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亮相欧洲——访德国有感
黄 煌
发表于:2010-05-16
应德国AGTCM针灸中医协会主席Nilsvon Below先生的邀请,我于5月12~15日,出席了在德国南部古城罗森堡召开的第41次德国国际中医药大会。这是每年一次的欧洲中医界的盛会,大约有千余位来自欧洲以及其他国家的中医药工作者聚集在这个著名的欧洲古城,交流经验,探讨学术。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欧洲国际中医药大会,但这是一次成功的经方之旅。大会安排我演讲及一天半的专题经方讲座。13日上午,我在大会发表演讲,向与会者介绍了经方,强调了经方那无与伦比的价值,强调了当前推广经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3日下午和14日一整天,我在分会场开讲经方,分别介绍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半夏厚朴汤、温胆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大柴胡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小柴胡汤等常用经方。百余人的分会场一直座无虚席,讲座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我与翻译张卫华女士三次谢场。《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德文版)、 《张仲景50味药证》(英文版)、《中医十大类方》 (英文版)十分畅销,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一度脱销,书店工作人员不得不连夜驱车来回4小时到慕尼黑取书。我已经接到来自德国、荷兰、法国、比利时、加拿大、瑞士、意大利等国有关中医教学机构和中医药组织相关人员的讲学邀请,很多医生希望来南京学习经方。经方,成为这次大会的亮点,经方成功亮相欧洲。
这次的经方亮相欧洲是有基础的。几年来,国内的经方研究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重视和关注。这次遇到许多熟面孔,以前他们在南京或英国听过我的讲座,或已经读过我的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前年推出了《张仲景50味药证》英文版。国际上一些著名刊物也已经介绍过我和经方,如澳大利亚《天窗LANTORN》杂志就多次刊发介绍我的文章。在这次大会会刊上就将有我照片和温经汤的版面广告。此外,为配合这次大会,德国Verlag Müller&Steinicke München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德文版。大会会刊也用大版篇幅介绍了我的经方学说。我有预感,经方将在欧洲越来越热,经方可能成为针灸之后在欧洲的第二个中医学高潮。
我以上的预感基于如下的思考:首先,欧洲医药分开,医生无需靠卖药维持生计,他们有兴趣研究经方的应用并评价经方疗效;其次,欧洲中药价格昂贵,大方吃不起,经方药物少,经济实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欧洲有一个宽松的中药经营环境,德国可以使用麻黄、附子、黄连,荷兰的中药进口政策更为宽松,欧洲的中医店越来越多。会上,德国同德堂药店的德国老板告诉我,这几年德国的中药用量持续上升;第四,欧洲对东方文化一直很有兴趣,在德国,针灸、气功、推拿、药膳、中国武术、太极拳等均受民众欢迎,这些内容都在这次大会上竞相展示。很有意思的是,我参会之前,德国汉堡的道太极学校已经为20多位德国中医爱好者讲述了两天的体质与保健,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认真记笔记,这次让我说五苓散、当归芍药散等保健经方的用量和用法。平时,他们也会服用当归、黄芪、茯苓等中药以保健。还让人惊奇的是,德国许多医疗机构有很多中医诊疗中心或中医科。
这次参加会议的中方人员虽不多,但大会对中国十分重视。罗森堡的市政厅大楼悬挂起了德国、中国、日本三国国旗和本次大会会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灿烂的阳光下特别醒目。作为一名参会的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但更有一种紧迫感。经方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一部分,经方是中国的,但也属于全人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经方在其故乡发展得更好,也希望中国的中医借助经方能振奋精神,希望中国的药业界借助经方将中药贸易做大做强。为此,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经方的普及与推广——经方的教育要先行。要集中国内经方研究、教学、临床的力量,培养一批高级经方医生和经方师资,编写一批实用简约的经方教材和通俗书籍,整理和研究经方文献。
第二,认真做好经方的国际教育工作,使其成为国际教育的新增长点,增强我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作用。
第三,要尊重中医学术的流派特点,满腔热情地扶持各种中医流派的发展,经方派、火神派首先应该在高校开固定讲座,并设立研究机构。
第四,国内医药界要联手发展经方,中药的生意没有经方家的参与很难做大,要研究疗效稳定、安全快捷、质量稳定、便于保存的经方制剂,利用经方作为载体,将中药推向国际市场。
第五,尽快修改《药典》 (中药卷),放宽对中药用量等方面的限制,自己捆绑自己实在说不过去。
愚医 发表于:2010-05-18
黄老师这次德国之旅,为经方的输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要输出经方,德国和法国是最好的切入点,研究中国医药最早的就是这两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民间医学在这里很受重视。世界上第一本足底按摩著作就是德文版的,第一本耳针著作是法文版的。刮痧在德国也有市场。反观我国,却看不起这些民间医学。
几年前,德国搞了一个“针灸止痛”的研究,这个研究的结果是最后获得保险公司对针灸医疗承保。参与的针灸医师2万多人,患者50多万。
德法两国经常举办中医药的学术研讨,去年冬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也举行了世界针联会议。
十多年前,我也曾教过几个德国和日本的学生,她们不但能说,而且能写中文,他们学习特别认真、严谨。如果我说这是他们的民族性,可能立即有人会骂我。如果你有机会跟日本人和德国人打交道,你会觉得他们对我们的古代文化很佩服,更能虛心学习。这点,黄老师应该体会甚深的。
如果你有机会到德国去工作的话,你会得到比国内更大的发展机会,特别是针灸。在德国出诊,你停车时在车前放一个牌子——针灸医师(acupuncturist),一般可免警察抄牌。在我国,中医会受到这样尊重吗?我有一个德国的朋友,他每次来香港都要买5000支梅花针。我问他用来治什么?他说是治boldhead(秃头),德国男人秃头甚多。看看这个例子就知道德国的中医市场是庞大的,中药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加。
自强不息 发表于:2010-05-18
经方将在欧洲越来越热,这句话让人既欣慰又不是滋味。
Zure 发表于:2010-07-14
真的很好,有老师这样的学者,是中医之幸。
德国、日本都是研究中医、中药很有影响的国家,真希望中国这个中医药的发源地不要被两个后起之秀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