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参量互动配置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句式的认知表征与识解机制

一、句式是一种以句法结构表征认知识解的动态变量配置系统

影视艺术采用不同视角和拍摄手段,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的识解原理营造出观察者同情、压抑、不安、认可、否定等认知和情感效果。例如,居高临下地俯视,观察者会产生一种安全、优越的感觉,可以营造和引发对被观察者的同情怜悯心理。反之,仰拍镜头容易引发对被观察者敬仰、敬畏、不安、恐惧的心理感受。

影视艺术通过推、拉、摇、移、俯、仰、淡入、淡出以及快、慢镜头和扫描方式等不同视角和表征手法,根据人的视觉特征来表现相应不同的视觉效果与识解方式。与此相似,句子表征认知世界也选择特定认知视角、认知方式,组配成特定图式结构参数,转换成特定句式结构自变量参数所对应的特定功能因变量参数,表征所要传递的特定认知信息。电影艺术将采用不同视角和镜头记录下来的视觉信息转换为一系列静态片段信息,储存在胶片或一系列电子数据中,在播放过程中再将一个个片段镜头连续衔接起来,观众的视觉将其还原为视觉形象,形成某种理解效果。与此类似,句式利用特定结构将词语进行特定组合配置,通过听者、读者的认知识解,形成特定认知图式,最终还原为要传递的信息。

我们感兴趣的是,作为认知结构的表征载体,句式如何表征如此复杂的认知信息?换言之,句式的结构、语义和功能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认知结构—符号结构—认知识解”的转换的?句式的结构配置如何做到以有限的符号(数千个单词)的有限句法组合手段(数百条语法规则)借助于有限的句式(几十种句式结构)实现无限丰富复杂的意义表达?

语言作为人类表征认知世界的主要手段,通过语句来组织和表征言者识解周围世界的视角、手段和策略。人类识解客观世界的视角和方式以及参照框架不同,所观察到的结果和表征的内容往往也相应不同,所引发的心理机制也相应不同。对比“绪论”中的句子,(2)—(4)中“死”“光”“出血”凸显受事“蚊子”遭受的影响,(2)—(4)中B、C的合格度高于A;(5)—(8)中“偏”“累”“肿”“出了经验”并非指向受事,而是显示施事在试图影响受事的过程中(至于是否影响到受事则未予显示)自身受到的损益。其中A列合格度高于B、C,说明表征施事在活动过程中自身的损益符合重动句式的条件,不符合其他句式的条件;(9)、(10)中时间补语指向活动过程。

上述同一事件“打蚊子”的表征侧重点不同,所以带来不同的识解,这种不同的意义实际上来自句子组织结构配置参数的变化。譬如:论元角色的选择、施事和受事的句法分布距离;分布顺序;补充成分长度增减完整度;谓词词项的图式结构配置及其变体;结构压缩与扩展;动词是否重复;名词的指称(定指、不定指、实指、不实指)和数量配置(全量形式、非全量形式)。诸如此类的动词重复、施事和受事的分布位置及二者之间的分布距离大小等结构自变量参数的变化,都会带来识解上的变化。

二、句式“结构—语义—功能”之间的变量函数关系

如果一个集合中的某项参数变化带来另一集合相关参数的相应变化,两个集合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对应关系,那么两个变量系统之间构成函数关系。句式的结构、语义、功能作为变量系统,可以利用函数原理来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换言之,句式的结构自变量集合中的每一个实例,都对应着功能因变量集合中的某种认知识解。

句式通过论元的选择、论元分布位置、论元分布距离、动词重复、补充成分的有无、长短等结构自变量参数在结构配置中的不同组合而灵活地转换认知角度,对应着相应的识解变化,表征复杂微妙的意义。立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整体对应关系,能发现结构和语义、功能之间内在的规律,而且可以进一步发现“自立性、自主性、附庸性、及物性、瞬时性”之间的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