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公文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公文有极强的政策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就要求在公文写作中用精确的语言去准确地反映各类公务活动,满足公文行文的特殊需要。所以,很多人在公文写作中都极力地避免模糊语言的出现,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然而,客观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公务活动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一篇公文很难做到从头到尾都用精确语言来表述。虽然公文在语言的明晰、准确方面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绝不代表公文排斥模糊语言,相反公文写作必须借助模糊语言来准确反映事物以及公务活动本身的发展变化过程。事实上,公文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模糊词语和其他模糊语言不仅没有妨碍公文内容的准确表达,反而在保持文意准确,避免歧义,照顾读者接受心理,使文章保有一定余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有时更能够满足公文写作的基本需要。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关于模糊语言运用的几个问题:
一、在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
1.由提高公文的灵活性所决定。语言是属于意识的范畴,而意识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变化万端的,所以我们在进行公文写作时很难时刻、随处都用更新速度较慢的精确语言,而且使用精确语言会让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无法得到准确的描述,而灵活多变的模糊语言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公文中一些具有较强原则性的规定、办法通常会和复杂的现实情况产生矛盾,这个时候使用模糊语言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和弱化这一矛盾。比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充分、坚决这两个词就是模糊语言,该例并没有硬性规定需要作出的具体行动,而是用这两个表程度的词加以强调,进一步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重视,同时避免了漏洞,保证政府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能有足够的灵活性。
此外,在不方便直陈其事的情况下,为了增强公文的灵活性,也必须使用模糊的表达方式。比如说我们将“贫困”写成“低收入”,将“失业”写成“下岗待业”,后者取代前者常常是出于行文者对行文对象的尊重,也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2.由客观事物的模糊性所决定。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事物的类属边界性态的不分明性。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信息,人们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只能逐步深化,而没有尽头。可是有限的人类语言符号却根本没办法去描述无穷尽的客观事物,所以语言根本不可能绝对精确,我们对很多事物都没办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模糊性所导致的模糊现象是很常见的,比如说经济领域中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产品的优劣、一个单位生产条件的好坏等,常常是模糊的;精神领域中的道德风尚的好坏、文化素质的高低等,都很难用定量化语言来进行精确的描述。比如说某单位年终写工作总结,对工作成绩进行评价时,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可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种模糊概念的表述,正反映了“成绩”自身的模糊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模糊语言比使用精确语言更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说明,模糊语言的运用是由公文所反映对象的模糊性所决定的。
3.由语词的模糊性所决定。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决定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词也具有模糊性。语词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量不够精确,具体来说就是在表述时间、数量等内容时“量”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具体指哪一段时间,并不清楚,还有“一百多人”“十来天”“少数单位”等,都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二是词义的不确定性,即表述的范围、性质、动作、状态的不确定。比如说形容词中的“崇高”和程度副词中的“很”“十分”“非常”等,很难找到明确的界限。三是指语词的可变性,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事物的变化,很多原来的词义由清楚变得模糊不清。比如说“同志”这个词原来用于革命者之间,是“志同道合”的意思,后来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一般称呼,现在又拿来代指同性恋,词义的范围扩大了,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大量语词词义的不确定,说明了语词模糊的普遍性。
4.由公文的特性决定其要使用模糊语言。由于公文的应用性使得其通常会涉及一些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以及一些不说不行,直说又不宜的问题,等等。所以,为了能够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保证发文者的形象和体现其立场风度,确保不外泄一些机密内容,确保个人利益不受损害,在这些情况下必须要使用模糊语言。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界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我们都知道国家军事建设的内容大多会涉及敏感、秘密信息,这里使用“加强”“推进”“深化”等模糊词语对我国的军事建设情况进行说明,体现了模糊语言的重要性。
5.由保证受文单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决定。公文在开展公务活动的过程中,担当着上传下达的任务。发文单位在拟写公文时,要给办文单位留有回旋余地和充分发挥智慧的机会。例如《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的一段话,“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这里的“基本生活”和“严重困难”同样也都是模糊语言,给予了相关部门极大的主观能动性,确定了工作方向,但是不死板。
6.由公务活动的动态性决定。公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就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以反映公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公文,没办法用精确的语词去准确地表述动态的公务活动,而模糊词语又恰好有这方面的表意功能。比如说“现将《××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其中的“研究执行”属于期请用语,表示要求、愿望,而要求、愿望又是很难定量化、精确化的,只能用模糊词语来表达。类似的有:“当前”“今后”“请指示”等,都是反映公务活动动态变化过程的模糊词语。这说明,运用模糊语言是公务活动自身的需要。
二、如何在公文中运用好模糊语言
1.要做到合理安排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公文最根本的特点是语言准确、内容真实,所以在书写公文的时候就必须合理地安排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具体来说,对于一些确定的、需要接收单位准确执行的规章就必须进行准确表达,对需要禁止的行为要坚决禁止。而在使用模糊语言时,要以精确表达不受到影响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模糊语言为公文增添色彩,同时又确保公文具有准确性、实用性。
2.为了追求灵活与简洁,应有限制地使用模糊语言。前面提到过,我们通常会为了提高公文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而在公文写作中使用一些模糊语言。但是,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公文的灵活性,而不能够做到适度使用模糊语言,反而会让文章的概念变得模糊,让公文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导致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为一些腐败现象、官僚主义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有机可乘,甚至是逃脱制裁。所以,在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需要使用模糊语言的时候,坚决不能为了保有余地,出于侥幸心理而去乱用,要保证公文内容的有效性。
3.要正确区分模糊语言与语言模糊。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模糊语言是一些表意不精确的语言,可以表示一定的范围、时间、程度。虽然其不能清晰地给一件事情下一个定义,但是能够将客观事物表述得清晰明确。而语言模糊与其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儿,具体是指在表述客观事物时含混不清,让人产生歧义。在书写公文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区分模棱两可的、有歧义的词语与模糊词语的界限。
如果无法准确了解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之间的差异,在公文写作中就会出现严重的失误,发出的公文会让人去揣摩猜测,任意想象,使公文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出现多种语义趋向,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
4.暂时无法实施但是又必须作出说明的内容需要使用模糊语言。有些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暂时无法或是不适合马上实施,但是不能马上实施并不等于将来不必去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采用一些模糊词语去表达,以保证工作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
5.在需要行文简洁的时候,要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在某些公文,如报告、总结、表彰等文种的叙述中,为了使行文简洁,有些从大量材料中总结出来的内容以及对复杂的行为进行描述的内容,其自身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需要使用模糊语言来概述。由于阅读公文的人大都对这些事件和现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其内容并不会因为使用了模糊语言而让人感到模糊不清。
6.不宜使用具体精确语言来描述的可以用模糊语言来表述。在表述一些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丑恶现象、反动言论,关系到外交友谊,需要留有余地的内容时,不宜用具体精确语言来描述的,就应该用模糊语言来表达。
三、使用模糊语言时应注意的问题
1.使用模糊语言时不得使公文的内容自相矛盾、违背逻辑。公文写作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强调理解的单一与流畅。很多概念如果使用精确语言,很有可能导致表意上的不严密,容易出现漏洞。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有必要使用模糊语言,但是要注意使用模糊语言时不能过分追求周密不漏,这样反而会导致公文的内容自相矛盾、违背逻辑。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公文写作中不能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去刻意地使用模糊语言,从而让公文的内容出现自相矛盾、违背逻辑的情况。
2.注意模糊语言不是歧义句,不能因为使用模糊语言而导致产生歧义。如前文所述,模糊语言是一种语言概念,是没有指定的内涵的特性语言。它是一种弹性语言,具有两重性特点:其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表象却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是肯定的,但是在定量表述上又是变化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又是灵活的。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歧或是多歧意义,可同时形成两种或是多种可能解释的语言现象”。也就是说,一句话如果有歧义,那么就会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最重要的是这些看法和观点按照字面意思竟然全都说得通,这就会让人们难以理解,无所适从,权威、严肃的公文语言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模糊的。而在运用模糊语言的过程中,如果不熟练掌握,随意为之,运用不当,那就会很容易出现将模糊语言与有歧义的、模棱两可的语言相混淆的情况。比如说,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地“禁用公款大吃大喝”,这里的“大”作为模糊词语,有很大的漏洞,到底什么算是“大吃大喝”呢?而且禁止的是“大吃大喝”,那么小吃小喝是不是就没问题了,所以这样的模糊词语的应用是不可取的。
3.模糊语言不能写成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套话。模糊语言凝练概括是以务实为前提的,千万不可以脱离实际,将大话、空话、套话也作为模糊语言的一种而不加修正。比如说“很大”“非常重视”“得力”都是模糊语言,但是如果不分轻重地运用,反而就会显得浮夸,不真实。比如说一些会议不管讨论的内容是什么,都会先歌功颂德一番,“认真贯彻……反复学习领会……深刻认识到……进一步明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其中,认真、进一步、大大、深刻这些词显得夸夸其谈,惹人生厌。因此,我们在公文写作中一定要正确把握运用模糊语言的目的,切不可将大话、空话、套话也归为模糊语言的范畴。
4.模糊语言的使用不能为了模糊而模糊,从而导致公文的内容流于空泛。由于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多种多样,并且社会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公文写作也必须有预见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这就要求写作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具体的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避免公务处理的绝对化、机械化、一刀切,也能让各党政机关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因地制宜,将有弹性、有回旋余地的模糊语言应用于这种情况时,我们同样需要注意,因为如果过多地使用模糊语言,很容易导致内容的空泛。
【延伸阅读】
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使用情况如下:
1.表示主观态度与评价。在公文写作中,用判断的语言形式表现主观对客观的态度、认识时,通常具有较大的模糊性,这个时候运用模糊词语不仅不会使文章的内容含混不清、出现歧义,反而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某个问题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比如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中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里的“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坚定不移”等词语均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听者都能明白其中的意思。这样的词语含蓄有力、形象生动,充分表明了国家的立场和态度,起到了精确词语没办法达到的效果。
2.表对象的: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各高等院校、有关人员、部分人士等。
3.表范围的:部分、有的、少数、一些地区、大多数、有关规定、有关部门、以外、以内、广泛、左右等。
4.表时间的:近年来、适当时候、目前、当前、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今后一段时间内、长期等。
5.表示程度的:一般、比较、基本上、大体上、酌情、基本、高度、加强、难以估量、丝毫、充足、普遍、很强等,这类模糊语言在公文中是最为常见的。
6.表示频率的:经常、接连、屡教不改、三令五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