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周仲瑛抄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心悸案3(扩张性心肌病)

武某 女 60岁 农民 初诊日期:1998年9月9日

初诊(1998-09-09):心慌、气短2年,最近查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长期用地高辛、速尿、消心痛等药治疗,仍难以维持,病情反复发作。症见心慌,气喘,胸闷,小便量少,汗多,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大便少行,口干,脉细数,苔薄黄,中部光,质淡紫。1998年7月2日南京鼓楼医院心电图示“左室扩大,三尖瓣低流量并开口,左室功能正常范围,二尖瓣关闭不全”。证属气阴两虚,宗气不足,心脉瘀阻。

制附片4g 潞党参15g 太子参15g 生黄芪12g 炒玉竹10g

大麦冬10g 苏 木10g 葶苈子12g 石菖蒲9g 炙甘草3g

丹 参15g 泽 兰15g 泽 泻15g 全瓜蒌12g 白檀香3g

砂仁(后下)3g

14剂

二诊(1998-09-28):药后心慌、胸闷、气喘基本平稳,精神明显改善,呕恶未作,纳可,尿量正常,舌光减轻,苔少,质暗紫,脉细数。治守原意。

上方加煅龙牡(先煎)各20g,去瓜蒌。14剂。

三诊(1998-10-14):近来精神继续改善,食纳转佳,有时胸闷,动则气喘,口干减轻,但仍汗多,二便正常,舌苔薄,质暗红,脉细略数。仍当益阴助阳,养心通脉,降气化痰。

初诊方改制附片为10g,葶苈子15g,黄芪25g;加茯苓12g。

因患者身处外地,无法常来就诊,在当地按本方取药,继续巩固。据其亲属转诉,目前症情平稳,胸闷、气喘、呕恶等症均未再发,精神良好,食纳正常。

·点拨 本病应属中医之心悸、喘证范畴,患者以心慌、气喘、胸闷为主症,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而以本虚为主。本虚在于心肺气阴不足,心气虚则心慌动悸;汗为心液,心虚则心液外泄而汗多;肺气虚则喘促不宁;心肺阴虚则口干,苔少而光薄;因气虚推动血脉无力,则血行不畅,瘀阻心脉,而见舌淡紫。故治拟益气养阴,活血通脉,选方人参养荣汤合丹参饮加减。

·问难 先生,本案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为何要用葶苈子、泽泻、茯苓等利尿药及温阳的制附片?

·解惑 古人云“血不行则为水”,本案病理因素虽以瘀阻心脉为主,但从小便量少、恶心呕吐、不欲饮食等症分析,已存在瘀阻水停的病理改变。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则尿少;水饮停于胃肠则不欲饮食、恶心呕吐,故加用葶苈子、泽泻、茯苓等利尿药。本案虽以气阴两虚为主,但已有气虚及阳、阳气亏虚的征象,如阳虚水泛之尿少、呕恶、动则气喘、舌淡等,故加用制附片,既能温补阳气,又能温化蒸腾水气。

·问难 先生,本案始终采用丹参饮,该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胃诸痛,本案并无心胃疼痛,用之何意?还有苏木有何作用?

·解惑 丹参饮由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化瘀行气止痛的良方。本案虽非心胃诸痛,但属典型的心胃同病,由于心脉瘀滞而致气机不畅,胃气郁滞上逆而见纳少呕恶,故其病机符合心胃血瘀气滞,即可用之。苏木功擅行血祛瘀,入心经,现代药理发现其有强心作用。

·体悟 本案原发病为扩张性心肌病,演变为心功能不全,病理改变既有心肌收缩力下降,泵血能力不足(心慌);又有全心功能不全,肺循环、体循环充血(胸闷、气喘、纳差、呕恶、小便量少)。其病理根本在于气(阳)阴亏虚,病变脏腑重点在心、肺,由于气(阳)阴不足,血脉鼓动无力,而致瘀阻心脉,血结水停。治疗重在益气温阳,养阴宁心,重用生黄芪、党参、太子参以甘温益气,玉竹、麦冬养阴,制附片温阳化气利水,以苏木、丹参、泽兰活血化瘀通脉,砂仁、檀香行气和中,以葶苈子泻肺降气利尿,泽泻、茯苓渗淡利水,石菖蒲化痰安神宁心,全瓜蒌宽胸散结,煅龙牡固涩敛汗,以防由喘致脱。全方标本兼顾,而以治本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