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自己,不囿于别人的期许
有这么一个人,从他出生开始,他的爸爸妈妈便一心一意希望他成为一名舞蹈家。从四岁开始,他就被送进舞蹈培训班,开始了练功跳舞的生活。当别的小朋友都在自己父母的怀里撒娇时,他在练功;当别的小朋友在窗外嬉笑玩闹时,他还在练功。他非常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为一名舞蹈家,虽然老师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自己先天的身体条件并不优秀,就算一直坚持跳下去,也不会成为所谓的舞蹈家。
可是父母依然不相信,他们认为老师说的话并不十分准确。冬去春来,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为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大四学生。在面临毕业选择时,父母希望他可以继续考取舞蹈专业的研究生,但他却执意要先工作,然后重新开始学习画画。结果父母愤怒地对他说:“如果你不按我们说的做,那就断绝亲子关系!”
此时的他既愤怒又委屈,他哭着对自己的父母说:“这么多年,你们一直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寄托在我身上,也许你们真的是为我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真实的感受,有没有想过和别人愉快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只是一个沉重的包袱,那里背负着你们的梦想。我有多累,你们想过吗?”
做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的终身梦想,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自己,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在做别人期待的自己,更有甚者,在前行的道路上丢失了自己。我们应该做自己,而不是做别人期许的自己。这样做并不是让我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在相互尊重与理解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尊重并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判断,不会因为别人的想法而刻意改变或委屈自己。
总之,做自己非常困难,当我们向世界大声宣称“我要做自己”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来承担接下来会面临的一切。我们可能会遭遇失败,也可能会面临阻挠,而这一切都只能由我们自己默默承担。
当然,你会感受到做自己所带来的轻松和愉悦。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自己的前二十几年中,一直生活在父母为他设定的人生轨迹里。也许那条人生道路是平坦的,但那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强烈地渴望做自己,找回自己的梦想和人生。那么,你呢?
第一节 “我想做”与“他/她希望我这样做”
在理想与期望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恋人之间更容易出现“我是为你好”“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矛盾。我们都知道对方是为自己好,但如果听从了对方的意见,自己实在是不开心。但如果不听从,又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辜负的背叛感。这样说来,似乎这种矛盾就像一个没有答案的难题,究竟要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茜茜能上重点小学,为此她不惜卖掉原本宽敞的大房子去买了一套老旧的学区房。然而,半年后茜茜升小学的时候,却突然被教导主任告知孩子没法获得这个升学名额,因为他们在“新居”还没有住满两年。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一家人措手不及。随后,“猫爸”和茜茜的爷爷奶奶都提议,让茜茜去上原先家门口的第九小学。但是,“虎妈”想到第九小学紧邻一个菜市场,而且里面的学生成绩也都不太理想,她毅然决定让茜茜在家休学一年,等待第二年第一小学的入学考试。但茜茜自己却非常希望能和小伙伴一样背上书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而不想为了上第一小学,孤零零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开心地谈论着学校里的事。
可是,对茜茜来说,这仅仅是个开始。在家休学的日子里,“虎妈”为她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当茜茜晚上做不完作业时,“虎妈”甚至会将正在睡觉的女儿从床上拉起来,让她继续完成作业。此外,每次茜茜被舅舅带着去吃冰激凌或去游乐场玩时,“虎妈”都会异常严厉地批评他们并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全然不顾当时的茜茜笑得多么开心。每次考试,茜茜的成绩只要稍微倒退,“虎妈”就会非常紧张,然后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茜茜的学习成绩。
这一切都让“猫爸”和茜茜感到,“虎妈”其实是打着为茜茜好的旗号,将自己这些年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这一切对于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而言,未免有些太过沉重。作为一个孩子,茜茜想要去游乐场玩,想要爸爸妈妈多陪伴她,想要看动画片,想要吃冰激凌,想要和第九小学的朋友一起玩耍,而不是只和第一小学的同学比学习成绩。
在这部电视剧中,茜茜和“虎妈”就是典型的“我想做”与“她希望我这样做”的关系。“虎妈”总认为茜茜还小,什么都不懂,而自己在社会上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个母亲有必要为女儿提前消除可能出现的阻碍。然而,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对茜茜来说,她虽然是一个孩子,但她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她也有属于自己的渴望和向往,也许她会经历挫败和伤痛,但成长不就是这样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我们不可能因为自己在这条路上受过伤,便因此剥夺了孩子走路的权利。电视剧最后,“虎妈”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茜茜的自闭症也渐渐有所好转。“虎妈”承诺不会再逼茜茜去做她不喜欢的事,她会尊重茜茜的想法,适时地提出意见,供其参考。
李培和张生是一对母子,在张生进入高三之前,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然而,这一切随着张生升入高三后,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张生是一名学习广播电视传媒的艺术生,他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在班里都属于中等水平。如果能一直保持着较为平稳的成绩,最后考取一个二本院校没有太大问题。但是,李培却期望自己的儿子能考上重点本科院校。
因此,李培规定张生放学回家后不能玩手机和电脑,也不准看电视,吃完饭就去学习,和同学出去玩也要事先报备,经过允许后才能出去,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回家。这一切让张生感到非常压抑,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肩头。
他慢慢变得沉默寡言,在第一学期期末的艺术生专业考试中发挥失常,专业课没有过线。这也就意味着他只能和其他文科生一样上普通院校,最终可能只能考取一个大专院校。
但出人意料的是,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李培对张生的监控变本加厉,甚至不再让他去学校,断绝了他和外界的联系,这让张生濒临崩溃。
当终于浑浑噩噩地结束高考后,在填报志愿时,张生觉得自己既然走不成艺术路线,不如填报一个历史专业,因为他平时就非常喜欢阅读历史类的书籍,在历史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妈妈却非要他把所有的志愿都填报医学专业,理由是就业前景好,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
但张生对医学完全不感兴趣,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他极力反对,最终依然没能说服妈妈,结果他成为了普通医学类专科院校的一名学生。但是入学两个月后,张生对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生活等极不适应,再加上之前高三时期妈妈对他严厉管制的后遗症,他在学校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但他在母亲面前却完全相反,他变得非常暴躁不安,偶尔还会出现自残的行为。这让李培感到非常惶恐,万般无奈之下,她为儿子办理了休学手续,并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经过一番治疗,李培才明白儿子心中隐藏和背负了那么多不满和委屈,而这一切都是自己带给他的。
以上两个例子也许显得有些极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一味地施压和专制,尽管本着好的出发点,但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无法磨灭的心理创伤。他们一方面非常理解父母的苦心,另一方面又感到特别委屈和压抑。如果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而没有得到较好的疏解,孩子往往会出现不自信、轻度抑郁、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等问题,而且和父母的关系也会变得非常紧张。
这样一来,事情的发展就会与父母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有句话叫“夏虫不可语冰”,说的是不能和夏天的虫子讨论冰雪,因为夏天的虫子很难理解夏天以外的事物。在心理学中,我们一直讲“情感同化”“换位思考”,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应当懂得尊重,积极沟通,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想法,而不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对方身上,并且强迫别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家庭中的沟通如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更是如此。
第二节 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中写道:“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文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学者大多失去了专心钻研学术的心境。这对于像王小波这样热爱学术的人而言,是一种深沉的悲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杂文和小说中多用反讽的笔法来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相较于他,那些迷失在时代大环境中的读书人,却忘记了倾听和保留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习期间,在一次上课时老师为同学们放映了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在日俄战争时期,一名为俄国军队做间谍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获后斩首示众。影片中,那名被抓获的中国人神情中有种视死如归的壮烈感。他放弃了挣扎,选择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而在他周围,那些围观的群众并没有义愤填膺地抗议,他们虽然体格健壮,但是并没有打算采取任何反抗或解救行动,他们神情麻木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被屠杀的并不是自己的同胞,而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当影片播映到这里,鲁迅的一个日本同学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你们看这些中国人麻木不仁的样子,我今天敢在这儿断言,中国一定会灭亡。”他话音刚落,班里的其他日本同学都为他鼓掌。这种情形让鲁迅感到五味杂陈,他很愤怒,但他又清楚地知道这正是中国当前的状况。
他的心里很不平静,站起来狠狠瞪了那个日本同学一眼,然后毅然走出了教室,以此表示抗议。尽管如此,当天的场景还是一遍遍地在鲁迅的脑海中盘旋着,他意识到如果不从中国人麻木的思想着手,那么自己学医治好再多的病人也毫无意义。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
现在我们再看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事,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当初放弃学医,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中国人,更是他和自己内心进行沟通的结果。在鲁迅到仙台学习医术前,他本人并没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少年时代帮父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他对中医的一些做法不是特别认可和信任。而关于西医,他则由于环境条件所限而无法系统学习。那么,他究竟为什么选择学医呢?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而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文中写道:“鲁迅当时特意挑选了远在日本东北的仙台医专,那里还没有留学生入学,而这正是他前往那里的唯一理由。”综合以上两点因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鲁迅当初之所以学医,一是被父亲得病而亡刺激,因此希望留学学得医学;二是如果能够达成留学的目的,仙台医专是一个理想的学校。
就这样,鲁迅先生成了仙台医专唯一的留学生。在那里,他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尽管他非常努力地记笔记,但是由于对日语尚不够精通,那些授课内容常常显得晦涩难懂。他是那里唯一一名中国留学生,而且比同学年长,所以当时的鲁迅先生是孤独的,他面对日本同学对国人的蔑视态度更是感到愤慨不已。
这种情况让他开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坚持学医?自己更擅长的事情究竟是什么?自己所做的这个选择究竟是对是错?他一遍遍地拷问内心,直到课堂上那部影片的放映,让鲁迅发现“原来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他猛然发现比起学医自己更擅长用笔书写,而要改变国人的思想,最适当的途径恰恰是文艺。在《〈呐喊〉自序》中,他写道:“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而他所深深怀念的藤野先生在他逝世后也曾作文以表怀念,在文章中藤野先生写道:“现在回忆起来好像当初周君学医就不是他内心的真正目标。”
总而言之,对鲁迅先生而言,他在命运的关键时刻,选择了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看清自己擅长的是文艺,并最终以其所长,实现了拯救国人精神的梦想。
克里希那穆提通过《倾听内心的声音》一书告诉人们:“真理之路,不在他人或组织的指导中,而在个人身上,因为没有人能描述真相。真理之行,始于弄清个人真实的想法,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处于一种忙碌奔波的状态,很难静下心来,对自己和当下的状态做认真的审视。
我们时常在意别人的喜怒哀乐,关心别人的兴趣爱好,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喜好,疏忽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我们的内心总是被太多外在的东西所蒙蔽,我们变得善于权衡利弊,却常常看不到或不愿承认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们更愿意选择那些就业形势良好的专业,而不顾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习该专业;在就业时,我们更倾向于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及“北上广”,而忽视了也许二、三线城市有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婚恋问题上,我们常常在众人的追问下,加入相亲的大潮,将爱情功利化和快餐化,而全然忘了自己内心深处等待着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美好愿景。
我们被这个时代和周边的人裹挟着不断向前走,升学、就业、恋爱、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最终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是在深夜,我们心中是否会有落寞一闪而过?
比尔·盖茨从13岁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设计,并于18岁成功考入哈佛大学。但是,仅仅时隔一年后,比尔·盖茨便从哈佛大学退学。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和自己的好朋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办了当今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微软公司,并由他本人担任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此后,他曾连续13年蝉联《福布斯》全球富翁榜榜首,连续20年成为《福布斯》美国富翁榜榜首。当初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被哈佛大学的光环所迷惑,相较于上学,他更愿意去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事业。最重要的是,那是他确定的自己热爱的事业。
无独有偶,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马云自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毕业后,成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但在1995年,他辞去了教师这份稳定的工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随后,他历经波折,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
也许,我们无法成为他们那样的名人,创造那么大的价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一棵橡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无法开出美丽的玫瑰,但是,当它开始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为这个世界奉献自己的绿荫,成为最好的大橡树。
第三节 接纳自我,勇于放手与改变
有个心理测试叫作“你能否很好地接纳自己?”开始测试前,首先要面对以下问题:“你了解自己吗?喜欢自己吗?你的自我接纳度有多高?你能做自己的知己吗?”整个测试一共包含12个问题,比如你尝试过和自己交流吗?你觉得自己的梦想是否可以实现?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独处的情况是怎样的?你觉得别人眼中的你和实际的你一样吗?
关于这个测试,“高山流水”知音型,大概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结果。这种类型的人非常了解自己,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他爱自己,也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他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都比其他人更加强烈。
而最差的结果,则是“对立型”关系。这意味着做测试的人对自己极度不接纳且反感。那么,究竟何为自我接纳?如何才能正确地接纳自我,并勇敢地放手与改变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最不了解的人其实是自己。我们时常在仰望着别人,但对自我,常常太过纵容,却又太过苛刻。我们深爱着别人,却忍不住痛恨自己,这就是对自我的不接纳。
而自我接纳,从心理学上讲,主要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此外,自我接纳是人天生拥有的权利。一个人不需要突出的优点、成就或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连自己都没法接纳,又如何能够引导自己积极向上呢?在通常情况下,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全的能力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
在茂密的森林中,有一个猴群。它们一直生活在这里,每天外出寻找食物,而且分工明确。可是有一只名叫妞妞的小猴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所以它非常不喜欢猴群的生活,也不喜欢吃那些果子。每当有其他小猴子来找它玩耍时,它总会不屑一顾地说:“我是一个人,才不要和你们玩。”
渐渐地,就连它的家人也没有办法理解它的这种行为。它很孤单,但却很努力地在寻找着成为真正人类的办法。它想要砍掉自己的尾巴,可是它又怕疼。事实上,它自己也不确定砍掉尾巴后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这样的期望中,它慢慢长大。
由于它一直讨厌自己是只猴子,所以没有像同类那样勤加练习各项技能。因此,当其他同伴都能自由灵活地穿梭在丛林中时,它却只能小心翼翼地沿着树木攀爬。终于有一天,当危难来临时,其他猴子都凭借各自的本领逃脱,而它却没能幸免。
在濒临死亡的一瞬间,它突然明白自己本来就是一只猴子,为什么一直不能接纳自己,非要固执地改变自己呢?如果它像同类那样接受自己的本性,并且不断练习,就不会落得这般结局。
林语堂曾说:“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然而,很多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当看到别人比自己表现得更好,每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犯错、失败,我们总会忍不住讨厌自己,羡慕别人。
我们总是觉得美好的生活在别处,幸福也总是落在别人身上。我们常常痛恨自己没有周游世界的勇气;恼怒自己为什么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争气;羡慕好朋友总是那么乐观积极又独立,而自己总是在逃避。我们甚至羡慕别人的瘦,别人的笑,别人的手艺,却唯独看不到自己的善良和温柔。
当我们仰望别人的生活时,其实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我们认为自己应当是完美的,因而不容许自己出现任何错误,我们总是自责、自卑,却没有为之付出努力,做出改变。我们靠逃避来选择性地忽略这些负面情绪,活在自己构筑的虚幻世界里。
接纳自我,放开不喜欢的人生角色,在面对残酷的失败时,给自己一点勇气去改变。接纳自我,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我们与生俱来的神性,完整的自我,在后天成长过程中逐渐遗失散落,甚至结合成各种相互矛盾的特质,而作为我们人类,就不得不用终其一生的时间来重新整合自我,使之再次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己,重新找回那片自然的,各行其道的,有条不紊的,平衡、宁静、统一的乐土,并以此作为对生命的答复。”
李冰是一个富二代,他一直过着优越而富足的生活。唯一不足的是父母亲关系不好,他们时常吵架、冷战,甚至有时还会打架。对于天生敏感的李冰而言,这是他被别人羡慕背后的隐痛。
上高中时,父亲的生意全面亏损,负债累累。为了还债,母亲跟随其他人出国打工,父亲则依靠酒精惶惶度日。妹妹年纪还小,一切重担突然之间压在了他身上。高考结束后,他放弃了学业,在父亲之前的生意伙伴的带领下,开始四处奔波打工挣钱。他的生活变得比同龄人悲惨许多,小小年纪就背负起巨大的债务。因此,他常常处在讨厌自己的心境中。
后来,通过他的努力拼搏,生活渐渐有了改变,但他依然极度自卑。尽管他已经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情商很高,幽默风趣,但他还是没有办法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家庭。
他把自己缩在小小的世界里,对别人的好报以感激,但总是害怕失去。他没法像同龄人一样开心地笑,尽情地玩乐。他敏感而矛盾,渴望被爱,但也害怕爱。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早年的经历,让他没法重新接纳自己。
他很羡慕别人,哪怕那个人并不比他好。渐渐地,他得了轻微的抑郁症,因为他总是感觉生活太过沉重,觉得自己不敢去爱去笑,他总想要说服自己,做真正的自己。但这些想法转瞬即逝,不久他又会成为那个讨厌的自己。
由于家庭的变故,李冰已经没有办法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并适当地宽容自己。他总是在隐藏自己的情绪,和自己过不去。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总结几十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后表示,一个人如果想要完全接纳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不隔离自己的情绪。而在接纳自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正确认知自我,坦然正视真实的、客观的自我;第二,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找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点,取长补短;第三,明白真正的自我接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而真正的自我接纳需要不间断的行动才能实现;第四,认清真正的自我并不只是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更要接纳对自己的期望是否现实,并接纳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曲折。
第四节 沟通是门艺术,无关智商高低
胡采在《〈在和平的日子里〉序》中写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和英雄人物的思想心灵之间,总是比较容易沟通。”沟通,不同于说服。说服具有明显的中性色彩,它带有一种强制性的沟通目的,希望对方可以答应,甚至服从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想要成功地达到说服的目的,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而沟通是指在双方都愿意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传递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这是一种信息传达与接收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组织、国家之间的一种交流,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沟通使我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流信息、传递思想、释放情感等。
要想实现有效的沟通,需要双方在沟通之前,先制定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同时需要有一个共同认可的规则,最终达到有效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的目的。
沟通主要包括沟通的内容、方法和动作。沟通的内容对沟通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沟通的方法和动作对沟通效果的影响不分伯仲,被看作影响沟通效果的两大“杀手”。
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语言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和图形等诸多形式。相较于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更便于进行信息的传递。
至于非语言沟通,又被称为肢体语言的沟通,主要包括声音语气、肢体动作等,最近几年较为流行的微表情也属其中。它在沟通中更便于交流双方的思想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或朋友、同事相处,所存在的一些烦恼和痛苦大多是缺乏正确的沟通方式而导致的后果。
黄明是一个腼腆、随和的女孩子,最近她用十年的积蓄为自己买下了一处房产。实现了多年的愿望,黄明非常开心。可是,在接下来房子的装修问题上,她又发起了愁。一方面,买房时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房子估计只能先简单地装修一下,但她依然希望尽可能按照自己当初的预想慢慢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之前听说过太多关于装修公司的负面评价,因此,她感到非常茫然和苦恼,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就在她苦恼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家新开业的装修公司的经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走进了这家装修公司。一名叫洋洋的设计师接待了她,并问她想要什么样的装修风格。黄明原本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但由于她太内向,又害怕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专业的设计师听,会引起对方的嘲笑。于是她摇摇头说:“不知道,有些茫然。”
洋洋又问她:“那么,请问您对这次装修的预算大概在什么范围呢?”黄明依然摇头说:“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你们是专业人士,我相信你们。只要不太奢华,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就好。”但她这话一说出口,其实相当于给设计师一种印象:“我不差钱”“我什么都不懂,你们做好还是做坏就看你们的良心了”。
看到黄明这样的态度,设计师当然不会把这条到手的“大鱼”放走。于是洋洋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给她讲了很多套餐报价、装修风格、装修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最终成功说服黄明签下了装修合同。而事实上,在整个沟通过程中,黄明只是在不停地点头,将沟通的主导权交到了对方手中,甚至没有详细询问套餐中装修所用品牌工艺、水电改造的具体情况等。
在后来的装修过程中,装修公司完全忽视黄明的意见,擅自修改和加价,并且比原定的装修时间晚了将近两个月。最重要的是,房子最后呈现出的风格与黄明预想的大不一样,而且预算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质量也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房子留下了许多装修的硬伤,这让黄明感到非常气愤和无助。
对于黄明而言,造成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没有和装修公司及设计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当设计师询问她的装修预算和理想风格时,她应当明确地向其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将一切交给对方决定。即便我们非常信任某个人,但如果没有向其讲明自己真实的想法,又怎么能保证设计师能做出自己理想中的装修风格呢?更何况黄明与设计师素不相识。
有一个女生从来只是默默地喜欢着一个男生,她会偷偷保留两个人的聊天记录,也会在日记中写下关于他的一举一动。但是她从来没有将这一切告诉对方。她想当然地认为男生一定懂得她的心意,每当这个男生和其他女生稍有亲密的接触,她就会一个人生闷气或是对他发脾气。
她的举动让男生感到莫名其妙。男生除了困惑,根本不了解她对自己的情意。
其实,这个女孩和黄明一样,都是在做无效的沟通。那么真正有效的沟通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女生费尽心思为一个男生折了一千只千纸鹤,在他生日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拿出来送给他,她期待他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心。所以当她送他这些纸鹤时,勇敢地说出喜欢他之类的话。对此,男生很开心地接受并表示感谢。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心意已经被对方非常明确地感知到了,不管最终他们是否会在一起,至少她成功地让男生了解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一种有效的沟通。
有效沟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双赢的。它使沟通者为自己和对方创造舒适的情感空间,最终达到愉快沟通的目的。但很多人认为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人通常拥有较高的智商,而在沟通方面总是失败的人则智商较低。
这一看法其实并不科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沟通无关智商高低,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清晰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因此,想在人际交往中达到较为理想的沟通目的,沟通者需要注意以下基本准则:
第一,抛弃主观臆断,因为别人不是你。如果你不主动说明,即便最了解你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明白你的想法。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让别人去猜,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能够读懂你的内心世界。
第二,说话要详细、严谨。话不能只说半句,也不能只说关键字词,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感觉莫名其妙。
第三,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非语言性因素,比如用自己的眼睛直视对方以示尊重,或用手势、声音、身体动作等细节性的肢体语言。
第四,学会倾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尽量避免使用含混不清和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如“随便你”“你说了算”等。
第五,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应该多多观察那些能够熟练运用沟通技巧的人,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地将沟通技巧融会贯通。
总之,沟通是门艺术,它需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细心和耐心,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体察他人的心情和状态,在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有技巧地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