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与功能
1.数量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在正常成年人中,男性的红细胞数量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的红细胞数可达(6.0~7.0)× 1012/L,出生数周后逐渐下降,儿童期低于成年人,直至青春期才接近成人水平。红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红蛋白男性含量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为170~200g/L。
生理情况下,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会随年龄、性别、体质、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例如,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由于缺氧,需要更多的细胞运输氧,所以他们的血红蛋白普遍高于正常值;怀孕的中后期,因为血浆总量增多,所以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对减少。
2.形态 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为7~9μm,中央薄,周边稍厚,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3.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并对机体代谢产生的酸碱物质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
知识拓展
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红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一般认为平原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RBC<4.5×1012/L和(或)HCT<42%,女性Hb<110g/L、RBC<3.5×1012/L和(或)HCT<37%,就可诊断为贫血。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由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在诊断贫血时,由于不同年龄、性别、海拔和地区的人群中,Hb的浓度各有差异,因而,所谓Hb、RBC、HCT的正常值实际上也是相对而言的。如新生儿的Hb、RBC、HCT通常比成人高;婴儿、儿童和妊娠妇女的Hb浓度较正常人低;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Hb浓度较平原地区居民高。在某些疾病方面,如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血浆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Hb浓度常降低,易被误诊为贫血;而在脱水、大面积烧伤时,由于血液浓缩,Hb浓度常升高,即使有贫血也不易被发现。所以,在诊断贫血时应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找出病因,针对病因进行防治,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在血管中循环运行,需通过小于其直径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这时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通过之后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称为可塑变形性。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与其形态、膜的特性、内容物的流动性等有关,衰老的红细胞、球形的红细胞均可降低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2.渗透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等渗溶液(0.9% NaCl溶液)中能维持其正常形态和大小,若将红细胞置于0.6%~0.8% 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膨胀变形;若置于0.40%~0.45% NaCl溶液中,有部分红细胞破裂溶血;若置于0.30%~0.35% NaCl溶液中,则完全溶血。这说明红细胞对低渗溶液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抵抗力愈大,渗透脆性愈低。一般来说,幼稚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小,抵抗力大;衰老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大,抵抗力则小。临床上某些疾病也可影响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如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增大;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减小。因此,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可协助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
3.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在血浆中保持悬浮状态,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将与抗凝剂混匀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经一定时间后,红细胞由于比重大,逐渐下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通常以第一小时末红细胞沉降的距离来表示。正常成年男性血沉为0~15mm/h,女性为0~20mm/h。以血沉的快慢来评价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某些疾病(如风湿热、活动性肺结核等)可引起红细胞叠连,使血沉加快。红细胞叠连形成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浆的性质,与红细胞本身无关,一般血浆中白蛋白增多,血沉减慢;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血沉加快。
(三)红细胞的生成、破坏及调节
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
(1)生成的部位:红骨髓是成年人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红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成为红系定向祖细胞,再经过原红细胞、早幼、中幼、晚幼和网织红细胞的阶段,成为成熟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外周血液中也有少量网织红细胞,含量为0.5%~1.5%,若外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增多,则表示造血功能亢进。机体受大量放射线或某些药物(如抗癌药、氯霉素)作用时,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知识拓展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已经成为多种恶性血液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外周血、脐带血及胎儿肝脏中,临床上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途径多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脐带血是指胎儿娩出后可从脐静脉抽出的血液,主要来自胎盘。目前已证实足月新生儿的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的含量相当于成人骨髓的1/5~1/3,相当于外周血的12~16倍。所以脐带血已成为替代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
(2)红细胞生成的原料: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铁和蛋白质。成人每天需要铁20~30mg,其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为衰老的红细胞在体内破坏释放的“内源性铁”循环再利用,约占95%;另一部分是食物供应的“外源性铁”,食物中的铁多以Fe3+形式存在,需经胃酸作用转变为Fe2+,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机体缺铁时,可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又称缺铁性贫血。需铁量增加而摄入量不足(如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铁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切除者)、铁丢失过多(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患者)均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应注意采取预防措施,如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黄豆及有色蔬菜等)或直接补充铁剂。
(3)红细胞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当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DNA合成障碍,可引起细胞核异常发育,幼红细胞分裂减慢,细胞体积较大,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内因子能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复合物,防止维生素B12被降解,并促进其吸收。内因子由胃腺壁细胞分泌,当胃大部分切除或萎缩性胃炎时,内因子分泌量减少,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也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生成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和雄激素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组织缺氧是刺激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因素。缺氧时,肾脏产生的EPO增加,EPO刺激骨髓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促使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从而使血液中成熟红细胞增加。当发生严重的肾脏疾病时,可导致EPO分泌减少,从而引发肾性贫血。
(2)雄激素:可直接刺激骨髓造血,也可促进肾产生EPO,从而使红细胞生成增多。故男性青春期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多于女性。
3.红细胞的破坏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增大,在血流湍急处可因机械冲击而破损,在通过微小孔隙时易滞留在肝血窦和脾索处,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释放出的铁被储存在体内重新利用。肝、脾是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当脾功能亢进时,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脾性贫血。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数量
1.白细胞的分类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颗粒将其划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两大类。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2.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白细胞的数量可随年龄、体质、生理状况不同而发生变化。如剧烈运动、进食、妊娠等均可使白细胞总数暂时升高(表3-2)。
表3-2 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数量和主要功能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吞噬和免疫反应,实现对机体的保护和防御。白细胞具有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等特性,是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学基础。
1.中性粒细胞 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μm)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碱性蛋白质、酸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等。细胞核呈杆状或2~5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
中性粒细胞吞噬、消化细菌的能力很强,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细菌入侵引起炎症时,它们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包围并吞噬细菌,然后释放出溶酶体酶消化细菌,并将残渣排出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自身常死亡,称脓细胞。当中性粒细胞破裂时,释出各溶酶体酶,能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肿。脓细胞与溶解的细菌、组织碎片形成脓液。临床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往往提示为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
2.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2μm,胞核分叶不清楚,胞质含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引起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症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聚集于过敏反应的局部,发挥作用。
3.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呈圆形,直径10~15μm,细胞核通常有2~3叶,呈眼镜状,深紫色。胞质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紧密排列的砖红色或鲜红色嗜酸性颗粒,折光性强。
嗜酸性粒细胞吞噬能力较弱,因不含溶菌酶,基本上无杀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临床上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时,常伴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5~30μm,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较大,呈圆形或类圆形。胞质较丰富,呈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有时可见伪足状突出。
目前认为,单核细胞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还能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单核细胞也是机体对付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5.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大小不等,血液中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一定数量的中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极少,核内染色质多,染色较深。核圆形深染,核周围浅染,胞质呈蓝灰色。
淋巴细胞又称免疫细胞,可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三种。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自然杀伤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
三、血小板
(一)血小板的形态和数量
血小板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碎片形成。血小板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在血涂片上,血小板形状不规则,呈多突状,常聚集成群。
正常成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应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数量减少到50×109/L以下时,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轻度损伤或仅血压增高即可使皮肤和黏膜下出现瘀血点,甚至出现大块紫癜,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一般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
(二)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黏附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为血小板黏附。黏附是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起始步骤。
2.聚集 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称为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通常出现两个时相:第一时相由受损组织释放的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所引起,发生迅速,为可逆性聚集;第二时相由血小板释放内源性的ADP所引起,发生缓慢,为不可逆聚集。血小板聚集是形成血小板血栓的基础。
3.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将贮存在致密体、α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的现象,称为血小板释放。释放的物质主要有ADP、ATP、5-羟色胺、儿茶酚胺、Ca2+等。许多血小板释放的物质能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聚集,加速止血过程。
4.收缩 血小板中含有收缩蛋白。当血凝块中的血小板发生收缩时,可使血块回缩硬化,有利于止血;若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可使血块回缩不良。
5.吸附 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Ⅴ、Ⅺ等,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凝固,加速止血。
(三)血小板的功能
1.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营养、支持和维持毛细血管正常通透性,使红细胞不易逸出的作用;血小板能填补血管内皮脱落处的空隙,并融入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2.参与生理性止血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裂出血,数分钟后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hemostasis)。临床上,用采血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出血时间的正常值为1~3min。出血时间的长短可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
生理性止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图3-2):①血管收缩。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血管反应,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是损伤性刺激和血小板所释放的5-羟色胺等缩血管物质。若破损不大,通过血管收缩即可使血管封闭止血。②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管受损部位暴露出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黏附、聚集于破损处,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完成初步止血。③血液凝固。血管受损激活凝血系统,局部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形成了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止血。
图3-2 生理性止血过程
5-HT:5-羟色胺;TXA2:血栓烷A2
3.促进血液凝固 激活的血小板可吸附凝血因子,并释放血小板因子,促进血液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