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本书对汉传佛教发展三个阶段的关注重点
1)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的重点放在中国中土汉传佛教发展前期,即佛教从初传到鼎盛的时期。其初传时期,是从东汉初年到西晋末至十六国时期佛寺的流布与寺院建筑空间形态的萌发上。限于实例的缺乏,本书的主要关注点是对这一时期佛教建筑之分布与早期寺院空间特征的梳理分析上。而这一阶段中土汉传佛教的中心,主要是在北方地区。这是一个汉传佛教与佛寺建筑刚刚进入传播、流布与生长过程的朦朦胧胧的萌芽性阶段。
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可以将释道安辞世的4世纪末与鸠摩罗什进入长安的5世纪初作为中国汉传佛教发展前期第一与第二这两个阶段之间划分的一个大致分野。
其实,随着西晋王朝的彻底覆灭,以及因“衣冠南渡”而引起的经济与文化的南移,使得东晋首都建康成为另外一个佛教中心。因此,南方地区的佛教发展,还应该从5世纪初向前追溯。自东晋王朝建立,乃至一整个南北朝时期的近300年时间,是中国南方佛教及其建筑生机勃发的重要时期。而继十六国与东晋而起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及其建筑在中国佛教史与佛教建筑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样评价也不为过的。当然,这一时期需要专门的章节来加以整理与论述。
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隋唐两代。隋唐统治者在政策上的一系列推波助澜的做法,以及中土僧人与西域、天竺僧人密切的交流互动与往来,特别是大量佛经的翻译,使隋唐时期的中土汉传佛教,达到了其发展史上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中国汉传佛教地区,基本上可以称作一个佛教社会,佛教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2)第二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的叙述比较困难,五代时期的割据状态,使我们只能大致厘清其粗略的寺院建造线索。而辽、金两代,则将关注点放在了以有限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典型寺院可能的空间格局进行的探究上,以及对辽金时期较为丰富的寺院建筑遗存展开的叙述上。使人在这些似乎断断续续的描述与分析中,理出一个辽、金时期佛教寺院建造的大致轮廓和寺院空间格局的粗略印象。西夏佛教及其寺院的研究,则更有赖于当代西夏学者的研究及有限的建筑遗存,使人能对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与特殊区域的佛教建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两宋时期是历史文献极其丰富的时代,要从海量的文献中,梳理出一条较为明确的寺院建造与寺院建筑格局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然而,通过对大量信息的爬梳、整理,至少使人们知道,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究竟建造了多少寺院,这些寺院中都有怎样一些各不相同的,与其前及其后的寺院建筑大相径庭的建筑类型。以及,这一时期的寺院空间,是怎样从大规模、多子院的隋唐式寺院,逐渐过渡到一个空间比较紧凑、建筑类型比较完整、寺院功能比较齐全的宋代寺院布局的,从而在这一基础上,初步厘清两宋时期寺院建筑的基本空间格局。这或许对理解现存明清寺院的空间格局,具有某种追根溯源性的价值与意义。
3)第三个阶段
将元、明两代的佛教寺院及其建筑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讨论,是因为两者都经历了从战争时期的摧残、破坏,到和平时期的恢复、重建的过程。元代国祚较短,其北方地区,在寺院及其建筑的原创性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力,也创造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重要寺院与建筑案例。元代南方地区的佛教寺院及其建筑发展,与其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不如说是两宋寺院的延续与发展。
中土汉传佛教建筑,本来就有很强的传承性与延续性。宋末元初的战争,似乎并没有阻止住江南、鄂湘及岭南地区寺院建筑的建造步伐。元初南方地区的寺院,大多是对南宋寺院的修葺与重建。其基本的格局与做法,几乎与南宋时期没有太大的差别。
明代是一个制度重建的时期。在寺院的等级设定、寺院建筑的格局及寺内建筑的造型上,都有一个全新的建构与发展。因此,明代是中国古代汉传佛教建筑后期发展与定型的奠基阶段。明清两代基本的寺院空间格局与建筑制度,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确定下来的。
明末清初的战争,对于佛教寺院及其建筑的摧残蹂躏,丝毫不亚于其前历次改朝换代所造成的破坏。中国封建社会这一晚期阶段发生的接二连三的战火,也造成了佛教寺院及其建筑在整体上的衰败与没落。除了清代皇家寺院在与其所青睐的藏传佛教的相互融合中,表现出了某种如回光返照般的勃勃生机之外,清代一般汉传佛教寺院似乎缺乏了创新的动力,无论是在寺院建筑的空间配置上,还是在寺内建筑的结构与造型创造上,清代的一般寺院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传承、沿袭和保持了明代既有的做法与风格,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