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礼仪的内涵及起源
一、礼仪的内涵
(一)礼仪
礼仪作为人类交际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不断摆脱愚昧、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开化的标志和见证。
在中国古代,“礼仪”从本质上更偏重于政治体制上的道德教化。在古代典籍中,最早“礼”和“仪”是分开使用的。“礼”和“仪”都有三层含义。“礼”的三层含义:一是指政治制度;二是指礼貌、礼节;三是指礼物。“仪”的三层含义:一是指容貌和外表;二是指仪式和礼节;三是指准则和法度。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
追溯西方历史,“礼仪”一词最早始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维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了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含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古今中外对“礼仪”含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纳出几层基本含义:第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第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第三,礼仪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如约束人类欲望,维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概括起来礼仪可以表述为: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宽泛地讲,一切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都可以看作是属于“礼仪”这一道德范畴。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礼仪从属于伦理道德,必须符合伦理道德的准则规范。语言(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一般来说,任何重大典礼活动都需要同时具备这三大要素才能够完成。礼仪影响社会风气,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是通过礼仪规范来体现的。因此,国民是否按礼仪的规范立身处世,直接反映了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的统称。其中“礼”即是指礼貌、礼节,“仪”即是指仪表、仪态、仪式等。仪表、仪态,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举止、表情、谈吐、服饰、风度和个人卫生等,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礼貌、礼节、仪式
1.礼貌
礼貌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表示友好、谦恭、尊重的言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同时还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礼貌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和素养,它的外在表现分两个方面,即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
礼貌语言是指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不讲脏话、粗话,说话和气谦虚,言谈得体,称呼要得体,如“小姐”“先生”“老师”“令尊”“令堂”等雅语。多使用“您好”“欢迎光临”“请问……”等谦语。礼貌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动。
礼貌行为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要求人们在行为上要大方端庄、文雅有礼,合乎社会规范和遵守一般的礼节,如微笑、点头、欠身、鞠躬、握手、拥抱、接吻、鼓掌等。礼貌行为需要通过人们的仪容、仪表、仪态来体现。人们在交往时讲究礼貌,就能使大家相处和谐、愉快。反之,容易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有礼的最基本表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貌问题看起来是生活小事,但从这种“小事”上,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可以窥见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美丑。例如,一个人对父母、亲人恶声恶语,对师长朋友毫不尊敬,对别人粗暴蛮横,可以断定,这种人的内心世界不会美好,也绝不会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2.礼节
礼节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交际场合中表示尊重、友好的礼貌行为的惯用形式,如握手、鞠躬、问候、拥抱、献花等。它实质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是礼貌在仪表、仪容、仪态及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宾馆服务员在门前鞠躬行礼,前台的客房预订员接待客人时主动微笑问候。
礼节的要求是要熟知各国、各民族的礼节,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国际上,由于各国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具体礼节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我国行握手礼、点头礼;日本、朝鲜行鞠躬礼;欧美国家行拥抱、接吻礼;南亚国家行合十礼;少数国家的吻手礼、吻脚礼、拍肚皮、碰鼻子礼等,都是礼节的各种表现形式。
3.仪式
仪式是礼仪的较为正式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隆重,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礼节程序的规范化活动。是一种重大的礼节。在举行仪式时,要遵循严格的规范化、程式化。例如,各种各样的庆典、聚会;各民族的婚礼、丧礼;各种场合的颁奖仪式、签字仪式等。再如,古代的帝王上朝、官员出行、祭祀鬼神等仪式;现代的升旗仪式、奠基仪式、举行开业典礼等都是比较隆重的仪式。人们通过仪式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或愿望。仪式的内容和形式由于目的不同而分为迎送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
(三)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的关系
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的统称。礼仪则通过礼貌、礼节、仪式得以体现。礼仪、礼貌、礼节都有一个“礼”字,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其本质都是尊重人、体贴人。礼节与礼貌的联系是:礼节是礼貌的具体表现,礼貌是礼节的规范。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礼貌是内涵,礼节是表现。仪式是礼仪的较为正式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隆重,也是一种重大的礼节。
其区别在于,礼貌是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礼节是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仪式是礼仪的较为正式的秩序形式。礼仪既可以指在较为隆重的场合为表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也可以泛指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节、礼貌。宽泛地讲,一切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属于“礼仪”这一道德范畴。礼仪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是否懂礼节、讲礼貌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尊礼守礼,源远流长。礼仪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揭示礼仪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有利于我们深刻地掌握礼仪的本质,全方位地了解礼仪文化,并通过对传统礼仪文化的扬弃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现代礼仪的实践。古往今来有许多人都在努力探寻礼仪的起源,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并形成了关于礼仪起源的许多传说。
(一)礼仪的起源
关于礼仪的起源问题,古往今来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至今并无定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起源为祭祖说的观点认为,礼仪源于祭祖,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原始人类仅仅凭借简单的石器来从事生产劳动,变幻莫测的自然对他们构成了莫大的威胁,于是他们幻想有超自然力量——神灵的存在,来帮助他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由此便产生了神话、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人们为了向神灵祈求保佑,就开始祭祀,它是早期人类普遍使用而且一直沿袭至今的一种行为方式。历代史书的礼仪志也不厌其烦地记述着国家祭奠的仪式规范,这就说明历代帝王都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祭祀上。即使在民间礼俗中,凡遇到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时刻,或是人生历程中的重要关口、节日等,都离不开祭祀。祭祀与先民的关系如此密切,这就足以说明礼仪起源于祭祀。
起源为风俗说的观点认为,礼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了系统的礼。
起源为父权制说的观点认为,礼仪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起源为需求说的观点认为,礼仪是在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总的来看,并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来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
历史研究证明,约在公元前21世纪夏朝产生之前,我国的原始民族在游牧生活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些对后世颇具影响的礼仪规范。原始的政治礼仪、宗教礼仪、婚姻礼仪等在这一时期均有雏形。礼仪这种文化现象最早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礼仪的最初萌芽,应源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弱,同一氏族的成员在共同的采集、狩猎、饮食生活中的需要,慢慢形成的习惯性语言、动作仪态等。例如,原始人类为了交际的需要,一方面,开始注意和重视自己的仪容仪态,比如,围上遮羞布,穿上草裙,在服饰上加上装饰品,甚至有的还戴上了果饰、骨饰、文身、文面等。据考证,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就有了“礼”的观念和实践。山顶洞人缝制衣服以遮羞御寒,把贝壳穿起来挂在脖子上来满足美的要求。族人死了,要举行宗教仪式并在死人身上撒赤铁矿粉。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丧葬仪式。又如,他们在遇到森林大火或猛兽而奔逃时,会通过相互呼唤来相互关照。另一方面,他们也开始注意并重视自己的礼貌、礼节。例如,在集体狩猎时,不同氏族、部落的成员之间,为求得彼此的信任、谅解与协作而使用的一些被普遍承认的语言、表情、姿势,可以说是礼仪的最初形态。又如,在原始社会,先人们之间格斗不息、部落战争不断,世界对他们来说也充满着各种危机,为了避免流血的格斗和战争,人们之间形成了举手礼、握手礼、脱帽礼、鞠躬礼等动态礼仪。举手礼——向对方高举一只手,表明手里没有武器,以此证明自己并无恶意;握手礼——当不同部落的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有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手心朝前,以向对方表示手中没有武器或走近后两人相互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脱帽礼——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和尊重,愿意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鞠躬礼——表示对对方的畏惧、惶恐以及自己的虚弱,于是以低头俯身的姿态面向对方。显然,这些动态礼仪也是人类最早的礼仪,并且一直沿袭至今,已成为今天人们表示友好的常用礼节了。原始社会的人类礼仪虽然简单、原始,却很自然,没有约束。当然,由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知识水平也很低下,人们生活在愚昧之中,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严酷的大自然使他们产生了无边的恐惧、神秘的信仰和无数的禁忌,由此便创造出了无数的祭祀活动,并通过严格的礼仪程式来表达他们的敬畏之情。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际交往礼仪已初具规模。人们在交往中已经开始注重尊卑有序、男女有别了。在房子里,家庭成员落座一般按照长幼席地而坐,老人坐上边,小辈坐下边;男人坐左边,女人坐右边。
原始社会后期,传统礼仪已渐至严密,且逐渐被纳入礼制的范畴。这时是我国私有制社会和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因而反映在礼仪上,也是由氏族社会的交际礼仪向阶级社会的交际礼仪逐步过渡的时期。
尧舜时代,国家已具雏形,同时民间交际礼仪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延续了几千年的重要礼节,如拜、跪、拱手等,已广泛运用于社交活动之中。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的礼仪已经具有了系统性。由此可见,早在原始社会,礼仪文化就已在中华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礼仪已不仅是个人之间交往的“私人礼节”,而已经成为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了。
(二)礼仪的形成与发展
1.礼仪的形成
从历史发展来看,礼仪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商代,商代的“礼”主要是用来祭祀祖先和天神的。西周时期继承了夏、商代之“礼”,又赋予了“礼”新的内容,使“礼”的内容逐渐演化、充实,以此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其间有许多关于礼仪的“书”问世,礼仪典籍甚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仪礼》《周礼》《礼记》,就是后世称道的“三礼”著作。《仪礼》中的内容分为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多为礼俗。《周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为后世儒家的经书。这些典章制度不仅从文字上确立了礼制的历史,而且还从概念上承认了包括交际礼仪在内的礼俗历史。《周礼》中的内容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之职掌,实则经纬万端,包罗万事万物,是一部治国安邦的汇典。《礼记》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礼仪的作用和意义。这三部“礼”书,对后代施政教化、治国安邦、培育人格、规范行为都起到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政教法制、朝章国典的内容,已不再属于礼仪范畴了。从这些大思想家及这些礼仪专著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
2.礼仪的发展
夏、商、西周三代时期,中国已进入奴隶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前进了一大步。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地位,修订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礼仪制度,提出了许多礼仪概念,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
周代后期,礼仪开始分流,礼仪制度成为国礼,交际礼仪所在的礼俗逐渐成为家礼。春秋时期,夏、商、西周三代之礼在许多场合废而不行,一些新兴利益集团开始创造符合自己利益和社会地位的新礼,学术界百家争鸣。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思想家,系统地阐述了礼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及划分的意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礼仪规范、道德伦理等,整理了一整套珍贵的礼仪典籍和论说资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克己复礼”,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礼”,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二人道之极也”,他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直延续到秦、汉至清末时期,都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封建礼仪,突出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关系而形成的等级制度。其重要特征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封建统治阶级运用这一封建礼仪,一方面,它起着调节、整合、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劳动人民循规蹈矩地俯首称臣,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另一方面,它逐渐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碍人民平等交往,禁锢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到了清朝末期,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封建文化、传统礼仪制度规范迅速被摈弃,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礼仪又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我国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礼仪”演变成了封建礼仪加上西方资本主义道德观念的“大杂烩”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礼仪。直到新中国成立,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确立,我国的礼仪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劳动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人民内部的合作关系代替了对抗关系,互助、互利、平等、自由、亲密代替了封建的尔虞我诈,以科学精神、民主思想和现代生活为基础,摆脱了封建落后的不良成分,表现出新的社会关系和时代风貌,并由此建立起新的礼仪风范。
礼仪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以它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做出自己的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对国家活动、重要事件的仪式、程序,官方人士与知名人士的位置安排都做了具体规定。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恢复了礼炮、国宾护卫队等礼仪形式,1990年6月通过了《国旗法》,对悬挂国旗、升国旗等细节要求做出了规定。国家的重大活动仪式、日常行政、经济、文化、军事节日等活动中执行的各种公务礼仪不断完善,社交礼仪和各种节庆活动推陈出新,各种新颖、规范的礼仪形式生动地体现了现代礼仪文化的生命力。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5项20字的全体人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它在调整公民与社会、国家与他人的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各自不同的功能,并指出:“开展必要的礼貌、礼节、礼仪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纲要》还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从西方礼仪的发展来看,礼仪的演变与中国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表现在礼仪的哲学论述上。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亚欧大陆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约自公元前6000年起,爱琴海地区诸岛居民便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相继产生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公元前11世纪,古希腊进入因《荷马史诗》而得名的“荷马时代”。《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这部著名的叙事诗主要描写特洛伊战役和希腊英雄奥德赛的故事,但其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例如,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受人尊重等。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也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公元1世纪末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帝国统治西欧时期。此间,教育理论家昆体良撰写了《雄辩术原理》一书。书中论及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礼仪教育应从幼儿期开始。而诗人奥维德则通过诗作《爱的艺术》,告诫青年朋友不要贪杯,用餐不可狼吞虎咽,但追求情侣的男子,却可以用手指蘸酒写情书。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开始封建化过程,12~17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世纪欧洲形成的封建等级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将封建主与附庸联系在一起。此间制定了严格而繁琐的贵族礼仪、宫廷礼仪等。例如,于12世纪写成的冰岛诗集《伊达》,就详尽地叙述了当时的用餐规矩,嘉宾贵客居上座,举杯祝酒有讲究。
14~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了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时代编撰了大量礼仪著作。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于1693年写作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勋爵(1694—1773年)在其名著《教子书》中指出:“世界最低微、最贫穷的人都期待从一个绅士身上看到良好的教养,他们有此权利,因为他们在本性上和你是平等的,并不因为教育和财富的缘故而比你低劣。同他们说话时,要非常谦逊、温和,否则,他们会以为你骄傲而憎恨你。”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同时,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