考上和考不上的天地之别,考得上就可能脱离农民身份,考不上自己只能扛锄锄大地。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的孩子们只知道除了个别的招工以外唯一可以不做农民的渠道就是高考。不是每个人都很幸运,有的人参加了多次高考才真的跃出了农门,不做农民了。为的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履历表上写的是干部,看到干部的身份,眼睛是发光的,有的甚至特意拿回去在父母面前谝了很久。对于外人,这样的一个举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傲娇,但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去看待“农民”这一称谓是我们无法不去面对的一个历史和现实,农民这个词已经无法让我们轻松地一带而过。
农民,这个词在中国很简单但又不简单,很明显,厚重的历史和现实已经把农民打造成一个内涵和外延都无比丰富的词。
比较起来,外国的“农民”含义相对简单。在百度翻译里打出“农民”这个词,有四种翻译,farmer、peasant、husbandman和boor。farmer有农场主的意思,大概相当于我们对地主的称谓,但远比地主缺少政治含义。peasant是农夫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直接干农活的工人,西方人习惯称之为农业工人。husbandman在牛津字典里解释为经营农场的人,大概相当于farmer,但给人的感觉有一家之主的意思,应该是工业革命前男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了丈夫(husband)起主导作用,因此“农民”整体就用“老公”来代替了,用“丈夫”代替“农民”也未尝不可,毕竟工业革命以前,农业是西方各国的主要产业,农民与fishman同名。至于boor,那多少有些贬低的意思,类似于乡巴佬、粗人、鲁莽人的意思。我们且不管它,好在时间总会让一切改变,农民也是如此,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农民在今天已经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随意打扮的石灰膏模特。
作为“三农”研究者,不弄清楚中国的农民到底是一群生存在什么样的权力森林体系下的生物群落,这个群体要走向何方,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农业不只是一个产业,它还是一个造就共和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工农产业“剪刀差”已经让农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牺牲,今天农业的改革肯定能影响中国改革的走向。在改革的大潮下,我们有必要为这个历史上曾经位于第二等级的群体做个详细的梳理(在封建社会里,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不过,这里面的农应该是指阶层,但也说明其重要)。究竟将农民界定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上才能让中国的农业有个清晰而明确的出路,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才能够风生水起,真正实现“三步走”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