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教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年会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考与研究

南京市宁海中学 康凯

康凯,男,1988年9月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市宁海中学教师。

摘要:素描作为一种最古老的造型艺术,它表现了一条最重要的审美原则,那就是真实地反映世界。素描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知识的积累。因此它不仅仅是技术训练,也是观察方法、感觉、认识和思维的训练;是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更是艺术素质的培养。素描的训练不仅要求学生画出“逼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自然界形象,研究自我的认识和感觉,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实现艺术的创造。

关键词:基础素描 素描教学

一、素描的表现方式与基本原则

(一)素描的表现方式

1.线条

自然界中不存在线条,你所称之为一种线条的东西,是指在不同色彩或色调汇合的地方,由你的想象力在它们之间补充的那根线条。因此当一个画家拿起一支笔画出一个变形人物形象时,他就创作了一个抽象的艺术形体,因为那根线条是从人体形象中概括出来的,或者可以说是在眼睛看到的物体上又增加了的东西。以线条的视角观察自然界,这种倾向似乎是人类观察世界的普遍方式,无论何时他们要表现事物时都是这样的。史前的穴居人,非洲和澳洲的土著居民,哥伦比亚人以前的印第安人,原始的成年人与小孩子,开始时都是用线条来表现他们看到的东西。中国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更是对线条造型的崇高赞誉。

“线条——这就是素描,这就是一切。”[1]这句话是法国画家安格尔的名言,在整个绘画史上,线条是艺术家使用的最重要的绘画要素之一,也是素描的基本因素之一。素描中所有的点、面、质、量、体积、明暗、空间,都是由线条来塑造的。线条的直曲变化会产生坚强、硬朗、柔美等审美趣味。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可以带来距离空间上的变化。线条的组合与排列、交叉与重叠,更是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的感受。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线条的作用主要是定位置、起轮廓、划分比例、表现明暗与体积、刻画形体特征和表现质感等对比变化。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线条和调子一样,都是表现物象的方法,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在写生练习中要结合实际物体去研究和运用它们,并努力发挥线条的作用。在素描长期作业训练中,若不理解线条在素描中的造型作用,就容易把素描画成照片一样,软弱无力。尤其是在短期作业和速写训练中,更加应该关注和发挥线条的造型作用。

素描中线条的练习大多是根据对物象的观察理解,用副线(多指用笔的侧锋所画的虚线)把大体的形状勾画出来,经过反复的比较、观察,再用主线(用笔尖画出的肯定的线)肯定型体,最后将主线、副线结合表现物象,变化形貌,主线力求一气呵成,副线可以不成于一笔,一切要遵循实际物象,通过观察、比较来确定线条。线条一旦脱离了物象的质感、整体感,就会出现松、散、乱的现象。一旦脱离了物象的空间感,脱离了对物象的感受,就会带来呆滞、死板的结果。

线条在艺术造型中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固有的意义。在一幅优秀作品里,线条充满了画家的感受与情感,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造型美感,随着物象的变化和画家的不同感受,要求用不一样的线条来表现。这条线可以是物象本身固有的,也可以是画家为强化感受而想象创造的,或是删除物象本身所固有的线,最终目的都是强化画家的感受。

2.明暗

明暗的产生是光线作用在物体上的客观反映,光的属性决定了明暗变化的规律,由于写生物象的不同或物象不同方向的面,以及光源的强弱、远近、集中和分散的差别,物体各部分的明暗变化也不同。因此,在确定明暗的关系时,除了整体观察比较,还需仔细研究物体质感、光线、形体转折的特性。素描造型就是利用这种自然的规律,表现自然形态,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重要形式。由于每个人对于明暗的感受不同,因此在明暗的运用上会有不同的反映,有的整体倾向明快,有的倾向深沉,有的追求细致,有的追求概括。

明暗交界线,是由受光物体明暗交接面联结而成,包括明暗转折交接面和投影范围的界限。因此明暗交界线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线,它是有宽窄、深浅、虚实、软硬、薄厚等变化的面。明暗交界线的特征是由光源和物象的形体质感决定的。明暗交界线的重要性不仅是它将受光物体的明暗两大部分分开体现物体的体积和空间,它还体现着物体的内在结构,体现着物体的质量感。

一幅素描作品的明暗是否成功,取决于它的明暗是否体现物象的形、质、色、光以及空间感等方面的内容,脱离了这些内容只去追求明暗变化的丰富,必然会使画面产生灰、脏、乱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明暗的表现都具有高光、亮部、灰部、暗部、反光五部分。在这五部分之中高光与反光会因不同质感的物象或不同强度的光源产生不同的反应。所有的明暗素描,其局部的明暗变化,必须服从整体明暗变化的关系,保证画面的统一。达到这种协调性,首先要保证受光部与暗部对比分明,严格遵循明暗交界线不可逾越,但是暗部不能只是简单画黑,因为暗部会受到反光的影响,暗部要透明(中间亮四周暗)。其次是分开亮、灰、暗三大面的色调,不受物体局部形体限制。最后,不同物体之间固有色不同,明暗的深浅不同,在此基础上,各色块之间力求协调统一,在协调之中求变化,达到丰富且统一。

(二)素描的基本原则

1.学会观察

法国绘画大师普桑说过:“有两种观察方法:一种是简单地注视它;另一种是专注地观察它。”[2]眼睛看不到变化,手就画不出变化;眼睛看不到统一,手就画不出统一;眼睛看不到本质,手就画不出本质。所以要学会全面地、整体地、深入地观察物象,全身心地去感受物象。瞪大了眼睛去观察物象,画家的技巧是从观察中获得的,而不是苦苦地依葫芦画瓢。

为了有利于整体观察、全面地比较,在素描写生时不可离写生物象太近,画板与眼睛的距离不可太近,视线应与画板平面呈垂直关系。观察物象要求仔细专注,但不失整体感,观察是认识物象的第一步,一是正确观察对象,二是正确地观察自己的画面。在面对物象时,首先训练自己以直线去概括曲线的能力,用几何体测定对象的基本形体特征,学会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观察方法去比较物象中斜线的角度和斜线端点的位置。这种观察方法是最初级、最基本以及必须掌握的。

垂直线的观察比较法——从物象的顶端到底端做垂直线,然后比较垂直线上或垂线左右的突出型体的左右关系,任何一个物象从左到右都可以做无数条垂线,因此就有无数个比较的点,比较观察得越多,就会画得越准。

水平线的观察比较法——从物象的左端到右端引一条水平线,再去观察比较水平线上或其上下的突出形体的上下关系,任何一个物象从上到下都有无数条水平线,比较观察得越多,画得也就越准。

2.两种作画方法

整体推进法——它是素描教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就像做雕塑一样,形体由方到圆,明暗由深到浅。

方法如下:确定构图;用直线起轮廓(注意要忽视边缘形的小起伏,用直线连接边缘的较为突出的点),分出块面(用直线分出较大的块面转折,忽略小的结构),分开明暗(只需要画暗部,亮部不要出现颜色,强调明暗交界线);从明暗交界线或阴影最真的开始塑造,由深到浅,由实到虚。

局部塑造法——这种方法有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是必须具备整体观察的观念;二是必须遵循步骤,否则会带来极大的弊端。

方法如下:确定构图;用线起轮廓时严格按照结构画;从局部开始塑造;整体调整。前两个阶段要采用与“整体推进法”一样的方法。

3.突出感受

在动手作画之前就要将自己对物象的感受做提炼。在作画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己的感受,不断去强化对物象的感受。将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感受最强烈、最感兴趣的地方。也就是画面中的主次关系。一张画是否具有生命力,就在于画者的感受有没有体现在画面上。

二、基础素描的教学方法

(一)基础素描的课程设置

1.静物写生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学习表现不同材料物体的各种质感,不同明暗的物体产生的丰富色调变化的训练。

(1)摆静物。需要注意几点:要有主题;选择适合主题的物体;考虑各物体丰富的形体变化、大小、黑白灰的层次、质感的区别与背景的关系;光线的安排。

(2)起稿。提醒学生要整体入手,注意物体的造型特点、比例(各物体之间的比例和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空间(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在画之前心里要有个大概的安排。用长短直线、弧线概括起形。

(3)明暗。要提醒学生从整体入手,不要抠局部,注意整张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注意将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虚实、边线、物体的固有色及物体本身的明暗关系等诸因素逐渐画出来。

(4)深入刻画。从主体物的明暗交界线开始画,提醒学生找出强烈的明暗对比和灰弱的明暗对比,强烈的边线与虚无微妙变化的边线对比,丰富的黑白层次过渡,注意物体与周围其他物体的关系。注意物体本身的质感。

(5)调整。主要调整主次关系、黑白灰关系(不要过多地修改)。

(6)示范作业点评。在静物写生初,每一个步骤都要给学生做课堂范画演示,在每一步演示完之后,尽量让学生独自去完成作品。在每张作品结束后可以集体看一些优秀作品进行详细讲解。

2.石膏像写生

(1)构图。借助于整体观察的方法,找出石膏像上下、左右形状最突出的部位,用长短直线把大致的比例、斜度同时在画面上轻轻地确定,(之所以要用轻轻的线是因为下一步还要微微调整)在确定这些时注意石膏像的形要感觉舒展、均衡、饱满。这一步是确定其他步骤的基础,要尽量保证准确。很多学生都有过越画越大或越画越小的经历,就是因为大幅度地变动了刚开始的几个点或线的位置(在此主张学生在起形时少用橡皮,留下最初的线作为参考。若是发现了错误一定要先画出正确的,再擦掉错线,过早地用橡皮就会擦掉参考点,造成错误)。起形时尽量用松动的直线(笔的侧锋画线)去概括头、颈、肩、底座外轮廓的形。再去画内轮廓较大的形,此时需注意“三庭五眼”的规律、五官之间的关系、透视等。

(2)塑造大的明暗关系。在这一步要了解形体间的凹凸关系,凹得进去,凸得出来,如此我们就可以立体地去观察形体了。让学生谨记一句话“只要有颜色深浅的变化就一定有形体在转折”。画出来的明暗也就有体积、有空间了。画明暗要整体,不要只画头或身体或底座,要一起去画、去比较。先画面积较大的暗部,受光面包括:高光、亮部、灰部;背光面包括: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特别注意反光的处理不要超过受光面)这一步只画背光面。

(3)深入塑造。抓住最感兴趣的某个部位或者从黑白对比最强烈处开始深入塑造,尽量选择视觉中心或五官,提醒学生任何地方的深度和丰富程度都不能超过视觉中心,注意虚实关系。

(4)调整。要求学生用多观察、少动笔的方法从整体到局部进一步地调整。因为很多学生在调整时会在暗部或亮部统一加重或提亮,这样很容易就把之前塑造的很丰富的细节毁掉,还有学生因为画的细节太丰富而舍不得调整。这时候让学生把画放到较远的位置,从整体上观察,冷静地找出需要加强或减弱的地方。

(5)示范作业点评。课堂演示、集体点评、优秀作品讲解。

3.人物肖像写生

肖像写生与石膏像写生步骤大体相似,在此着重谈论一下它们之间的不同和画人物肖像该注意的要点。

(1)画的石膏像是以前的大师做的雕塑的翻模。石膏像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性,在画石膏像时也就相当于临摹大师作品。

(2)石膏像颜色单一,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容易控制。人物肖像会面临很多固有色之间的区分,人物肖像面对的是真人,就会出现模特动的情况,对象稍微一动,整个结构、明暗关系就会发生变化,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及造型能力。

(3)画人物肖像要注意你塑造的是一个活人,要有骨有肉,生动传神。

(4)示范点评。范画演示、集体讲评,大师作品赏析,以大师作品为参考进行讲解,指引学生的思考方式及绘画方法。

4.风景写生

风景写生在于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发现自然中的美并表现出来的能力。要深入研究自然风景的内部结构、形态特点、空间气氛,以黑白灰不同层次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象。

(1)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到自然中去观察、感受、体验、选择景物。

(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风景画的领域极其广阔,物象之间极其复杂,可以从单独物体开始画(树木、石头、房屋、桥梁、花草等),待掌握了一定的透视关系和表现技巧,再去接触比较大的场景。

(3)构图。风景的场面较大,景物多,必须经营各物体位置,合理巧妙运用透视(透视较为复杂,下文单独介绍)。风景写生构图时视平线有很关键的作用,它的高低决定着景物的平远、深远、高远的表现,构图取景分为近、中、远三种景深。构图时可根据自己感受的需要,改变景物的距离位置,不要受客观真实的制约。主观进行适当的调整安排,使其构图更加完美,感受更加突出。

(4)表现方式。注意点、线、面的运用,以感受为主,找到符合自己感受的表现方法。

(5)示范作品点评。范画演示、集体讲评,大师作品赏析,去学习研究大师作品里面的构图和表现方法。

(二)透视现象在基础素描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物体的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根据消失点的聚散可以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根据光影可以分为阴影透视、反影透视,根据物体的形体可以分为方形透视、圆形透视。这些透视在基础素描教学中运用比较多,需要学生认真研究。这些透视种类的含义在透视学的书上都有详细解释,在此不再做深入解释。下面谈一下在基础素描教学中透视的运用。在摆静物时有意识地选择物体,从一种透视的练习到多种透视的练习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例如,几何体中的立方体可以解决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方形透视。圆柱形物体可以解决圆形透视。利用灯光和日光在物体上的不同映象,可以练习阴影透视。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可以练习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和反影透视。在这些训练过程中要向学生进行详细的透视讲解。

(三)解剖学在基础素描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素描中所需要的解剖学知识主要是胸部以上(头、颈、肩)、手臂、手这三大部分的内在结构,这三部分的骨骼和肌肉是学生应该仔细研究的,尤其是骨骼。笔者并不主张在学习解剖的时候让学生抱着解剖书去死记硬背,应该在素描静物课程尾端就有意识地去让学生写生头骨,对头骨的每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能够熟练地掌握每个角度头骨的每个结构点的位置和结构面的大小(在成年人的头骨中虽然每个头骨都不同,但基本构造一样,只是有的人某个结构点更加突出或有大小微差)。熟悉每个结构型的开始与结束。在进入石膏像写生阶段初期要以肌肉人的训练为主,仔细研究,记住每条肌肉的位置、肌肉的穿插关系、肌肉的形状(大小和厚度)。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头、颈、肩的骨骼与肌肉之后再训练其他石膏像。在人物肖像课程开始之前必须让学生充分地、深入地了解结构。在石膏像训练的过程中要在石膏像旁边同时放一个肌肉人石膏和头骨的模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所画石膏像的结构。这样持续到人物肖像训练中,学生自然会对结构有极其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范梦.中外画家谈素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19.

[2] 范梦.中外画家谈素描[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