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容简介

一、课程知识结构图

picture

从以上结构图可知,本科目的内容涉及两个具体的学科,即教育学和心理学,心理学的内容中实际还涉及了教育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内容,这里统一放在心理学的范畴中,采取此种分类方式有两个理由:

首先,源于知识的内部结构,这样能让你更好地在繁杂的知识中找到线索,本科目的一个特点是按照模块顺序出现的知识并没有严格地遵循结构的顺序展开。从学科结构来看,某些模块中同时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模块七前两节内容为心理学,后面的内容为教育学,模块八前四节为教育学的内容,后面一节为心理学的内容;从学科内部的结构来看,有些模块同时存在不同层块的内容,模块一的前四节属于教育学的宏观部分,第五节、第六节属于教育学的中观部分,最后一节属于教育学的微观部分,模块四前三节属于心理学的学生部分,后三节属于心理学的学习部分,所以,很有必要将这些内容放在属于它原本应存在的地方。

picture

其次,在考试中,通常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内容在考试中各占据半壁江山,不管是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还是材料分析题,在考试中都要涉及,所以也有理由让你分别从这两个学科的视角进行学习。

二、试卷结构

picture

三、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2)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

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3.简答题

(1)我国中学应贯彻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2)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4.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

问题:

①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

②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

四、复习建议

通过以上知识结构图以及内容分析,你对于这个学科的内容应该大概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谈谈方法论,根据我的一些体会以及我在编写本书时的逻辑,给你呈现如下复习路径图,供你参考:

picture

如何理解上图?通常我们想要成功地做一件事,最优方案是充分合理地调配好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就好比你现在想考教师资格证,从内部来说,你需要调动自己的动机,要有想考的欲望,从外部来看,你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整合外部资源。同理,要成功通过本门考试,从外部来看,要做到掌握考试规律,确立备考方向,本书在每个模块前面都针对过去11次考试,特别是最近5次进行详尽分析,从而让你把握知识点出题频率、占分比例、考查方式,并根据以上信息,预测下一次考试内容及方式、确定合理化复习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知彼”。在此基础上,确立考试目标,从自身现状出发,做到“知己”,“知己”是就内部而言,核心目标是达到将考点融会贯通,具体路径包括把握宏观结构(教材、模块、章节),抓住知识纵向、横向线索,结合故事、例子突破难理解知识点,只有通过这种由宏观到具体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适应考试并能成功通过考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