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自下而上的民营经济中心
如果说在改革后期,民营经济有一个地理中心的话,那就是浙江省。这里正是企业家们最早开创当时还是违反法律的民营企业并迅速扩大的地方,也正是现今一些最富庶城市的所在地;而且,这里也是国内外观察家们首次感受到一种独特创业精神兴起的地方。浙江人,特别是被视为民营企业发展中心(通常被称为“温州模式”)的温州人的进取性格,享誉全国。
有关炽热的创业行为和私人财富积累的描述,在这里司空见惯;而且,讲述的基本上都是熟悉的白手起家的故事。创业初期的个人记忆往往包含着贫困和恶劣的工作条件,譬如那时每天工作16个小时是常见的事,而且经常不得不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浙江省一位成功的家具厂所有者回忆道,1988年高中毕业后,虽然他已经通过了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是他的父母没钱送他上大学。在他的村庄,农业上的收入仅能够勉强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而且大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仍对农民工关闭。对他而言,摆脱农村贫困生活的唯一可行选择是成为一名流动推销员。他向朋友和亲戚借了不到1000元(当时不到120美元)购买了纺织品,带着这些纺织品,乘坐火车前往位于浙江省西南约1100英里的昆明(云南省省会),开始了他的首次贸易之旅。在一年内,通过省际间的贸易往返,他从中赚了1万元利润。这使得他有了一定的资本,从而在一个国有百货商店租了一个小摊位,销售衣服和纺织品。但1989年政治风波后经济大萧条等原因,使得生意变得不景气。于是,他决定放弃销售摊位,以避免更大的损失。有了第一次成功的自信,他再次做回流动推销员的工作以筹得新的启动资本。这次他决定做运动鞋生意,在福建采购商品然后卖到云南。经过一年火车往返于福建省与云南省之间的贸易,他挣了4万元,之后在浙江省绍兴开始经营纺织品。1994年生意失败后,他从与其保持长期私人关系的本地供应商处借得12万元,并创建了一家纺织厂。由于错误的决策及产品质量低劣,工厂损失惨重,损失总计高达50万元,仅两年后就停业了。还清债务后,他再次从朋友和亲戚处融资,进行第三次创业。他的成功故事便从此开始。他与他的兄长合伙注册了一家家具公司,从只有二手机器和9名工人的一个小车间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拥有5000多名员工的知名家具和室内设计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杭州地区新富阶层的消费者,提供家具生产、销售和室内装修设计的一条龙服务。121
这些白手起家的故事甚至得到了全球认可。例如,出生于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当过英语老师的马云,于1999年创立了B2B平台——Alibaba.com。2007年,阿里巴巴成为继谷歌之后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上市公司。被问及他的成功经验时,马云描述了企业家创业时的情景,“我们没有钱,也没有技术,更没有计划”。122浙江人独特的创业特征是不会为这些所阻碍;相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朝前走。
企业家们的不同个人经历,详细地勾勒了创业的多种路径,以及创业生涯中的各种意外事件。这些叙述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摆脱农村贫困生活与确保挣到钱之间的关联动机,就如同坊间传闻的那些有关某人起先要做点小生意,结果偶然发了财一样。一名初访者不免想了解,该地区能够源源不断孕育白手起家的企业家的背后有多少夸张的成分。
浙江省这种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的崛起及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快速扩散,很难被预测到。123尽管此前长三角地区手工业的商业化水平曾达到媲美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程度,但是直到改革开放前当地政府主导农村工业化时,长三角地区才经历转型经济发展。回顾长三角地区1350—1988年的经济发展史,这种自上而下的工业增长与英国“自下而上、从乡村手工业到小镇手工艺品制造”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程,形成了鲜明对比。124在改革后期,由当地政府所属乡镇企业主导,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似乎有可能继续这种自上而下的发展进程。毕竟,在1986年这些企业的产值占到了上海市和江苏省乡镇工业总收入的88%,而民营企业则局限在很小的规模内,产值仅占地区工业产值非常小的比例。尽管温州企业家依靠市场建立了一个自由的民营经济,但是“根据当前的中国现状,温州发展模式的潜力不应被夸大……即使在浙江省,温州也是独一无二的”。全省的情况与上海和江苏省类似,集体企业占主导地位,提供了83.5%的乡镇工业总收入。“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集体企业在长三角等地区农村工业化成功经验中所发挥的绝对主体作用。”125
20世纪30年代,浙江省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区域中心,长三角地区生产了高达57%的全国工业品。该地区的生活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5%。126但是改革开放前,浙江省被视为一个紧靠台湾海峡、容易受到攻击的边境地区,中央政府在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该省(除了它的省会城市杭州)。中央政府几十年的忽略,使这个自宋代(960—1279年)以来就以繁荣、文化和商业传统而著称的省份的经济陷入一片混乱,生活水平已下降到内陆贫困省份(甘肃省、湖北省、河北省、内蒙古)的水平,人均工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0%。127基础设施投资的匮乏,使得许多位于山谷中的内陆城镇和小城市无法与铁路及现代公路系统连接,从而增加了与周边省份的贸易成本。面对省内大部分是山岭地区、沿海又易受洪涝灾害,以及自然资源匮乏的现实,浙江省显然无法提供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所需的理想启动条件。于是,中央政府将改革领头羊的期望,寄托在了毗邻中国香港的南方省份——广东。
尽管不具备良好的初始条件,如今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给这个多山区省份(即使处于偏远地区)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小村庄已变为重要的商业城镇;拥有港口和全球各大航线;新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的沿海城市附近,工厂星罗棋布;住宅和商用高层建筑的工地上,起重机随处可见,并不断向为城市供给蔬菜和水产品的城郊农田扩散。扩张速度更快的是郊区工业中心,新工厂集群的建立进一步凸显了飞速发展的浙江经济,全国大多数轻工产品出自于此。这些企业群仅用简单的生产工艺、有限的初始资本,便制造出了大量的廉价日用品。
自下而上的创业需要从实践和模仿中学习。通常,第一家工厂培训出第一批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为新产品提供基础技术支持和营销策略。通过产品模仿和改进,小规模生产者集群迅速发展起来。竞争优势的获得是通过将个体企业作为主要制造企业的分包商和供应商,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产业集群网络。这有助于降低技术进入壁垒和资本要求,因为复杂的生产过程可以被逐步分解。随着利基市场上新竞争对手接二连三地出现,市场上新产品的模仿和现有技术的改进,通常会加快专业化生产的积累。整个城镇或乡村集中生产一种消费品的情形并不少见,这种现象被称为“一镇一品”(一个城镇,一种产品)或“一村一品”(一个乡村,一种产品)。
据政府的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有超过500个产业集群,覆盖175个不同的行业,每个行业的总产值超过1亿元。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总计有超过24万家制造企业,产值占全省总产值的50%以上。128这种产业集群成为浙江省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全球70%的打火机出自温州的500多家企业,温州的桥头镇,生产60%以上的全球服装纽扣和80%以上的拉链;柳市镇生产全国40%以上的低压开关;而诸暨市的大唐镇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8000多家公司拥有10多万台缝纫机,产量占全球的1/3。类似的轻工制造业集群还有制鞋业、玩具业及滚珠轴承业。在一些地区,一家本地营销公司作为整个网络的组织者和分销商。这样,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小生产企业,也能参与市场竞争。
在温州,当地产品自由交易市场的数量从1979年的117个,猛增至1985年的417个。129如今,成千上万的销售代理商在全中国奔波,销售温州的产品。温州商人甚至在全国建立了连锁酒店,为该地区的销售代理提供住宿。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世界最大的小商品自由市场所在地——义乌,拥有超过2800万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为轻工业品工厂提供展位。在20个专业市场中,超过65000个摊位同时展示产品;平均每天有1100个集装箱离开义乌,累计贸易额每年超过400亿元;平均每天有20万商人涌进义乌。国内外的客户群,包括来自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全球分销商,联合国代表,以及来自中东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采购代理商。他们乘坐从北京、汕头、潍坊、广州和深圳出发的飞机或从上海出发的火车,到温州与本地的生产商洽谈合同。由此,本地的企业家们有充分的理由宣称,他们已经消除内陆地理区位上的竞争劣势。
这种民营企业家自主创业的自立精神,在远离长三角主要大中城市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相距遥远,尽管被丘陵和山地阻隔,但企业家们认为与之配套的分包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等密集网络为其提供的竞争优势,超过了沿海大城市的企业。专业化生产所需要的一切,在一个类似第三意大利(third Italy-like)次区域制造经济中很容易获得。
民营企业很快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扩张,逐渐进入以集体和国有生产形式为主的江苏省和上海。改革初期,江苏省南部地势低洼的肥沃平原是农村产业和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中心。从安徽省向东一直延伸到黄海,这一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商业地区之一。由于运河和天然河流网络遍布,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系统完善,苏南地区为上海和南京的重工业发展提供了扩张空间。然而,这种相同的地理和基础设施优势,也会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与浙江省商业往来的深入,通过模仿和借鉴浙江企业家成功的组织和制度创新经验,江苏省的企业家开始创办自己的民营企业。
在我们的研究开始前的2004年,全国民营企业的分布高度不均,而长三角地区显然处于独特的地位。以每万居民中的民营企业数量计,浙江省连同周边的江苏省和上海,显然排在前1/5。全国只有另外两个地区的民营企业数量达到类似的水平;然而,这两个地区都有特殊的原因,不足以成为自下而上民营资本发展的典型代表。南方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由于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制造业主要由外资和华侨主导。130北方的北京和天津地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民营企业才开始加速发展,因此不能反映中国早期民营资本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