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越剧剧种的形成
越剧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蜕变,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戏曲艺术文化,与其他众多戏曲不同,越剧不是由传统声腔演变而来,对其真正起始时间,目前也尚无准确定论,大多数人认为,“落地唱书”可以算是越剧的真正前身。从“田头说唱”到“沿门卖唱”,再到茶馆酒肆里的“走台书”,一直到1906年3月27日,进入“小歌班”时期,越剧完成了其第一次蜕变。因此,越剧的真正历史可以从这一天算起。
第一节 小歌班时期(1906—1922)
小歌班诞生于绍兴嵊州(原嵊县),初期为清唱模式,只用小锣等作为伴奏。一年时间里嵊州境内涌现出上百个戏班,为了扩大市场,也为了生存,大量戏班开始走出嵊州,走遍上虞,然后向沪杭甬等地进驻。随着小歌班商业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戏班经纪人,艺人也随之转型为专业演出人员。在杭州,1920年的“大世界”舞台就设有小歌班演出场所;在上海,小歌班更是站稳脚跟,创作了《碧玉簪》《梁祝》等一些新编剧目,颇受上海人喜爱。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戏班也开始关心演出质量,它们开始尝试乐师伴奏,特别是在过门时用丝弦替代人声接腔。1921年年初,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正式成立了第一支乐队。
第二节 绍兴文戏时期(1922—1938)
绍兴文戏的发展可分为男班(1922—1923)和女班(1923—1938)两个阶段。由于小歌班与同诞生于绍兴的绍兴大班相比,更侧重于描写家庭、情感,表演也更加生活化,因此被媒体称为“绍兴文戏”。在小歌班后期,男子戏班在上海、杭州等地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特别是在上海,有20几个有名的戏班,名角也几乎集中在上海地区。在上海演出期间,男班受“髦儿戏”的启发,开始回乡开办女子戏班,由此开启了女班时代。可以说,女班的诞生直接改变了绍兴文戏的发展方向,也为女子越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绍兴文戏女班的创立,使众多年轻女子冲破了旧社会和家庭的种种束缚,有了自己谋生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为她们争得了自由和人权。短时间内,大量女子参加女班学习。与此同时,绍兴文戏也在逐渐演变,由于演员慢慢变成了清一色的女子,使得其在唱腔、表演、剧目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
女子戏班的成立和发展,使得越剧成为唯一一种可由女子扮演所有角色的戏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祖国戏曲艺苑增添了一抹色彩。
第三节 女子越剧时期(1938—1949)
从男班变为女班,越剧完成了一次大的蜕变。自1938年起,女子戏班逐渐取代男班,著名的越剧名伶如姚水娟、施银花、筱丹桂等都是当时致力于越剧变革的前辈,为女子越剧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至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从业者开始对越剧进行了全面改革。此后,尹桂芳、竺水招等也先后投入改革行列。当然,最具影响力的是在当时为了越剧事业发展而进行联合义演,以期真正推进越剧改革的“越剧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筱丹桂、徐玉兰、傅全香、范瑞娟、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她们为越剧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一时期也被后人称为“新越剧”时期。期间还创作出了柔美哀怨的“尺调”腔。
第四节 蓬勃发展时期(1949—1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17年,是女子越剧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整个越剧界不断改造提升,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剧目创编、综合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效。流派唱腔也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越剧表演为更广大的人们所熟知,越剧演员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由于越剧主要的剧目均为男女爱情故事,因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遭到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古装戏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消失长达十年之久。1966年至1976年,越剧受到较大程度的摧残,直到1976年以后才逐渐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