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理论》真题及详解
教育学
一、选择题:1~12,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把儿童比作太阳,强调教育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D
【解析】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批判传统教育的中心在教师而不在儿童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他提出:“儿童变成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2.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主张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完整人格。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派别?( )
A.实验教育家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合作教育
【答案】B
【解析】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主要观点是: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②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⑤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A.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力
B.使新生一代适应现有的生产关系
C,使新生一代接受现有的主流文化
D.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D
【解析】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4.在我国近代,“教育救国”的口号曾不绝于耳,但“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这是由于( )。
A.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B.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决定作用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制约作用
【答案】A
【解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体现在:①教育为社会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但教育并不能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决定性作用。“教育救国”论认为通过发展教育事业能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际,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手工业生产的进步
C.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出现
D.人工智能化生产的普及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6.不同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学制,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等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建立必须依据(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文化传统
【答案】C
【解析】建立学制的依据是:①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②政治经济制度;③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④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⑤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发展技术、政治经济制度、传统文化以及历史都不相同,只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因国家不同而不同,这就导致各国在入学年龄、学段划分方面出现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学制的建立必须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7.因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反映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 )
A.复杂性与创造性
B.连续性与广延性
C.长期性与间接性
D.主体性与示范性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劳动任务的综合性;②劳动对象的复杂性;③劳动手段的主体性;④劳动过程的创造性;⑤教师劳动的长效性。“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意思是: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的劳动手段是由教师自身的学识、能力、人格来施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指教师的学识、思想、情感、性格、意志、言行等,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受到学生严格监督的特性。所以,“亲其师”而“信其道”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8.下列不属于学科课程特点的是( )。
A.课程内容开放,主题多元,形式多样
B.课程内容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来选择和安排
C.重视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D.强调教师的系统讲授
【答案】A
【解析】学科课程的特点在于:①它是依据知识的门类分科设置的;②它是将人类活动经验加以抽象、概括、分类整理的结果;③它往往是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的;④它通常按特定知识领域内在的逻辑体系来加以组织,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是学科课程最大的特点。
9.学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生( )。
A.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B.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C.以获得感性认识为主
D.以获得实践体验为主
【答案】A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以此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10.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布鲁纳倡导的是( )。
A.掌握学习理论
B.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C.合作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答案】B
【解析】A项,掌握学习理论由布鲁姆提出,他认为如果教学条件适当,所有学生都能够真正掌握学校的大部分学科内容。B项,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由布鲁纳在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成果上建立起来,提出了基础学科早期学习、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广泛应用发现法等主张。C项,合作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莫纳什维利,他主张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D项,范例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瓦根舍因,主张用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11.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标准性评价
【答案】A
【解析】A项,诊断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B项,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C项,终结性评价对课堂教学达成的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D项,没有这一说法。
1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德育原则是指( )。
A.教师教育与家长教育相对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D.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对合
【答案】B
【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指: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个成员的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所以“平行教育影响”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1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课程设置以分科为主。
答:错误。理由如下: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课程结构的要求:在课程结构上,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14.品德评价法就是通过表扬、奖励等肯定的方式激励学生上进的德育方法。
答:错误。理由如下:
(1)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的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发展的方法。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①表扬与奖励;②批评与惩罚;③评比;④操作评定。
(2)运用品德评价法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贯彻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正面教育方法。品德评价法除了运用表扬和奖励等肯定的手段外,还可采用批评和惩罚等否定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德育。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5.资本主义教育较之于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重大改革?
答:资本主义教育因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的制约,因而表现出自己的特殊性。
(1)在教育目的上,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出现了双重培养目标。即一方面培养律师、法官、资本家等资产阶级代理人,另一方面给劳动人民以基础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2)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自然科学的内容,开设了许多新的学科。
(3)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随着入学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扩大,以班级授课制代替了个别教学。
(5)第一次提出了义务教育,并建立了相应的国民学校。
16.简述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答: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有:
(1)社会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首要要素。
(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个性的存在没有价值与重要性。
(3)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的社会化,使整个个体掌握社会的知识与规范,称为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
(4)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或社会权威的服从。
17.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答:教师素养是指能够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教师角色特征和职业特点以及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高素养要求,其中,知识素养包括:
(1)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必须以一定的政治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到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法等方面的知识。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18.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语文教师对自己两次《蛇与庄稼》阅读课教学的反思。
第一次我力图突出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掌握。我在备课时把“教参”中所提到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点融合在系列问题中,然后在课堂上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详尽解说,学生们经过整整两个课时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课文中生字的读、写、用;能够背诵和默写指定的段落;能够理解蛇与庄稼、猫与苜蓿、吐痰与肺结核的关系。
第二次我在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根据课文三个段落在写作手法、内容上有相似之处的特点,确立了“精讲一段,举一反三”的教学策略。在第一段体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讨论,最后自己试着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放入蛇庄稼就会丰收;什么是海啸;田鼠怎样糟踏庄稼……整个教学过程因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而不断调整,我也适时地加以点拨指导,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关系图展示、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一一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接着,我在归纳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后,引导他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二、三段,最后总结学习收获。
通过两次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持有的教学理念不同,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
问题:请你结合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这位教师的两次教学加以评析。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在第一次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其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发展。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第二次上课,教师坚持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训练了能力。
心理学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9.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答案】D
【解析】A项,感觉是指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B项,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C项,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D项,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听音乐时产生相应视觉的现象属于联觉。
20.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随意后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答案】C
【解析】A项,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B项,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C项,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无需作任何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某些事物发生的注意。D项,不随意后注意,没有这种说法。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引起的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属于不随意注意。
21.注意转移比较困难的情况是( )。
A.事先有注意转移的信号
B.后继的活动吸引力大
C.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
D.后继的活动意义重大
【答案】C
【解析】注意转移困难是指难以主动地、迅速地根据新的任务把心理活动从一个事物的指向转为对另一个事物的指向的注意失调。注意转移困难通常发生在对自己毫无兴趣的事物或活动上,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发生的。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的标志就是新从事的活动是否具有吸引力。若先前的活动吸引力大,则会出现注意转移困难。
22.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 )。
A.过度复习
B.及时复习
C.分散复习
D.复习方式多样化
【答案】B
【解析】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放缓。如果过了很长时间再复习,几乎就等于重新学习。所以,根据这一规律,防止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复习。并且,复习的黄金时间是在学习后的10分钟,这时候复习,只用2分钟复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3.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动作
B.形象
C.语言
D.表象
【答案】C
【解析】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利用概念,借助言语符号进行思维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基本方法的协调运用,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的是语言符号,因而语言在抽象逻辑思维中起重要作用。
24.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答案】A
【解析】A项,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B项,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C项,幻想是指向个人所希望的未来事物的想象过程。D项,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没作任何努力,在某种刺激下,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形象。看小说时根据语言描述产生的想象活动属于再造想象。
25.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形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答案】C
【解析】A项,心境是指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B项,激情是指短暂,爆发快,强烈的情绪体验。C项,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适应性反应。D项,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他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由出乎意料、猝不及防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形态属于应激。
26.对于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学生,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答案】B
【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做出行为决策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的行为价值的效能性。意志的行为价值的效能性越高,人对行为方案的编制速度、决策速度和激发速度就越高,就能在紧急状态下迅速作出有效的行为反应。做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缺少果断性的表现。
27.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马斯洛
B.斯金纳
C.韦纳
D.班杜拉
【答案】D
【解析】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28.下列关于练习和动作技能进步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总趋势是随练习次数增加,动作技能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
B.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技能进步暂时停止现象
C.由于练习方式不同,学习同一技能的进步也不同
D.所有技能在练习初期进步都是缓慢的,以后逐渐加快
【答案】D
【解析】动作技能的学习形式与认知技能的学习形式一样,就是练习。练习是指按动作技能操作程序反复操作。但这种操作练习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地纠正并消除错误动作,逐渐达到熟练的过程。其特征:①动作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活动的速度加快,准确性提高。②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暂时停止增长的高原期。③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动作技能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存在着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起伏现象。
29.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拔河比赛时发现,参赛人数越多,每个人出力越少。这种现象属于( )。
A.社会阻抑
B.社会惰化
C.社会助长
D.去个性化
【答案】B
【解析】A项,社会阻抑是指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B项,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C项,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完成简单任务或熟练任务时,如果有观察者在场,或者有竞争者,将会激发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的现象。D项,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拔河时,人越多,出力越少的现象属于社会惰化。
30.下列最适合矫正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自由联想法
D.宣泄疗法
【答案】A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3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们根据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
答:错误。理由如下:
根据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32.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性思维。
答:错误。理由如下:
(1)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的、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
(2)发散性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但创造性思维只有发散性思维的参考是不够的,还离不开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3.简述心理学的研究目标。
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它的研究目标包括:
(1)描述心理现象,即客观陈述,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
(2)解释心理现象,即揭示原因,分析原因;
(3)预测心理现象,即估计未来的可能性;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即采取措施,趋利避害。
34.什么是记忆?根据记忆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划分为哪些种类?
答:(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像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像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
①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地记忆;
②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④语义记忆: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⑤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机能的记忆。
35.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是鉴于对弗洛伊德主义过于强调人的潜意识的怀疑和不满,以及心理学中的实验化倾向而提出的人格特质理论。他用个案研究法,从很多人的书信、日记、自传中,分析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他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但他反对弗洛伊德虚幻式的人格结构看法。他认为人格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的性格特征。
(2)奥尔波特将人的特质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36.试述能力的含义及其个别差异。
答:(1)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人们在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2)能力的个别差异
①能力类型的差异
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类型和品质方面。无论特殊能力还是一般能力,人与人之间均存在类型差异。如在知觉能力方面:有人属于综合型,即知觉具有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能力弱;有人属于分析型,即对事物的细节能清晰感知,但对事物整体知觉较弱;还有人属于分析综合型。
②能力水平的差异
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智力差异从高到低有许多不同的层次,存在智力超常和低能两个极端。但在人口总体中,智力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
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能力的早期表现称为早熟或早慧;能力的晚期表现称为大器晚成;大多数人的优势能力在中年时期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