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落实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要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改变教师大量分析讲解的模式。需要践行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改变现有的教学困境,找到合适的路径。
一、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以CNKI平台为载体进行关键词搜索,发现生长式的教学路径研究方面的成果并不多,主要有以下代表性的研究。
1.立足“学生立场”与学科立场,制定课堂学习目标
在精准地了解学生、确立“学生立场”,准确地解读教材、把握学科立场的基础上制定课堂学习目标,是生长式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是让学习真实发生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学者、教师的认可。笔者在《语文学习》2016年第7期发表《“生长式”语文课堂学情诊断的实践探析》一文,指出分析学生的“前阅读”,找到生长点至关重要。江苏省特级教师姜明红在《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6期发表《让语文课堂真实生长》一文中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讲,学情分析的具体和针对性把握,是以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低为基础的,也是以对学生学科学习成长需要的把握为基础的,只有准确解读教材与本班学生的特点,备出学生的可能性来,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化,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才能实现真实的教学价值。”
2.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抓手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何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那就必须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具体的教学过程抓手。姜明红提倡对“散装”样式的语文教材进行一定的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系统考虑一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文中寻找思维、情感、语文发展的节点,来作为教学的抓手。笔者及李树华老师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例,采用“一课多上”的形式,生动阐述如何以学生为本,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逐步提升教学效果。
3.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
教师关注“学”的状态,激发生长力,既是生长式教学的目标,也是重要的策略。在一定意义上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教师主导式的“助学”行为的不可或缺。教师依据学生的需求适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诱发和推进高品质的课堂交流,这种动态生成性的推进和递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生长,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发展中获得唤醒、提升、突破、促进。在理念层面,一大批教师对此都能达成共识。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对教师“助学”行为本身的有效性研究却比较零散。一方面可能是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需要一个“浸润”的过程,另一方面可能这方面的关注度还不够。
4.找到抓手,提炼具体操作路径
浙江东阳市外国语小学葛敏辉老师在《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4期发表《生长式教学的探究与实施》一文,总结了“三环四自”教学路径。“三环”是指“尝试质疑、探究展示、提炼梳理”,简称“一试二探三理”;“四自”是指:自主尝试——引发问题,自由互动——萌发生成,自觉应用——理解原理,自我反思——形成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在这样的步骤中实现自我超越。葛敏辉老师的成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小学生长式教学是本着将儿童从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的,试图改善重教轻学的现状,使课堂教学更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强调学生尝试独立学习和互动交流,突出经验继续不断的改造和重组,充分挖掘人的主体性和生长性”的宗旨,探索了相应的操作要素和策略。江苏省张家港崇真中学特级教师曹国庆老师在《江苏教育》2016年第10期发表《让学生拥有自主生长的美丽样态》一文,介绍教师如何以“活动前置式课堂教学探究”为抓手,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与体验性,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他认为活动前置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结构样式,着力点指向学生,指向自主,指向生长,它包括四个基本环节:预习反馈—互动解疑—当堂反馈—归纳巩固。两位老师提出的流程都体现了“人”的回归,关注学生真实的生命成长,立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准生长点(问题)并与其精准对接,形成教学的落脚点,每一个环节都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都强调学生自主的思考与体验,都指向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有效发展,最大限度地从客观上促进学生的自主生长。
二、语文主问题导读教学法——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路径初探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长力”,不但是教育理论的强烈呼唤,也是当下的教育实践行动。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既在学校内,也在学校外都完全以拒绝学习而告终。”语文教学,须有“生长”意识,立足学情诊断,构建一个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笔者提炼出“诊断‘学情’,‘主问题’驱动,‘思辨’解读,指向生长”的教学实践路径。
1.诊断“学情”,学会“倾听”,转变备课重心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新世纪课程改革,就教师而言,须聚焦课堂教学质量;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情分析’至关重要。现实状况是,这方面的研究严重缺失,可资借鉴的经验及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凤毛麟角。”陈隆升先生在《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中也指出,要重视“学情分析”。
(1)设置前置性作业,梳理学习困惑处。一般要求学生裸读文本,写出自己有困惑的地方。教师通过批阅前置性作业,才能清楚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哪些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的,哪些是学生学习中有困惑且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学情,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往往会出现课堂的冷场。
(2)寻找教学切入点,确定合宜教学设计。教学切入点不单是指教师解读文本后找到的教学突破口,而且是教师根据学情诊断、文本价值、单元价值,发现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后,思考学生应当学什么,教师应当教什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突破口。
2.“主问题”驱动,学会“串联”,重塑教学关系
以“教”为本的课堂,教学关系是连动式的,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教师转动,学生也跟着动。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关系是散发式的,教师是汽车钥匙,学生则是动力系统,一旦启动,学生就会迸发出向前去的强大动力。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学习引擎,找准前进方向,设计有张力的主问题,来驱动学生进入学习的良好状态,重塑和谐的教学关系。
(1)呈现一般问题,引发学习专注力。课堂教学中要呈现来自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专注度和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提出“问题”,是课堂质量的生命核心。
(2)展现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释疑解难,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生生之间有合作碰撞,师生之间有交流质疑。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体悟,让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归纳总结,他们才能习得知识,吸收内化,他们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3)追加生成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通过适时点拨和追问,激活学生思维,解决问题,生成新的认识,获得精神生长。在课堂中,学生正确的回答往往会得到老师的肯定,精彩的回答常常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在对话交流中出现的错误则往往会被一些老师忽视,或者遭到批评指责,这样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会错失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的良机。教师要善于通过追问引导,纠正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弥补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思辨”解读,学会“反刍”,有个性化感受
在“文本细读”“深度阅读”“多元阅读”等理论的推动下,广大语文教师逐步意识到: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但是,教师却往往忽略将自己的解读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转化,一些不适宜的文本解读并不少见。一是在这些课堂中,教师往往简单照搬教参上的现成结论或是别人的解读成果,导致解读肤浅、政治化,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二是脱离实际,过度分析。前不久,“鲁迅作品应该退出中小学教材”的论调甚嚣尘上,这跟过去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过度分析不无关系。例如,教学《故乡》时,不去从整体上进行阅读理解,而是热衷于肢解分析每一句话的“深刻”含义,这就难怪我们的学生会望而生畏。文本解读如果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共鸣,就会成为教师个人阅读体验的自说自话。三是忽视差异,替代分析。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但是,一些教师却总想着把自己对文本解读的成果强加给学生,使他们形成统一的认识,这样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例如,《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一个巅峰,但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不同的解释。如何做好呢?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文本解读的前提:基于学生的认识与体验。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教师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阅历,可以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得出个性化的结论,但是,学生未必会有这样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思考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度问题,做出合适的取舍。有些文章,学生可能暂时无法理解,对此,教师可以“留白”,让他们在人生阅历、情感体验丰富之后,再去体悟。
(2)文本解读的重点:关注学生的活动参与、阅读个性。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罗兰·巴特认为,对于同一文本,不同读者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文本的生命是读者赋予的。所以,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阅读,文本解读就会成为教师一厢情愿的展示,所谓的“深度解读”“个性解读”都是无意义的。黄厚江老师有一次执教《孔乙己》这篇文章,课堂上,他引导学生的读、思、写、论全部围绕“手”做文章。学生就在参与中不断地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最终给出了极富个性的解读。这样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同时,对那些超出了教师个人解读范围的学生的个体体悟,教师也要予以尊重,如果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利,他们就可能沦为接受现成结论的“容器”,课堂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
(3)文本解读的目标:促进学生“思辨力”的提升。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局限于“这一篇”,而应当让学生既愿意也能够主动地去读懂“另一篇”。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可以将它们列出来,让学生进行比较、辨析,交流观点。结果并不重要,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在文字中“走上几个来回”,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最终仍有分歧,教师也不要急于站在某一边,而是要留下悬念,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就会持续下去,就会产生一个个新的起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师在将文本解读成果进行课堂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适度有效。
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说过:“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无非就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倾听,第二件事是串联,第三件事是反刍。”可把这一句话稍加改动,将“反刍”变成“追问”。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熟练运用“倾听、串联、追问”三种策略。课堂上是能够灵活地生成精彩的问题、催生精彩的观念的。
4.指向“生长”,激发内驱力,多维评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促进生长,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迪。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是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过程,是个人精神生长的过程。我们以学生“主动、自学、生长”作为评价的维度,多元“评学”,回归教学,引领学生不断获得精神生长的本质。
(1)主动参与,发挥自我主体作用。课堂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教师不是课堂主体,学生才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而非诱导者,不能一步步将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预设中。要给学生真正的话语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其精神才能自由生长。
(2)善于学习,建构个性化知识体系。互动也好,讨论也罢,丰富的形式要产生积极的效果,要能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注重会学,要善于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3)激发内在需求,让精神自由生长。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对学生学习来讲,有三级意义:初级意义——学到东西;终极意义——锻炼了能力;高级意义——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的强烈需求。学生的精神生长,需要以文本为抓手,进行一些思辨阅读。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到“评价时要充分考虑语文实践活动的特点”,可采用纸笔测试、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和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真实、完整的任务群学习过程。不管是文学阅读、思辨性阅读、实用性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我们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强烈需求,促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学生的“精神生命”有增量的为有效课堂,反之则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