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络病病机特点
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病邪侵入的通路,各种致病因素伤及络脉最易影响其运行气血的功能而致络病。络脉既有循行于体表的阳络,也有布散于脏腑区域的阴络,形成外(体表阳络)-中(经脉)-内(脏腑阴络)的分布规律。络病病位也有多层次性,既有病起于阳络,由阳络传至经脉的浅层次传变,也有邪由经脉传至脏腑阴络的深层次传变。六淫外袭侵及阳络阶段,由于病位浅、病程短、病情轻,疾病易愈,或较快传入经脉,因此并非络病学讨论的重点。当病程处于经气阶段,若正不敌邪或失治误治,病邪可进一步传至脏腑之阴络。络病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及外感重症中的络病病机状态,即病邪侵犯或盘踞在循行于体内脏腑之阴络阶段发生的病理变化。络脉作为从经脉支横别出的网络系统,具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络分阴阳、循行表里的独特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气血行缓、面性弥散、末端连通、津血互换、双向流动、功能调节的气血运行特点。因此,致病因素通过多种途径伤及络脉导致络病时,表现出与络脉生理结构和气血循行特点相适应的病机特点: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积成形。
一、易滞易瘀
络脉从经脉分出后,像树枝样逐级细分,由别络至缠络、系络直至其末端孙络。络脉结构细小,末端直接与脏腑组织相连,是营养代谢进行的场所。随着络脉分支层次的增多,络体愈加细窄迂曲,络中气血的运行渐趋缓慢,以利于营养物质向脏腑组织的渗灌并与代谢废物充分交换。因此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的输布环流,易致络脉瘀滞状态。滞和瘀尚有程度的不同,一般先有气化功能失常,络气郁滞,或络气虚乏推运无力而滞,气化不利则津凝为痰,气失流畅则血行涩滞,痰瘀阻滞,络脉由滞到瘀,导致络脉运行气血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则瘀塞不通。不通则痛,久痛不已,痰瘀阻络进一步影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加重气滞,故《灵枢·痈疽》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这种病机变化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迁延难愈,故清代名医叶天士力倡“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之说,正是反映了络病易滞易瘀的发病特点。
二、易入难出
阴络循行体内布散于脏腑,正如明代张景岳《类经》所说:“以络脉为言,则又有大络孙络、在内在外之别,深而在内者是为阴络……浅而在外者是为阳络。”清代名医叶天士亦说“阴络乃脏腑隶下之络”(《临证指南医案·便血》),进一步指出了阴络随其循行部位成为所在脏腑结构及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气由经进入脏腑之络即成为所在脏腑之气,形成该脏腑的主要功能;血液由脉进入脏腑脉络而发挥渗灌濡养作用。病邪由经入络,偏聚某一脏腑之络,络气郁滞即该脏腑之气郁滞,脏腑功能失调,久则气滞血凝痰结,络脉瘀阻甚则瘀塞不通,正如叶天士所说:“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临证指南医案·积聚》)由于病位深、病程长,正虚邪恋,病邪盘踞脏腑之络,疾病缠绵难愈,故叶天士说“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年多气衰,延至废弃沉疴”(《临证指南医案·痹》),吴鞠通则称其“久而不散”(《温病条辨·秋燥》),张聿青更明确指出“横者为络,邪既入络,易入难出,势不能脱然无累”(《张聿青医案》)。诸家所言道出了邪入脏腑之阴络,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络道,病邪易入难出,胶痼难愈的病机特点。
三、易积成形
气无形,主功能;血有形,主形质。气在经络中运行即为经气,发挥着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调节控制功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血在脉络中运行,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并在脉络末端完成津血互换及营养代谢。叶天士所言“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正是指出了病邪在气分阶段主要是功能失调,病程久延,由气分延及血络,则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病理损害。叶天士说:“夫热邪、湿邪,皆气也,由募原分布三焦,营卫不主循环,升降清浊失司,邪属无形,先着气分……但无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气入血,一定理也。”(《叶天士医案存真》)络脉为气血津液渗灌的场所,久病络气郁滞,气化失常,影响气血津液正常的输布渗灌,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混处络中,导致络脉瘀阻,或结聚成形而为牴积,形成临床诊查明显易见的有形病变。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络病的这种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为深入研究络病的病理实质,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符合中医辨证又广泛借鉴现代理化检查技术,科学规范的络病诊断标准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中西医结合创建新的络病病机学说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