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机制解析:关于感觉、思维、情绪和意志的思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15年,我写了一本叫《人类行为机制研究》的书,通过鹭江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人类心灵和行为的关系做了粗浅的研究。它广泛涉及了心理学和哲学的许多最基本的概念,包括认知、知识、情绪、语言、思维、逻辑、真理、理性等。书中不仅对它们提出全新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尝试提出了一个对人类心灵工作原理的猜想,以解释人类躯体行为如何在心灵的引导下开展各种活动。

研究生阶段,我在导师洪谦先生的指导下,攻读和研究了现代分析哲学中逻辑实证论的基本理论,尤其是重点攻读了A.J.艾耶尔的《语言、真理与逻辑》。此后,还翻译了J.A.沙弗尔的《心的哲学》[1]一书。因此,日后尽管出于健康原因毅然辞去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的教职,我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理论研究的浓烈兴趣。也许是为了应对生活的压力,我后来对心理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可是,当我拜读了很多心理学书籍后,我惊奇地发现,心中的谜团不仅无法解开,而且越读越糊涂。我发现,连一些最基本的心理学概念也经常是各说各话,甚至前后矛盾。由此,引发了我对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兴趣,而这和哲学研究的知识理论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很多人文科学,包括心理学本来就是脱胎于哲学。

另外,几十年的生活使我经常发现,在生活的十字路口,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认知和行为经常相互矛盾,甚至激烈碰撞,尽管收获了许多开心和欢乐,但也产生了很多无奈、挣扎、痛苦和迷茫。由此,不由得让喜欢哲学的我经常地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才是一种幸福的人生,究竟应该如何引导自己的行为,以获得合适自己的快乐人生。就是这些平常人也有的喜怒哀乐和内心困惑,把我进一步推入了研究人类心灵和行为规律的大门。因为我深信,唯有得到关于人心的知识和真理,我才懂得如何去更好地生活。而只有懂得更好地生活,快乐的人生,终究才不会成为虚话。我想,这样的心灵知识,对每一个人来说,应该同样弥足珍贵。

主动辞去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的教职,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内心存有一个心结:我所从事的研究,好像除了象牙塔里极少数人感兴趣外,对社会或对一般普通人估计是百无一用,而我喜欢学以致用。据说这是中国文人的传统,就是秉承学以致用的精神,我开展了人类行为机制的研究。

《人类行为机制研究》一书里的理论框架只是一个雏形,其中难免有很多错误和含糊不清,书中使用的概念经常是既生硬又生僻,还很抽象。这些错误,在这本《行为机制解析》里已经得到了尽量的清算和更正。

比如我将原来“大脑黑箱”的概念改为“无意识心灵”,将原来认为的情绪和理性的对立关系去掉,等等。另外,在文字表达上也尽量通俗化,力求深入的科学研究和通俗的语言表达能够相结合。目的只有一个,让尽量多的人能够有兴趣、能够读懂,并且能将书本的知识用于自己日常的生活。

《行为机制解析》可以说是《人类行为机制研究》的升级版。尽管基本理论观点和文风作了很大的改动,但其内容还是围绕人类心灵如何引导躯体行为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人类心灵如何进行认知,如何获得知识,如何进行语言逻辑思维,如何进行情绪感受,如何实施意识意志,如何组织和执行躯体行为任务。由此来解释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如何工作,以引导自我开展日常的躯体活动。

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必须面对理论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的许多基础概念和观点。重新审视这些概念和观点,并依据自己的思考,尽量给它们下内容清晰、逻辑连贯的定义,而后进行严格的逻辑推演。在反复推演中,经常又得回头修改那些原定的基础概念,然后又进入新的一轮推演。就这样反反复复,终于得出了自己对人类心灵工作原理的基本猜想。然而,其中得出的许多观点和结论,甚至让我自己都感到吃惊。因为这些自己演绎得出的观点和概念,和当前主流学术观点,甚至和某些常识都离得太远。

比如,我在《行为机制解析》中大胆提出了如下几个观点。

人类有意识的心灵,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心灵,绝不是心灵的全部,有意识的心灵之所以能够开展各种心理引导活动,是因为还有一个无意识的心灵活动在作支撑。有意识心灵支配语言思维和意识意志的活动,而无意识心灵支配感觉认知和情绪活动。有意识心灵开展的是可选择性的活动,而无意识心灵开展的则是自动化的活动。

人类所有的知识,归根结底,就是心灵中形成的大脑神经形式(尽管它们也可以转换为物理形式)。它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就是“事物的类型”,用于分辨不同的事物,以及它们的性质、状态和关系。另一部分就是“不同类型之间的转换等式”,通过这些转换等式的心理运用,心灵就可以产生对自我和事物未来关系的预测。

有了认知,还必须有认知-行为动力的转换机制,只有在这种转换引导下进行的躯体活动才称得上是行为。情绪和意志是认知-行为动力转换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

判断某个陈述(或陈述组合)是否为真理的标准,首先是这个陈述是否表达了某种道理,其次就是这个道理刺激起的心理信息,与通过感官感知相关客观事物刺激起的心理信息比对是否相符,如果相符,那就是真理,否则就不是。尽管如此,实践是亲身感知行为干涉下相关事物发生实际变化,获得客观信息的唯一渠道或方法。只有获得有关的客观信息,真理的检验过程,即主客观信息的比对过程,才能得以实现。

当我面对这些结论时,不得不反复审视书中的推论逻辑。当我认定没有大的瑕疵,而且还进一步感受到这个推论逻辑的简洁和超强解释力时,我终于选择坚信逻辑推理的力量,尽管它导致产生了许多“离经叛道”的观点和解释。

这个关于人类心灵工作原理的理论必将富有强大的生命力。使用这个理论,你就能比较容易去理解人们,包括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内心中那些荡漾的情绪。由此,你也就能很快猜中,生活中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或那样做,以及他们这样或那样做时,怀揣的各种企图。


[1] 〔美〕J.A.沙弗尔:《心的哲学》,陈少鸣译,三联书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