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 针药结合
针药结合是吴旭教授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早在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就把能否同时精通针和药作为评判医生优劣的一个标准。针药结合狭义的概念即指针灸与药物(中药或西药)同时运用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甚至可以局限到特指毫针针刺与中药的汤药相结合。广义的概念是指以中医学和(或)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针灸、药物(中、西药)作用的特点,形成并实施针灸与药物同时治疗疾病的临床方案的科学过程。吴旭教授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视针药结合以求取得更加及时有效的疗效。下面我们即从几个常用的良方中来探讨吴旭教授治疗的经验。
1. 面瘫
吴旭教授治疗面瘫是在以“完骨穴为主”的面瘫治疗经验方基础上配合自拟面瘫膏在翳风穴穴位贴敷,每周3次,取得良好的疗效。面瘫膏内含白芥子、牙皂、桂枝、全蝎等,具有疏风散邪、温经通络之功,该方临床运用具有取穴较少、获效快、少有后遗症等优点,作用主要在于促进局部水肿的消散,尽早改善面神经受压或缺血状态,防止或减轻面神经变性的发生。
2. 胆石症
吴旭教授在针药结合治疗胆石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吴旭教授经验研发的“消石丸”在治疗胆石症急性发作期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消石丹的主要组成药物有大黄、芒硝、莪术、三棱、白术、黄芪等,服用方法为每日3次,每次5g,温开水送服。而电针配合消石丹对胆结石有明显缓解和控制临床症状的作用,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经常反复发作的可以减少发作直至长期控制。以活血化瘀、疏利气机为主法的“消石丸”方,紧扣胆石症静止期肝胆气机瘀滞、疏泄失常的基本病机,能从根本上扭转结石形成的病理机制,恢复肝胆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运用中配合电针增加了利胆排石镇痛之力,药物与电针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一消一排,达到标本兼治。电针配合消石丹治胆石症的适应证为:身体状况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以及已采用手术治疗,有结石残留、已复发或有复发倾向者。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穴位注射是吴旭教授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既有穴位的作用又有药物的作用从而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吴旭教授应用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有30余年,先后治疗了数千例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由吴旭教授牵头开展的“穴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水针疗法防治CAG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穴位注射对CAG胃壁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等,均受到省科委、教育厅等的重视并立项资助。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及系统研究,发现该种疗法不仅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而且操作简便,药源价廉易得,后经国家中医院管理局立项资助并向全国推广。本疗法应用黄芪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在肝俞、胃俞、足三里处进行穴位注射。肝俞、胃俞穴各注入2.5ml,足三里注入3ml,每次注射一侧穴位,左右穴位交替进行。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在操作过程中穴位定位要准确,患者取正确体位很重要。背俞穴宜于竖脊肌高点处进针,易得气且安全。需根据患者体态决定进针深度,既要注射至肌肉层,又不能过深引发意外。进药前应回抽无回血后,方可缓缓推入药液,以防误入血管。患者须接受规定的时间和疗程的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