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学从这里开始: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13 艺术点亮汉字课堂

蔡丽虹

教学地点 新西兰奥克兰

教学对象 (1)年级:小学四年级

(2)国籍:新西兰

(3)第一语言:英语

教学任务 (1)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并熟悉30个象形文字的形和义。

(2)学生熟练掌握数字1—10的汉字写法。

(3)学生体验并欣赏汉字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

案例正文

教学之初,我一直犹豫该不该从一开始就向学生展示汉字。同时,我也忧虑在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是否该涉及汉字教学。令人惊喜的是,就在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我所执教的三个班都有学生陆陆续续问我如何用汉字来写他们的名字。尽管许多学生的汉语名字结构并不简单,但他们临摹起来都有模有样的,并很兴奋地告诉我回家后要写给父母看。有时我也会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偷偷”临摹词卡上出现的汉字,由此察觉到,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学习汉字既新鲜又有成就感。于是,我对汉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总体设计,分三个阶段依次展开:首先从汉字的起源入手,利用汉字的图像性吸引学生;第二阶段将学过的数字从口头表达转为书面形式,呈现汉字的结构性;最后将书法融入汉字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汉字艺术性的认知。

整个过程中,最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激发。有的学生在猜测象形字时会惊异于自己的想法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佩服古人造字的智慧;有的在“图画汉字”的过程中,达到创作的巅峰;有的在“解汉字数学题”时兴奋不已;而有的则彻底沉浸在笔墨下的汉字书写中……

课后分析/解决方案

我通过30个手工绘制的象形字,带领学生们进入神奇的汉字世界。

第一堂汉字课上我抓住学生画汉字的习惯介绍了30个象形汉字,旨在解析汉字确属图画起源,卸下孩子们的心理负担。课前我将手工绘制的象形字陈列在白板上,学生一进教室就议论纷纷。然后,我让孩子们逐一猜测每个汉字的含义,并让他们对照文字的演变过程,感知汉字图像性逐步弱化而象征性逐步加强的特点,继而引出基本笔画的学习。“这个像是船上的两个座位,这是船桨。(舟字)”“这个是中国的大门,有两扇,和你们家的可能不太一样。(門字)”随着一个个汉字密码的解开,孩子们畅所欲言,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兴奋不已。

认识了30个象形字之后,我们组织的创意活动将这节别开生面的汉字课推向了高潮。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回到了三千年前的中国,我们要用这些古代中国人的密码,和他们分享我们的故事:“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坐着小船去河边钓鱼……”“晚上,我在山上发现了一匹小马,我骑着马儿回家……”一个个美丽的汉字故事出现在孩子们笔下,天马行空,妙笔生花。直到下课,孩子们依旧沉浸在创造和分享自己的汉字故事中……

学生用象形符号串连起来的小故事。

第二次汉字课安排在数字教学之后,学生学写数字“一”到“十”。落笔前,我先带学生练习一套数字操,用身体比划出每个汉字的结构,加深第一遍印象。教学时,我再次强调基本笔画,故意将“点”描成圆圈,学生们不亦乐乎地帮我改正。在比赛汉字数学题时,每个小组都拿出了百分百的斗志,比拼快速提取记忆和准确书写笔画的能力。同样,为了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我设计了“藏起来的数字”活动。每个孩子创作一幅画,并把十个数字设计到画中:“我的数字是冰淇淋上的水果”“我的是十个车厢”“我的是恐龙身上的斑点”“我的是小兔子的萝卜”“我设计的是我们学校的十栋建筑”……每个人津津有味地创作、分享,那种投入感和自豪感令人欣慰。

孩子们将“一”到“十”的汉字融入自创的画中。

在第三次汉字课上,我加上了书法学习,让孩子们走进书法艺术的同时,练写“马、牛、羊”三个汉字。一方面考虑到新西兰是畜牧业大国,另一方面这三个汉字均源于第一堂汉字课中的象形字,孩子们并不陌生。大家在水写纸上充分练习,然后用墨汁在设计好的扇面上进行书写。看着装裱起来的作品,我和孩子们一样兴奋。

在实施上述三种汉字教学方法后,我发现最成功的部分往往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时候。比如“图画汉字”活动,学生任意组合这30个象形汉字,创作有趣的故事;比如“藏起来的数字”,学生将十个数字巧妙地融入图画中,仿佛是一次编码和解码的探秘活动。新西兰小学注重全面教育,鼓励将艺术教学渗到课堂的点点滴滴中,这些汉字教学活动正是由于符合本土教育特色,才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但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每个活动都无法充分细致地开展。有的班里学生对“图画汉字”活动特别热情,只能再另外抽出一些时间进行。最突出的问题是最后的书法课,一方面教学内容过多,另一方面学生的实战操练时间太仓促,草草收尾。总体来看,每个活动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似乎都在兴趣高涨时戛然而止。这就要求汉语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把握好时间进度,突出教学重点,同时注意省去或弱化无足轻重的部分。

孩子们各个化身书法家,用毛笔在事先设计好的扇面上写汉字。

延伸思考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若只是机械地一笔一划描摹,未免缺失了太多艺术气息。倘若老师首先重视汉字的艺术性,那么教学设计也必将充满艺术性。无论是汉字故事的编写,汉字与绘画的结合,还是汉字在书法中的升华,这些活动无一不是让学习者在审美中走进中国的文字。很多时候,我们的汉语老师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往往会过分关注活动的实际操作,而忽略了活动设计本身的意义。

其次,在海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针对低龄儿童的教学中,汉语老师适应本土的教学环境至关重要。“自由、独立、快乐地学习”是新西兰小学教育的特色,所以三次汉字课的设计都在贯彻这些原则。试想,如果还是照本宣科满堂灌地介绍汉字知识,那结果很可能就是孩子们对汉字避之不及。愉悦地学习,放飞身心地学习,激发内在动机地学习,才是我们希望创造的课堂氛围。

参考资料

1.黄金城.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6).

2.李解.新西兰惠灵顿的小学汉字教学及对策研究——基于惠灵顿两所小学的调查[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王怡.课堂游戏在儿童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专家点评

案例作者从汉字的形与义切入,开拓创意性学习,把汉字密码的钥匙交给学生,给汉语课堂平添了几分情趣。

很多国际汉语老师都会让学生从“画”汉字开始,从而建立形与义关系概念。案例作者与众不同的是她加深了活动深度,甚至让学生用象形汉字创作故事,这是她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一个例证。在“图画”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看到了汉字之间的关系、故事与他们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与所在国之间的时空关系。

我们必须承认,从打开汉字密码库到熟用这些密码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因此可以就该案例提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如何提高课堂活动中汉字的使用密度?如孩子通过画扇面学会了多少汉字。2.让孩子们自己创造汉字的形与义源流有哪些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