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领导力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制造者思维与管理者思维

杰森领导着一个中等规模的团队,成员主要是设计师和作家。有一天,他和我闲聊时说起工作上的麻烦,有团队成员向他提出,希望他能在工作上给他们更高的自由度。杰森觉得他们自负、反应过度,实际上他们是担心他窃取工作成果去邀功,抢了他们的荣誉。杰森认为只有他才能把事做好,如果他不插手,最后自己还得重做一遍。

我问他:“你为什么要管得那么细,你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吗?”

他竟然答道,他确实不相信。他知道这么做有损自己的名声,但是他不能让团队破坏他晋升的机会。杰森早年招过几个不靠谱的人,为此吃了大亏,于是形成这样的观念——要想把事做好,只能靠自己。所以经常插手具体业务,直接指挥团队。每次项目进行到某个阶段,他的团队就推进不下去了,因为担心和杰森的想法不一致,干脆等他发号施令。

杰森的不信任就像给团队戴上“紧箍儿”,团队只能根据杰森的意见行事,为此感到挫败、沮丧,工作没了积极性,自然表现不佳。

像杰森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尽管他明白,这样做限制了团队的成长,但是为求当下有满意的结果,他宁愿牺牲团队长远的竞争力。对于领导者而言,直接告诉团队该做什么,会让工作更高效,但是并不利于团队成长,要是团队接了大项目,领导者估计每天都睡不安稳。

当你的思维模式从制造者向管理者转变时,会面临各种压力,上面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你必须学会应对压力。

关注现在(制造者)vs着眼未来(管理者)

你会插手业务,让团队成员根据你的命令工作(就像杰森那样),还是会给团队成员一定的试错空间,让他们自己摸索成长?这是很多领导者都面临的难题。后者是更加明智的长期战略,但是会在短期内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如果项目交付时间紧迫,会令人更加紧张。

有位女性领导者告诉我,她的上司曾经口头允许她适当冒险,即使犯错也没关系,但她还是觉得有压力。没过多久,那个口头承诺就作废了,上司要求她:“现在就给我最好的产品!”这让她非常纠结:是让团队再尝试一段时间,从中获得成长,还是直接带领团队做,尽快让上司满意?最后她迫于压力,选择了后者,做了大量技术性的工作,不惜一切代价做出最好的产品。可是这么一来,不仅阻碍了团队独立开展工作,还造成大家的预期发生变化,领导者和团队之间最重要的信任关系被破坏。

你需要适当放手,培养团队的创新能力,否则整个团队只会囿于你的命令。

压力向下(制造者)vs压力向下向上兼有(管理者)

你同时受到向下和向上的压力。前者来自你的上司或更高级别的领导,他们需要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成既定目标,不在乎团队是否喜欢现在的方案,只在乎客户是否满意,能否有更多的生意。后者来自你的团队成员,他们想要实践新点子、做试验、冒险、突破界限,做他们擅长的事。你被双方夹在中间,两边的压力都需要化解(我们会在第5章更详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这时候,你需要把握一种微妙的平衡:既要管控风险——当团队成员挑战极限、过于冒进时,适时告诉他们“可以了”,又要鼓励创新——在风险不太高的项目上给团队成员实现梦想和发挥潜力的空间,不让他们感到无聊。

职业规划(制造者)vs团队愿景(管理者)

领导者有时需要为了团队牺牲个人利益。卓越的领导者总是慷慨地把成功归功于团队,淡化自己的作用,帮助团队成员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但同时,你要小心被人利用这份善意,窃取不属于他们的功劳。

很多公司会对团队领导者说:“你只要带好队伍就行了,其他的我们会替你考虑。”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在一些公司里,如果领导者没有存在感,就会被人遗忘。如果你展示的业绩看上去和你的领导力没什么关系,你就可以走人了。这一点在创新领域尤为明显,个人的贡献难以量化。你在认真履行领导者职责,帮助团队释放潜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第11章进一步解释其中的微妙平衡)。创新领导者需要面对各种紧张复杂的局面,你对领导者的角色认知越清晰,应对起来就越自如。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团队真正需要的地方,就会对领导者的角色有清晰的认知。你需要从具体业务中抽身,做好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