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什么是贸易条件?其公式是什么?指数如何反应一国的贸易条件状况?[天津商业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1)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动态变化。

(2)贸易条件一般是通过计算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现,用公式表示为:贸易条件指数=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

(3)设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均为1,则贸易条件指数为1,若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表明出口价格相对地上涨了,这意味着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即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对该国有利。反之,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表示出口价格相对下跌了,意味着一个国家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原来减少了,即贸易条件恶化,对该国不利。

2贸易条件有什么意义?[首都经贸大学2015国际商务硕士]

答:(1)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由于一国进出口商品的种类繁多,通常用贸易条件指数来反映贸易条件的改善程度。

贸易条件有两种表示方法:

用物物交换表示,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

用贸易条件指数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2)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和意义

贸易条件指数主要有三种,分别表示不同意义的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和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又称净(纯)贸易条件或价格贸易条件,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如果用PX表示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用PM表示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N表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则:N=(PX/PM)×100。

a.当N>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b.当N<100时,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少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恶化。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的是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用I表示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用QX表示出口量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I=(PX/PM)QX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指把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同要素生产率指数结合起来的一种贸易条件指数。分别从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以及进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考察。因此,要素贸易条件也相应地分为两种:单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和双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a.单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用S表示单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表示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则S=(PX/PM)ZX

b.双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双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还要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用D表示双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表示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那么,双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计算公式为:D=(PX/PM)(ZX/ZM)×100。

3假定本国有1000单位劳动,外国有1200单位劳动,均用来生产自行车和滑板两种产品。本国生产自行车的单位劳动投入为5,生产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外国生产自行车和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均为3。

(1)画出本国和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在没有贸易的时候,本国和外国用滑板表示的自行车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3)贸易通过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的消费组合的范围而使各贸易国均受益。比较在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与外国的消费可能性。画出扩展后的消费可能性。自由贸易下用自行车表示的滑板的价格为4/5。

答:(1)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条件为:5X+2Y=1000,由此得出本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4-17)。同理,外国生产可能性条件为:3X+3Y=1200,于是可得外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4-18)。

图4-17

图4-18

(2)自行车的相对价格可由自行车与滑板的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得到,于是,本国和外国自行车的相对价格分别为:pB/pS=aLB/aLS=2.5;p*B/p*S=aLB*/aLS*=1。

(3)扩展后的消费可能性如图4-19和4-20所示。

图4-19

图4-20

4假定中国有两个部门:以土地为特定要素的食品部门和以资本为特定要素的制造业部门,劳动可在两部门间流动。假定特别好的天气使得几个农业省获得了大丰收,使食品的价格下降了8%。

(1)画出这一情形对食品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劳动需求曲线的影响。

(2)这对工资有何影响?

(3)劳动在部门间的分配有什么改变?每个部门的产出有什么改变?

(4)相对价格的改变对中国的产出组合有什么影响?用图表示这一影响。

(5)食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的下降将怎样影响资本所有者与土地所有者的收入。

(6)这一变动对工人的收入有什么影响?假如在一个工人的消费组合中食品是最重要的部分,你能否给出一个更确定的回答?

答:(1)在这一情形下,食品部门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下移,如图4-21所示。

图4-21

(2)工资率下降,但下降幅度小于食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即不到8%。

(3)劳动力从食品部门流向制造业部门,食品部门产量下降,制造业部门产量上升。

(4)食品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制成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该曲线斜率变大,如图4-22所示。

图4-22

(5)食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的下降使工人以制成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率(W/Pm)下降,因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增加。相应地,食品相对价格下降导致食品部门工人的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土地所有者的收益下降。

(6)工人的工资率下降,但其下降幅度小于食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因此他们以食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率上升了,但他们用制成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率却下降了,因此无法确认他们是受益还是受损。如果该国工人最重要的消费品是食品的话,那么该国工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