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评述
二战之后,各个发达国家都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控经济,实现稳定与增长。如今60多年过去了,宏观调控对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应该说,战后这60年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最好的60年。经济持续增长,没有出现过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重的大萧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减缓了。在每个周期内,繁荣的时间长了,衰退的时间短了,而且衰退并不像战前那样严重,但经济这种良好的变化是不是宏观调控的功劳呢?经济学家的看法并不一致。
凯恩斯主义者,无论是凯恩斯本人,还是作为主流的美国新古典综合派,或者是80年代后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者,都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他们认为,经济中的周期性波动源于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仅靠市场调节经济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宏观经济需要稳定,而且,可以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相机抉择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在经济繁荣时采用紧缩性政策。这成为战后80年代前美国和许多国家的政策基调。
20世纪50年代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还是以稳定为中心。60年代肯尼迪上台后,宏观经济政策转变为以增长为中心,运用扩张性政策来刺激经济。这的确促成了美国60年代的经济繁荣和充分就业。但70年代由石油危机、赤字增加、美元贬值等引发的滞胀(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存)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主张的沉重打击。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思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
最早的自由主义代表是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出现被称为“一场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他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建立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之上。按这种关系,政府可以用扩张性政策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也可以用紧缩性政策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长期中并不存在,只在短期中存在。更重要的是,一旦政府要利用这种关系来调节经济时,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因此,运用这种关系来调节经济正是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根源。他主张通过控制货币量来稳定物价,让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美国、英国等国家80年代之后曾采用了这种政策。
货币主义之后是又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学派。这个学派的出发点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人能作出理性预期。由此得出了著名的政策无效论。其基本观点是,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可以正确地预期到在某种形势下政府会采取的政策,并提前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政策实施之后无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起不到决策者预期的作用。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随机的,人们无法正确预期到,也无法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政策就起到了作用。但这种作用靠的是欺骗人民。政府可以在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当随机性经济政策无法借骗人起作用时,这种政策不仅不能稳定经济,反而会成为经济不稳定的根源。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一学派的首领卢卡斯也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兰德为代表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也属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他们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内在稳定性,证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来自外在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本身。这些外在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要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来消除。他们还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问题。一个问题是决策者可能会出于政治原因而出台某种政策,这就会引起政治性经济周期。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在总统大选之前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采用扩张性政策,以保证现任总统连选连任。在大选以后又采用紧缩性政策。这就人为地制造了经济波动。另一个问题是决策者言与行往往不一致,即所谓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当决策者事前说的和以后实行的政策不一致时,就会使人们不相信决策者,作出不正确的预期,并按这种预期行事,引起波动。比如,决策者宣布要降低通货膨胀率,但又采用了扩张性政策,这时公众就不会相信决策者的话,按自己通货膨胀高的预期行事,引起真实的通货膨胀。
许多经济学家还从操作层次探讨了宏观调控的实施困难,例如,经济形势的判断与预期,政策实施后见效的时间长短,等等。这些思想影响着宏观调控的力度与做法。总的趋势是不把宏观调控用于刺激经济,而用于稳定。财政政策不以宏观调控为目的,取决于政府行为的需要,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为中心。当然在短期内政府也会借助于宏观调控,如里根政府和小布什政府都用过减税的办法,但其重要程度减弱了,而且宏观调控还以稳定为中心。
这种政策变化发生在市场机制完善的发达国家,但在尚未建立起完善市场体系的转型国家,情况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