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性纪录片研究(新闻传播学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 言 一则寓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讲述了一则“洞穴寓言”,其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群囚徒一直居住在一个地下洞穴中,洞穴有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这群囚徒被枷锁锁住了脖子和脚,他们不能环顾四周,只能面向洞壁。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和囚徒之间,隔着一段矮墙,有一些人举着器物在走动,火光将器物变动不居的影像投向囚徒前面的洞壁。囚徒长期习惯了这种生活,自认为看到的这些影子就是“实在”。当一囚徒偶然挣脱枷锁回头看时,发现影像之外的实物的火,会以为原先的影像比实物更真实。当他被拽着走出洞口时,眼睛受到强烈阳光的刺激,他什么也看不见。等他逐渐习惯光亮,就不必借助倒影和影像,可以直接看到太阳和事物。此时,即使洞穴内原先的囚徒伙伴有人享有荣誉和地位,这个洞穴外的人也不会嫉妒。如果他再次回到洞穴,从光明到黑暗,他的眼前又会在短时间内模糊一片。他想告诉他们真相却遭到嘲笑,他想释放他们却有可能被杀死。

柏拉图讲述这个寓言,以囚徒和被释放的囚徒来做比,阐明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本质区别。从黑暗到光明,从光明到黑暗,都会遭遇短暂的目眩,看不清事物。从地下洞穴到外面的世界,灵魂得以上升;而受到教育得到解放的人,有义务和责任重新下到洞穴里边去,“所以你们每个人在轮值时必须下去和其他人同住,习惯于观看模糊影像!须知,一经习惯,你便会比他们看得清楚不知多少倍,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影子,而且知道影子所反映的东西,因为你已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1]

人们对“洞穴寓言”有不同的解释,本书拟作如下的解读:那些投在洞壁上的影像是自在之物的表象,是本质映射出来的现象,是经过媒介展示出来的影像,是美国学者李普曼发明的“拟态环境”。那些被囚禁的人自以为是地认为看到了实在的事物,但实际上看到的只是幻象般的影子。有幸得到解放的人,如先知先觉的调查记者,经过短暂的痛苦,可以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看过真相的他,重回幽暗的世界,带着可能遭遇误解的风险,不辞辛劳地去启蒙混沌世界里蒙昧的人们。

在“洞穴寓言”中有一垛矮墙,按照柏拉图的解释,“其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置的一道屏障”。但是,假设没有那垛墙,会发生什么呢?无疑,在洞穴的墙壁上,囚徒们不仅看到这些人举着的木偶,还会看到这些人在举着木偶表演。由此可以设想,在人类历史中,因为隔着这垛墙,人们只看到那些举着的“民主”“进步”“和平”“发展”“服务”等各种标语,而看不到是一些人打着这些漂亮而动人的旗号在那里表演。

那个被释放的囚徒,在柏拉图的寓言中是被动的,他也是被拽着爬出洞穴的。他甚至还有些软弱,在遭遇炫目光线的挫折之时,禁不住想回到原先浑浑噩噩的世界中去。然而,主动而积极的调查记者,看过了美、善和正义,见过了丑、脏和邪恶,转而要拆掉那垛矮墙,把阳光带进幽暗的洞穴!


注释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80.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言人人殊,有人将之作为认识论的比喻,有人将之当作视觉感知的预言,也有人将之理解成电影院观影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