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高技术时期的指挥与战术
在全球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猛烈冲击着军事领域和警务实战,并对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把高技术战斗推上了历史舞台。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等新技术革命成果在军事、警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军事、警务技术的进步,大量蕴含着当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新式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装备军队、公安,如高技术作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反导系统等。这些高技术武器装备,不仅改变了军队、公安的组织结构和作战编成,而且带来了合同战斗行动方式、方法、规模、强度、持续时间和结局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化。高技术时期指挥与战术的演进、发展和指挥与战术的形成,正是在这些深刻的变化中逐步完成的,显示了极强的高技术时代的特色。
一、指挥与战术的纵深、立体性和非线性特征明显
(一)纵深、立体性特征
高技术运用于军事、警务领域,产生了更多、更为先进的远程作战平台、远程打击武器,军队、公安的远程侦察能力、远距离投送能力、超视距火力突击能力等大大增强。这就使军队在开战之初就可以在战斗地域全纵深同时攻击敌人。《合同战斗发展史》写道: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指挥员的眼光就不断从前沿向纵深扩展,改变了过去那种将兵力、火力集中在前沿附近进行反复争夺的战斗方法,而是更多地采取全纵深同时攻击的战斗方法。高技术条件下的全纵深同时攻击,一般包括全纵深电子对抗、全纵深火力突击、全纵深兵力攻击、全纵深防护等战斗行动,具有明显的全时空、全过程、全领域、全力量、全样式的作战特征,战法运用的综合性、广泛性大大提高。
(二)非线性特征
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使现代军队的地面和空中机动能力,远距离综合火力打击能力,大范围的侦察、指挥和控制能力大幅度提高。因此,非线式作战应运而生,并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得到了运用。海湾战争中,伊军在科威特战区构筑了宽正面、大纵深的比较坚固的“萨达姆防线”,企图以扼守阵地与反击相结合的方法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长期的阵地消耗战而在实际战争进程中这种消耗战根本没有出现。由此可见,静态的、线式的战斗方式,已明显不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要求,而机动灵活的非线式作战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常用的战斗方式。非线式作战的着眼点是歼灭对方有生力量,而不是单纯地争夺阵地,是一种避强击弱、以迂为直的作战方法,作战地区、进攻方向、攻击手段、行动时间等均有很大的可变性。
二、指挥与战术新的方式不断涌现
高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新的作战武器不断地产生并用于战场。比较典型的指挥与战术方式主要有:电子战指挥与战术、精确战指挥与战术、特种战指挥与战术等。
(一)电子战指挥与战术
电子战指挥与战术是战斗双方在电磁频谱领域的对抗行动和方法。对抗的结果对军队、公安的作战、通信、指挥、控制乃至整个战斗的进程与结局都有重大影响,是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和战场主动权的基础与先决条件。电子战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必不可少的要素,广泛渗透到了战争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随着现代各种武器装备和指挥控制系统融入的电子技术成分越来越多,电子设备在作战武器的成分构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使用电磁波的设备,如C5I系统、雷达、通信、导航、精确制导、无线电引信、计算机和光电武器等都是电子战的对象。电子战已成为对抗所有军事、公安电子系统和带有电子设备的武器装备系统,特别是对抗C5I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斗中夺取战斗主动权、军队行动自由权、达成战斗突然性的重要战争阶段,并贯穿于战斗的全过程。它是总体战斗力的倍增器。电子战不仅是陆、海、空、战的一种保障手段,并发展成为高技术战场中以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摧毁与反摧毁为内容的独立作战行动。
(二)精确战指挥与战术
“精确战”是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战武器,以各种导弹部队为主战兵力,以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为主要手段的一种作战样式。精确战指挥与战术,不存在“集火射击”的概念,精确战以“弹无虚发”、作战部队规模小、作战效能高为基本特征,打击目标是“一对一”,甚至是“一对多”,用不着几种或几件武器同时“瞄准”一个目标。实验表明,每当精度提高一倍,等于杀伤能量提高8倍,使用信息技术的炮弹和炸弹命中精度已成百倍地提高,导致各种作战平台作战效能成百成千倍增长。随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如精确制导武器可从烟囱、窗户、排气孔钻进去击毁敌重要的、尖端的军事设施、通信枢纽、指挥中心等要害目标,将被从不同距离、不同方向发射的精确制导武器实施打击的“精确战”作战样式所摧毁。
(三)特种战指挥与战术
特种战指挥与战术,是经过精心选拔经严格训练的人员组成小分队,实施的军事和准军事行动的指挥与战术。短促突击、渗透袭扰、特种侦察、心理威慑是特种作战的基本战法。特种战一般是在敌国纵深地区夺取或破坏敌重要目标,包括暗杀或捕获要员,夺取新式武器等行动。如实施袭击战、战略侦察、组织游击行动、保障援外活动、反恐怖活动、心理战、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其他军事与非军事任务等。它在时间、地点、任务和规模上都是有限度的,完成了预定目标后即宣告战斗结束。攻击目标的方法是:搜索、埋伏、攻击、爆破,用无线电指向和激光照明仪等引导导弹和空中武器攻击目标。渗透包括空中渗透、水上渗透和陆上渗透三种方式。特种侦察有两种形式:一是战场侦察与监视,二是秘密情报搜集。包括通过宣传活动和政治、经济、军事等“辅助性”行动来对敌国军民的现实认识施加影响。特种战指挥与战术将是高技术战争谋略和科学的体现,是总体作战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信息战指挥与战术已成为指挥与战术发展的方向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军事领域和警务实战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不仅使武器装备向信息化发展,而且使战斗行动与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导致信息作战逐步成为一种重要的战斗样式。1998年公安部金盾工程的实施就是向信息化发展的主号角和新的战斗样式,必将成为高技术条件下警务指挥与战术发展的主导。海湾战争之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迅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并逐步向战术层次渗透。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时,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成为北约突袭作战的中坚力量,信息战也随之变成了激烈对抗性的作战行动,信息化战场的轮廓已清晰可辨。南联盟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北约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信息攻击。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我军指挥与战术发生了新的变革,发展成为高技术条件下的指挥与战术。陆军合同指挥与战术,主要是针对高技术局部战斗的新特点,强化了“整体合同、纵深立体、重点打击”的指挥与战术思想,强调实行全纵深战斗,注重袭击、破袭配合纵深作战,发挥我军有限高技术武器的作用与敌高技术武器相对抗。因此,要求在进攻发起前实施兵力、火力和电子综合先期打击;编组强有力的纵深攻击部队,加大纵深攻击的力度,力求实施全纵深攻击;积极组织电子对抗侦察、电子防御和电子进攻,并使之贯穿于战斗的始终。防御战斗中,强调构成纵深、环形、立体而有重点的防御部署,依托阵地,全纵深整体抗击与积极的攻势行动相结合,挫败敌之进攻。为此,要求充分利用防御空间,组成全纵深区域式防御体系;发挥各种防御要素的整体威力,抗击敌全纵深、立体进攻;把防、抗、袭、反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入进攻手段,主动打击敌人;积极组织电子对抗侦察、电子防御和电子进攻,并使之贯穿于战斗的始终。同时,建立和发展了机动攻防战术;发展完善了有效地使用我军战役战术导弹、航空兵器、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器材,以及指挥自动化设备和现代技术侦察等有限的高技术兵器的运用理论;发展完善了与敌高技术兵器,即侦察监视器材、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系统等高技术兵器作斗争的理论。
[1]郝子舟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杨志远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大连陆军学院编写,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4]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935年在莫斯科出版。
[6]郭安华等著,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