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国学大书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言语第二

言语记载了魏晋士人的机智言辞。魏晋士人学识渊博,言语生动,加上受到清谈风气的影响,更使得他们的言谈显现出简约玄澹及清新俊逸的风格。

※原文

边文礼1见袁奉高2,失次序3。奉高曰:“昔尧4聘许由5,面无怍6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7?”文礼答曰:“明府8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注释

1 边文礼:边让,字文礼,东汉人,曾任九江太守。 2 袁奉高:袁阆,字奉高,官至太尉掾。 3 失次序:指举止失措。次序,顺序,条理。 4 尧: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先封于陶,后封于唐,号陶唐氏或唐尧,被古人视为贤明之君。 5 许由:传说中尧时的隐士,隐于箕山,尧想让位给他,他不肯接受;又请他担任九州长,他认为是玷污了自己的耳朵,跑到水边去洗耳。古人视之为清隐不仕的高节之士。 6 怍:羞愧,惭愧。 7 颠倒衣裳: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古人衣与裳有别,衣是上衣,裳是下衣。这里的引用,意在嘲笑边文礼举止失措。 8 明府:高明的府君,是汉魏以来对郡太守的尊称。

※译文

边文礼去见袁奉高时,举止失措。袁奉高说:“从前尧去拜访许由,许由脸上没有惭愧之色,先生为什么举止慌乱失措呢?”边文礼回答:“太守您新到任,帝尧之德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我才举止失态的。”

※原文

徐孺子1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2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1 徐孺子:徐稚,字孺子,参见《德行》注。 2 若令:假使,如果。

※译文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什么都没有,是不是会更亮呢?”徐孺子回答:“不是这样的。这就像人的眼中有瞳仁,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原文

孔文举1年十岁,随父到洛2。时李元礼3有盛名,为司隶校尉4。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5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6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7有何亲?”对曰:“昔先君8仲尼与君先人伯阳9有师资之尊10,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11陈炜12后至,人以其语语之。炜曰:“小时了了13,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炜大踧踖14

※注释

1 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东汉人,孔子二十世孙,曾任北海相、少府、太中大夫,因触怒曹操被杀。 2 洛:东汉京都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洛水北岸,也是西晋的京都。 3 李元礼:李膺,字元礼,东汉人。 4 司隶校尉:官名,主管督察京师百官(太尉、司徒、司空除外)及所辖附近各郡。 5 中表:中表亲。父亲姐妹的儿女叫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叫内表,互称中表。 6 李府君:李元礼曾任渔阳太守,所以称为李府君。 7 仆:对自己的谦称。 8 先君:先人,后辈称自己的祖先。 9 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10 师资之尊:指礼敬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 11 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议论政事。 12 陈炜:宋本作“陈韪”。《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魏书》亦作“陈炜”。今据改之。 13 了了:聪明伶俐。 14 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译文

孔文举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极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到他家拜访的人,只有才子名流和李家的近亲才能通报。孔融到了李家门口,对仆吏说:“我是李先生的亲戚。”仆吏通报后,孔融进见就座。李元礼问道:“你与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我的先君仲尼(孔丘)和你的祖先伯阳(老子)有师生之谊,所以我与您是世代通家之好呀!”李元礼和宾客们都因为他的回答而感到惊讶。太中大夫陈炜后到,有人把孔融刚才的答话告诉了他,陈炜不屑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见得出众。”孔融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陈炜顿时窘迫起来。

※原文

孔融被收1,中外2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3琢钉戏4,了无5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6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1 收:逮捕,指孔融被曹操逮捕。 2 中外:朝廷内外。 3 故:仍然。 4 琢钉戏:一种儿童游戏,以掷钉琢地决胜负。 5 了无:全然没有。 6 大人:对父母或父母辈的尊称。

※译文

孔融被捕,朝廷内外一片惶恐。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父亲被捕时两人还在玩琢钉游戏,毫无惊恐之色。孔融对差役说:“能否希望罪过只加在我的身上,而保全两个孩子的性命?”儿子从容上前说道:“父亲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好的鸟蛋吗?”不久两个孩子也被抓了起来。

※原文

祢衡1被魏武23为鼓吏,正月半试鼓4。衡扬桴5为《渔阳掺挝》6,渊渊7有金石声8,四坐为之改容。孔融曰:“祢衡罪同胥靡9,不能发明王之梦10。”魏武惭而赦之。

※注释

1 祢衡:字正平,东汉人。孔融向曹操推荐他,但他恃才傲物,称疾不往。曹操怒而令他为击鼓的鼓吏,想羞辱他,他裸身立于曹操前,大骂曹操。后被送给刘表,刘表又送给黄祖,最终被黄祖所杀。 2 魏武: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在汉末军阀纷争中,先后剪除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任丞相、大将军,封魏王,后其子曹丕代汉自立,追赠他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又称魏武帝。 3 谪:贬官,降职。 4 月半试鼓:《文士传》记载此事说:“后至八月朝会,大阅试鼓节。”试,测试。 5 桴:鼓槌。 6 《渔阳掺挝》:鼓曲名。曲名称渔阳,是借用了东汉彭宠在渔阳起兵反汉,最后兵败身死的故事;掺挝,敲击鼓的调子、节拍。这里祢衡击此鼓乐,意在讽刺曹操。 7 渊渊:形容鼓声深沉凝重。 8 金石声:钟、磬类乐器发出的声音。 9 胥靡:服刑的囚犯。这里指傅说,商天子武丁把他从服劳役的囚徒中起用为相。 10 不能发明王之梦:意思指鼓曲感动不了魏王曹操。明王,英明的君王,指曹操。

※译文

祢衡被魏武帝曹操贬谪为鼓吏,正遇八月中会集宾客要检验鼓的音色。祢衡扬起鼓槌演奏《渔阳掺挝》鼓曲,鼓声深沉,有金石之声,四座的人都为之动容。孔融说:“祢衡之罪,和殷时服刑的犯人傅说相同,可是没能使贤明的君主从梦中惊醒过来。”魏武帝听后很惭愧,就赦免了祢衡。

※原文

钟毓1、钟会2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3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4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5。”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

1 钟毓:字稚叔,三国时魏国人,十四岁即任散骑侍郎,历任侍中、廷尉、都督荆州军事。 2 钟会:字士季,钟毓的弟弟,官至司徒,后因谋反被杀。 3 钟繇:字元常,入魏后任廷尉、太傅。 4 敕:皇帝的命令。 5 浆:一种带有酸味的饮料,常用以代酒。这里的“浆”和“惶”,下文的“出”和“栗”,古代可以押韵。

※译文

钟毓和钟会两兄弟,从小就有美好的声誉。钟毓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到了他们的名声,便告诉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于是令他们朝见文帝。朝见时,钟毓脸上冒有汗水,魏文帝就问:“你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回答说:“由于恐惧慌张,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冒出。”魏文帝又问钟会说:“你为什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说:“由于恐惧颤抖,所以汗水一点也不敢出。”

※原文

满奋1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2,见月而喘。”

※注释

1 满奋:字武秋,曾任冀州刺史、尚书令、司隶校尉。 2 吴牛:据《世说新语》原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方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

※译文

满奋怕风。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面的窗前设有琉璃屏风,虽然很严密,看起来却是稀疏透风,满奋面有难色。晋武帝笑话他,满奋回答说:“臣就像吴地的牛,见到月亮也要喘息的。”

※原文

诸葛靓1在吴,于朝堂2大会。孙皓3问:“卿字仲思,为何所思?”对曰:“在家思孝,事君思忠,朋友思信,如斯而已。”

※注释

1 诸葛靓:字仲思,三国时魏国人,父亲诸葛诞起兵反司马氏,派他到吴国当人质,吴任用他为右将军、大司马。吴亡,先到洛阳,后逃匿不出。 2 朝堂:国君和大臣聚会议事的地方。 3 孙皓:字元宗,孙权的孙子,吴国末代君主,荒淫残暴,不理政事,公元二八〇年降晋,吴国灭亡。

※译文

诸葛靓在吴国时,有一次于朝堂大会上,孙皓问他:“你的字是仲思,你思的是什么呢?”诸葛靓回答:“在家思的是孝敬父母,侍奉君主思的是忠诚,交友思的是诚信,如此而已。”

※原文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1,藉卉饮宴。周侯2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是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3愀然4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5,何至作楚囚相对6!”

※注释

1 新亭:三国时吴国修筑,也叫劳劳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 2 周侯:周,封武城侯。 3 王丞相:王导,字茂弘,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 4 愀然:脸色变化的样子。 5 神州:本泛指中国,这里指黄河流域一带的中原地区。 6 楚囚相对:比喻在国破家亡时含悲泣苦,束手无策。楚囚,春秋时楚国人钟仪被晋国俘虏,晋人称他为楚囚。

※译文

到江南来避难的一些人士,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总是互相邀请到新亭,坐在草地上开筵饮酒。武城侯周在席间喟然叹息说:“江南风景跟中原没有两样,只是眼前的山河起了变化!”在座的人都相互对看,流下了眼泪。只有丞相王导神色严肃地说:“大家正应当同心协力,报效朝廷,收复中原,哪至于像被俘在晋国的楚囚那样,一味地相对悲泣而不图振作呢?”

※原文

谢仁祖1年八岁,谢豫章23送客,尔时语已神悟,自参上流4。诸人咸共叹之,曰:“年少5,一坐之颜回6。”仁祖曰:“坐无尼父7,焉别颜回?”

※注释

1 谢仁祖:谢尚,字仁祖,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官至尚书仆射、镇西将军。 2 谢豫章:谢鲲,字幼舆,谢尚的父亲,曾任豫章太守。 3 将:带领。 4 自参上流:可算是上等人才。 5 年少:少年,年轻人。 6 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 7 尼父:孔子,因为字仲尼,所以尊称为尼父。父,对男子的美称。

※译文

谢仁祖八岁的时候,父亲谢豫章带着他送客。此时谢仁祖对言语已有极高的参悟能力,可算是上等人才了。大家都在赞扬他,说道:“少年是坐席中的颜回呀。”谢仁祖答道:“如果座上没有孔子,怎么能识别出颜回呢?”

※原文

谢太傅语王右军1曰:“中年2伤于哀乐3,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4,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5。恒恐儿辈觉损6欣乐之趣。”

※注释

1 王右军:王羲之,字逸少,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2 中年:指四十岁左右的年纪。 3 哀乐:复词偏义,偏指“哀”,“乐”字无义。 4 桑榆:本指被落日余晖照射的桑树和榆树,转指夕阳、黄昏,这里用来指人的晚年。 5 陶写:陶冶宣泄。 6 觉损:减少。

※译文

太傅谢安对右军将军王羲之说:“人到中年,很容易感伤。我和亲友告别,就会难过好几天。”王羲之说:“晚年光景,自然会这样,只好靠音乐来陶冶性情了。还总怕子侄们破害这种快乐情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1曰:“撒盐空中差2可拟。”兄女3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4女,左将军王凝之5妻也。

※注释

1 胡儿:谢朗,字长度,小字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官至东阳太守。 2 差:大略,差不多。 3 兄女:这里指谢韬元,字道韫,谢安长兄谢奕的女儿,聪明而有才识,有诗文传世。 4 无奕:谢奕,字无奕。 5 王凝之:字叔平,王羲之第二子,曾任江州刺史、左军将军。

※译文

太傅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里召集家人,跟晚辈们探讨文章义理。一会儿雪突然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问:“大雪纷纷像什么?”哥哥的儿子胡儿(谢朗)说:“大概像盐巴撒在空中吧。”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谢安高兴地大笑。这个女子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原文

孝武将讲1《孝经》2,谢公兄弟3与诸人私庭4讲习。车武子567问谢,谓袁羊8曰:“不问则德音9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10?”

※注释

1 讲:研习讨论。 2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讲述孝道和孝治思想。 3 谢公兄弟:指谢安、谢石。 4 私庭:私人宅邸。 5 车武子:车胤,字武子,官至吏部尚书。 6 难:感到为难。 7 苦:竭力地。 8 袁羊:袁乔,字彦叔,小字羊,曾任尚书郎、江夏相。这里的袁羊应是袁虎之误(虎是袁宏的小字),孝武讲经时袁羊已死。 9 德音:明哲而有卓识的言谈,这里敬称谢安兄弟的谈话。 10 惠风:和风。

※译文

孝武帝司马曜将要研讨《孝经》,谢安、谢石兄弟和众人先在自己家学习。车武子不好意思苦苦地请教谢氏兄弟,就对袁羊说:“不问呢,怕遗漏了真知卓识;问多了呢,又怕麻烦谢家兄弟。”袁羊说:“不必有这种烦恼。”车武子说:“你怎么知道是这样呢?”袁羊说:“你什么时候见过明亮的镜子因为屡屡照影而疲倦,清澈的流水会由于微风吹拂而感到害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