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的理想与信仰
人类的理想与信仰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地提出自己的理想,在信念的支撑下细细描摹这些理想,也在信仰的力量支撑下用实践将理想逐渐变为现实。德国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世界历史的唯一真正的主题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冲突。所有信仰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灿、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不管这信仰采取什么形式;另一方面,所有不信仰在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也不管这不信仰是什么形式),都只得到一点微弱的成就,即使它也暂时夸耀一种虚假的光荣,这种光荣也会飞快地逝去,因为没有人关心去取得一种对不信仰的东西的知识。当追根溯源时,我们不禁要问,人类的理想与信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需要什么条件?理想与信仰对人类的发展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理想与信仰都不尽相同,又有哪些典型值得我们关注呢?
(一)理想与信仰的产生
我们在前面提到,信念与信仰是理想的基础,有什么样的信仰就会产生相应的理想。因此,要弄清楚人类理想与信仰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弄清楚人类信仰是如何产生的。毋庸置疑的是,信仰属于人类意识的一种,而且是人类意识中最为稳固的一种形式,有学者甚至认为它是人类意识的最高形式。对于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有史以来,哲学家们不断地思考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毋庸讳言,不同的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究竟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上争论最大,甚至据此在哲学界区分出了两大流派:一派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最根本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世界万物的形成和世间百态的展开都是人类意识的结果,或者是人类之外的某种神秘力量,比如说“上帝意志”的体现;另一派则认为,人类的所有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是先有了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自然事物,有了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劳动,才有了对事物的认知,才有了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语言,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等各种意识。我们认为,后面这一派的观点更为可信,更具有说服力,其最基本和直接的证据就是生物学上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但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人脑并非天然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而是有一个不断进化、逐渐改良的过程。科学证明,人脑由外到内分为新皮层、缘脑和爬行动物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有着不同的结构性质与功能,并与人的不同进化时期相关。比方说,最外层的新皮层管辖着一个人的智力、想象力、抽象力、计算力,相当于人的意识部分,是人类从尼人到智人阶段进化的产物,而人类的进化,包括大脑结构的进化是与其在自然中的生存、竞争、劳动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探究一个人或一群人怎么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理想与信仰时,一定要去他们实际生活中去找原因,了解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他们的生活内容与生活状态,如此等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在这方面,有一个有趣而又颇引人深思的现象,那就是,在人类社会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这段时间内,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轴心时代”,为什么在中国产生了以孔子思想、老子思想为代表的信仰与文明,在古印度产生了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文明,而在欧洲却开创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传统和犹太教的信仰。按照前面的逻辑,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不管是在哪一块土地上发端的文明,在这大约300年的时间里,都大致达到了一种基于特定生产模式的文明的顶峰。于是,人类的智识出现了惊人相似的聚焦,各地的智者都在思考大致同样的问题。
作为一种意识,信仰有其产生的物质基础。这一点是所有意识形式都具有的。除此之外,关于信仰最为独特的东西,也即信仰的意识本质,就在于它的超越性,也即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信仰的超越性在于它是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意识,是主动寻求升华和超越的意识,这是信仰不同于其他意识形式的根本点。这种自我超越,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成为不同于过去的自我。信仰使人类真正从动物世界中走出来,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信仰的这种特殊价值,自然也有其产生的根源。那么,信仰的来源是什么呢?
首先,信仰来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关于“我是我自己”的意识,人类不是生来就有的。在人类历史的发端时期,人类没有“自我”这一概念,也没有对于自我的认识。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孩子,只有到了一岁左右的时候,他才能够在看镜子的时候意识到镜子里的人与自己是有关的,才有了“自己是主体”的认知。然后,在差不多两岁的时候,他才会意识到在与他人相处中,自己的言行会给他人带来影响,才懂得了区分“你”“我”“他(她)”。这种情况就表明,他开始有了“自己是客体”的认知。当一个人能够全面地意识到自己有“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方面的时候,他的自我意识才可以说是基本形成了。同样,对于作为一个类、一个群体的人类来说,在人类最原始的群居时期,人们是没有关于自我的基本意识的。人们最先意识到的是,自己是属于一个群体的,是和他人起居劳作都在一起、和他人一样的人。人们不能想象自己脱离所属的部落、氏族如何生存下去。因此,在我们所看到的很多古老的信仰中,信仰都是与群体相关联的。比如,不同的部落会选择不同的图腾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并以此为区分于其他部落的标志。为了维护这种图腾和信仰,他们同时还需要有群体性的仪式。比如,同一个部落的人一起围绕着篝火舞蹈、祭祀,如此等等。久而久之,在群体生活中的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人。但是,有人力量强,有人力量弱,有人擅长奔跑,有人听觉敏锐,这种状况促使我们的祖先开始思考“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因此就有了“群己之分”的意识,并逐渐开始意识到“独立的自我”的存在。这便是信仰产生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人类对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思考,也就不会有作为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的理想与信仰的产生。
其次,信仰来源于人类对终极问题的追问。所谓终极问题,就是指最根本、最核心、最具有抽象性的问题,即世界和人的本质与本原的问题。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了一个千古命题——“认识你自己”,即认识“我是什么,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与这个世界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是古典哲学的根本命题,也是人类自我意识启蒙的标志性命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宗教、哲学,都是指向以上这一终极问题的,这也是它们作为信仰的形式之一所特有的东西。可是,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追问终极的念头呢?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与人类诞生之初的状态有关的。当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他最初是与自然和群体最为紧密地联系着的,靠自然获得生存的资料、靠群体增强自身抗衡自然的力量,但是他与外界的关系并非始终和谐。自然给予人生存下去的食物、劳动工具,但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原因。比如,各种自然灾害的降临,会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同样,部落之间的战争、部落内部的斗争也可能使人的生命时刻受到威胁。因此,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人类会在与外界这种时而亲近时而疏远的关系中,增强对自身生命的不可控与不充足的感受——“他发现自己是完全孤独的,与外界根本隔绝,他就像夜空中的流星一样,在黑暗寒冷、广漠的空间闪亮一下便永远地消失了”[7]。人不知道自然给予人类明天的会是什么,命运会如何安排,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种种的不确定与不可控造成了人类思想上终极的困惑和焦虑。可以说,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想在这个问题上给出答案,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有限性并试图超越有限的本性,是人类的理想与信仰产生的关键因素。
最后,信仰来源于人类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人们对于未来美好事物的设想,并不是空穴来风。种种设想之所以会是某个样子,恰恰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它们远远达不到或者完全相反。人们的理想与信仰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是由于对现实中的自己或者世界的不满意和不满足而生发的,或者说要力求一个不断改善的未来。这一点,在宗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宗教里出现的人物及其相互关系都是模仿人间社会的,也都可以在人间找到原型。同时,人们将他们希望拥有的品行、能力、经历加诸这些人物身上,使这些宗教人物和故事听起来既令人心驰神往又不会虚无缥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有许多的羁绊、烦恼、苦痛,于是宗教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箴言,并描绘出一个极尽美好的彼岸世界,帮助人们从“三千烦恼丝”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撑。一句话,人们想要什么,宗教里就有什么。比如:在佛教中,最高的理想世界是净土,在那里人们完全自由无忧;在道教中,教徒们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基督教徒相信只有信耶稣才可以洗去人类原始的罪恶,得到永恒的快乐,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自从文明的曙光出现以后,智者、救世主的原型形象就潜藏蛰伏于人类的无意识中;每逢乱世,或者每当人类社会遭遇危难时,它就苏醒过来。误失迷途的人们感到他们需要一位向导或一位导师,甚至需要一名医生。”[8]正是现实世界中感受到的不如意、不完美,才使人们开始在精神上设法去追求一个象征真善美的理想与信仰,以指引他们更好地适应当下和现实。
(二)理想与信仰的作用
没有理想与信仰的人,是萎靡的、干枯的、封闭的、死气沉沉的,而理想与信仰犹如一针强心剂,使人焕发生命的活力。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一些来华的外国朋友常会感慨,中国人虽然生活贫穷、衣衫破旧,但眼睛却很明亮。这种明亮,正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信与追求使人焕发的光彩。古往今来,多少个人和民族在理想与信仰的照耀下创造了令人骄傲的荣誉与辉煌,让原本只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类生命得到无限的升华。
理想与信仰使人明确人生方向。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信仰是完全属于一个人自己的内在的确定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理想与信仰首先给个体提供一种对于自我的规定性,提供自我价值的确定性和自我预设的规范性。也就是说,有了理想与信仰,就有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区别于当下的确定性。在这个意义上,理想与信仰使人明确人生方向。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在苏联享有盛誉、深受中国读者喜爱并影响了几代人的文学作品。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句名言,曾经被无数中国青年立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他说:
的确,生命的有限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应该怎么去度过,是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要“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做出点有益社会的事情。理想与信仰就好比人生帆船上的风帆,只有树立了方向才能乘风破浪。现代社会中,我们看到不少抱怨生活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人。尤其是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以后,有钱人往往不知道应该继续追求什么,在那些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中,有一部分不知道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自己还有什么可做的,因而常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甚至无法无天的事情。理想与信仰为人们确立了人生方向,由此人才有精神的定力,才能在现有的生活状态下有动力去开拓新的世界、新的境界。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说的,就是真正的向学,目的是使德行彰显、使人民面貌焕然一新,最终到达至善的理想境界。唯有确定了这个最终的理想和具体目标,人才能安定、宁静、心安、思考,最后有所成就。
理想与信仰激励人们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这句话说得十分的中肯和深刻。钙虽然在人体里占比不多,但没有它,人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等各种疾病,身体就会垮掉。同样的,理想与信仰对于人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一些貌似老练世故的人常常调侃:“不要和我谈理想,理想能当饭吃吗!”的确,精神替代不了实实在在的物质,理想也的确不能代替每天要吃的餐饭。但是,人没有理想与信仰的支撑,就很难面对和战胜生活中各种困难与挫折,在苦难面前就很可能放弃对自我的要求,甚至破罐子破摔,最终落得孤苦潦倒的结局。事实上,没有谁的人生是不需要艰苦奋斗就可以取得成功的。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孙中山先后领导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直至逝世前,他仍在呼喊:“和平……奋斗……救中国!”他一生经历了数次革命失败,却终生在践行“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支撑着这种屡败屡战的强大意志和斗争精神的,就是他对革命理想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在弥留之际的遗嘱中,孙中山说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每个民族的革命中,都会有孙中山先生这样的仁人志士。支撑他们浴血奋战的,就是对革命理想的忠诚。近年来,中国网络上流行一个词——“橡皮人”,指的是社会中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职场上没有喜乐和痛感,也没有个性和追求,如同橡皮做的无生命的人一样,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完成工作。说到底,他们之所以成为“橡皮人”,都是因为没有一个理想在指引和推动他们,没有一种信仰在支撑他们。
理想与信仰使人超越自我。我们每个人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环境里,和固定的人打交道,做着相对固定的事情,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也是相对固定的,然而,这种固定性往往会成为我们的局限性。因为在我们熟悉的这些事物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是我们所不知道和不了解的。一个远大的理想能够让你的目光永远不局限于自己的天地,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生。在中国先秦思想家中,荀子曾经说过:“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与谋智,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韩非子》当中也提道:“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就是,理想与信仰不是用来战胜他人,而是指向自己,使自己一步步向上到达一个更高的境界。诚如此,理想与信仰使我们超越自己,不仅会使我们不断打破自己现有的格局而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甚至会使人的精神进入一个极广博深远的境界,忘记了自己是受到局限的个体存在,忘记了个人的得失荣辱,从而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崇高感、价值感和使命感。很多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抱有执着信仰的人,都有过这种忘我的体验。曾经有哲学家将这种体验比喻成攀登精神的秘密楼梯:人由低层的楼梯上升到高层,越往上走越失去自我意识,而感到一种强大的超越自身的召唤。这种体验虽然可遇而不可求,必然是具有某种强烈的信仰才能产生的精神感受,但它离我们也并不那么遥远。我们现代人时常会觉得精神空虚,尤其是在狂欢之后,本来是想通过消遣娱乐放松心情,结果却常常是陷入更大的空虚之中,原因就在于满足食色之欲是人的天性,但寻求精神上的充实与超越同样是人的天性。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与信仰能给人无限的价值感与使命感,让人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具有无上的光荣,从而能够看淡眼前的得失,得到追求信仰的快乐、幸福和满足。举例来说,曾经去过中国西藏的游客,应该都不会忘记那些去拉萨朝佛的虔诚信徒。信徒从遥远的故乡启程,手戴护具,裹着护膝,前身挂一件毛皮衣物,口中念着佛教六字真言,三步一跪拜,先是膝盖着地,然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如此周而复始,不断行进着、祈祷着。他们手上的护具和膝盖上的护膝大多都已经磨破,眼神却异常的清澈和坚定。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他们都心无旁骛地行进在前往朝佛的路上,丝毫不会用偷懒的方式来减轻劳累。他们祈祷行进的时间短则三至四个月,长则六至七个月甚至更长,只为了达成朝佛的心愿,表达对神灵的敬畏,祈求神灵的保佑。在他们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这种超越首先是对于个体生理体能的超越,而这种超越的背后,不得不说是一种信仰在支撑着他们的生命追求。
理想与信仰使一个群体形成共同的精神纽带。一个有理想与信仰的人会不断地追求卓越,而当一群人都分享同样的理想与信仰的时候,他们就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互相感染和激励着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紧紧地联系和依靠在一起,从而成为一个日益团结与强大的群体。众所周知,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苦难而又了不起的民族,不仅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神文明,而且也贡献了十分丰富的物质文明。有人说,一部犹太民族史,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苦难史,此言不虚。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知亚伯拉罕带领族人在迦南定居而形成真正意义的犹太民族开始,他们经历了出埃及、沦为巴比伦之囚直至被罗马征服的时代。尤其是在罗马人统治期间,犹太人因遭受到残酷迫害而纷纷背井离乡、散落各地,开始了犹太历史上长达1800余年的大流散时期,其间又经历了周而复始的反犹浪潮,直到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然而,大流散不仅没有使犹太民族消亡,反而使这个民族变得愈加团结和强大,诞生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杰出人物: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斯宾诺莎、马克斯·韦伯、海涅、基辛格、斯皮尔伯格等等。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够流而不散,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保持了犹太教的异常坚定的信仰。犹太教有十分严格的教规,他们将《托拉》(《圣经·旧约》)看作本民族至高无上的珍宝。除此之外,犹太人还有一部圣书——《塔木德》。这部书吸收了《托拉》的精髓,记录了2000多名拉比贤哲的言论,“包含了希伯来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和人类精神的每一个话题”,它“如此细致地阐明和描述的生活方式,使得所有以色列人民融为一个整体”[9],更成为犹太人日常生活最重要的“伴侣”。此外,虽然犹太人长期处于被其他文化包围的弱势状态,但他们内部精诚团结、自成体系,在每个犹太社团内,犹太教堂都是社团成员一切活动的中心,并且有自己独立的学校、管理机构、宗教法庭等。统一的宗教信仰成为保证犹太社会一体化、协调化、整合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工具,使他们的民族能在外界歧视和迫害的环境下延续千年而不倒。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理想与信仰的力量,看到的是基于理想与信仰而生发出的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三)人类的不同理想与信仰
理想与信仰都蕴含着人们对于事物美好未来的期望,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理想与信仰都追求真善美,能给予人们积极开拓人生、珍视生活、追求卓越的正面动力。虽有这样的共同点,但它们仍然呈现出千姿百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某种事物的敬畏和对于未来的期冀。正是这种“和而不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展现了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中创造出的文明的多样性,其本身也说明了理想与信仰是人类生活和文明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自有人类开始,就有了人类的理想。古往今来,人类提出了无数的理想,也将很多理想变为现实。值得提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所做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不仅唤醒了无数的黑人去追求人权和身份的平等,也成了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们用来表达对平等、自由、公正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而一直传诵的经典。他在演讲中的呐喊至今言犹在耳:
说到人类的信仰,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及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在人类上古社会就产生了,一直发展到今天,俨然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创造出了自身十分独特的宗教文化。就世界三大宗教来说,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的信徒。虽然它们的教义各有不同,而且在全球化交流的过程中,三大宗教在不同的地区有和谐共融也有冲突,但是对于每种宗教的信徒而言,这一种信仰对于他们的人生意义几乎是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人们在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自己所信仰的神明的敬畏,并以此来规范和提升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在中华大地上,民间的信仰也极为丰富。多民族融合的背景赋予中国人丰富多彩的信仰文化,这种文化常被学者概括为 “万灵崇拜”与“多神崇拜”[10]。这种崇拜,从原始信仰一直发展到现代依然存活的民间信仰,始终是最基本的信仰形式。比如,动物崇拜是中国人众多民间崇拜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因为动物对于人类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自远古时期开始,动物,特别是某些在先民眼中具有“神性”的动物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
注释
[7]冯天策.信仰导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23.
[8]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94.
[9]罗斯.简明犹太民族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56157.
[10]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