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从开始筹划到出版,前后经历了近5年的时间,促使我开始思考编写本书是5年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困境。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要完成产品设计,就需要事先做出规划,比如,产品的信息结构、控件按钮的位置与形态等。这些规划的根据是什么呢?比如,为什么要将导航条放在左上角而不是右上角?为什么信息层级的设定在WAP端是三级,而在Web端是两级?交互设计师作为承上启下的环节,还需要向上对产品经理证明这样的设计比产品经理的构想更为合理,向下对视觉设计师说明设计的内在逻辑,以及视觉层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这些都指向了第一个问题:
1.UI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每个用户体验设计师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设计的基准和原理是什么?如何说明?如果仅从个人经验或者成功案例的角度去回答,有时或许是有效的,比如某某类似的产品具有某某类似的功能,那么类似的设计就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面对一个全新的产品,或者面对一个不能进行有效类比的场景(不同性质或者不同平台的产品),那么经验就不产生作用,类比逻辑也失去了有效性,设计该如何进行?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语言范式(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原理),来与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说明设计的道理,并且互相探讨设计的好坏。这种讨论可以不是完全依赖经验的,可以面对不曾出现的产品和场景,是演绎逻辑与一般规律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认知方面的相关理论开始,通过对实践案例的讨论展开。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棘手的问题:
2.如何证明设计师在需求转变为产品过程中的价值?
显然第二个问题是依赖于第一个问题的。首先,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原理来证明设计的合理性。其次,我们要证明具有这种合理性的判断能力的高效性和稀缺性,以及这种能力所带来的价值。构成这种合理性的判断能力需要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合理的知识,可以通过本书和读者的自学获得;第二部分是实践,需要在真实的项目中反复锤炼(本书对训练的方法也进行了适当的说明)。
证明稀缺性是指获得合理的判断力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的,需要思考、学习、反复实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此可知,获得认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涉及到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甚至数学等相关知识。实践则是一件更困难的事情,它的困难在于任何真实项目都需要真实的资源,一个APP或者一个网页项目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服务器带宽支持,这种实践的机会是稀缺的,尤其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新手或学生而言。
证明判断能力所带来的价值就是证明认知领域的理论切实地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和质量,相应的语言范式切实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质量,如果读者读过此书并且将书中的设计思想运用在设计之中,并且将这种语言范式推广到合作的上下游,则一定会证明这一点。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解决设计师面临的职业困境,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场景和事例来探讨UI设计的认知理论基础。本书并不是也不可能集合所有完备的知识,认知领域的知识涉及领域众多,如神经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是现代研究领域的热点,不是作者个人能力可以穷尽的。编写本书更多的是希望将读者引入认知的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共同夯实UI设计的基础,共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