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学从这里开始: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14 拼音入门,手势发音

陈宣竹

教学地点 韩国春川市

教学对象 (1)年级:中学七、八年级

(2)国籍:韩国

(3)第一语言:韩语

教学任务 学生学习掌握汉语的六个重要单元音“a、o、e、i、u、ü”。

案例正文

第一次走进初中的课堂难免有些紧张。第一节课,我打算像往常一样教授汉语中最基本的六个元音“a、o、e、i、u、ü”。当我把准备好的元音字母贴在黑板上,打算带领学生一起读的时候,我发现班级的气氛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只顾低着头做自己的事情,有的学生抱着肩膀看着我,让我很紧张。我开始带领大家读拼音,但是很少有孩子愿意张嘴跟我读,即便是张嘴读的孩子,发音也不到位,这让我很受挫。因此,我当机立断决定将手势加入学习中,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这六个元音中,“ü[y]”对于大多数韩国人来说比较难。因此,我在讲解时,先引入“i[i]”这个发音。我让学生将两个食指分别放在嘴角两边,用手把嘴角咧开,想象自己在开心地微笑,顺势发出“i[i]”这个音。练习“ü[y]”的时候,我让他们用两个食指把嘴角两边向中间聚拢,拢圆并固定住之后再发音(“i[i]”与“ü[y]”的舌位相同,区别在于是否圆唇)。使用这个方法后效果不错,学生能够在“i[i]”和“ü[y]”两个音之间轻松转换。另外一个对韩国人来说比较难的音是“e[ɣ]”。受英语思维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会将这个音误发为“e[i:]”。当我告诉学生,这个音发四声“è”就是“배고프다(饿)”的意思后,学生随即就问“나는배고파요”怎么说,我说是“我饿了”的意思,学生们纷纷和身边的同学边做肚子饿的动作边学着说这句话。

在大家都很积极地和旁边的人练习的时候,我发现坐在远处的一个小男孩一直不张嘴也不和身边的同学互动。于是我走到他旁边,敲了敲他的桌子,示意他和我一起练习。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点了点头,但仍然没有出声。过了一会儿,学生们有的似乎是对这种方式失去了兴趣,有的似乎是累了,开始慢慢松懈下来。

课后分析/解决方案

语言是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对零起点学生来说,国际汉语教学应该是以实践为主的语言技能课。手势带动发音是一种非常好的练习方式,因为手的动作具有直观性,可以直接反应给大脑,比如开口度大小,可以用大拇指与其他四指的开合程度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设计语音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理解—模仿—记忆—应用”的原则,手势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发音都需要用这样的方法。练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达到练习语音的目的。

首先,在此案例中,我根据课堂的情况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运用了手势带动发音,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着我的节奏走,这些做法对调解课堂气氛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张扬,因此我让学生练习手势发音的时候,案例中的小男孩就表现得害羞、不好意思。相反的,有些学生的性格又过于活泼,这种活泼的教学方式给了他们发挥的平台,甚至有的因为练习过度夸张还影响了身边的人,对课堂秩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最好将学生就近分组,并和学生做好纪律约定:当我让大家练习的时候,大家可以尽情地练习;当我拍三下手喊停的时候,大家就要马上停下来。由于学生对奖惩制度都比较敏感,所以我们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奖惩,如:让停下最快的一组获得一枚奖章等。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配合的学生,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醒,比如提问他身边的人,或者走到他的身边,用动作、眼神悄悄提示他。如果他给出了回应,一定要及时鼓励或表扬他,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其次,我觉得手势带动发音的方法也不适合一直使用。课堂上,老师可以用这个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但是,如果一直用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变成机械操作,我想这时课堂效果应该收效甚微,所以在安排课堂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合理搭配练习,不然就会出现案例中学生感到疲惫或者厌倦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觉得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比如学生的性格、年龄(很多成年人就不喜欢手势发音这样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些准备,比如备课时,准备两套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一套行不通的时候及时更换。

延伸思考

在韩国的中学,汉语不是必修课。但是学生平时的课业非常重,如果让他们觉得汉语学习是一种负担的话,就会很容易失去兴趣。如何让汉语课堂不失趣味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语音教学方面,大多数老师都采用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方法,这样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机械。手势发音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找到发音位置,同时增加反复操练的趣味性,而和同学的互动则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种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资料

1.张园.手势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6).

2.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专家点评

该案例描述的情况很常见,记录也很真实,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感谢作者实事求是的精神。

目前国际汉语教学的研究常常针对语言现象,鲜少针对具体教学法的。案例中的韩国学生为什么要学汉语呢?我们很难期望初中十几岁的孩子有放眼世界的大志,有“学好普通话,走遍全天下”的远见。他们更关心的也许是这堂汉语课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或是这个汉语班里有几个可以联合起来搞点儿小动作的哥们儿。如何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是对任课老师的考验。

案例作者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1.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是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2.原计划出现问题时及时改换教学方法,补救课堂上出现的尴尬局面。事实上,很多学校考察老师的工作质量时,审查教案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看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因为没有人能够对活生生的课堂做出十分精准的预测。至于是否需要专门教语音,这大概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