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研究:从二次创新到全面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内涵与目标

第一节 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五次浪潮

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改革开放前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前自主创新的发展及特点

1.阶段1(1949—1956年):从仿造到自行设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我国被迫卷入战争,这导致我国面对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和来自西方其他国家的威胁。面对动荡的国际环境,国防建设成了当时的重点。国防建设必然要求重工业的发展,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整体产业发展非常滞后,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只有20世纪30年代最高水平的15%~80%(仪德刚等,2007),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很大。

为了尽快培育新中国的技术力量,建立技术基础,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积极学习苏联经验,采取工农业“剪刀差”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安全。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主要是帮助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初步起到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础的作用。

但是依靠单纯模仿苏联的方式所研制出的新产品并不符合我国国情。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期沈阳矿山机械厂根据用户需要,希望能设计出运输粮食的皮带运输机,但是单纯仿造苏联的模式设计出来的皮带运输机只适用于运输矿石而不适用于运输粮食。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和使用条件自行设计。所以,我国在1956年提出了“自行设计”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要求从仿造过渡到自行设计产品,提出“一方面需要广泛地吸收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又需要密切地结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设计和生产适合我国具体需要的新产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4)。“自行设计”思想是我国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的体现。以机械工业部为例,“一五”时期,机械工业部意识到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设计的重要性,在引进苏联技术和测绘仿制的基础上发展了4000多项新产品(张柏春等,2004)。在“自行设计”思想的指导下,1956年,我国设计出了一台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并培养了20多名水压设计人员(张柏春等,2004)。

综上所述,该阶段主要是以学习苏联模式为主,后期发现单纯仿造没有出路,“少”“慢”“差”“费”的技术路线不符合国情,所以提出了“自行设计”的思想。自行设计要求在吸收他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雏形。但是该阶段的自行设计仅限于个别领域(如机械工业),未从整个国家层面上解放思想。

2.阶段2(1957—1977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在原子弹、计算机、通信设备和航天这四个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当时我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出于战备考虑,提出了建立海、陆、空的战备体系,这就涉及计算机、电子学等一系列新科学。虽然经过上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初步培育了技术能力,但是在新科学方面的能力相当薄弱,亟须建设和加强。

该阶段的后期,由于中苏关系紧张,前期向苏联学习的模式不再适用,于是我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和模式。《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在学习、掌握和利用国外成就时,应该特别注意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和技术要求,防止简单的一味抄袭和盲目的模仿”。1958年,我国开始大胆地实践自己的发展模式,指出“争取苏联援助很重要,但主要还是自力更生”,而且第一次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张柏春等,2004)。

秉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一方面,我国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已经比1952年增加了近60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达到了196.9万人,比1952年增长了3.6倍(薄一波,1993)。另一方面,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了革新。1960年3月,鞍钢提出了要实行民主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其本质是通过全员参与创新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鞍钢宪法”是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典范,其弘扬的“经济民主”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

该阶段开始重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无线电电子学中的科学技术、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精密仪器等(寇宗来,2008)。在这些新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可见表1-1。

表1-1 1957—1977年我国主要创新成果

资料来源 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该阶段政府作为创新的主体,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模式开展创新活动,高效地发展了国防科技等尖端工业,而忽视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3.改革开放前创新的特点

改革开放前,创新活动是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仅仅是执行国家计划的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具体见图1-1。

图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创新体系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新动机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然后由各级政府制订计划。在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是资源投入的主体,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作为创新执行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它们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

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主导创新活动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计划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重大创新活动,“两弹一星”、合成牛胰岛素等都是该模式下成功的例子。但是该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第一,人为割断了创新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使得技术发展与企业生产之间脱节。第二,企业、研究机构缺乏创新的动力与能力。企业只是按照政府的指令进行生产,其行为实际上是政府行为的延伸。研究机构也是如此,它的任务是完成上级分配的科研项目,至于成本的多少以及应用效果如何与其无关。第三,延长了创新过程所需的时间。任何一项创新活动必须经历一个计划审批过程。当创新涉及的面宽,又跨越不同行业、不同地域时,复杂的审批手续延长了创新所需的时间。

(二)改革开放后自主创新的发展及特点

1.阶段3(1978—1995年):改革开放,解放思想

20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控、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生产手段先后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当时,刚刚经受“文革”冲击的中国,科技界一片萧条。1977年,美国科技人才有120万人,苏联有90万人,而我国只有20万人(刘国光,2006)。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关键要培育科技力量,提高创新能力。

为了让全国注重科学技术,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我国继1958年后再次提出“解放思想”。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次,为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科技迅速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并通过拨款体制改革和建立技术市场等具体举措促进科技和经济的融合(邓小平,1993b)。最后,注重人才培育。中央于1977年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这对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9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4万人,比1977年增长了2.2倍(刘国光,2006)。

该阶段我国改变了先前封闭式“自力更生”的做法,明确基于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该阶段主要的创新模式(胡钰,2010)。国家重点抓的“12条龙计划”——国家在1986年制订计划,组织科研单位、企业、大学共同合作,重点对12个重大项目进行消化、吸收,对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起了重要作用(沈能等,2008)。

该阶段创新的主要领域是农业、能源、材料、电子计算机、激光、空间、高能物理和遗传工程等8个领域,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见表1-2。

表1-2 1978—1995年我国主要创新成果

资料来源: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该阶段创新是建立在进一步解放思想基础上的。与前两阶段不同,该阶段创新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强调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应用而非国防建设。这意味着我国开始真正了解创新的科学含义,并意识到“技术推动力”和“市场拉动力”是实现创新成功的必要动力。由于国内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追赶发达国家,我国主要的创新模式是二次创新。

2.阶段4(1996—2005年):明确企业是创新主体,强调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

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转变为以各国经济实力竞争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有效地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制度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了解世界领先科技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重点领域发展高科技。

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首先,我国从经济体制入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使企业面向市场(企业不再是国家计划体制下的生产车间),为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提供了条件。其次,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实质性调整:①推进研究机构改革,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究机构,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或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入企业等方式,实现企业化的转制(彭纪生,2000)。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如199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9年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③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1999年8月颁布实施的《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及“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彭纪生,2000)。最后,明确该阶段创新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领域。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运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在基础性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刘国光,2006)。该阶段,对创新的投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具体见图1-2。

图1-2 1996—2005年我国R&D强度与人员情况

数据来源:1997—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图1-2显示,到2005年,研发(R&D)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了1.32%,而且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也从1996年的80.40万人增加到了136.48万人,增幅达到70%。

随着创新环境的改善以及创新投入的加强,该阶段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具体见图1-3。

图1-3 1996—2005年我国创新产出

数据来源:1997—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从图1-3中可以看出,1996—2005年,发明专利授予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以及表征基础研究情况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也出现了迅猛增长。SCI论文数量在国际上的排名从1996年的第14位上升到了2005年的第5位。

该阶段创新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企业逐渐成为创新的主体力量。从研发投入来看,从2001年开始,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总研发费用的60.40%,到2005年该比例达到了68.30%,企业逐步成为研发费用投入的主体。此外,对授予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按部门分布情况看,企业所占的比重也得到了迅速提升。2005年工矿企业的授予发明专利数已经达到7712项,占授予的国内职务发明专利总量的52.24%。

3.阶段5(2006年至今):建设自主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

经过前一阶段的发展,我国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对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洛桑报告》显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2005年的第31名跃升到第19名。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许多战略性产业在“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引导下并没有培育出真正核心的技术,反而是陷入了对外技术依赖的陷阱中(吴敬链,2005)。以汽车产业发展为例,我国政府试图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提高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事与愿违:我国汽车企业在合资过程中丧失了自主开发的平台和动机,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把自主创新提到了战略的高度。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的重要性。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这一阶段,2006—2009年我国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下文以2006—2009年为例来说明这一阶段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2006—2009年我国各项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4 2006—2009年我国各项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200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从图1-4中可以看出,2006—2009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从绝对值上看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从相对值来看,基础研究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维持在5.0%左右,与科研水平先进的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总研发经费的比重为4.7%,而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总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7.5%,日本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总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2.3%。

另外,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为15676亿元,投入强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中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占比超过30%;2017年研发费用总额达到1.76万亿元。该阶段我国取得了不错的创新成果,具体见表1-3。

表1-3 2006—2009年我国创新产出

数据来源:200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从表1-3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前一阶段,我国SCI论文数量以及在国际上的排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我国SCI论文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2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发明专利授予量仍在不断增加,但是发明专利授予量占总专利授予量的比例相比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提高。此外,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1999年1月到2009年8月31日)论文引用数排名中,中国位于第9位,论文总篇数为649689篇,被引用次数为3404466次,论文引用率(论文被引用次数/论文总篇数)为5.24,与排名前8位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美国排名第1,论文总篇数为2974344篇,被引用次数为44669056,引用率达到15.02(国家统计局等,2010)。可见现阶段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仅仅强调创新成果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注重发展的质量。

4.改革开放后创新的特点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而政府的作用也未被削弱。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在自主创新中扮演着创新推动者和创新环境营造者的角色。改革开放后,企业不再是附属物和执行者,而要承担创新的风险,同时享受创新所带来的收益。同时,经历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后,科研机构获得了较大自主性,缓解了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矛盾。

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的优势是:激发了企业参与创新的动力;市场机制下的创新强调了市场需求这一拉动要素,使得创新的成果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作为创新引导者,改善了创新的软环境;市场对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实现了有效配置。

二、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创新系统的演进

在改革开放前,政府在创新系统中起着主导的作用,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仅仅是执行国家计划的研发单位和生产单位,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而改革开放后,企业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主体。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创新系统的演进如图1-5所示。

图1-5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创新系统的演进

从图1-5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创新系统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以企业为主体的各个要素发挥其优势力量来共同推进自主创新(这也是协同创新的体现)。

三、经验总结及对现阶段自主创新启示

本节通过回顾、整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技术进步历程,总结出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这对现阶段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有着借鉴意义。

第一,思想解放是有效开展自主创新的前提。从1958年,国家就开始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78年再次提出要解放思想,现在思想解放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千百年政治化的儒家统治,磨灭了人们主观自主创新的精神(杨帆等,2007)。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具备自主创新精神。从1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这一例子中就可以看出思想解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当时普遍存在的思想是仿造,即买国外的产品进行仿造。工程师沈鸿向毛主席建议造万吨水压机时,受到了很多的质疑。质疑者持的观点是“要造万吨水压机,首先得有万吨水压机”,即要造万吨水压机,先要进口一台万吨水压机,并建设万吨级重型机器厂来生产万吨水压机所需的大型锻件。而当时全世界万吨水压机数量很少,进口一台根本不可能。但是沈鸿带着他的设计队伍通过几年艰苦研究,终于造出了万吨水压机。正是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沈鸿取得了这一重大创新成果。

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需要培养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解放思想,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的土壤和温床。而创新的文化氛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需要长久、持续的培育过程。所以现阶段企业还需注重培育创新型文化。

第二,人才培养是自主创新的关键。自主创新活动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创新型人才。而知识基础的建立依赖于企业员工先前的实践活动,所以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关键。在开放、宽容的氛围下,创新型人才能自主地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从而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型人才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培养;另一种是外部引进,主要是大学和科研院所输出的人才。从整个国家创新系统来看,除了通过企业内部培养创新型人才外,更重要的是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创新的五次浪潮中,政府都有相应的人才培养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倡向苏联学习,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培养人才;改革开放后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恢复了高考制度。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2010年6月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要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加强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场运作、具备科技背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

第三,市场需求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动力。在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段,创新活动的动力源于政府所认为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安全需要,而非市场需求。即便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期(1992年前),刚刚萌芽不久的非国有企业,也被认为是在与国有企业争夺原材料,造成通货膨胀、市场失控,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整顿的对象(吴晓波等,2007)。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并不能很好地推动自主创新。

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的改制,市场需求对创新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以20世纪90年代后VCD(影音光碟)这一自主创新成果为例。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电视机的普及会激发对家庭录像和重放设备的巨大需求。1993年,我国电视的普及率已近80%,但因录像机太贵,无法满足人们对录像和重放设备的需求。这一未被满足的需求为VCD技术商业化提供了市场机会。当时VCD播放系统的原理已经很清楚了,但处于技术前沿的国外企业未能捕捉到这一需求。而理解中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家发现了VCD技术的商业价值(最早开始尝试生产VCD的是万燕公司,1993年),最终价格昂贵的录像机被VCD所取代(路风等,2003)。从中可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现阶段,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及对响应速度提出的更高要求,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以海尔为例,海尔集团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出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把传统的组织结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一线员工组建自主经营体,第一时间了解和满足用户的需求。此外,企业除了满足现有市场需求外,还要考虑如何挖掘潜在用户需求,而领先用户参与创新、用户体验中心、用户创新社区等都是挖掘潜在用户需求的有效途径。

第四,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明确各要素的角色和作用,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是创新活动的决策者,而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该创新形式在相对封闭、资源短缺的环境下,通过计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将有限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中。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复杂的环境、庞大的数据信息,使得国家很难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来安排企业生产。现阶段,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协作。

首先,要明确各要素的角色。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政府是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和创新环境的营造者;高校、科研院所是自主创新系统的创新源和知识库;中介机构提供创新所需的资金、共性技术等。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政府通过有效地引导“产学研”合作,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有效自主创新。

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产学研”合作制度。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政府采购、金融、知识产权和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制度的有效实施,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和利益分配是“产学研”结合的关键因素,而知识产权则是合作成果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所以“产学研”合作要把知识产权作为解决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的中心环节。

上述自主创新活动的四种基础要素对我国创新系统的作用机制如图1-6所示。

图1-6 自主创新基础要素的作用机制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赖自主创新。我国提出的自主创新是针对过去一段时间内过分依赖引进技术而言的。路风指出:“自主创新的概念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之前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出现……创新只能自主,这对技术先进者来说是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但是对技术落后者来说,必须强调自主是因为赶超需要勇气。”路风.自主创新发展勇气——路风教授在自主创新报告上的演讲(节选).(2006-02-26)[2018-08-14].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4142965.html.

自主创新的核心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能否创新、创新的程度如何,除了机制以外,根本取决于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从何而来?从对我国创新发展历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创新的能力基础是在较长的时期里,根据我国市场需求,通过人力、知识、资金的不断积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序进律)。

第二节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国家与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竞争能力的核心所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国家与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把保持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其国会竞争能力委员会于2004年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美国国际竞争能力的“国家创新促进计划”,明确指出创新是美国在21世纪取得成功的唯一关键要素;英国提出必须确保基础科学的优异和强大;日本确定了科技创新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战略;韩国也提出技术立国战略;等等。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不仅主导了国内市场,还支撑起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拉动GDP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实践表明,通过自主创新,培育国家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是保持持续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基础。

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无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的关键。

一、自主创新的认识误区

近年来,“自主创新”一词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究竟何谓“自主创新”,多年来也众说纷纭。对于什么是“自主创新”、如何进行“自主创新”,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和观念,这里暂且称之为“认识误区”。这些误区对于当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和企业的创新决策产生了较大误导。

(一)误区一:自主创新就是追求技术领先、追求高精尖

自主创新不一定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在管理、制度、文化、商业模式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同样会创造巨大价值。例如,2002年,我国将“网厂分离、竞价上网”这一创新的管理体制引入电力产业,引发了我国电力企业战略、组织、控制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机制的持续创新。制度创新往往比蒸汽机车头或电报这类技术创新更重要。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深圳特区这一制度创新。海尔集团在多年的管理实践基础上,先后总结提炼出“OEC管理”(日清日高管理法)、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及“SST(索酬、索赔、跳闸)机制”“人人都是创新SBU(战略事业单元)”“人单合一”等具有海尔特色并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产生了不亚于技术突破的巨大效益,对于提升海尔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当部分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就是一定要掌握尖端核心技术、追求技术领先。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自主创新不一定是追求技术领先或者高精尖,只要是符合当前或未来市场需求的技术,包括先进适用技术,能够成功推向市场的技术,就是自主创新应追求的。

(二)误区二:自主创新就是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创新,就是搞原始性创新

自主创新不等于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并不矛盾。不可否认,在一些特定领域,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创新完全可取得成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毕竟我们在许多领域的技术是落后的,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在全球化时代,只靠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创新显然跟不上全球科技进步的脚步。在奇瑞汽车公司的早期产品中,不难发现清晰的借鉴痕迹。可贵的是,奇瑞公司摸索出了“以我为主营造平台,面向世界整合资源”的自主开发模式。通过整合和利用世界资源,奇瑞公司仅用几年时间就跨越了模仿型创新阶段,于2002年进入了正向研发阶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技术和人才资源,既冲破了少数跨国公司对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封锁,又大大加快了自主研发的步伐。

(三)误区三:自主创新主要是技术部门和研发人员的工作

自主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包括创意的产生、研发过程,还包括中试、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与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一系列过程,也需要涉及研发、制造、市场、管理、服务等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全体员工乃至供应商、用户等利益相关者的配合。创新不再只是企业研发人员的专利,而应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从销售人员、生产制造人员、研发人员,到售后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出色的创新源。中科院计算所前所长李国杰院士指出,核心技术的突破不能只靠少数科研人员闭门攻关,只有通过用户不断的使用,按用户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才能生产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核心技术是用出来的,有竞争力的本国产品是用户培育出来的。自主创新的成败往往不是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能力,而是取决于创新链的整体能力。

(四)误区四:通过购买获得知识产权就是自主创新

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看不到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天真地以为技术和知识产权可以通过自由的买卖行为获得,把我国科技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国内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国内搞研发成本高于国外。由于技术和资金一样可以流动,关键技术也可以通过引进获得,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外国。当前,应该主要抓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先改善产业要素禀赋而不是攻克关键技术,等资金和人才积累多了,才有条件强调自主创新。

也有些人认为,现在提自主创新超前了。现在我国还不具备自主创新的条件,等再积累一段时间,具备足够的实力后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路径的问题,就是到底要走什么路。以程控交换机为例,20多年前刚开始从法国、比利时引进时每线是480美元,当我们自主研发成功后,价格迅速下降,到最后已经是每线1美元。华为是1987年成立的代理通信设备的小企业,当时类似华为的企业国内有200多家,但是华为和其他做代理的企业的唯一不同,就是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表现出对技术的投入和对技术的执着。1991年“华为基本法”就明确规定华为每年要拿出不少于10%的销售额投入研究开发。华为经过短短20年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五)误区五:自主创新就是技术模仿

对近年来国内有关自主创新的研究和报道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混淆自主创新与模仿型创新的情况经常发生,一些企业将许多模仿型的新产品开发作为自主创新成果大肆宣扬。

实际上,只要稍微细心分析这类报道,内行人都清楚在这些所谓自主创新的成果中,大部分都只是对国外产品的简单模仿,即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生产的产品。显然,这是把自主创新理解为我国科技人员独立开展的创新工作,这只是从创新活动的表面状况出发的。而自主创新的本质应该是在创新结果基于独特的(区别于国外企业)产品技术平台这一核心内容之中。

二、自主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描述,但目前国内已逐步形成共识。

自主创新,是以我为主,以企业为主体,以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以及掌握高附加值价值链活动与市场为目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自主创新,顾名思义,就是以自己力量为主开展的创新活动,这样的定义是与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相对而言的。但是,这样的理解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当今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变革的环境下,没有一个企业,甚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进行完全独立的自主创新。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其他企业或国家的技术而发展,而且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烈。不用说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较大程度的技术依赖无法避免,就是如科技力量很强大的美国,都越来越多地应用日本、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技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自主创新并不在于摆脱对其他国家或企业的技术借鉴,而应在于我们能够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一定地位,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并由此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和盘剥,获得较丰厚的回报。由此看来,自主创新不是一概地摆脱国外技术,而应尽可能地利用全世界的技术资源,使之融入我们的技术系统中。

那么,什么样的创新才能使我们在产业价值链上取得自主的地位,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呢?只有先考察创新的阶段过程和产业创新的动态过程,理解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价值链定位,才能理解自主创新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位置和意义。企业创新过程如图1-7所示。

图1-7 企业创新过程

从图1-7可以得知,创新的成功必须是科技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结合,而这种结合是通过创意产生、系统平台设计、产品与工艺设计、制造与销售来实现的。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从科技发展与感知市场需求到制造与销售的整个创新过程不可能由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单独完成。因此,每个企业、每个国家只能在某个创新阶段建立自己的优势地位,由此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往往从创新过程的后端(也是最低价值端)开始,逐渐向产品与工艺设计等较高端创新活动扩展。

那么,企业究竟应该上升到创新活动的哪个阶段,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并由此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和价值盘剥,获得较丰厚的回报呢?显然,仅仅在产品与工艺设计阶段开展活动,还是得依赖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技术系统平台,基本没有自主可言。而投入巨额资源在众多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上与发达国家一争长短,却是与我们当前的科技实力和资源禀赋的要求相抵触的。因此,自主创新的内涵要求我们把努力的重点放在创意产生与产品系统平台的培育与建设上,这样使我们的企业能够控制或参与控制整个价值链的运行、价值的形成与分配。通过建立独特的系统平台,我们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我国客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利用并整合价值链资源,形成价值链地位优势。

三、自主创新的趋势:全面创新

新形势下的自主创新是在内外部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全面创新。

企业创新管理理论几十年来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由单一、单纯的技术创新,到组合创新,进而发展到基于核心能力的各种创新的有机组合。20世纪90年代,创新还主要停留在注重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而今天的创新更关注企业的创造力和增长动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足,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长期偏低,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水平和层次较低等问题。大量实践表明,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相当部分技术创新项目没有实现预期效益,主要原因不在于技术因素(如研究与开发、产品与工艺创新及其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基础设施等),而在于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制度(包括产权、激励制度等)、市场、人力资源管理等非技术因素没有与技术因素协同好。造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科学和系统的技术创新管理新理念的指导,对新形势下竞争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对技术创新的更高要求缺乏足够认识,缺乏系统观和全面创新思想。

总之,环境的动荡、竞争的日益激烈和顾客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竞争,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响应顾客全方位的需求。这就不仅要求企业努力进行技术创新,而且要求企业必须以此为中心进行全面、系统、持续的创新。从传统创新管理向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TIM)的转变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当前,国际上部分先进企业已经开始了TIM的实践,如3M、惠普、诺基亚、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等。可喜的是,我国部分先进企业也已经开始了TIM的实践探索。如海尔集团近年来根据全面创新的思想,以其创新文化为保障,通过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再造创新,提倡并从组织管理制度上保证“人人都是创新SBU”,大大提高了全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宝钢集团以观念创新为先导,近年来根据全面创新的思想大力推进系统创新工程(ESI),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的国内企业来说,尽快把握TIM的内涵,并付诸实施是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浙江大学许庆瑞院士带领创新研究团队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体系(许庆瑞等,2003)。全面创新管理的内涵是: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全面创新管理应该包括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就是指所有员工、所有部门全流程、所有供应商和利益相关者。全要素就是指思想观念、文化、技术、战略、市场、组织、制度与管理。全时空就是指全区域、全球资源、7×24小时创新。

任何一个企业无法在所涉及的各个技术领域都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任何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不可能都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和技术。创新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独立地进行创新将更为困难。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与外部各种组织之间的有效合作,共同取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

为此,美国Chesbrough教授(2003b)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有价值的创新可以从公司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获得,其商业化路径可从公司内部进行,也可从公司外部进行。公司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相互补充的创新资源,企业内部技术的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内部进行,也可以通过外部实现。

全面创新成为创新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科学的春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进入跟踪、并行、领跑兼有的阶段,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

我国科技要由大到强,必须把创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树立起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落实下去,坚持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破除制约创新的一切思想和制度障碍,在“全面”上下更大功夫。

全面推进创新,必须把创新落实到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既要发挥好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又要让更多技术创新成果进入百姓生活,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保障国家安全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创新,必须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畅等突出问题,系统提升我国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佚名.中国全面进入创新时代[EB/OL].(2016-06-17)[2018-12-01].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6-06/17/content_341695.htm? div=-1.

第三节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特殊性

一、国情的特殊性

中国是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大国,具体来说是人口众多、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均收入水平低、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整体还处于发展之中,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等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欧阳峣(2009)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提出“大国综合优势”概念,主要表现为“大国”与“转型”的优势。其一,中国是一个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有的地区或部门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和适用技术优势,有的地区或部门又具有资本优势和高新技术优势;其二,中国是一个处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国,不同地区和部门转型的进展也不平衡。对这些不同的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积极因素的“集合体”,即“大国综合优势”。它包括高新技术、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国内市场,这种优势是小国所不具备的。这也为我国自主创新提供了特殊的环境条件。

二、资源条件的特殊性

虽然中国整体拥有的自然资源不少,但按照人口平均,在国际上低于平均水平。另外,我们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支持占世界22%的人口规模。据统计,我国人均石油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额不断增长,国家统计局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3.6亿吨标准煤,比2015年增长1.4%。《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显示,我国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27%的钢材以及60%的水泥。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建立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的快速增长,使资源日益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

此外,我国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不高。根据国家发改委2014年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每创造1万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韩国的2.8倍、日本的8倍。目前我国的原材料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强度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未来我们不可能继续沿着传统的粗放型发展的老路走下去。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自主创新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多信仰、地区发展不平衡、正处于高速增长期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差异化、多层次化、持续化和非常庞大的潜在内部市场需求。

仅以“春运”为例。独具中国特色的“春运”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人类大迁徙”。交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将近30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约占世界人口的1/2。工信部2018年2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春节七天假期期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为123.7亿条。由此可见,中国市场是多么庞大和特殊。

我国发展自主创新不仅可以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市场将起到支撑性的基础作用。这与新加坡、日本等本土市场有限、主要面向出口和外贸导向型的创新道路应该是不同的。

四、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国展现出的紧急应变能力、动员能力和众志成城的集体意志,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令众多海外媒体感叹“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再如,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我国高铁技术短短五六年间从引进消化到再创新,走完发达国家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这些无不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下团结协作、联合攻关的强大力量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从另一方面说,正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决定了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这一难题的战略安排。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历程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在发展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关键产业水平,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立足点。

另外还有些特殊问题,包括中国文化历史的背景,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

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依靠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在内的全面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四节 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

一、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的三大问题

第一,创新意识问题。受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束缚,我国和西方在创新意识方面存在差距。

第二,经济安全问题。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尚不足40%,而且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2015年我国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过50%。何亚非.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超50%[EB/OL].(2015-09-30)[2018-12-01].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50930/120823387140.shtml.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使得我国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韩小明等,2009),及早摆脱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依赖,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资源和环境约束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本就是人均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种质资源等)最紧缺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更使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3.7吨标准煤/万美元,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

我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上述三大问题,核心技术缺乏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五点。

第一,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对创新的认知存在差距。我国全社会对创新及创新型国家建设还存在模糊认识,创新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还比较薄弱,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理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二,机制、体制存在问题。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体系的主要差距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首先,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其次,科技资源宏观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不能适应创新发展新形势。再次,培养和激励创新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不完善,缺乏创新文化环境。从次,部分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运行机制和功能不协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

第三,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差距,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见表1-4)。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4%。

表1-4 我国和创新型国家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上的比较

第四,对创新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首先,与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投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08%,与创新型国家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中71%没有技术研发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2014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消化吸收经费和技术引进经费的比值为0.45∶1,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如日、韩等国用于消化吸收和技术引进的经费比值在1∶3左右,部分重点领域高达1∶7。

第五,缺乏科研和创新型人才。2014年,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7512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为3170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但按全国人口平均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仅为556.4人/万人和234.8人/万人。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人。近些年,海外留学生回流加快。但是,创新型人才不足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习近平,2016)。

二、我国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体系

第一,针对创新的认知差距的问题,确立文化维度上的中期战略目标。文化上,要积极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以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

第二,针对创新投入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足的问题,国家决定加大研发投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到:“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

第三,针对机制、体制问题,国家将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置的中期目标为:“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第四,针对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差距问题,国家将促进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大力发展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新兴产业,保证可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置的中期目标为:“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经济上,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中期目标为:“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第五,针对企业缺乏高层次人才问题,国家决定在人力资本上,培养造就具有世界科研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中期目标为:“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目标体系如图1-8所示。

图1-8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目标体系

2016年7月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要在2020年进入前15名的目标(见表1-5)。

表1-5 “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指标与目标值

注:*为2013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