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肌肉活动
2.1 复习笔记
一、肌肉的特性
肌肉特性包括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它是肌肉活动的基础。
1.肌肉的物理特性
(1)肌肉的物理特性
①伸展性:肌肉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拉长,为肌肉的伸展性。
②弹性:当外力消失时肌肉又逐渐恢复原来形态,为肌肉的弹性。
③黏滞性:肌肉活动时由肌肉内部各蛋白分子相互摩擦产生的内部阻力称为黏滞性。
(2)温度对肌肉的物理特性的影响
①当肌肉温度升高时,肌肉的黏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加;反之,肌肉黏滞性增加,伸展性和弹性下降。
②在剧烈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温度升高,能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肌肉伸展性和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2.肌肉的生理特性
肌肉的生理特性是指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性。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兴奋性。肌肉兴奋后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为收缩性。
(1)兴奋性
①兴奋与兴奋性概念
a.兴奋与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则是产生动作电位本身或动作电位同义语。
b.可兴奋细胞
兴奋性是一切生命体所具有的生理特性,不同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不同。神经、肌肉和腺细胞兴奋性最高,称之为可兴奋细胞。
c.刺激
刺激泛指引起组织兴奋的各种动因。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一定的刺激强度;
第二,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
第三,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d.评价兴奋性的指标
强度—时间曲线能够全面反映组织的兴奋性,但是对其测定是有困难的,因此,通常选择曲线上的一点作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常用的指标有:
第一,阈强度
阈强度,又称阈值,是指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是评定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最简易指标。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第二,基强度
基强度是指能引起组织的最低的或最基本的阈强度兴奋。
第三,时值
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时值越小,神经肌肉兴奋性越高;反之,则神经肌肉兴奋性就越低。时值是评价阈强度的常用指标。
②兴奋本质
兴奋的本质是指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及其传导过程。
a.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静息时细胞膜处于某种极化状态,表现为膜的两侧存在着一个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膜的动作电位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
b.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指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的极性发生暂时迅速的倒转而形成的电位差。动作电位的图形类似迅速起落波峰,又称峰电位,其上升支为除极相,下降支为复极相。膜内的电位负值减小称去极化;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超极化;膜除极后,又恢复到安静时的极化状态,则称复极化。
③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可传导性,即细胞膜任何一处兴奋时,它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传播到整个细胞。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习惯上称为神经冲动。它具有以下特征:
a.生理完整性
神经传导首先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由于一些原因(如纤维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品作用等)致使神经纤维局部结构或机能发生改变,神经的传导则中断。
b.双向传导
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侧方向传导,这是因为局部电流可向两侧传导的缘故。
c.不衰减和相对不疲劳性
在传导过程中,锋电位的幅度和传导速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大而减弱,也不因刺激作用时间延长而改变。这是因为神经传导的能量来源于兴奋神经本身。
d.绝缘性
在神经干内包含有许多神经纤维,而神经传导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绝缘性主要由于髓鞘的存在。
(2)收缩性
收缩性是肌肉的机械特性。肌肉兴奋后通过其内部机制,,实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二、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
1.肌肉的微细结构
肌肉是由成束排列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每条肌纤维外面被肌膜包裹,肌膜相当于细胞膜。肌膜内有肌浆和多个细胞核。肌纤维的肌浆十分丰富,肌浆内除含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和脂滴外,还充满与肌纤维平行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
(1)肌原纤维的结构
①肌原纤维呈长纤维状,纵贯于肌纤维全长,直径约1~2μm。在显微镜下可见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分别称明带和暗带。
②在平行排列的各肌原纤维之间,明带和暗带又分布在同一水平上,这就使肌纤维呈现横纹,故骨骼肌被称为横纹肌。
③在肌原纤维上,暗带长度比较固定,其中间有一个较透明的区域,为H区,H区中间有一横向暗线称M线;明带长度可变,其中央有一条横向的暗线称Z线。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节,它包括中间的暗带和两侧各1/2的明带。
④肌小节又是由更微细的平行排列的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的。肌丝及其支持结构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基础。
(2)肌管系统的结构
肌管系统是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由功能不同的两组独立的管道系统所组成。包括:
①横管系统
横管,又称T管,走向和肌原纤维相垂直。它由肌膜向细胞内凹入而成,凹入位置与各Z线水平,横穿于肌原纤维中肌节之间,成环状环绕每条肌原纤维,同一水平的横管互相沟通,横管内腔与细胞外液相通,其作用是将肌细胞兴奋时出现在细胞膜上的电位变化传人细胞内。
②纵管系统
纵管,又称L管,走向和肌原纤维平行。纵管包绕每个肌小节的中间部分,在近横管时管腔膨大成终池。每一横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所谓三联管结构。纵管和终池是Ca2+的储存库,在肌肉活动时实现Ca2+的储存、释放和再积聚。三联管是把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
2.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
在完整的机体内,肌肉的收缩与舒张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的,其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神经—肌肉接点是实现兴奋由运动神经传递到肌肉的装置。
肌肉的收缩是由运动神经以冲动的形式传来刺激引起的。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时发出分支,形成末端膨大的神经末梢。神经末梢与肌纤维接触前失去髓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膜上被称为终板膜在凹陷中,形成所谓的神经—肌肉接点。
①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突触,其结构包括接点前膜、接点后膜和接点间隙三个部分。
a.接点前膜为神经轴突膜的增厚部分,其轴浆中有大量内含乙酰胆碱的囊泡。
b.接点后膜是指与之相对应的肌细胞部分(即运动终板),此处的肌膜形成许多皱褶,以增大其面积。运动终板上有乙酰胆碱受体,它能与乙酰胆碱发生特异性结合。此外,终板膜还有大量的胆碱酯酶,它可以水解乙酰胆碱使其失活。
c.接点间隙与细胞外液相沟通,轴突末梢与终板膜相间隔部分。
②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机制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是通过化学递质乙酰胆碱和终板膜电位变化来实现的。
③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有如下特点:
a.化学传递
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化学递质进行的,该递质为乙酰胆碱。
b.兴奋传递节律
兴奋传递的节律是1对1的,即每一次神经纤维兴奋都可引起一次肌肉细胞兴奋。因为神经末梢每次动作电位所引起的乙酰胆碱释放量相当大,足以产生较大的终板电位,从而激发肌肉细胞兴奋。
c.单向传递
兴奋只能由神经末梢传向肌肉,而不能相反。
d.时间延搁
兴奋的传递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和作用等多个环节,因而传递速度缓慢。
e.高敏感性。
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易疲劳。
(2)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
肌细胞兴奋过程是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而肌细胞的收缩过程是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它们有着不同的生理机制,肌肉收缩时需要某种中介过程把它们联系起来,即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目前研究认为,肌肉的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步骤包括:
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③肌浆网中Ca2+释放入胞浆以及Ca2+由胞浆向肌浆网的再聚积。Ca2+被认为是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媒介物。
(3)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从分子水平上分析,肌肉收缩实际上是构成粗肌丝的肌球蛋白和细肌丝的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细肌丝中的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则起着控制作用。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包括:
①当肌细胞兴奋动作电位引起肌浆Ca2+的浓度升高时,Ca2+与细肌丝上肌钙蛋白钙结合,引起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传递给原肌球蛋白分子,使后者构型亦发生变化。结果使安静时抑制肌动蛋白和横桥结合的因素被解除,暴露出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
②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肌动球蛋白可激活横桥上ATP酶活性,在Mg2+参与下,ATP分解释放能量,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中心方向摆动,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当横桥角度发生变化时,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解脱,并恢复到原来垂直的位置。紧接着横桥又开始与下一个肌动蛋白的位点结合,重复上述过程,进一步牵引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只要肌浆中Ca2+浓度不下降,横桥循环运动就不断进行下去,将细肌丝逐步拖向粗肌丝中央,于是,肌小节缩短,肌肉出现缩短。
③Ca2+,使肌浆Ca2+浓度下降,钙与肌钙蛋白结合解离,肌钙蛋白恢复到原来构型,继而原肌球蛋白也恢复到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重新被掩盖起来,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粗、细肌丝退回到原来位置,肌小节变长,肌肉产生舒张。
三、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1.肌肉的收缩形式
肌肉收缩表现产生张力或长度变化。依肌肉收缩的张力和长度变化,运动生理学将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以下三类:
(1)缩短收缩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的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互相靠近,又称向心收缩。肌肉进行缩短收缩时,因负荷移动方向和肌肉用力的方向一致,肌肉做正功。依据整个关节运动范围肌肉张力与负荷的关系,缩短收缩又有非等动收缩和等动收缩之分。
①非等动收缩(等张收缩)
非等动收缩是肌肉克服恒定负荷的一种收缩形式。由于不同关节角度杠杆得益不同和受肌肉收缩长度变化的影响,在整个关节移动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所遇负荷阻力是不等同的,收缩的速度也不相同。在非等动收缩中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只能是张力最小的关节角度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用非等动收缩发展力量只有关节力量最弱点得到最大锻炼。
②等动收缩
等动收缩是指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械,使肌肉产生的张力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能始终与负荷等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或等同的强度收缩。自由泳的手臂划水动作,就是等动收缩。在做最大等动收缩时,肌肉产生的张力在整个关节范围都是其能力的100%,因而采用等动收缩发展力量可使肌肉在关节整个运动范围都得到最大锻炼。
(2)拉长收缩
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的收缩形式。拉长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离,又称离心收缩。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方向与负荷移动方向相反,肌肉做负功。运动实践中拉长收缩又往往与缩短收缩形成所谓牵张一缩短环,即肌肉在缩短收缩前先进行拉长收缩,使肌肉被牵拉伸长,这样,在紧接着的缩短收缩时,便可产生更大的力量或输出功率。
(3)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是指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时负荷未发生位移,从物理学角度认识,肌肉没有做外功,但仍消耗很多能量。等长收缩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在人体运动中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某种姿势起重要作用。
2.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
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张力与速度、长度与张力的关系,此外,还有肌肉做功和功率问题等。
(1)肌肉收缩的张力与速度关系
当肌肉在后负荷(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的条件下收缩时,最初肌肉因遇到阻力而不能缩短,只表现张力的增加,但当肌肉张力发展大于外加的负荷阻力时,肌肉开始以一定的速度缩短,负荷被移动。
①表现
后负荷越大,肌肉产生的张力也越大,肌肉缩短开始也越晚,缩短的初速度也越小;反之亦然。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即:
a.当后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做等长收缩;
b.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
c.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提示,要获得收缩的较大速度,负荷必须相应减少;要克服较大阻力,即产生较大的张力,收缩速度必须减慢。
②原因
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是由肌肉的性质决定的。肌肉张力和收缩速度可能分别被两种独立的机制所控制。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而收缩速度则取决于横桥上能量释放的速率。当后负荷增大时,使更多的横桥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增大肌肉收缩的张力,同时抑制ATP水解,降低能量释放率,使收缩速度变慢。
(2)肌肉收缩的长度与张力关系
①表现
若在肌肉收缩前加于肌肉一定负荷(称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状态,即改变肌肉初长度,实验表明,最初增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也增加;但当初长度增大超过某一长度时,张力反而减小。适宜初长度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
②原因
长度—张力关系可用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加以解释。
a.当肌肉长度处于适宜水平时,粗、细肌丝处于最理想的重叠状态,因而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故表现出收缩张力最大。
b.当肌肉拉得太长、粗、细肌丝趋向分离,起作用的横桥数目减少,肌肉张力反而下降。
c.当肌肉过于缩短,细肌丝中心端在肌小节中央交错,起作用的横桥数目也减少,肌张力将急剧下降。
(3)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①肌肉的做功
a.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称作该力对物体做了功,其值等于力和物体沿力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b.肌肉在做非等长收缩时做了功,在作等长收缩时物体没有产生位移,因而没有做功。
c.肌肉做功时克服的阻力,包括肌肉的内阻力和外阻力,因此,肌肉做功相应分为内功和外功。肌肉克服外阻力,如举起重物做了外功。
②肌肉收缩的功率
a.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所做的功称为功率,通常把力和速度的乘积称为爆发力,因此,功率又称为肌肉收缩的爆发力。公式:P(功率)=F(力)·V(速度)。
b.肌肉作等长收缩时功率等于零,在非等长收缩时,功率等于力与速度的乘积。
c.由于肌肉收缩时张力与速度呈反变关系,要满足肌肉收缩力和收缩速度同时都达到最大,从而获得最大功率,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速度和张力的最佳值处。
③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
a.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η)等于完成的机械功(W)与消耗的总能量(E)的比值。
b.人体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一般为25%~30%。人体肌肉收缩的机械效率不是常数,而是以肌肉活动条件为转移的,其大小取决于肌肉活动时的负荷和收缩速度。适宜的负荷和适宜收缩速度所实现的机械效率最高。而适宜负荷和适宜速度取决于神经肌肉的机能状态。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人类肌纤维的类型
通常根据组织化学染色法将人类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
(1)I型肌纤维收缩速度较慢,为慢肌纤维。
(2)Ⅱ型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为快肌纤维。包括三个亚型。
①快B是典型的快肌。
②快A在收缩速度方面同快肌,但代谢特征兼有快肌和慢肌特征。
③快C为过渡型纤维,具有未完全分化特征,其数量较少。
2.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1)形态特征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其形态学特征也不同。
表2-1 Ⅰ、Ⅱ型肌纤维形态特征对比
(2)生理特征
两类肌纤维形态结构的不同,则其生理特征上也必然出现差异。
表2-2 Ⅰ、Ⅱ型肌纤维生理特征对比
3.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人类同一块肌肉中既有快肌纤维,又有慢肌纤维。不同肌纤维在同一块肌肉中所占的数量百分比,称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
一般成年人肌肉中慢肌的百分组成为44%~58%,而快肌中以快A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快B,快C则较少见。但即使是同一块肌肉,个体之间的差异仍很大。肌纤维的组成还受肌肉的功能特征、人的性别、年龄以及遗传等因素影响。
(1)功能上,以维持身体姿势或紧张性工作为主的肌肉中,慢肌百分组成较高,如人类比目鱼肌慢肌纤维占89%。而以快速位相性工作为主的肌肉,其中快肌的百分组成较高,如肱三头肌,快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为55%。
(2)在年龄上,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肌纤维的组成无年龄差异,但20~29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加肌肉的快肌百分组成减少,而慢肌相应增加。
(3)在遗传上,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遗传。对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子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进行统计分析,男性遗传度为99.5%,女性遗传度为92.2%。
(4)性别上,关于性别对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影响现在还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没有性别差异;有人通过双生子股外侧肌的研究认为,女性慢肌百分组成较男性为低,男、女性别间慢肌百分组成为55.9%对49.1%。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对优秀运动员肌纤维百分组成的调查表明:
(1)从事短跑、跳跃即力量、速度为主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2)从事马拉松、长跑,即以耐力为主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3)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从事中距离跑运动员,快肌和慢肌百分组成差不多。
以上为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说明符合专项要求的肌纤维配布只是取得良好成绩的许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而优秀的运动成绩最终是由运动员生理、生化、心理、技战术和生物力学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5.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训练引起肌纤维组成的改变
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体肌肉中的快、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生来就是固定的,不论力量、耐力训练都不能使它们发生互变。上述优秀运动员之所以具有相应的、有利于本专项的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长期系统训练可导致肌肉结构和功能产生适应,而使肌纤维百分组成发生改变,即对肌纤维百分组成持训练一适应的观点。
(2)训练对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的影响
训练能使肌纤维形态和代谢发生明显的适应性改变,其表现为肌纤维选择性肥大和代谢专门性。
①耐力练习能引起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赛尔汀);长跑运动员慢肌的相对面积比快肌增大(考斯蔕尔)等。
②在肌纤维代谢方面,耐力训练不仅能明显增加慢肌纤维线粒体数目、容积密度,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提高慢肌纤维的有氧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快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使快肌纤维也发生有氧能力增长的适应性变化。大重量力量训练,使肌纤维面积增大,而线粒体数量增加很少,线粒体容积密度相对降低,有氧能力反而降低。
6.运动时肌纤维的动员
由于不同肌纤维的生理特性和代谢能力不同,不同强度运动时不同肌纤维的募集次序和程度是不同的。实验表明:在进行低强度或轻负荷活动时,优先使用慢肌纤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或负荷的加大,快A和快B纤维依次被募集,当强度或负荷最大时,快A和快B纤维募集的百分比大于慢肌纤维。
五、肌电图
采用引导电极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电压变化图形称为肌电图。它是评价神经肌肉功能的一种方法。
1.肌电信号的引导和记录
肌电图的检测主要利用肌电图仪,一般由放大器、显示和记录装置、记录电极等组成。常规的记录电极是通过针电极或表面电极进行的。
(1)针电极引导出的肌电图是将针电极插入肌肉检测记录到的。由于直接从肌组织中引导出来的,可记录单个运动单位甚至单个肌纤维的电活动。其优点是干扰小、定位性好、易识别,缺点是引导区域太局限,针入时有疼痛感,不适合做运动时肌电图。
(2)表面肌电图是从肌肉表面通过电极引导、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系统活动时的生物电信号。表面电极所引导记录的是整块肌肉的综合电活动,它与肌肉的活动状态和功能状态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无痛苦等优点。
2.肌电图的基本原理与正常肌电图的表现
(1)肌电图的基本原理
①以针电极肌电图为例,正常肌肉在完全松弛情况下不出现活动,引导电极插入肌肉后,在记录仪上仅描记出一条平稳的基线。
②当受试者做轻度的肌肉收缩,可记录到一些简单的棘波,它们是一个运动单位的部分肌纤维电活动的总和,称为运动单位电位。
③由于针电极尖端与兴奋的肌纤维群间的距离、方向、位置不同,所记录的运动单位的波形有单相、双相、三相和多相之分。正常肌肉单相波电位占15%,双相及三相波电位占80%,多相波电位较少,约占5%。
(2)运动时的正常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所反映的只是单个运动单位活动时的电变化,在实践中随着肌肉活动强度的增大,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数目以及放电的频率增加,肌电图也不同。
①肌电图上有的区域可见运动单位电位,有的区域则电位密集不能分辨单个电位,为混合相。
②当肌肉做最大收缩时,参与放电的运动单位更多,放电频率更高,肌电图上电位重叠,无法分辨出单个电位,为干扰相。
③人在从事各项体育运动时的肌电图,均为混合相和干扰相。
3.肌电图的应用
(1)分析技术动作,评价肌肉力量及肌肉活动的协调性
通过肌电图记录运动时相关肌肉的放电情况,了解完成该项动作的主要肌群的程度和顺序,直接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
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肌肉进行爆发式用力时,往往表现同步放电现象,而无训练者常常是异步放电。肌电活动的协调变化和功能改变正是神经肌肉功能水平提高的表现。
(2)测定肌肉疲劳
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随着运动肌疲劳的发生和发展,表面肌电信号的某些指标会出现相应性变化,以此来判定肌肉功能状况,探讨疲劳产生机理。
(3)预测肌纤维类型
SEMG信号是一定范围内许多肌纤维活动的总和,利用SEMG预测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抗阻负荷过程中某些表面肌电信号(主要是MPF)特征与I型纤维比例呈线性负相关,或与Ⅱ型纤维比例呈正相关,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是,快肌纤维成分高者MPF较高,疲劳时下降明显,而慢肌纤维成分高者下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