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语
本章介绍了近代日本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为以后的章节做一个预备。通过这些介绍,可以得知日本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几个特征,值得做一些总结。第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开始现代经济增长比较晚,基础也比较差,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依然存在,这里涉及所谓后发优势的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实现快速增长,特别是差距较大、基础较差的国家往往很难启动现代经济增长,至少当时的中国没有做到,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也没有做到。日本之所以做到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生了明治维新,较早地走向了独立和自主发展经济的道路。类似地,拉丁美洲在19世纪后半期或者20世纪初期就实现了独立,一些国家也开始了经济发展的道路,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没有日本成功。当然,这当中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既包括明治政府的英明决策,也包括前近代的知识积累,还包括某些不容易量化的因素,有学者称之为社会能力。[16]
第二,从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看,日本走了一条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具有鲜明特点的道路。所谓符合发展规律指的是,当时它具有基础差、人才少、资金少等后进国的所有特征,因此发展要有一个从轻工业开始逐渐转移到重工业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就会扭曲资源和市场,就会出现阻碍发展的问题。与很多国家一样,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办了很多企业,但大多经营不善,最后都廉价卖给了民间企业。这等于国家让利于民,给民间企业补充了养分,使得那些企业日后都成为重要的行业支柱。当然,那些企业大多是政商(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商人),都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什么企业都能获得这种好处的,但毕竟为经济注入了活力。这些企业后来成为大财阀,它们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是个有争议的话题。[17]
不同之处是,地处东亚的日本远离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西欧),从地缘关系上看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是,周边没有威胁到日本的国家,日本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展经济,而周边又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市场,这些都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不利的一面是,由于远离欧美发达国家,缺乏技术交流和人员沟通,更多地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因此更加艰难。欧洲各国在地理上和文化上都有很好的联系,不论是人员、资金、技术还是信息都更容易获得。[18]
注释
[1]白吉尔(1994)。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1911~1937”一样,他主张1937年之前的民国时期都是黄金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接受的观点,甚至与本书相似。本书主张:如果没有日本的全面侵华,中国可能早已开启现代经济增长之路或实现经济起飞,参见本书第二十章。
[2]具体情况可以参阅本书相关章节,也可以参见麦迪森(2009)和南亮进、牧野文夫(2014)。
[3]日本现在依然采用天皇年号计算年份,明治时期:1868~1912年,大正时期:1912~1926年,昭和时期:1926~1989年,平成时期:1989年至今。由于昭和时期跨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两个时代,所以有时也将其分成昭和战前期和昭和战后期两个阶段。
[4]日本学者南亮进研究这个时期的基尼系数达到0. 57,导致了军国主义的抬头。详情参见南亮进(1996,2002)。
[5]下克上是日本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种政变方式,通常是由下级取代上级或者家臣取代家主,属于造反性质。例如,1936年日本中下级军官发动的“2·26事件”就是这种方式的一种体现。
[6]关于中日关系,参见关权(2013b)。
[7]这里指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库兹涅茨(S. Kuznets)所说的现代经济增长的概念,相当于W. W.罗斯托(W. W. Rostow)的经济起飞。日本学者大川一司和南亮进判断日本是从1886年前后开始启动现代经济增长的,完成这个启动花费了20年,参见大川一司、罗索夫斯基(1966)以及南亮进(1981)。
[8]关于日本近代经济发展有很多研究,这里介绍几种:大川一司、罗索夫斯基(1973),大川一司、南亮进(1975),中村隆英(1993),西川俊作(1985),西川俊作等(1996),新保博(1995)。
[9]关于人口增长问题,可参见关权(2014)。
[10]南亮进根据库兹涅茨的数据(截止于1963~1967年)对比了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其中日本(3. 6%)、美国(3. 6%)、瑞典(3. 5%)较高,其他国家都在3. 2%以下,较低的国家有希腊(1.9%)、法国(2. 0%)、英国(2. 2%)、瑞士(2. 3%)等,参见南亮进(2002),第26页。
[11]我们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工业的发展意味着经济的发展,因为农业的边际生产力很低,无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也一样,不仅存在着“服务业的成本病”,还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工业。关于工业化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业的特征,参见关权(2014)。
[12]注意,这里的数据是7年移动平均值,所以1938年代表着前后5~7年的平均情况。日本的战争经济大致是从1937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这期间既包含了与中国之间发生的抗日战争,也包括了与美国之间展开的太平洋战争。
[13]关于经济发展是应当从轻工业开始还是从重工业开始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如果想要追赶发达国家,就必须先发展重工业,否则容易陷入亦步亦趋的境地而长期得不到发展,更多的人认为应该尊重经济规律,而不应该勉强和扭曲发展路径。特别是二战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了追赶模式,即强调重工业的重要性,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但只有少数比较成功,大多数国家并不成功。这当中较多地包含了社会主义国家,因为由于体制上的优势,这些国家很容易采取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往往并不成功,中国算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参见南亮进(1981)和关权(2014)。
[14]这也证实了人们的普遍看法,即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中国高但不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因此与美国爆发太平洋战争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
[15]关于这种转变,人们的认识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差异,只在一些细节上可能存在分歧。例如,第二阶段或者后期怎么理解,用什么衡量这些转变的时间等,参见关权(2014)。
[16]关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存在各种见解,参见南亮进(2002)。
[17]关于战前日本财阀的作用,既有肯定的观点,也有否定的意见。财阀在二战以后被美国占领军统统解散,后来经过转变成为支撑日本战后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企业集团。大川一司是少数肯定财阀作用的学者之一,参见大川一司、罗索夫斯基(1973)。
[18]关于这一点,参见关权(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