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观课路径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这给评课提供了学理支撑。我们在聆听一堂课时,需要关注什么?在笔者看来,要关注这节课教学的起点在哪里,是不是落脚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好的课堂,应当是有充分的学情把握的,教学的逻辑起点是设在了学生现有的学情上。另外,要关注这节课的终点落脚在哪里,是不是指向了学生的精神成长。立足学生的生长,如何评价一堂课,笔者以为需有五个路径。
一、要有“理念存在”
一堂课的价值,不是上得如何完美,而是有效引发问题,并且研讨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要以学生的“困惑处”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的“起点”在哪里?面对同样的一首诗歌,教师有自身的解读逻辑,学生也有自己的感知逻辑,两者之间并不一致。从前,教师备课往往以自己的解读逻辑为起点,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多力争以“学生的解读逻辑”为起点。在教学中,教师的解读逻辑应当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感知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叶丽新教授说:“在教学设计之前,能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独立阅读课文过程中的收获、困惑。每个个体的深度解读逻辑不一样,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篇文本上停留、思考的‘点’可能不一样。只有当教师察觉了这些‘点’以及学生之间的初步感知差异,才能了解:学生对特定文本感兴趣的地方在哪里?学生有困惑的地方在哪里?或者读完了全文只有一种笼统的、说不出来的感觉,说不出哪里好……由此教师再去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解读逻辑才能有的放矢。”[1]
增强本体意识。例如,写作课是要写的,这是所有老师都在做的,但为什么公开课写不多、写不充分呢?因为这样展示的时间就少了,其实大可以拉长一点。像阅读课,就是需要阅读的。一堂课要符合你本体的要求,一堂好课要有研究问题的意识。背后需有教学的理念存在,这样课堂才不会落在浅层面。
二、要有“抓手存在”
一堂课,也需要有一个内在的结构。换一种说法,就是要“有序”,有一个板块,有一条串起珍珠的丝线。教师的解读逻辑、学生的解读逻辑,非常重要,但还有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文本的内在逻辑,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老师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裸读文本,找到阅读的困惑之处;其次要找到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要读出“这一篇”的特点,不能把文章上成一个模式;第三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这一篇”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惑。
例如,就《兰亭集序》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在情感逻辑,可以说是“这一篇”的独特之处。依据《兰亭集序》文本的情感逻辑,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构建合宜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三个问题: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整堂课可围绕这三个主问题依次展开,通过学生品读、讨论,师生共同解决。要有一个有型的抓手,由例子到方法到运用,或将例子融合了分析方法,将思维引向深刻。
一节语文课,要充满生长的气息,不能是压抑学生的封闭的氛围。要有些许趣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文言课文时,教学中要“文言并重”,要避免枯燥的说理和烦琐的字词解释。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执教的《阿房宫赋》,值得品味。
师:刚才老师诵读了全文,为了加强效果,配上了古典的音乐。现在同学们可以先自由诵读一下,有谁愿意尝试一下,选择一两个句子、一两个片段,能够在诵读中表现赋的特点。有哪位同学主动试一下?(指名)你读一下第二小节。
师:总的来说不错,就是意味的表现稍微欠缺了一点。比如“而望幸焉”这里,可以稍微慢些,表现期盼,等了好久都等不到皇上的心理。当然读好这一段,关键在于虚词的
处理,你们知道是哪一个?
生(全体):也。
师:对,大家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也”?
生(全体):六个。
师:那你们体会一下这六个“也”表达的效果是否一样?有哪一个“也”和其他“也”作用是不同的?有没有发现?
生(全体):最后一个。
师:对。前面五个“也”是表判断,而最后一个“也”更多的是强调。前面五个句子并列关系更为紧密,而最后一个句子要相对疏离一些,所以大家读的时候,最后“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车远远地来了,宫女心中就充满了希望,“要到我这里来了”,车又慢慢地走远了,心中的失望随着车声的远去而增强。皇帝看不见了,车声听不到了,我们要读出一个效果来,让我们觉得宫女仍然在翘首盼望。下面同学们集体把这一段再读一下。
师:“杳”字还是读得太急了,同学们课后再仔细琢磨一下。“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不要太急。
学生在反复品读中,理解了六个“也”字的丰富情感,激发了琢磨文言文的兴趣,也明白了语气对文言文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黄老师的《阿房宫赋》教学,既重视对“言”的品味,又注重对“文”的诠释,在学生反复品读中,使原本枯燥难懂的文言文变得活力四绽,既有语言的建构与积累,也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还有审美鉴赏,更有文化理解与传承,潜移默化之中,巧妙地浸润着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热情很高,跟着老师不知不觉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这是一次智慧的享受,是一次诗意的教学。
四、要有“思辨存在”
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知识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已经快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古人常常担心自己所知有限,但当代人却烦恼于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这样的时代,对人的思辨能力要求无疑是更高了。阅读渐渐趋向碎片化,信息的海洋中容易迷失方向,我们要警惕“万能搜索”让自己丧失了思考能力。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有理性地思辨。
当下的一些老师,往往只是网上下载教案课件,便可去上课。没有去独立面对文本,裸读下去。未读出个人的感受,也就难以品出文本的细微之处,更谈不上深度。课堂有例子有分析,但疑惑的是学生在学完之后真正能获得什么,我们到底要把学生引向什么方向什么地方去,课堂的目标是什么。还有一个思考点,就是这些课还有没有后续?它们下一步该怎么走?该怎么深入?它们的序列性是怎样的?不是说今天上完这节课以后就没有了。
一堂好课,要有示范性。对别人有指导性的,可以移植过去,学生拿过去可以用,用出来可以生长,而不是写着写着又回到老路去,那就是缺乏迁移性。写作这种东西是生长起来的,而不是教会的。我们需要创造一些条件让它生长。让听课的老师和上课的学生,觉得有所收获,追求一课一得,日积月累,语文之功效自然生发。课有时空的限制,如何把40分钟的效益拉长,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开去,这是要思考的。
一堂好课,应当是小切口、深挖掘。始终关注着学情,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找到合宜的教学起点。一堂好课,应当使学生的情感经验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和文化力的生长。
注释
[1]叶丽新.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逻辑”[J].语文学习,2012(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