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在上文中,我们对元话语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包括元话语的概念、功能、分类模式和研究视角,为深入了解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打下基础。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有关元话语的应用研究也发展起来。
2.4.1 国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元话语的应用研究发展较为迅速。Intaraprawat(1988)对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对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元话语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所有议论文中都使用了元话语,而且通常得分高的文章比得分低的文章使用元话语的数量明显要高。Crismore(1989)对元话语进行修辞和语用角度的研究,发现元话语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和修辞功能。Crismore & Farnsworth(1990)对不同体裁的语篇中元话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语篇的体裁对元话语的使用有很大影响。Crismore et al(1993)对美国大学生的议论文进行了研究,发现语言体系的不同能够导致元话语使用密度和类型方面的区别,而且作者的性别也会对元话语的使用有影响。比如,芬兰学生在元话语使用密度方面要高于美国学生;在元话语使用的具体类型上,芬兰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模糊限制语,而美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语篇元话语;女性作者更倾向于使用态度标记,而男性作者更倾向于使用语篇标记。Cheng & Steffensen(1996)探究了美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教授元话语来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变化。Moreno(1997,2004)对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存在差异,并探究背后的文化机制;Hyland(2000)对学术语篇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发现元话语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组织语篇和表达作者的态度,还可以构建语境,同时语境对元话语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Adel(2006)通过ICLE(International Corpus of Learner English)和LOCNESS(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这两个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母语为瑞典语的英语学习者与英语为本族语者在议论文中使用元话语的情况,结果发现二语学习者比一语学习者使用更多的元话语。Dafouz Milne(2008)对英国的《泰晤士报》和西班牙的《国家报》从跨文化视角对其中的元话语标记进行研究,分析新闻语篇中元话语类别和使用情况,研究这些元话语在新闻语篇中的劝说功能,从而发现了劝说机制。Dahl(2004)也对元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究了英国、法国和瑞典三个国家的经济学、语言学和医学三个学科领域的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目的是研究学科因素和文化因素对元话语影响哪个更大。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因素与文化因素对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频率都会有影响。在医学这一学科的学术论文中,学科规范的影响要大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学和语言学的学术论文中,文化因素对元话语的影响要大于学科规范的影响;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中学科规范正逐渐成为影响元话语的主导因素。
近年来,元话语的翻译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Peterlin(2005)选取30篇斯洛文尼亚语的学术论文与相应的英译本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文本中的元话语并没有完全在目标语中体现,英译本中的元话语多数也是通过直译的方式翻译过来的。Peterlin(2010)进一步对元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的翻译情况进行研究。在对斯洛文尼亚语撰写的论文、英语撰写的论文和斯洛文尼亚语论文的英译本这三大类的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后,统计数据表明斯洛文尼亚语论文的英译本与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有很大区别:斯洛文尼亚英译本中模糊限制语出现频率与英语论文中模糊限制语出现频率相比偏低,前者仅仅是后者的二分之一,而且从模糊限制语的表现形式上看,英语论文中的表现形式要比英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国外元话语的语料涵盖了学术、新闻、经济等类型的语篇。Hyland(1998,2004,2005)主要以学术语篇作为语料;Emmertsen(2007),Dafouz-Milne(2008),Holmgreen & Vestergaard(2009)主要针对新闻语篇中各类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McLaren-Hankin(2008),Van Compernolle(2008)和Jensen(2009)主要对经济类语篇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语料类型的多样化更有利于从不同的侧面来探究元话语的本质与功能。此外,语料也逐渐突破书面语篇的局限性,口语语篇也逐渐纳入语料,从而能更全面了解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并能推动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语料中元话语的对比研究。Mauranen(2010)对大学讨论课中学生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Adel(2010)对大学的学术讲座和学生的论文中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此外,国外学者也对跨语类、次语类的某些构成部分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Pérez-Llantada(2010)主要对学术语篇中的引言部分和主体讨论部分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Kuhi & Behnam(2011)主要是针对学术语篇的次语类进行研究,包括对研究论文、手册、导论性和学术性课本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同时,跨语言和跨文化的元话语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Abdollahzadeh(2011)对英美作者和伊朗作者撰写的英语论文中的结论部分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Abdi(2009)选取了36篇英语论文和36篇波斯语论文,对其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语料中互动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这种对比研究一方面能够揭示元话语在不同语言中使用情况的差异,另一方面还能够有助于探究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外对元话语的研究有定量研究,也有定性研究,有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尽管一直以来定量研究还是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定性研究最近有上升趋势。在原有共时研究的基础上,历时研究也开始兴起。Boggel(2009)对13世纪至18世纪历时500年的宗教文本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Gillaerts & Van de Velde(2010)选取了过去30年期间的《语用学杂志》论文摘要部分,并对其中的元话语三个次范畴,即模糊限制语、增强语和态度标记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因此,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效度与信度。
2.4.2 国内元话语研究现状
国内对元话语的研究始于成晓光(1997)。成晓光在1997年出版了专著《亚言语研究》,将metadiscourse译为亚言语,这是国内最早对元话语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国内对元话语的研究日趋成熟,并且呈上升态势。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元话语的论文有30余篇,其他各类刊物发表140余篇,博硕士论文110余篇,丰硕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国内元话语研究的巨大进展。
从元话语研究的理论视角来看,国内元话语研究以功能和认知视角为主。高健(2005)对元话语的人际和修辞功能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主要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对人际意义的解释为出发点,再加上古典修辞学劝说听众的理论、社会建构主义有关知识建构的学说、礼貌理论和修辞学中的体裁理论为依据。他阐释了元话语所具备的人际意义潜能,表明了元话语在体现作者提供信息时展示的劝说力,反映了元话语在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时对双方面子的顾及,展示了元话语为如何实现学术语篇的劝说功能而提供的理论框架。李秀明(2006)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汉语的语篇中元话语标记的形式特征、功能与分类和在各种语体文本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语篇中的基本话语与元话语有着不同的功能。基本话语主要是提供主要命题信息,而元话语是表达对命题的态度,是对语篇的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一种表述。在语篇中,元话语的具体功能体现在语篇的构建、语篇的监控、语篇的评价和语篇的互动。他认为整个语篇可以看成一个修辞成品,而元话语在语篇中具有很强的修辞功能,是语篇中用来表达作者修辞意图的标记。他通过对元话语概念、功能和分类的相关理论梳理,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反映汉语元话语范畴的分类体系,一方面深化了对元话语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汉语语篇中元话语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杨信彰(2007)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将元话语与三大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建立联系,认为元话语能够表达人际意义与语篇意义。元话语并不是用来拓展概念内容的,而是用来帮助作者来表达对概念内容的一种评价与态度,表示作者与读者、语篇和语境之间的一种联系,帮助连接语篇的概念内容。
李佐文(2003)探讨元话语与元认知之间的关系,认为元话语可以体现元认知,但是元认知不仅仅依靠元话语来体现,语音语调和体态语言也可以体现元认知。尽管如此,元话语仍然是体现元认知最主要的手段,为元认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胡春华(2008)从关联理论视角对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存在依据进行分析,这是国内对元话语在认知语用框架内进行研究的较早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学术讲座中,讲座人利用元话语来帮助听众通过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大的关联和最佳的语境。具体来讲,元话语在构建语境的过程中受到语言、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制约。此外,元话语寻找关联的过程可以通过三种概念之间的对比来进行衡量,即加工的努力程度/语境产生效果、隐含/暗示、概念性意义/程序性意义。讲座人的整个讲座过程,关联和顺应共同发生,讲座人选取元话语是关联和顺应相互整合过程的产物,从而保证了讲座人与听众的顺利沟通。该项研究也是国内对口头语篇中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的较早的、且比较系统权威的研究。娄琦(2011)从认知符号视角研究元话语的意义生成。该研究从符号角度出发,认为元话语不仅表达命题态度,而且具有命题意义。因为元话语在语言交际中是对知识的构建,是交际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命题意义,因此元话语集命题意义和命题态度于一身,二者不可分割。从意义认知加工角度分析,元话语的命题态度是说话人对世界知识的一种构建,构建了一个心理空间。此外,元话语构建反思行为,从而构成了另一个心理空间。元话语现象是这两个心理空间的整合。该研究从认知符号角度探讨元话语在心理空间整合过程中的意义生成,为元话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元话语的语用视角研究主要来自言语行为理论(J.Austin,1962;Searle,1969,1975;Holmes,1984)和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1999)。就言语行为理论而言,元话语可以视为一种表达言外之意、传递交际意图的一种言外之力。就语言顺应论而言,元话语在语篇中可以视为作者顺应语言语境、社会语境和读者心理动机而做出的语言形式选择,目的是将语篇命题信息更有效地传递给读者,并实现作者与读者的有效互动(胡春华,2008;姜晖,2011)。
由此可见,国内元话语理论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功能、认知和语用等领域,从本质上讲,都是建立在语言本体论视角基础上的。由于元话语概念的模糊性与复杂性,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需要从哲学高度来考察元话语这一语言现象。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从语言哲学视角出发来考察元话语。成晓光(2009)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探究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构建,特别是元话语在构建主体间性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指出人的主体性在语言的作用下走向主体间性从哲学角度看是必然的,这个观点对国内元话语的哲学视角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后的一些研究者陆瑶(2011)、纪蓉琴(2011)、娄琦(2012)都尝试从语言哲学中的主体间性角度探究元话语的功能与本质,特别是元话语对主体间性的构建作用。张玉宏(2009)、柳淑芬(2013)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出发,探究元话语与话语的对话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语言哲学视角从哲学的高度考察语言,更有利于揭示语言现象的本质,因此,元话语的语言哲学视角对于探究元话语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从元话语研究所选取的语料来看,语料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涵盖学术语篇、文学语篇、商务语篇、政治语篇等。一些研究者针对学术语篇的整体或者局部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余玲丽(2010)对博士论文中的引言与结论部分的元话语进行研究;周岐军(2014)对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一些研究者针对文学语篇中的元话语进行研究,黄勤,王佳怡(2013),黄勤,刘晓玉(2014)对《红楼梦》中的元话语及其英译的对比研究。此外,国内一些硕士研究生还对商务语篇和政治语篇开展了相关研究。语料的多元化有利于探究元话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使用情况。但是,元话语研究的语篇主要集中在书面语篇,口语语篇比重相对还是不足。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胡春华(2008),娄琦(2011)对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和存在依据进行的分析。
从元话语在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看,也有很大发展。曹凤龙(2009)对比了中英文硕士论文中元话语的使用情况,探究两种论文中元话语使用上有什么具体特征,并剖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语篇的体裁特征、中外的文化差异和学习者在策略上的差异。赵姝梅(2008)对英语为本民族语言的人员撰写的学术论文和英语为非本民族语言的人与撰写的学术论文中使用的元话语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元话语使用的数量上差异并不大,但是在使用的方式上存在差异,特别是英语为非民族语言使用者在元话语的运用上存在一些错误,她对这些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姜晖(2009)对英汉学术语篇中语码注释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二者使用的差异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穆从军(2010)对中英文报纸社论中元话语进行对比分析;黄勤,熊瑶(2012)与黄勤,杨璨灿(2014)分别对英汉新闻评论与新闻特写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从元话语在英语教学的应用方面来看,研究者们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成晓光,姜晖(2004)将元话语理论与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对母语为英语的美国大学生教授元话语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教授元话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韩美竹(2009)将元话语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通过对近百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元话语培训,并且把培训前后大学生英语口语成绩进行对比,发现教授元话语后,学生口语成绩明显上升。司炳月(2014)对元话语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吴飒(2010)探讨了元话语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该研究将142名英语专业学生分为水平相当的两组,分别使用同一个听力材料的两个版本(含元话语和不含元话语),并且完成同样的听力任务。最终的研究结果发现,元话语对听力理解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不同水平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的作用有差异。元话语的运用对于中等语言水平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提高作用最为明显,然后是高水平语言学习者和低水平学习者。该项研究关注到了元话语在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对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研究。闫涛(2010)对中国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元话语的情况进行研究。该研究从功能—语用视角、二语习得理论视角对教师在课堂上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定量研究表明各类元话语在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中普遍存在,定性研究表明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表现为语言的交换与语言的互动功能。语言交换体现在论点和论据之间、知识传递和指示发布之间、事实交代和结论暂定之间、质疑与解释说明之间的转变。语言互动功能体现在合作交流、礼貌和保全面子等方面。这项研究能够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英语教师课堂上提供更多“可理解性输入”,增强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这是国内对教师课堂元话语进行的最早的系统研究。郭红伟(2014)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课堂使用的元话语进行了三维功能研究。他尝试将元话语分为元交谈、信息引导式元话语和人际互动式元话语,并且发现教师课堂元话语中元交谈和人际互动式元话语使用频率高于信息引导式元话语,这表明教师课堂元话语中的元语言学功能与人际互动功能比信息引导功能更重要。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对元话语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对于元话语研究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成晓光,姜晖(2008)对“metadiscourse”这一术语的译名进行探讨,从翻译的规范性、术语的构词方式和功能等角度对“metadiscourse”的译名进行剖析,指出对术语译名的探讨过程本身就是对整个概念进行认识的重要过程。李佐文(2001)探讨了元话语对语境的构建作用,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他认为元话语能够在交际过程中传递与情景有关的信息,将语篇信息与真实的情景紧密结合起来,元话语对于表明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顺利实现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徐赳赳(2006)对国外元话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梳理后,提出了自己对元话语的分类模式,将书面语篇中的元话语分为词汇元话语、标点元话语和视角元话语三个类别,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每一类元话语,并对元话语不同分类模式进行讨论。辛志英,黄国文(2010)对元话语在学术书评中的评价赋值功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元话语与语篇中的评价赋值的资源关系非常密切,尽管元话语本身并不带有显性的评价功能,但是元话语与语篇中具有评价功能的资源共处一个语篇之中,具有一定的语篇性。该研究通过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对学术书评当中元话语与正值评价和负值评价的资源配置进行分析,并且对元话语引导读者和作者之间互动方式进行描述,也证明了元话语具有重要的评价赋值功能,是语篇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周树江(2010)对非意义会话沉默的元话语功能进行了探究。会话沉默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实现有效交际的一种手段,是自然语言所具备的一种重要特征。会话沉默包括话轮沉默、话轮间沉默和话轮内沉默。其中前者与基本话语有关,表达命题意义,而后两者是与元话语有关,表达非命题意义,一方面可以起到组织语篇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起到人际功能作用。这是国内首个对口语交际中会话沉默发挥的元话语功能进行的研究,关注到元话语的特殊表现形式,为元话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