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现代交际礼仪畅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把握礼仪的本质

尊重可谓礼仪之本。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从省城大学来的礼仪教授将为学员们讲一节礼仪课,教授先告诉学员们到别人家拜访时应如何敲门,之后,教授来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自己是主人。“送水工”敲门,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教授指出“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敲门声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带一次性鞋套套住鞋子。于是,“送水工”和教授又来了一次表演,一切按照教授指点的那样做,所有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教授,教授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他们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教授,我需要一声谢谢。”教授呆住了,继而说了一声“谢谢”。这件事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它促使我们反思:人人都是需要尊重的,在我们要求别人学会尊重人时,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人?尊重是来自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的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

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人格品质,是一个人应具有的礼仪修养。尊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相处之道。学习礼仪,重在把握“尊重”这一本质、这一核心要素。礼仪的本质是尊重,尊重是礼仪的灵魂,没有灵魂,礼仪便失去了生命活力,其形式就变成了僵死的虚壳,其价值、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尊重作为礼仪的核心原则,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遵守的。

“尊重”,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元素。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无论哪个民族,其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无不是一种尊重精神的外在体现。尊重又指尊重世间万事万物,除人类以外的一切事物同样要尊重,包括大自然。尊重强调既要尊敬还要重视。仅限于仪态言行上的恭敬往往是不够的,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比如聆听,如果听而不思、听而不入、听而无反应,甚至最后竟不知对方所云,或毫无应答互动,这不能称之为尊重。尊重必须从内心重视,切忌表面化。

尊重在国际交往中是待人接物之道。当今我国的礼仪已同世界文明相融合,在世界文化进一步交融的今天,世界人民交往日益频繁,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尊重是涉外礼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在向对方传递尊重的信息。

尊重是现代礼仪的特性,是现代文明体系中一切行为的立足点、出发点,它构成了现代礼仪文化的根基。与传统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加重视人的尊严、人性、人格,以法律形式规定并保证了人人平等的权利。而封建礼制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人与人之间存在等级差异,有尊卑贵贱之分。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优秀合理的内核。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普遍向着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因此,绝不能抱着守旧的心理,言必古人,事必古礼,要辩证地看待礼仪文化遗产,顺应时代的发展。现代人们之间施礼,是基于尊重的需求,并非受等级的制约与束缚,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尊重”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教育为了可持续发展十年的国际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四个“尊重”的原则,即尊重他人——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星球上的资源,此四项为方案的核心内容。这一理念是一种思想价值观的再造与重塑,从礼仪角度来说,它拓展了礼仪的内涵,对“尊重”理念做了更新的诠释,面向全世界,将这一理念提到了历史高度;它要求我们不仅重视人类,还要重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灵;不仅重视生命个体,更要重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仅重视当今,更要放远目光,关注未来,肩负起历史使命。

那么,我们怎样做到尊重呢?礼仪上的尊重包括自尊、尊他和尊它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1.自尊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真正的人都有强烈的自尊,有一种“最后的尊严”的心态。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因莫须有的“败坏青年罪”和“信奉新神罪”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对此他本可以请求宽恕或出逃求生,但他没有这样做,宁可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牺牲真理向权势低头,不愿逃生而使自己名誉受损,充分反映了他保持“最后尊严”的心态。我国著名抗日将领吉鸿昌原属冯玉祥部,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一直递升至军长。后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改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再后来又逐步了解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吉鸿昌在天津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准备再次“武装抗日”被逮捕。当年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在被杀害前,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临刑前他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我得坐着死。”接着又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这既体现了一种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一种保持“最后尊严”的心理需求。

在人际交往中,首先个人要自我尊重,自尊自爱。否则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任何不当的举止都是自我形象的贬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都是不自尊、不自重的表现;肆无忌惮、肆意而为往往还会丧失了人格。

自尊是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穿着打扮等来体现的。要知道保持清洁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蓬头垢面、随意邋遢、不修边幅绝不是潇洒,只能有损自己和所在公司的形象;衣冠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举止大方是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对尊重而言,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群体、不同身份、不同职业往往都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学生有学生的要求,如不染发,不做怪发型等;职场人士则穿着保守,要求职业性着装,待人接物中,要懂得不能喧宾夺主、以自我为中心,要分清角色等;作为子女则要求敢于担当,肩负责任义务,而啃老、衣来伸手、攀比的行为则是道德伦理的失范;长者应表现出长者的风范:慈爱与严厉、宽容与豁达、成熟与睿智等行为风范能树立长者的威信,而倚老卖老、独裁、专治、昏聩不辨事理等行为,即便是尊老敬老风气盛行之下,也是不能为人认可的。自尊要求每个人都应遵守相应的规范,言行举止得体,守其本分。

自尊要尊重自我价值。“自卑”现象也应引起重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一点用处也没有,心理畏缩、紧张或焦虑,行为上容易自我贬低、逃避、“怕”字当头,不敢交往,说话做事犹豫等便是自卑的表现,这样的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在他人心中怎能会有分量,因此也难以赢得别人的喜欢和尊重。这既是一个礼仪问题,也是一个人格健康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个人长期得不到关爱,缺乏交流、沟通,产生了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交往能力。所以要抛弃自卑,实现自尊。

2.尊他

尊他就是尊重他人,这是讲礼仪的显著标志,它突出体现在给老人以充分的尊重,给女士以优先的照顾,给儿童以真心的喜欢,要尊重所有人。长久以来,尊重他人已形成人类共识。尊重是礼仪的感情基础,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就能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尊重他人,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人格品质,是一个人应具有的礼仪修养。亚里士多德说过:“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样待别人。”

礼仪上尊重他人,就是要求在言行举止上尊敬并重视他人,待人谦虚,有礼有节。在“称呼”上尊重他人,使用尊称,亲切对人,而给人起绰号是对人的不尊重;在“态度”上尊重他人,热情迎送,接待周到;交谈中认真聆听,不自说自话,顾及他人感受;“诚信”上尊重别人,不可随便应答、许诺,一旦承诺,就要信守诺言;在“守时”上尊重别人,准时赴约,按时到位,不可无故爽约;在“人格”上尊重别人,不可把自己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要树立平等意识,对他人不可妄加评论等。

具体地,如在社交场合与人讲话时,和陌生人应保持1.2米的距离(熟人应在1米左右),而只有亲友才愿意和你在半米之内聊天。同时,无论何时,与人交谈时的手势幅度不宜过大,不要抱胸,也不要把手插在口袋里,这些动作行为都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做事情让别人看起来舒服顺心。

从商务礼仪的角度特别强调: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天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教养。

3.尊它

尊它就是尊重它事它物。这是近年来人们经过反思之后共同达成的认识结果。礼仪要求不仅尊重人,同时也要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事物。“涉外通则”中就规定了“爱护环境原则”“爱护动物”与“保护环境”被写入了许多国家章程。“尊重环境,尊重我们星球上的资源”,这一原则告诫我们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皆平等。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人类以地球之主自居,凌驾于万物之上,致使许多生灵和周围环境惨遭伤害和毁坏。我们必须警醒,需重新审视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

从身边小事来看,你遵循扔垃圾的礼仪,就是尊它的表现。写字楼走廊或办公室的角落往往放着几个垃圾桶,方便大家丢垃圾。丢垃圾时,不要随地乱扔,要丢进垃圾桶里。有的人不顾环境卫生,将垃圾随手一丢或远远投去,丢在垃圾桶周围或外边,害得清扫员不断地收拾,也是对人的不尊重。垃圾桶这无人的角落,却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最高展现,是人格、礼仪、道德的真实一面,每个职场人士都要自觉遵守。污染环境,就是污染自己的人格;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人格。

尊它除了体现在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之外,还要求讲究公德、维护秩序、爱国守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炼,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慎独”,即指人们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不道德事情的可能而又不会被人发现的时候,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去做。这样,才是一个有德又懂礼的人。

总之,尊重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相处之道,是礼仪的核心要素。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加强礼仪学习,以尊重为核心,培养自身的尊重意识,争做懂礼、守礼,有道德、有修养的公民。

尊重,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古到今,关于尊重的故事有许许多多,这里就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小故事中获得启迪,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故事一:买铅笔的商人。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人一元钱,不一会儿,他返回来,从卖笔人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最后对卖笔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

几个月后,两人再次相遇,那卖笔人已成为推销商,并万分感谢纽约商人,说:“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故事二:鲁迅的故事。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他曾说:“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有碍于孩子的发展。”

有一次,鲁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独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故事三:苏轼的幽默。相传,有一次苏轼外出游玩,来到一座寺庙中休息。庙里主事的和尚见苏轼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很冷淡,随便说了声“坐”,又对小和尚说:“茶!”

待苏轼坐下来,交谈后,和尚觉得苏轼才学过人、来历不凡,便将苏轼引至厢房中,客客气气地说道:“请坐”,并又对小和尚说:“敬茶。”

随后,两人经过深入交谈,和尚才知道来客竟是大名鼎鼎的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坐”,让苏轼进客厅,并吩咐小和尚说:“敬香茶。”

休息片刻后,苏轼欲离去,和尚忙请苏轼题写对联留念,岂知苏轼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和尚看后,顿时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客来敬茶是表达尊敬、友好、大方和平等的一种方式,而这位和尚不是不明苏轼的身份,而是不明“茶道”之理,不明礼仪的尊重之道,真是尴尬人难免有尴尬事。

故事四:尊敬与生意。有个业务员曾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工作是为强生公司拉客户,客户中有一家是药品杂货店。每次他到这家店里去的时候,总要先跟柜台的营业员寒暄几句,然后才去见店主。有一天,他到这家商店去,店主突然告诉他今后不用再来了,他不想再买强生公司的产品,因为强生公司的许多活动都是针对食品市场和廉价商店而设计的,对小药品杂货店没有好处。这个业务员只好离开商店。他开着车子在镇上转了很久,最后决定再回到店里,把情况说清楚。

走进店里的时候,他照常和柜台上的营业员打过招呼,然后到里面去见店主。店主见到他很高兴,笑着欢迎他回来,并且比平常多订了一倍的货。这个业务员对此十分惊讶,不明白自己离开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店主指着柜台上一个卖饮料的男孩说:“在你离开店铺以后,卖饮料的男孩走过来告诉我,你是到店里来的推销员唯一会同他打招呼的人。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人值得同其做生意的话,就应该是你。”从此店主成了这个推销员最好的客户。这个推销员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关心、尊重每一个人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特质。”

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当你用诚挚的心灵使对方在情感上感到温暖、愉悦,在精神上得到充实和满足,你就会体验到一种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你就会拥有许多的朋友,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故事五:不尊重人的恶果。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一天下午,一位穿得很时髦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亚联集团”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他们坐在一张长椅上,女人不停地在跟男孩说着什么,一脸生气的样子。

不远处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打扫垃圾。小男孩终于不能忍受女人的大声责骂,他伤心地哭起来。女人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团卫生纸,为男孩擦干眼泪,随手把纸丢在地上。老人瞅了中年女人一眼,她也满不在乎地看了老人一眼,老人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来捡起那团纸扔进一旁的垃圾桶内。女人不停地责骂,男孩一直都没停止哭泣,过了一会儿,女人又把擦眼泪的纸扔在地上。

老人再次走过来把那团纸捡走,然后回到原处继续工作。老人刚刚弯下腰准备清扫时,女人又丢下了第三团卫生纸。就这样,女人最后扔了六七团纸,老人也不厌其烦地捡了六七次。女人突然指着老人对小男孩说:“你都看见了吧!如果你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会跟他一样没出息,做这些既卑贱又肮脏的工作。”老人依旧没有动怒,他平静地对中年女人说:“夫人,这个花园是亚联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女人理直气壮地说道:“那是当然,我是‘亚联集团’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上班!”边说边拿出一张名片丢在老人的身上。老人从地上捡起名片,扔进了垃圾桶。并且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了一个电话。女人十分生气,正要理论时,发现有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老人对男子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亚联集团’的职务!”

“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说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温和地对他说:“人不光要懂得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每一个人。”说完后,就朝大厦走去。

中年女人由生气变成了惊呆,他认识这个男子,他是亚联集团所有分公司的总监。“你,你怎么会对一个清洁工毕恭毕敬呢?”她惊奇地问道。男子和气地对女人说道:“他不是什么清洁工,而是亚联集团的总裁。”

中年女人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

在这个故事中,中年女人从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看过老人一眼,她除了不尊重老人的劳动果实,更不尊重老人的人格,结果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