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素描基础教学细节探究
翟晓林,男,1987年5月出生,江苏南京人,本科,现任教于南京市宁海中学,曾获“中外高校美术毕业生作品展优秀奖”。
摘要:教师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明确“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脉络与时间轴”,美术基础教学是核心,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考美术 素描基础 教学
高考美术教学,是以参加高考美术加试为前提的美术考试,考查的重点是素描、色彩、速写,本篇论文重点从高一、高二阶段美术教学为切入点,基于宁海以往传统教学经验基础,结合自己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按教学阶段顺序总结以下教学经验。
一、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要尽快做到了解每位学生:
1.了解每位学生的专业水平
了解了每个学生个体专业水平的高低,便能高效制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可以针对学生较弱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了解每位学生学习接受能力
通过对学生听课状态的观察,课堂答题的准确度,作业表现的情况,基本能得知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接受能力,教师进行阶段课程,以及学期课程的编排与调整。
3.了解每位学生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美术的关键,每个刚进入宁海美术班的学生都受过不同程度的美术训练,每个学生的启蒙老师和孩子接受能力的不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不同的美术学习习惯。这时应结合宁海美术班教学传统,引导学生在起步阶段养成良好的美术学科的学习习惯。
4.了解每位学生性格
高一、高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美术班同学,与生俱来有艺术家的气质,因此,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
二、给学生明确“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脉络与时间轴”
笔者从宁海中学美术班毕业,以学生身份在宁海熏陶了三年,也深刻感受到高一至高三班级里学习氛围的变化始末,更深刻体会到作为学生了解“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脉络”的重要性。
换位思考,试想学生想得到什么?有明确理想、目标和计划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进入美术班后的心态就是:“宁海是清华生源基地,去年宁海美术班本科升学率100%,我进了宁海不就半只脚踏入艺术大学的校门了么?”“我都上宁海美术班了,美术才是我学习的重点。”等等,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是不准确的,甚至是盲目的。然而他们大部分人不知道、也没有心理准备在这三年里的路是环环相扣的,一旦某个环节落下,之后想要弥补就得花上更多的时间与经历。所以,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就非常有必要给予及时警醒并进行引导。
通过“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脉络与时间轴”的展示,让他们建立:①时间观。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紧迫。②阶段性。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点有自身的延展性与层次递增性。③系统性。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体系脉络,让学生了解不同阶段所学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这一步骤有助于学生明确目标,明确知道自己在这三年的不同阶段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三、美术基础教学是核心,是重中之重
由于多年从事美术学习与研究,以及近6年美术代课经验,我越发体会到美术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过程。为什么有规律可循?从源头说起可能就更好理解这个道理。
1.历史由来
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时期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巴黎皇家美术学院毕业,建立创立一系列针对人才的训练方法,以希腊古代雕像为最高范本,并设立了解剖学和透视学。从而贡献出众多的人才,“学院派”这个新名词也就诞生了,最为著名的学生就是安格尔,并由他继承了新古典主义。1920年前后,25岁的徐悲鸿坐船去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接受了7年严格的学院派教育,在当时他也是第一位受过最系统的西方学院派美术教育的中国人。作为第一代留法学生,他在7年里非常用功地学习了西方最基础的美术教育,并热切地希望把这一套体系引进中国。在民国时期他任教于中央大学美术系,第一个以西方美学系统创办了美术系,并逐步设立了透视学、解剖学以及人体素描、油画等专业课程。这就奠定了我国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
这一套由新古典主义画家建立起来的训练方法追根溯源,就是古希腊时期的几何体、石膏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解剖学,都是理性的科学研究。
所以我们学习的是一套科学知识体系,是有逻辑、有系统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2.基础中的基础——几何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生活中几乎任何物体都可以由以上三种最基本的几何体变化而来,大大小小的物体,如铅笔盒、书、足球、罐子、苹果、窗帘、汽车、建筑等,在上基础课时通过认真细致地带领学生解构(分解构成)几个常见的由简单到复杂的物体之后,让学生学会这种解构的方法,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最基本的几何体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刚刚入学时就有一种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亲近感,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会运用这种理解性的观察方法后,也能广泛运用在更为复杂的静物写生中,有效降低他们的畏惧感。因为再复杂的物体,不过就是“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更复杂的结合而已,并不难,只是烦琐一点而已,做到耐心就好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水平,就说明他已经理解学习几何体的精髓了。
带学生逐渐感性认知了几何体的重要性之后,不能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感觉层面上,得趁热打铁,尽快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透视学概念。
3.透视在实际观察中的运用
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上图),学生在入学前或多或少都已有所了解。核心知识点有三点:视平线;灭点;平行。
学生也都看似了解其中的重要性,并在静物素描阶段中貌似解决了透视问题,但往往在接下来的石膏像教学、人物头像教学过程当中会再次出现透视上的错误。问题出现在哪里?出现在透视教学的实际运用上。
由于教学内容针对的是美术高考,所以往往静物写生都是以俯视视角来进行作画,一旦画到平视视角的石膏像或者仰视视角的人像,惯性使然,造成学生下意识地按照以往的透视经验进行作画,于是透视就错得离谱了。但是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高考美术试题越来越多变,其中另类视角的试题也越发多见,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里的静物写生、石膏像写生以及头像写生,在平时画速写的时候也需要多多关注实际生活里的一些场景。例如,带着学生一起外出写生,会看到有同学把明显高于自己视平线的房子在画面里画出了低于视平线的感觉。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课余时间尝试去画自己的卧室,去解决透视理解的问题。当他面对自己的床,面对自家的地板,面对墙顶部四条边的时候,他就会开始考虑如何运用透视的三大要点理解这个大的“长方体”(房间)了。
4.明暗“八要素”的运用
以往的课本里重点只说“五要素”,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又多加了“三要素”。“五要素”主要有: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影子。“三要素”为:固有色、光源、空间。
很多高二的学生,回过头来问他最基础的明暗五要素是什么,他都不一定能回答出来,回答不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素描画面是会出现问题的。因为他自己虽然在画,但是绘画思路是不明确的,完全在凭感觉画,不能在有限地时间里明确地画出知识点,不能做到条理清晰地检查自己的画面并设法解决画面出现的问题。
这样的孩子在欣赏一幅优秀作品的时候,也不会系统地进行分析,而往往仅停留在笼统的大关系上,而忽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以上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基础训练阶段,就建立良好的绘画意识,有意识地“围绕八要素”进行理性作画,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教学生如何正确进行绘画,如何检查自己的画面,如何修改画面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面对复杂的画面时也能深入浅出地利用最基础的知识点,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力。做到教会学生自我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高中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切教学行为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解每位学生。在逐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学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明确“高中美术教学体系脉络与时间轴”,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感,明确知道自己在这三年的不同阶段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绘画意识”,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中在重要的关键时期给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随着教学工作的继续开展,我们依旧会有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