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根据以往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表述逻辑和累积的经验,我们从两个方面探究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一是从概念内涵、外延统一的角度科学界定基本概念,一是从小学、初中、高中统一的角度明确必不可少的共同基础。

1963年、1986年的小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的”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的表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和2001年课标的修订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的”的表述基本一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41]。萃取其精要,以“语言文字运用”概括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发现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工作,包括听、说、读、写等,没有超出这一范畴的。

1963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还有一个有概括力的表述——“道”和“文”的统一。由于“道”的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经典,无所不包,能够涵盖不断发展的语文内涵,能力、思想、道德、审美、态度、个性、人格等,以及将来会出现的一些内涵,可以和“文”及其外延“听、说、读、写”等统一起来。

两相整合,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学文道统一基础上的语言文字运用”,大体可以确保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内涵与外延的一致,也可以建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共同基础。

这一表述高度概括,但还是不能一目了然地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工作及其有机联系,包括道的内涵以及文道怎么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统一,怎么教学文道统一基础上的语言文字运用,没能在表述中阐明。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究。

语言文字运用很复杂,包括各种外延的语言文字运用,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日常的,有教学的,有学龄前的,有学龄后的。教学语言文字运用就更复杂,因为简单的有简单的教学法,复杂的有复杂的教学法,要以日常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但又不能等同于日常语言文字运用。如果还要加上文道统一,那复杂的程度又增加了。然而,我们探究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必须在这纷繁复杂中抽丝剥茧、披沙拣金。

语言文字运用,不论简单还是复杂,从本质上看都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自己使用语言问自己的目的和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则规范在具体语境中灵活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与结果,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传情达意、做事做人。用语用学的专业术语说,就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奥斯汀说,“说话就是做事”。即,说话不仅是一种发声行为,一种传情表意行为,而且是一种做事做人行为。日常生活也好,语文教学也好,我们都是通过言语行为来传情达意、做事做人的。言语行为首先要使用语言文字,遵循语言文字系统的有关规则规范,其次要体现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文字的意图,再次还要遵守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交流的基本规范以及相关的习俗,最后要根据具体语境中的人和事灵活调节,以发挥语言文字的最大效力。正因为有这么多因素的制约与作用,语言文字运用才会有能力、思想、道德、审美、态度、个性、人格等众多内涵性要素,远不是识字、发音、组词造句等语言文字系统的知识和能力所能决定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当然不能只是学习识字、发音、组词造句等。这是语言文字运用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复杂性所在。

抽丝剥茧,披沙拣金,把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因子抽离出来,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端点。一端是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语言文字,一端是语言文字所对应的生活世界。当然,这里的生活世界是广义的,包括人自身和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的心理世界,以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情景世界。我们之所以能够运用语言文字传情达意、做事做人,是因为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有映射关系,我们以“笑”映射人们脸上的那种快乐的肌肉运动,以“下雪了”映射天空中飘落那种鹅毛般洁白的片片冰花。没有语言文字之前,我们处于视听等感官的直观映射之中,只可以用简单的手势、表情来传送信息。有了语言文字之后,我们把生活世界语言文字化了,我们以语言文字来建构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在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之间来回穿梭。抽象地说,语言文字运用在做两件事,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动态地将交流中的人们的生活世界语言文字化,将已经生活世界化的语言文字再次生活世界化。当彼此能够契合时,表情达意、做事做人等便达成了,语言文字运用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语言使用者获得一份愉悦的成就感;当彼此不能契合时,表情达意、做事做人等便出现问题,语言文字运用不能完成它的使命,语言使用者获得一份不满足的磨砺感。

语言文字运用教学,只能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教学语言文字运用,只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场地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限制和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只能在精心经营的一个教学化的具体语境中精心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语言文字运用要求全身心投入,活动越精彩,教学越有效。这种全身心投入的集中、激烈而有创造性的活动,就是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伴随着强烈的审美感受。因此,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说到底是语言文字运用体验,是体验生活世界的语言文字化和语言文字的生活世界化,当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能够达成一致时,内心伴随强烈的审美愉悦;当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不能达成一致时,内心伴随着强烈的审美缺憾,不满,不爽,甚至是挫败、痛苦,更多的是从不一致到一致、一致到不一致过程中的审美情结。

因为在体验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的对立统一中,师生以全身心投入,产出的自然也是全身心的变化,包括思维、思想、道德、审美、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但其中最根本的还是带有师生个人经验色彩的生活世界化了的语言文字。如此,道和文自然而有机地统一在其中。

简言之,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体验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的对立统一。通俗地说,即全身心地投入具体语境中,使具体语境中的“生活世界”“语言文字化”与“语言文字”“生活世界化”,在“语言文字”和“生活世界”的一致和不一致中经历着全身心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