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中国国情常识

(一)我国地理位置

1.位置

我国地处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东南面临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疆域

(1)陆地领土面积

陆地领土面积大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2)领土四端

表1-4 中国领土四端

东西横跨62个经度,约5000千米。南北纵跨49个纬度,约5500千米。

3.邻国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东邻朝鲜,南邻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和北部与俄罗斯、蒙古为邻,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4.领海(从北到南)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文莱等国隔海相望。

(二)我国的岛屿

1.三大岛屿

我国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大岛有3个: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按其成因可分3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

2.钓鱼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统称钓鱼岛)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即由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早在1403年(明永乐元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就明确记载了“福建往琉球”航路上中国的岛屿“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标明了明朝海防管辖的沿海岛屿,其中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表明这些岛屿至少在明朝就已在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例】钓鱼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按岛屿的成因分类,它属于(  )。

A.大陆岛

B.冲积岛

C.珊瑚岛

D.火山岛

【答案】A

【解析】按岛屿的成因分类,岛屿可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大陆岛是一种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海洋岛是在海洋中自行生成的岛屿,又称大洋岛,是指分布于广阔而又深邃的海洋上的岛,在地质构造上与大陆无关的岛屿。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钓鱼岛列岛是台湾大屯山的延伸,属于大陆岛。因此答案选A。

3.黄岩岛

黄岩岛,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国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黄岩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早在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黄岩岛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2012年设立三沙市后,归三沙市管辖。

(三)我国地形地貌

1.地形特点

(1)地形多种多样。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地、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基本类型,我国均有分布,这为我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我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2.地形种类

(1)四大高原

表1-5 我国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表1-6 我国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表1-7 我国三大平原

【例】下列有关地理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其内部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我国四大高原中,石灰岩广布的是青藏高原

C.“地上河”一般出现在黄河的上游河段

D.闽江流域面积广、径流年际变化稳定,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B项错误,我国四大高原中,云贵高原是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分布非常广泛。C项错误,黄河中上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土被冲刷到中下游,致使中下游河床变高,出现“地上河”。D项错误,长江是中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通航里程长达两千八百多公里,流经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3.地势分布

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横断山等山脉。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

表1-8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4.主要山脉

表1-9 主要山脉

(四)我国气候特点

1.季风气候

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原山地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2.我国气候的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又在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其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

(3)气温夏季均匀冬季悬殊

在冬季,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的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又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4)降水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

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主要受季风活动影响。发源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中国大陆上,成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3.主要气象灾害

表1-10 主要气象灾害与各地干旱情况

4.主要气候分界线

(1)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我国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分界线、草原与荒漠、荒漠草原的自然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阴山山脉—古长城(黄土高原北缘)—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它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与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此线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是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是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是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五)我国主要河流湖泊

1.我国主要河流

(1)河流的基本特点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极大。河流年径流量达27000亿立方米,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

长江(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

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2.湖泊

表1-11 我国主要湖泊情况

【例】关于我国的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

B.最大的咸水湖在西藏

C.海拔最高的湖在新疆

D.海拔最低的湖在四川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B项错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C项错误,纳木错湖,是中国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D项错误,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154.31米,位于新疆吐鲁番。

(六)我国资源与能源概况

1.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概述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耕地数量居世界第四位。但土地资源人均量小,按农林牧合计,我国平均每人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世界排名第120位。

基本特点

a.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b.山地多(含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平原少(占三分之一),耕地与林地所占的比例小;

c.较难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地的面积较广,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8%;

d.在可供农用的土地中,草地比重最大(占土地面积的41.58%,约60亿亩),林地次之(占17.95%,约26亿亩),耕地最少(仅占14.21%,约20亿亩);

e.耕地质量不高(高产田不及三分之一),退化严重,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

f.各类土地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林地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草地多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区。

(2)森林资源

构成土地资源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森林资源。

主要特点

人均占有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匀,但树种较多。

主要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南方的丘陵地带的三大林区。

表1-12 我国三大林区分布

(3)水资源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因此,河湖的分布、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各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

总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陆地上的地表水、地下水、冰川和永久积雪所蕴藏的水资源共5亿立方米,可被利用的水资源约2.8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多,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变化

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4)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矿产资源的特点

a.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b.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c.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d.矿产资源形势严峻:

第一,人均占有量少;

第二,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矿产资源的分布

我国能源的储量和产量居第一位的是煤,其次为石油、天然气。

表1-13 主要矿产的分布状况

【例】下列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为集中

B.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C.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

D.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和东部沿海的浅海大陆架

【答案】C

【解析】我国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即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5)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是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统称。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和海洋空间等自然资源。

四大海产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我国四大渔场

黄渤海渔场(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舟山渔场(舟山群岛附近、全国最大的渔场)、南部沿海渔场(分布在广东沿海)、北部湾渔场(北部湾,海域)。

我国四大盐场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海盐生产国。四大盐场分别是长芦盐区、辽东湾盐区、莱州湾盐区、淮盐产区。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我国近海石油丰富,目前已在渤海、东海、南海等部分海域开采出海底石油。采用国际招标是海底油气开发的可行性方式。此外,海洋水的淡化、海洋能源资源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也十分广阔。

2.能源概况

(1)地热能

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时间内能够经济开发和利用的地球内部热能资源。我国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

地热资源分布

地壳中地热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已发现的高温地热区判断,绝大多数分布在板块构造的边缘地带——环太平洋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2)水能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能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刚果(金)。地区分布很不平衡,70%分布在西南地区。按河流统计,以长江水系为最多,占全国的近40%,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

(3)太阳辐射能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外部的全球性能源。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大西北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一带因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是我国第二个辐射能量高值区。长江流域虽然纬度低,但降水多,雨日多,云雾、阴天多,反而成为相对低值区,其中云雾、阴天特多的四川盆地和有“天无三日晴”之称的贵州高原是我国辐射能低值中心。

(4)风能

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我国风能的分布,一般来说,北方多于南方,从海边向内地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从时间来说,冬春两季风力普遍大于夏秋两季。

3.生态平衡与我国生态环境

(1)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阶段。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一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了这一限度,自动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丧失,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我国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压力:人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生态环境治理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于1994年8月,由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国政府认真履行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的实际行动,具有划时代意义。

(七)我国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23个省级行政区

辽(辽宁)、吉(吉林)、黑(黑龙江)、冀(河北)、晋(山西)、陕(陕西)、鲁(山东)、皖(安徽)、苏(江苏)、浙(浙江)、豫(河南)、鄂(湖北)、湘(湖南)、赣(江西)、闽(福建)、滇(云南)、琼(海南)、川(四川)、黔(贵州)、粤(广东)、甘(甘肃)、青(青海)、台(台湾省)。

(2)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

(3)4个直辖市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重庆市。

(4)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名胜古迹

(1)中华五岳

中岳嵩山(河南);特点:“峻秀”;

南岳衡山(湖南);特点:“秀丽”;

北岳恒山(山西);特点:“幽静”;

西岳华山(陕西);特点:“险峻”;

东岳泰山(山东);特点:“雄伟”。

(2)四大佛教圣地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的道场;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

(3)七大古都

北京、西安(陕西)、南京(江苏)、杭州(浙江)、洛阳(河南)、开封(河南)和安阳(河南)。

(4)四大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现存石窟492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始建于后秦年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四大区域

根据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4.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

(1)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时间始于1986年,由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计划正式公布。

(2)1997年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市为直辖市,并划入西部地区后,西部地区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就由9个增加为10个省(区、市)。

(3)由于内蒙古和广西两个自治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正好相当于上述西部10省(市、区)的平均状况,2000年国家制定的在西部大开发中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又增加了内蒙古和广西。

(4)目前,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部地区包括的11个省级行政区没变。

表1-14 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部”为政策概念,非地理概念。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例】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江南丘陵——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长白山——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D.塔里木盆地——祁连山——黄土高原——太行山

【答案】C

【解析】西部大开发所包括的地区有重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广西、新疆和西藏。C项正确,准噶尔盆地在新疆,四川盆地在四川,青藏高原在青海和西藏,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均属于西部大开发的区域。A项错误,江南丘陵属于我国东南部。B项错误,长白山位于东北。D项错误,太行山分布在华北平原。

(八)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的数量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我国人口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达到1370536875人(含港、澳、台地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数据相比,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汉族人口占91.51%;少数民族人口占8.49%。

2.人口的年龄结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分别上升了2.93和1.9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深。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快速向老年型转变。老龄化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趋势。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主要看60岁以上的老人是否超过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是否达7%。人口的老龄化,将对经济增长、就业与劳动力资源供应、储蓄与投资、社会保险机制、代际关系、家庭构成等方面带来广泛而严重的负面影响。

3.人口的区域分布

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平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面积约411.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占全国的94.4%;西北一侧,面积548.3万平方千米,人口占全国的5.6%。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是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

4.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我国的农村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绝大多数,但在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大批农村人口会逐步变成城镇人口,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人口变动的一种客观必然性。1995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加速,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95年的29.04%上升为2015年的56.1%。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2个百分点。

(九)我国的民族与宗教

1.民族

(1)民族状况

概述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2%,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藏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

从居住情况看,全国形成以汉族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民族风俗

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维吾尔族的开斋节等。

民族自治

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2)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

2.宗教

(1)宗教信仰

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情况比较复杂。道教为汉族固有的宗教。

汉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兼容并蓄的态度;

外来宗教的民族化;

明显的务实性。

(2)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做到宗教活动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十)我国的世界遗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世界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双重遗产(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与文化景观四类。自2006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截至2016年7月,中国入选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共有5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1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表1-15 中国入选的世界遗产

2.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1)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

表1-16 中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2)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项目

表1-17 中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十一)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就是立国、治国之策当中最基本的政策,是中央制定的那些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影响的重大谋划和政策。我国的主要基本国策包括: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水土保持;对外开放。

(十二)重大工程建设

1.三峡工程(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1924年,孙中山首倡三峡工程;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建设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上马。

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大坝全长2309米,达到185米设计高程。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2.南水北调工程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2002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1)东线工程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2)中线工程

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3)西线工程

从长江上游引入到黄河上游。

3.西气东输工程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线路总长近4200公里,东西横贯新、甘、宁、陕、晋、豫、徽、苏、沪等9省区市。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2004年1月1日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2004年12月30日,全线投入商业运营。

4.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5.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1日9:00正式通车。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6.京港高铁

又称京港客运专线、京港客专、京港高铁,由京石、石武、武广、广深港四线组成,全长2440公里,是目前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它与现有的京广铁路平行,为复线铁路,车站数达到142个,轨道为标准轨道(1435毫米),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310公里/小时。纵贯北京到深圳,全长2439公里的京深高铁已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深港段预计2018年前贯通。京港高铁是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之“一纵”。这条大动脉连接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区,南端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连,形成一条纵贯我国南北、辐射范围最广的高速客运通道。乘坐北京西到广州南高速列车仅需要8个小时就可抵达。

7.京哈高铁

京哈高铁是我国一条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也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中的“一纵”,全长约1300公里。该线路由北京出发,途经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终点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并包括沈大高速线、盘朝高速线、赤峰支线和通辽支线。修建京哈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将有效缓解京哈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对于加强东北与关内广大地区的联系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线建成后,北京至哈尔滨的旅行时间可由12小时左右缩短至6小时以内。京沈段(北京-沈阳),于2014年2月28日开工,预计2018年底竣工。沈哈段(哈尔滨-沈阳)、盘营客运专线(盘锦-营口)已通车;盘朝客运专线(盘锦-朝阳),已经通过国家立项。赤峰支线(凌源-赤峰)、通辽支线(新民北-通辽),正在建设中,预计与京沈客专同期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