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农业大学二〇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
课程名称:331社会工作原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团体动力学
2.社会工作价值观
3.社会流动
4.组织管理
5.社区
二、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它对社会工作的功能何在?
2.怎样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3.助人过程主要涉及哪些因素?它们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4.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是什么关系?
5.社会工作的过程构成要素包含哪些?
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7.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8.简述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第1题28分,第2题20分,共48分)
l.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可依据哪些标准加以划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哪些特点?
2.论述贫困文化论与贫困处境论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华中农业大学二O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纸
课程名称:331社会工作原理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团体动力学
答:团体动力学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的。团体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小组行为等等。勒温始终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小组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小组工作有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
2.社会工作价值观
答: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不同子个体的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标志。在社会工作领域,专业价值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工具性日标。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它不仅规范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意义,也规范了社会工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的行为和态度。没有一定的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也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
3.社会流动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个人所占据的多重社会地位组成个人的社会地位结构,因此广义的社会流动就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个人的多重社会地位并不都是同等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一般认为,职业地位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职业地位是个人地位结构中起主要作用的地位,因此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4.组织管理
答:组织管理,是指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依赖于对组织的管理。组织与管理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管理者,即使工作在同一组织内,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使管理工作成为一门复杂的人类系统工程。
5.社区
答: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一般包括四层含义:①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村落、集镇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②社区的存在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
二、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什么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它对社会工作的功能何在?
答:(1)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是指一整套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它包括实际工作步骤的一般规则与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的社会科学,其实践包含特定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些价值观和信念成为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原则和指南,最终形成专业的应用伦理。对社会工作专业团体而言,职业伦理就是一整套指导从事该专业的工作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2)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对社会工作实践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专业人员要努力将诸如平等、正义、尊严、个人自我实现等终极价值和追求好的生活等中介价值,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价值或工具价值。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对于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它成为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指南针或行为准则,规范该专业人员的言行;
②它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凭借其专业伦理维护专业的原则、权威;
③它作为一种标准,能借以评判该专业的实施效果。
2.怎样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人类生活在环境之中,人类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使得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呈现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要适应社会环境
任何人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生活,所以,人们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学习社会环境所允许和要求的行为。这在社会环境因素的力量比较强大时更为明显,比如,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大致方向。各年龄段的人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一般而言,儿童青少年受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成年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对弱一些。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童年期创伤会影响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良好的遗传特性,也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如个人的独创的行为模式被其他社会成员所仿效并广泛地推行,就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总体来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社会工作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评估服务对象行为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估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评估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个人和环境,改变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恢复和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3.助人过程主要涉及哪些因素?它们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1)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2)各要素在助人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①社会工作者,作为提供服务的一方,依据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服务对象主动参与到这一行动过程中,以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标。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和发动者,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就不会发生。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居于主动的甚至是支配的地位,他要控制整个过程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以期实现最佳的助人效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以完成助人活动,所以,社会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对服务的开展有直接影响。
②服务对象,又称受助者或案主,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服务对象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对象,社会工作也不会发生。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指个人,也可以是家庭、群体或社区,当他们陷入自己无法摆脱的困境时,就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③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指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理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社会工作者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只有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才会自觉地、持久地进行,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服务于工作对象。
④助人活动,是指社会工作者依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活动联结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包含了双方在这种持续的互动中所持有的价值观、理念、感情甚至个人的行为特点。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⑤专业方法,是指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方法作为知识,被社会工作者共享,并有效地支撑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科学的方法是达到助人目的的有效手段,所以,专业方法对于社会工作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4.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是什么关系?
答:社会福利作为一个改善公民的社会功能与减轻人类痛苦的资源和服务体系,包括社会行政系统与社会服务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重要的、实施助人行动的系统,所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服务发送或传递体系。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或成熟的程度。
(1)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综合系统
社会福利是一个集资源、机构、人力、理念与环境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其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建制。
社会福利制度中最基本的是人的系统,包括一般的公民、社会福利工作者与社会福利对象。在这一系统中,人及其需要的满足是核心问题。为满足一般公民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社会行政人员和社会工作者来策划并传递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制度作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必然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动来完成社会服务的规划与传递。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作为专业的行动,是解决个人、家庭和社区等问题与满足公民社会需要的保障。
(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
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项目和计划,在一定的组织框架下满足公民尤其是困难人群的社会需要。在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中,社会服务的组织、传递与评估等都需要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来完成,从而保证社会服务本身的效率与公平。社会工作是同社会福利系统联结最紧密的专业,它通过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来推行各种各样的助人服务。作为一门专业和特定职业,社会工作可以有效地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有效联结,在需要和服务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促成政府和各种专业组织对社会问题的有效干预。
(3)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
社会福利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与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性,在社会服务领域具体表现为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等行动者如何实施社会政策、完成既定的社会目标。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
社会工作是在特定的社会福利模式下运作的一门助人专业,它深受社会福利制度理念、政策和组织框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5.社会工作的过程构成要素包含哪些?
答:社会工作致力于改善人与社会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构成社会工作实践过程的重要参照架构与基本要素。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要素包括:
(1)个人和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
人依靠社会系统得到物质、情绪与精神资源,获取服务与机会,实现愿望与满足需要,完成生命任务。非正式的或自然的资源系统(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正式资源系统(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和社会性资源系统(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组成了人完成生命任务与履行社会角色的支持网络,构成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处境。
这些资源帮助人们实现价值、愿望并减轻痛苦与压力。这是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参考要素。只有先认定案主所处的社会情境、分析案主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状况,才能决定提供哪些帮助。
(2)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人与他们所处的资源网络系统的关系是社会工作分析社会情境的又一视角,社会工作对于产生问题根源的认识,不是简单归结于个人,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产生问题,根源在于人与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问题不在于“谁”有问题,而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怎样相互影响了人们在完成生命任务过程中对问题的处理。
社会工作关注社会情境中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有三种类型:人在资源系统中的互动,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和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这三种互动已超出了简单的“人和资源系统”这样的二分法观点,而是关注到互动各系统之间连结的性质以及人与他们的各种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
(3)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这一要素指导社会工作者注意到生活在一定社会情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个人性问题与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社会公共问题之间的关系。许多个人性的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因为个人的问题是与社会问题紧密相联的,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同样,不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问题的影响,社会问题也不能解决。因此,社会工作不仅只是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负有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意义反映、演绎出来的责任。
6.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个方面。
(1)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2)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整合、控制功能,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的作用。
(3)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
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男人和女人都不是天生如此,而是被塑造为如此。这些社会设置和社会化并不是基于也不是为了维系生物差异,而是为了保护该社会自己的基本利益,是为了防止任何可能损害“男权中心”的基本秩序的“越轨”。
(4)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是指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7.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答: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
(1)对角色的期望
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无论是承担了什么角色,都会感到社会对于这些角色的限制和要求。这便是承担角色的第一阶段。一般而言,为更好地承担角色,在这一阶段,人们应尽力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这一角色的要求与期望。
(2)对角色的领悟
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期望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角色领悟的结果。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因而,对同一角色的理解常有差别,甚至很不相同,正是这种不同形成了社会上千差万别的角色扮演。一个角色扮演得是否成功,最终还是要以社会的评价而不是以个人的评价为标准。
(3)对角色的实践
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但是,在不少情况下,实践与领悟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因为,角色实践除了受领悟的指导外,还受到当时主观、客观多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使得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领悟的那样去做。
人们在实践角色的过程中常常会做出“角色建设”,这是指人们在实践角色时,遇到了很多事前料想不到的困难、挫折或新情况,这样,角色的扮演者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出一些过去为这一角色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角色建设是一种文化创造,它为社会不断创造出新的角色规范。
8.简述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如下: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以此规范各种社会关系。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即是社会结构的分化。而且一个社会能否实现朝向现代化的转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也是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否达到了相当程度。
(2)理性化
理性,是指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具体地讲,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了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工具)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具有较高的效率,使目标实现得更快、更容易。
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的精神。随着现代科学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理性原则的指导下去行动,而根据传统和感情去确定自己行为的人会越来越少。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理性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结果,构成了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础。
(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①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和过程、社会的组织形式、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观念;
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带来了灾难。
(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①经济不断而迅速地增长;
②经济结构的改变;
③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
④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⑤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也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5)城市化
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征发展的综合反映,表明整个国家结构和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人们分析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主要指标之一。
①城市的发展,在经济上为生产发展提供了市场,促进企业生产专业化并有助于辅助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的临界规模效益,同时也推动了金融和商业的发达。
②人口的聚集,有助于发展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研究、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活动,而在分散的情况下,这是很困难的。
③城市生活的发展,日益复杂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地域观念、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新的组织制度的形成,扩大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和进取精神,把人们从过去封闭式的地区性生活中解放出来。
(6)人的现代化
在一个社会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现代制度是不可能很好运行的。现代制度和现代人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方面。
(7)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进程,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
对全球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的趋势,反而在继续扩大。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平等和不平衡,不仅发生在国家和民族之间,而且发生在国家内部,不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内部,而且发生在发达国家内部。
②在全球化过程中,人员、资本、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大量全球问题的出现,例如,国家间的战争、跨国界的环境污染、核威胁、恐怖主义等,都需要在全球框架下治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极端全球主义者或新自由主义者提出,全球化过程是一种“毁坏疆界”的力量,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以主权疆域为特征的民族国家冲击更大。民族国家不再是权力和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跨国民族空间的形成使得传统的民族国家无法再清楚地代表某一个民族。
③全球化不仅是一个政治、经济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大众传播媒介、全球营销体系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一种文明和文化能够迅速传播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文化和文明,文化全球化下的世界是一个同质性的世界。传统现代化理论中的“趋同论”在新的历史过程中重新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三、论述题:(第1题28分,第2题20分,共48分)
l.什么是社会弱势群体?可依据哪些标准加以划分?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哪些特点?
答:(1)社会弱势群体的含义
弱势群体,又称弱势社群,是指社会中的弱者群体,在财富、社会地位上,处于不利地位或者无权、无势、无人脉关系、无投票权的人,在社会中被标签化及歧视的社群。
(2)社会弱势群体的划分标准
①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分为初级弱势群体和次级弱势群体两个层次。初级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的社会生活有困难者。它包括:
a.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和其他因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者;
b.遭受自然灾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和家庭;
c.无固定职业或失业造成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
d.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和贫困线一样,初级弱势群体也可以设立一个量化标准。当然这一标准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修正。
次级弱势群体,则是指在其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病障或社会失调的影响造成其心理上的受挫感和剥夺感,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甚至形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②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分为三类:生理性弱势群体、社会性弱势群体和自然性弱势群体。沦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社会性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原因;自然性社会弱者则主要包括生态危弱地区的人口、自然灾害的灾民。
③将社会弱势群体划分为生理性弱势群体与社会性弱势群体两大类。
④还有一种是将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简单地加以列举。例如,有的学者将我国现阶段的弱势群体划分为四类人,他们分别是:下岗职工、“体制外”的人、进城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
(3)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特点
一些主要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主要的、处于领导地位的阶级或阶层,即工人和农民等,在当前,其社会经济地位日益弱化,其中不少人成为或正在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
①中国主要社会群体进入弱势群体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城市失业及下岗工人人数在上升;农村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农民中,虽然大多数有工可做,但极不稳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实际上处于失业、半失业的状态;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或其他原因,缺乏起码生存保障的失地农民,也亟需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
②转型期部分工人和农民工作、生活处境艰难。工人不但要面临“减员增效”所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要面对“换员增效”的压力,即用廉价的、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农民工来替换成本相对较高的现有工人的压力。农民工的收入增长缓慢,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③新旧制度交替时期,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利有效维护程度较低。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法制的不健全,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农民工在就业、居住、劳动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面临着种种歧视。
④弱势群体处境会影响到下一代,使他们通过改变家庭弱势地位的希望变得渺茫。工人、农民等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各类资源的拥有量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有机会流入优势阶层。
2.论述贫困文化论与贫困处境论的区别与联系。
答:(1)贫困文化论的主要内容
贫困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贫困现象存在的根源。它认为,穷人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即“贫困亚文化”。此种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周围的人,特别是穷人的后代发生影响,从而代代相传,贫困于是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得以维持和繁衍。根据贫困文化理论,虽然贫困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但却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因此,要想消灭贫困,首先必须改造贫困文化,只有使穷人抛弃了贫困文化,如抛弃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宿命论等价值观,接受积极上进、具有奋斗精神的价值观,贫困才有可能消灭。
(2)贫困处境论的主要内容
与贫困文化论所主张的穷人自身的精神、观念、知识等是导致他们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不同,贫困处境论认为,穷人所处的不利环境决定了贫困文化的存在并使他们陷入贫困。在处境论者看来,穷人的内在条件与富人并无重大差别,也不是穷人不愿意学习或学不会富人或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行为、态度、观念等,而是穷人所处的直接环境不允许他们表现出上述的态度与行为。处境论者主张治理贫困应从改造穷人所处的环境,特别是贫困的经济条件着手。
(3)贫困文化论与贫困处境论的联系与区别
通常,人们容易将以瓦伦丁等人为代表的“贫困处境论”与“贫困文化论”对立起来,认为前者更为关注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的特殊处境,而不是像后者那样,将贫困的责任推向穷人自身。实际上,贫困处境论与贫困文化论的研究主题实际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是解释路径的差异。
①联系
两种理论都承认穷人偏离了主流社会,他们与主流社会在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许多差异,换言之,确实存在着一种偏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
②区别
贫困处境论更加强调穷人所处的特殊处境对于形成贫困亚文化的作用,这种文化是穷人无从选择的结果;而贫困文化论似乎是更为强调贫困亚文化的内生性和自我延续性。
两种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差异常常被人忽视,那就是:贫困处境论实际上不认为存在一种不分地域和文化的“贫困亚文化”,换言之,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体系中,穷人所表现出的亚文化并不一定一致,而贫困文化论认为世界各国的穷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