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选题立论的根据与要求

1.选择和确定新闻评论论题的根据是什么?

答:新闻评论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应当是选择当前具有迫切意义、有着普遍引导作用、又能配合整体的新闻宣传部署的问题。要体现此要求,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选题的根据。其根据包括三方面:

(1)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这些不仅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而且有助于选题和立论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赢得人们的重视。

(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这是新闻评论选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这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是结合实际引导舆论、发挥教育功能的好教材,也有助于评论选题富有针对性、新闻性和时代感。

2.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新闻评论的立论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增强立论的针对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

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

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2)新颖性

立论具有新颖性,读后能给人们以新的养料、新的收获和思想启迪,而这也正是为文的难点所在。使立论新颖引人的方法,具体如下:

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新的论题是指评论提出的论题能触及新的矛盾,或能提出新的主张、见解。

与错谬或片面观点的交锋中闪现真理的亮点。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由头,特指能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选取新的立论角度。评论写作的角度就是着眼点,即针对性。适当地变换立论的角度,善于选取新的立论角度也会给人新鲜的感觉,使论题从广度和深度上步步展开。具体如下:

a.视角移向舆论的非热点;

b.从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掩盖的矛盾侧面选取角度;

c.注重对解决矛盾有关键作用的角度。

(3)准确性

立论的新颖应当以准确为前提,立论的准确性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

论据、引语的准确;

语法、逻辑的准确;

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等。

(4)前瞻性

前瞻性是指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前瞻性的内涵包括:有一定的敏锐感、洞察力和预见性。

具体而言,前瞻性包括三方面:

敏锐感,是新闻敏感和辩证意识的集中体现。

洞察力,指能在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上有着锐利地洞察社会矛盾及其趋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水平。

预见性,表现在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其未来结局通过缜密分析论证进而做出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论断。

综上所述,作为新闻评论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优秀的新闻评论,总是将这些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

3.怎样增强立论的针对性?

答: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一篇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

针对性,是指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增强立论的针对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锋相对,拨正舆论导向

对种种谎言谬说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以事实揭露真相,以事实澄清谎言,拨正舆论导向,以正视听。

(2)针砭时弊,对症下药

敢于和善于切中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社会弊端、陋习,并且对症下药予以积极治疗。

(3)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进行立论

不仅要触及当前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矛盾,而且要分析形成矛盾的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起到正确引导舆论和指导实践的功能。

(4)针对人们的思想疙瘩进行说理引导

例如《辽宁日报》一篇有针对性的重要评论《单干辩》(作者范敬宜,1980年11月6日),对“实行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是恢复单干、搞资本主义”的一些怀疑或指责进行分析评论,帮助人民释疑解惑。

(5)寓针对性于正面引导之中,有助于强化立论的赞誉效应

正面引导与立论针对性结合,在是非对照中深化论题,显出正确的导向性,从而强化正面引导的力度和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评论是否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评论的价值与功能成正比。只有做到了有的放矢,具有较强的立论针对性,才有可能使评论起到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

4.为什么说调查研究是选题立论的前提?

答:调查研究是选题立论的前提和成功的关键,调查研究的过程正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调查研究,不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就没有评论权。之所以认为调查研究是选题立论的前提,主要原因如下:

(1)只有脚踏实地的调查研究,才能产生实事求是的论断和结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人们,正确的结论只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不熟悉生活,又不重视调查研究,往往是导致立论武断、片面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反,注重实际的调查研究则是医治和防止片面性、产生实事求是科学论断的有效良方。

(2)搞好调查是提高新闻评论质量的关键。

写评论总要了解客观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发展过程和解决办法;写评论又总是要了解读者对象,了解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什么思想疙瘩。而要掌握这一切,事先必须做一番周密的调查研究。

论题、事实材料、由头、见解乃至闪光的语言,都是存在于实际生活之中,存在于群众的思想深处。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搞好调查研究,才有可能写出符合立论基本要求、具有正确的导向功能、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论来。

总之,调查研究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调查研究,不掌握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就没有评论权。

5.选出一篇报上的评论作品,着重分析它的立论特点。

答:(一)评论作品

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

祝华新

从腾讯QQ网友结成QQ群,到“百度贴吧”基于地名、机构、职业和兴趣爱好等关键词,聚集利益相关人群,还有博客圈、豆瓣网讨论群组、BBS网友的“版聚”等等,中国网民正在网络上结成各种虚拟的社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网民作为具有舆论能量的“新意见阶层”,正在形成一个有现实影响力的虚拟“压力集团”。[按照政治学定义,压力集团“pressure group”是指那些致力于对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策方向的社会组织或非组织的利益群体。)

面对贫富冲突、劳资矛盾、城市拆迁、农村土地流转、环境污染、医疗教育、道德失范等问题,特别是政府施政缺失和司法不公,中国网民总能仗义执言,并经常能改变公共政策的方向。也正是网民的声音,迫使基层公权力经常处在从未有过的紧张和惕厉之中,并警示地方领导干部恪守基本的政治伦理和人伦底线。

这种力量源自3.38亿中国网民以鼠标投下的民意表决票,源自他们的正义感和良心。2009年的事实格外真切地体现了这一点。

迫于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的一起非正常死亡,从匪夷所思的“躲猫猫”而死还原为狱霸行凶杀人;湖北省巴东县抗拒官员强索性服务的“烈女”邓玉娇从“故意杀人罪”被改为“防卫过当罪”,最后被判缓刑;“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在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制安装前夜被紧急叫停;微博通过手机与互联网的链接虽然尚未领到准生证,但已在“邓玉娇案”、石首骚乱、广州市民集体“散步”反对垃圾焚烧等事件中频显身手;成都唐福珍拆迁自焚案,网民愤怒质疑成都官方的“暴力抗法”定性……

2009年,网民的行动已不仅限于网络之上的“清议”。他们常常走下“网”“坛”,进行田野调查,叩问突发事件的真相,并以“行为艺术”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杭州飙车案”中,在警方宣布肇事车速仅“70码”的当晚,不少网友来到车祸发生地点文二西路,点起蜡烛、献上菊花,表示对遇害者的哀悼和公正办案的诉求。

在“邓玉娇案”中,全国各地网友纷纷来到巴东“旅游”,还有的请求为邓玉娇立“烈女碑”。地方政府如临大敌,长江航线巴东码头自抗日战争以来首次停航,宾馆宣布客满。在北京,西客站附近广场出现“行为艺术”,一个女青年以纱布层层缠裹自己,呈极力挣扎却无法挣脱状,身边摆放着几个大字:“谁都可能成为邓玉娇”。

在福州“严晓玲案”中,网友郭宝锋因在网上传播“轮奸致死”的流言被警方拘留。网友在线发起“一人一张明信片,喊郭宝锋回家吃饭”的活动。两个星期内,上百张明信片从全国各地寄往福州市第二看守所,每张上面都写着“郭宝锋,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律师认为,郭宝锋最终被取保候审,是被网友用明信片“喊”回了家。

当然,中国网民群体,包括网络管理员和版主在内,多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体激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胁社会正常秩序。2009年的一些突发事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网络舆论事件中非理性情绪的蔓延。

比如2009年7月24日,吉林通化钢铁公司股权调整引发职工不满,民营企业派驻的总经理被活活打死,网络跟帖几乎一边倒地赞扬通钢“工人阶级了不起”,幸灾乐祸于“打死个把资本家有什么了不起”。日前,北京市二中院对“人肉搜索第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网友侵犯王菲名誉权事实成立,判令侵权人作出赔偿。王菲因为有外遇导致妻子跳楼身亡,被网友骚扰而被迫辞职,其他单位不敢聘用,被网上“通缉令”、“追杀令”吓得几个月不敢出门,甚至连父母家门口也被贴上写着“血债血偿”的恐吓标语。

但是,作为一支新生力量,中国网民发出的声音即使出现高分贝的噪音,也仍然是社会多元意见构成和多元利益构成的客观反映。网民作为“压力集团”,现阶段在若干具体利益问题上具有温和表达不满和不服从的特征,但不是政治组织,不会对社会稳定产生颠覆性影响。

相反,当公务员、干部、警察、城管、宝马车主、“砖家”(专家)在网上经常处于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围攻的尴尬境地时,是不是应该想一想,这些网络上的“弱势群体”在现实中是不是因为过于强势或突破道德底线而难以制衡?

可喜的是,从新疆建设兵团“最牛团长夫人”事件到湖南湘乡市校园踩踏事故,政府对网络舆论应对提速,并加大对严重违背民意、招惹民怨的官员的问责力度,一个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

因此,展望201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网民若能以更好的技巧弘扬正气、参政议政,那么它定将更加大放光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二)分析

《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是一篇立论很有特点的新闻评论作品,它把立论的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和前瞻性的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下面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

(1)立论具有针对性

立论有没有针对性,能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是衡量一篇新闻评论作品能否产生社会效应,能否促使事物发展的一项首要标准。所谓针对性,指的是立论能够针砭时弊,针对不良社会风气和倾向性矛盾,针对偏颇乃至错误思想,运用正面引导或批评论辩的方式对症下药,以促使矛盾转化,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第一段指出“中国网民正在网络上结成各种虚拟的社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是对文章论点的一种表述。全文主要是针对一些网络事件进行论述,例如,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的一起非正常死亡,从匪夷所思的“躲猫猫”而死还原为狱霸行凶杀人,在这起事件中,正是由于网络舆论压力才得以还原事情真相。这篇评论就近来发生的网络问政事件,论证网民已经形成压力集团、并且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针对性很强。

(2)立论具有新颖性

立论具有新颖性,阅后能给人们以新的养料、新的收获和思想启迪,而这也正是为文的难点所在。这篇评论作品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论题新颖,且有独到见解。近年来,网络舆论的发展愈演愈烈,网民的观点和建议也越来越被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所重视,而此篇评论正是看到了网络发展的趋势,以“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为论点。

有新的由头或论据。例如,新疆建设兵团“最牛团长夫人”事件和湖南湘乡市校园踩踏事故都是新近发生的事件,以此为由头使得论点具有新颖性。

(3)立论具有准确性

具体包括:论点的准确,包括概念、论断、提法和分寸的准确;论据、引语的准确;语法、逻辑的准确;完整、准确地阐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武断等。

这篇评论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论点、论据和引语的准确上:

“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这一论点是准确的。我们都不能否认网络问政的优势,都不能否认这是国家进步的表现。

论据、引语的准确。例如,湖北省巴东县抗拒官员强索性服务的“烈女”邓玉娇从“故意杀人罪”被改为“防卫过当罪”,最后被判缓刑;“绿坝——花季护航”上网过滤软件,在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强制安装前夜被紧急叫停;微博通过手机与互联网的链接虽然尚未领到准生证,但已在“邓玉娇案”、石首骚乱、广州市民集体“散步”反对垃圾焚烧等事件中频显身手;成都唐福珍拆迁自焚案,网民愤怒质疑成都官方的“暴力抗法”定性……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网络事件,正是论据的准确保证了立论的正确。

(3)立论具有前瞻性。前瞻性是指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作者具有很强的敏锐感和洞察力,关注的是前沿热点网络问政的重大意义问题。“政府对网络舆论应对提速,并加大对严重违背民意、招惹民怨的官员的问责力度,一个网上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并预见“中国网民若能以更好的技巧弘扬正气、参政议政,那么它定将更加大放光彩”,这些都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预见,体现出立论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