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神验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刊明目神验方

弘治十三年庚申秋八月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1)重梓

目疾证候总论

赤眼赤肿脏积毒,赤而有痛肝之实,

赤而昏者肝之虚。大眦赤者心之实,

小眦赤者心之虚。白眵多者肺之实,

多眵泪出肺之虚。羞明怕日脾之实,

赤脉荡眼肝之实(2),视物不见(3)脾脏虚。

茫茫黑花肾之实,迎风有泪肾之虚。

赤脉伤眼心克肝(4),白膜遮睛肺克肝(5)

迎风受痒肝邪传(6),早晨昏者头风痒。

日中昏者疾(7)之作,夜间昏者定脑冷。

日间痛者阳之善(8),夜间痛者阴之毒(9)

浮翳遮睛肺之热(10),胞螺(11)突起睛之损。

眼睫倒入五脏损,赤膜遮睛五脏热(12)

瞳仁倒入血气衰(13),头晕目前赤星乱。

不痛不痒血气衰,赤而热(14)痛血之实。

血侵睛者肝虚热,久昏物遮卫经(15)实,

痛而憎寒卫中虚。左赤传右阳经旺,

右赤传左阴经旺。左右相传热邪攻,

目睛黄者酒之毒,两眼赤烂风热攻。

目近视者脏腑劳(16),每年发者是天行。

拳毛倒睫肺之损,数(17)年赤者肝受风。

眼见赤花肝之虚(18),目涩倒睫脏腑(19)虚。

两目赤肿风毒攻(20),眼珠突出脏不和。

目中虚血决阴旺(21),大病后昏脏不和。

阳毒病后下元虚,阴毒病后热气攻。

(22)水眼昏肾受湿。孕妇目昏肝不足,

产后晕昏血气衰。小儿赤烂胎风热,

小儿班疮(23)胎受毒。小儿白障肺壅实(24)

小儿生翳感风热。小儿雀目肝不和,

小儿青盲肝经虚。小儿生疮胎秽湿(25)

小儿疳眼五脏虚(26)。青盲有翳肝风热。

睊目(27)之疾风邪克(28),眼内出脓阴气攻。

目偏视者(29)脏腑劳,目眇(30)者血气凝滞。

两目昏肿热冲脑,或针或割目之损。

用药医师须细审(31)

论五轮主病根因

血轮病,因心经大热惊恐生,宜泻心凉肝。

气轮病,因侵冒寒暑忧思生,宜宣肝补心。

风轮病,因肝经热毒气怒生,宜泻肝补肾。

肉轮病,因饮食不节热毒生,宜凉肝泻脾。

水轮病,因酒色过度虚损生,宜补肝补肾。

论五轮病证

大小眦属心,病则赤脉上生,昏热肿痛赤烂,多生浮翳,血灌瞳仁,大眦先赤而传小眦,左眼先患而传右眼,其病在心。

黑睛(32)属肝,病则昏暗黑花,头疼有泪,其病在肝。

上下睑属脾(33),病则眼胞肿起,胬肉侵睛,外生小块在廓,名曰偷针,倒睫拳毛,其病在脾。

白睛属肺,病则白睛肿起,多生瘀肉,有泪,白膜侵睛,名曰气障,其病在肺。

瞳仁属肾,病则眼目昏暗,瞳仁青绿,头疼冷泪多,故睹人物若堆烟,视太阳若水花,久而不治,青盲内(34)障,其病(35)在肾。

论八廓病证

关泉廓,病主瘀肉侵睛。

水谷廓,病主额角常痛,眵泪多黑花。

会阴廓,病主昏暗泪生。

胞阳廓,病主睑肉赤肿,睛疼多瘀血。

清净廓,病主两眦痒痛泪出。

传道廓,病主昏蒙多泪。

津液廓,病主血丝侵睛,胬肉生睑。

养化廓,病主赤筋,倒睫拳毛。

论五脏所属轮廓贯通

肝属东方甲乙木,在眼为风轮,贯清净廓胆。

心属南方丙丁火,在眼为血轮,贯胞阳廓命门。

肺属西方庚辛金,在眼为气轮,贯传道廓(36)

肾属北方壬癸水,在眼为水轮(37),贯津液廓(38)

脾属中央戊己土,在眼为肉轮,贯水谷廓(39)

五轮虚实用药法

肾病宜补,肉苁蓉、附子为主。

肝病宜宣,黄芩、柴胡为主。

益肺用人参、五味子为主。

益气用人参、木香为主。

凉心用黄连、大黄、栀子为主。

凉肾用黑牵牛、白牵牛为主。

泻脾用黄连、朴硝为主。

五轮所属主病之图

img6

瞳仁大而有窟(40)者,不治。大小眦为血轮,属心火;黑睛为风轮,属肝木;瞳仁为水轮,属肾水;白睛为气轮,属肺金;上下睑为肉轮,属脾土。瞳仁小而无窟(41)者,可治。

八廓所属主病之图

img7

关泉廓属小肠经

水谷廓属肺经

会阴廓属肾经

胞阳廓属命门经

清净廓属胆经

传道廓属太阳经

津液廓属膀胱经

养化廓属肝经

圆翳内障(42)

肝肾虚 诗曰:

圆翳犹如水上盘(43),阴阳大小一般般。

金针一拨分明见,丸散须安肾与肝。

img8

合用镇肝丸(44)、虎睛丸(45)、聚宝丸、化毒丸、青金丹、卷云膏。

冰翳内障(46)

img9

热泪凝结 诗曰:

如冰凝结瞳仁侧,左右看看透里白(47)

金针三五如云散,记得当初曾暗黑。

合用羊肝丸(48)、泻肝丸、分珠散。

滑翳内障(49)

img10

脑脂凝结 诗曰:

初生黄色白凝烟,似水如银珠子连。

若识根源深妙处,金针横拨始安然。

合用还睛丸(50)、羊肝丸、黄连膏、三花五子丸(51)

散翳内障(52)

img11

肺家热,脑冰结(53) 诗曰:

两眼昏沉似雾披(54),病源还是脑凝脂。

针下往来三五拨,方知真个是明翳(55)

合用四物汤、谷精散(56)、磨风膏、宣肺汤、清金散(57)、雄猪散。

浮翳内障(58)

img12

肺家热 诗曰:

乍看白色眼中瑞(59),阴小看时阳里宽。

用药频频点翳子,烦劳心力必然安。

合用宣肺汤、七宝散(60)、白万膏、细辛散、川芎散。

小翳内障(61)

img13

肝肾热 诗曰:

班疮患后忽侵精,隐隐如银似白丁(62)

灵宝镇肝丸散服,一年忌慎必须明。

合用化毒丸、还睛丸(63)、三黄汤、清凉饮子。

沉翳内障(64)

img14

胆肝壅热 诗曰:

隐隐如沉黑水深(65),更如(66)肝胆热来侵。

可怜黑暗朦胧见,直(67)候三年始可针。

合用灵宝丹、救睛丹(68)、羊肝丸、美玉散(69)、二和散(70)

横翳内障(71)

img15

肾虚 诗曰:

翳生眼上薄微微,剑脊(72)之形急早医。

莫待展开遮障后,那时休怨鬼神欺。

合用匀气散、还睛丸、春雪膏(73)、苁蓉丸、天门冬散。

偃月翳(74)

img16

肾热毒 诗曰:

翳生偃月难知觉,睑内上睛微下薄。

涩痛羞明急早医,莫放(75)月圆之候恶。

合用泻肝散(76)、定志丸、谷精丸、连翘散(77)

枣花翳(78)

肝胆热 诗曰:

img17

周回锯齿枣花形,涩痛皆因泪结成。

无时热泪须频落,去风止泪即能明。

合用谷精丸、分珠散、蝉花散(79)、青金散(80)

白翳黄心(81)

img18

肝肾热 诗曰:

脑脂凝结白如霜,厚处还即在中央。

金针拨去仍依旧,方信明医妙述(82)良。

合用谷精散(83)、川芎散、镇肝散、二和散、三花五子丸。

黑花翳(84)

img19

肾虚 诗曰:

黑花睛翳凝青色,上下飞蝇伏难测。

此病皆因睛血虚,补肾调肝免他厄。

合用还睛丸、四物汤、灵宝丸(85)、青金散。

风变内障(86)

血气皆虚 诗曰:

乌绿青红及黑黄,证候难交(87)视睹光。

img20

后有脑脂凝结就,任将针拨未明妨。

合用还睛丸、镇胆丸。

雷头风(88)

img21

上热下虚 诗曰:

一回发后最堪伤,太阳疼痛不寻常。

两眼八廓俱紧痛,急早求医免失光。

合用太阳丹(89)、川芎散、朱分丹。

惊振外障(90)

img22

血凝滞 诗曰:

忽因撞损眼睛中,恶血停留在内冲。

晓夜难禁疼与痛,镰(91)除瘀血始无凶。

合用退血散(92)、四顺散、清神散、雄猪散。

丝风内障(93)

肝胆热 诗曰:

一点形铺(94)似丝装,皆因肾水热风伤。

或开或合如麻米,不睹三光(95)百岁殃。

img23

合用灵宝丹、泻肝散、青黛丸(96)、清神散、川芎散。

乌风障(97)

img24

肺受风热 诗曰:

痛痒昏朦似物瞒(98),皆因肺受热风蒸。

志心(99)服此汤丸散,免使从兹黑暗成。

合用宣肺汤、四物汤、清神散、川芎散(100)

黑风障(101)

肝虚热 诗曰:

此病皆因肝受(102)虚,致令时见黑花飞。

急宜频服生津药,免教(103)变作五风为。

合用镇肝丸、祛毒散(104)、青金散(105)、密蒙花散(106)

雀目障(107)

img25

肝肾虚 诗曰:

肝脏虚劳积外邪,微睹三光似物遮。

朦胧如见飞蝇状,不觉看看成枣花。

合用镇肝丸、羊肝丸、救睛丸、卷(108)帘散、春雪膏。

高风障(109)

img26

血气不足 诗曰:

阳气不足阴气衰,黄昏前后见难为。

皆因欲作青盲候,到老终须似月亏。

合用四物汤、匀气散、夜明散、清神(110)散、二和汤(111)

黄风障(112)

肾虚热 诗曰:

img27

肝虚目暗不分明,后来涩痛如针刺。

热泪频倾羞见日,五风变动真来的。

合用洗心散(113)、四物汤、美玉散、二和散、三花五子丸。

伤寒后患

img28

肺热血凝 诗曰:

阳证伤寒病有因,致令赤脉肺家侵。

大小眦头频涩痛,急早求医免翳侵。

合用宣肺汤、退血散、四物汤、美玉散、二和散。

玉翳外障(114)

脾肺积热 诗曰:

img29

赤脉纵横二眦中,时时疼痛泪频冲。

此疾皆因脾肺热,渐生血翳损双瞳。

合用拨云散(115)、退血散、镇心丸(116)、青金散。

聚开翳障(117)

img30

脾风热 诗曰:

翳生聚散宛如云,才去还生是有因。

风热冲脾(118)凝睑肉,合眼如胶蘸(119)却睛。

合用洗心散、雄猪散、青黛散、磨翳膏(120)

睑黏睛睥(121)

img31

风热相系 诗曰:

两睑粘睛何所论,睑翻突与出睛平(122)

皆是脾家风热系,致令瘀血滞真(123)睛。

合用洗心散、祛毒散、分珠散、美玉散、清凉饮(124)

膜入水轮(125)

img32

肺热毒 诗曰:

肺脏多因热毒冲,致令膜入水轮中。

志心频服驱风毒(126),免得朦胧黑翳攻。

合用宣肺汤、糖煎散(127)、美玉散、牛蒡子丸。

赤脉深翳(128)

心肺热 诗曰:

白睛赤脉贯瞳仁,涩痛羞明痒不禁。

此疾多因心肺热,攒竹迎风便好针。

合用糖煎散、洗心散、宣脾汤、黄连散(129)

img33

黑翳如珠(130)

img34

肾气绝,水轮散 诗曰:

黑翳如珠病若何,肾经虚泛致令痾(131)

点点散铺(132)水轮内,十人有九不医多。

合用灵宝散(133)、还睛丸、卷云散(134)、糖煎散。

花翳白陷(135)

img35

肾虚 诗曰:

翳生睑内隐沉沉,除去风邪莫与针。

若识根源生病处,肉轮恶血气相侵。

合用防己散(136)、泻肝散(137)、三花散、青金散。

水瑕深翳(138)

img36

肾虚 诗曰:

此翳生来似有无,沉沉隐在水轮铺。

皆因气壅心劳力,早宜服药免睛枯。

合用还睛丸、六阳丹、灵宝散(139)、桃花散。

混睛外障(140)

img37

肾虚阳气弱 诗曰:

脑脂凝结流睛内,状若浮云罩碧空。

磨翳膏妙常与点,免教翳障损双瞳。

合用灵宝丹、万金散(141)、谷精(142)散、杏霜丸、磨翳膏。

他患生翳(143)

气血凝滞 诗曰:

他患因伤脏腑虚,致令血滞气冲为。

img38

好将磨翳膏常点,免使开张暗黑(144)珠。

合用退血散、四物汤、青黛丸、长春(145)膏、祛毒丹、连翘散。

逆顺生翳(146)

img39

脾肺虚热 诗曰:

上睑生时号名逆,下睑即是顺为名。

睛疼泪出并羞日,急急求医免损睛。

合用退血散、分珠散、宣肺汤、紫金膏(147)、春珠散。

鸡冠蚬肉(148)

img40

脾虚血滞 诗曰:

睑肉翳生名蚬肉,或青或黑痛难禁。

此病皆因凝血滞,将刀镰去免根深。

合用退血散、宣肺汤、分珠散、磨翳膏、川芎散。

睑生风粟(149)

脾受热毒 诗曰:

两睑疼痛涩难开,此病皆因脾毒来。

点点肉轮如粟大,泻气除风始免灾。

合用退血散、泻肝散、美玉散、应痛膏、三花五子丸。

img41

漏睛脓出(150)

img42

脾热风毒 诗曰:

原因风热睑中停,凝结如脓似泪倾。

驱毒除风无别病,黄连膏子点双睛。

合用糖煎散、密蒙花散、三和散。

蟹睛眼(151)

img43

心肺受(152)壅热 诗曰:

血轮赤血气相(153)凝,涌(154)起周回睛陷深(155)

泪倾拭了还重有,镰除瘀血太阳针。

合用宣肺汤、万金汤(156)、细辛散、春雪膏。

胞肉胶凝(157)

脾热毒 诗曰:

img44

两睑虚浮肿不开,热气泪积变成灾。

如胶黏腻羞见(158)日,去除瘀血药相催。

合用糖煎散、清神散、二和散、密蒙花散。

珠突出眶(159)

img45

脾肺血气相系 诗曰:

默于睛肉频频痛,忽然突出在眶中。

不是医人夸妙手,药到消除没病踪(160)

合用分珠散、宣肺汤、糖煎散、清神散、川芎散。

神祟疼痛(161)

img46

三焦热 诗曰:

忽然疼痛如针刺,泪出羞明热渐侵。

早服泻肝丸与散,太阳风府便加针。

合用泻肝汤(162)、洗心散、退血散、川芎散、卷帘散、黄连膏。

旋螺突起(163)

肾虚热风毒 诗曰:

img47

热风相系肾家虚,热气相冲并损珠。

脑脂凝结兼头痛,似此之刑(164)莫与医。

合用药黑豆、还睛丸、蝉花散(165)、二和散、磨睛膏(166)

拳毛倒睫(167)

img48

脾受风热 诗曰:

眼中风热泪连连(168),涩痒频揩(169)作此因。

倒睫拳毛铺刺痛,致令滞血损瞳仁。

合用退血散、清神散、区毒散(170)、石燕散(171)、青金散、桃花散。

碧翳瞒(172)

img49

肺风壅滞 诗曰:

脑脂凝结白睛停,薄(173)薄轻笼淡淡清(174)

或然旬日(175)一回暗,忽尔时时又却明。

合用宣肺汤、万金散、谷精散、卷云膏、美玉散。

鹘眼凝睛(176)

上热下虚 诗曰:

img50

睛突两睑难回转(177),五脏上下似粧(178)成。

要知妙法堪医处,热风一散便安宁(179)

合用四物汤、七宝散、连翘散、苁蓉散、天门冬散。

辘轳转门(180)

img51

筋脉上注 诗曰:

上睑中脏下睑藏,周回不肯定中央。

可怜清净难观看,妙术空夸手下良。

合用聚宝丹、还睛丸、退血散、雄猪散、牛蒡子丸。

打伤损肿(181)

img52

血滞 诗曰:

忽然点(182)被物惊伤,恶血流归内睑(183)藏。

迎香针取(184)瞳仁血,免使终身不见光。

合用四物汤、退血散、美玉散、黄连膏。

撞刺生翳(185)

血聚生翳 诗曰:

撞刺血凝在水轮,致令作害损双睛。

img53

太阳穴与针除血,涩泪羞明渐渐轻。

合用四物汤、退血散、泻肝散、磨翳膏、长春膏(186)

血灌瞳仁(187)

img54

肝胆壅热 诗曰:

肝脏(188)多因积热攻,致令血灌上睛瞳。

早求妙药令无阻,免教赤肿与朦胧。

合用四物汤、退血散、二和散、青金散洗。

眯目飞杨(189)

img55

肾虚 诗曰:

有时因出野郊中,默(190)(191)狂风尘土(192)

如丝疑住瞳(193)人上,渐成翳膜与朦胧。

合用糖煎散、青金散、黄连膏、退血散。

天行赤眼(194)

三焦积热 诗曰:

img56

疠气热气号天行,更兼内热积相连。

涩泪睛疼并畏日,一眼才开一眼传。

合用退血散、青金散、川芎散、应痛散。

暴赤生疮

img57

脾肺热 诗曰:

忽然两目羞明热,况复盈盈热泪倾。

只因有泪频揩拭,致使生疮睑内凶(195)

合用泻肝散、美玉散、二和散、三花五子丸。

睑硬睛疼(196)

img58

肝热上攻 诗曰:

肝热难开似引砂(197),涩泪睛疼血障遮。

里内虽镰除瘀血,药当宣肺去风邪。

合用洗肝散、雄猪丸(198)、救睛丸、美玉散。

痛如针刺(199)

心家壅热 诗曰:

忽然疼刺痛如针,皆因积热伏于心。

img59

早求汤医除根病,莫待看看翳障侵。

合用退血散、万金散、宣肺汤、聚宝散(200)、牛蒡子散。

痒极难任(201)

img60

心肝热 诗曰:

头疼痛痒极难禁,都因风热损肝心。

瞳子气连清净腑,他时翳障渐来侵(202)

合用四物汤、万金散、青金散、没毒膏。

瞳仁干缺(203)

img61

虚极 诗曰:

瞳仁干缺小全无(204),隐隐如冰黑作模(205)

皆是脑脂凝结障,纵施妙药也须枯。

合用还睛丸(206)、还宝丹、羊肝丸。

孩儿患眼(207)

胎风赤热 诗曰:

img62

襁褓之中受热风,更加邪气两相侵(208)

时时赤烂频流泪,不久翻成倒睫踪。

合用洗心散、槐花散、细辛散、三花五子散(209)

气壅如痰

img63

肝胆风热 诗曰:

似物朦胧两睑中,如痰白沫壅睛瞳。

夜深添热并头痛,此是肝邪胆受风。

合用泻肝散、糖煎散、定志膏(210)、白荑膏(211)

无时流泪

img64

脾肝(212)虚 诗曰:

迎风泪出拭还流,每到秋冬发不(213)休。

皆因肝脏伤邪冷,眦头针刺始无忧。

合用六阳丹、糖煎散、青金丹、美玉散、天门冬散。

暴风客热(214)

脾肺风热 诗曰:

忽然先痒后朦胧,时渐昏昏似雾中。

志心服药除风热,攒竹迎香针有功。

img65

合用洗心散、化毒丹、青黛散、二和(215)散、青金散。

黄膜上冲(216)

img66

脾胃热 诗曰:

从下生如偃月(217)形,黄色冲冲膜上睛。

此病因伤脾胃热,莫令变作色青青。

合用羊肝散、紫霞丹、黄连膏、灵宝散、分珠散。

赤膜下垂(218)

img67

肝受邪气 诗曰:

黑睛上面赤来遮(219),如同顺醫(220)到生花(221)

此因客热肝家积,迎香针去血些些。

合用退血散、糖煎散、泻肝散、美玉散、二和散。

双目睛通(222)

肝受邪气 诗曰:

img68

小儿双目号睛通(223),欲要看西却又东(224)

此病脑中筋带转(225),更兼肝脏受邪风。

合用镇肝散、镇心丸、灵宝丹、春雪膏、长春膏、牛蒡子丸。

胞肉生疮(226)

img69

脾经积热 诗曰:

胞肉(227)生疮事有因,形如黑豆睑中存。涩泪睛疼何所治(228),针镰瘀血药频薰(229)。合用四物汤、退血散、美玉散、应痛膏(230)、川芎散。

斑疮生眦(231)

img70

肝家壅热 诗曰:

内脏积毒热相并,冲在轮中损却睛。

白色赤丝流涩泪,此是肺家(232)热毒蒸(233)

合用明睛丸、祛毒散、分珠散(234)、磨翳膏(235)、美玉散(236)

疳眼(237)

img71

精气不足(238) 诗曰:

胎中受气不曾全,生时更被热相煎(239)

年深泪湿瞳仁散,昏昏如见雾中烟。

合用灵宝丹、镇心丸、青黛丸、防己丸、美玉散。

青盲(240)

肝脏风热 诗曰:

肝脏胎中受热风,至晚昏昏似月笼。

img72

休言近视(241)如斯月,此是胎中受毒攻。

合用镇心丸、泻肝散、聚宝散、川芎散、天门冬散、光明散(242)

星月聚开翳(243)

img73

脑热脂凝 诗曰:

数点如星似月明,或时聚散有何因。

此时(244)脂凝流未(245)散,服药频频免损睛。

合用镇心丸、退血散、连翘散、磨睛膏、美玉散。

青膜内障(246)

img74

肝虚 诗曰:

青风还与绿风(247)同,一点瞳仁却被笼。

急去囊中求妙药,免令翳膜损双睛(248)

合用镇心丸、太阳丹、光明散、三花五子丸。

胬肉侵睛(249)

img75

肺热肺虚(250)气壅 诗曰:

胬肉生来是喜嗔(251),致令两眦翳侵睛。

肺热血凝因此作,药与凉肝泻肺经。

合用宣肺汤、糖煎散、卷帘散、磨翳膏、防己散。

白睛胬起

img76

肾虚肺热 诗曰:

两眦冲起肿兼痛,赤脉如丝更乱横。

此病皆因心肺热,更兼房事饱(252)饥生。

合用镇肝丸、太阳丹、紫霞丹、祛毒散、糖煎散、美玉散。

睑中生翳(253)

img77

小儿恶血伤睛 诗曰:

睑上如初(254)麻粟形,忽然如豆睑中呈。

皆因恶血侵肝脏,镰割除根永不生。

合用退血散、泻肝散、光明散、六阳丹、一和散(255)

起坐生花(256)

肾虚 诗曰:

起坐生花是若何?为是心贪酒色多。

img78

酒色这回休恋看,如此方能免此痾。

合用镇心丸、化毒丹、清神散、青金散。

【注释】

(1)承宣布政使司:明清时省级地方行政机关,也称布政使司、布政司或藩司。

(2)赤脉荡眼肝之实:原脱,据《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下简称“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补。

(3)见:《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明”。

(4)赤脉伤眼心克肝:《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无此七字。

(5)白膜遮睛肺克肝:肺克肝,原作“肝克肝”,据《明目良方》各本“目疾证候总论”和《秘传眼科龙木集》(下简称“龙木集”)“七十二问”改。《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七字在“迎风有泪肾之虚”后。

(6)传:原字残缺,据《明目良方·目疾证候总论》及《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补。

(7)日中昏者疾之作:抄本《目疾总论》作“日中昏者火之作”。《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中”字作“夜”。

(8)善:《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及《明目良方》郑本同。树本、存本作“毒”,当是。

(9)日间痛者……阴之毒:《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两句互乙。

(10)浮翳遮睛肺之热:《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此七字在“夜间昏者定脑冷”句后。

(11)胞螺:底本“旋螺突起”症及《龙木论》卷小字题均作“旋螺”,《龙木集·七十二问》作“泡罗”,《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包螺”。

(12)赤膜遮睛五脏热:《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此七字在“头晕目前赤星乱”句前。

(13)瞳仁倒入血气衰:《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此七字在“胞螺突起睛之损”句后。

(14)热:《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有”。

(15)卫经:“卫”字疑当作“胃”。

(16)目近视者脏腑劳:七字原作“目睛黄者酒之毒”,疑涉上行“目睛黄者酒之毒”句而误重,据《明目良方》各本“目疾证候总论”及《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改。

(17)数:《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积”。

(18)眼见赤花肝之虚:《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此七字在“眼珠突出脏不和”句后。

(19)涩:《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毛”。腑:原误作“晡”,据《明目良方》各本“目疾证候总论”改。

(20)两目赤肿风毒攻:《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肿”作“者”,此七字在前“数年赤者肝受风”句后。

(21)目中虚血决阴旺:《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此句作“眼中虚血厥阴旺”,在前“目涩倒睫脏腑虚”句后。

(22)过:《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遇”。

(23)班疮:《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癍痘”。

(24)实:《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热”。

(25)小儿生疮胎秽湿:《七十二症全书 · 眼疾证候总歌》“湿”字作“浊”,义胜。

(26)小儿疳眼五脏虚:原脱,据《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补。

(27)睊(juàn眷)目:目偏斜而斜视。《准绳·七窍门上》:“此证谓幼时所患目珠偏斜,视亦不正,至长不能愈者。”

(28)风邪:《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肝邪”。

(29)者:原作“音”,据《明目良方》各本“目疾证候总论”和《龙木集·七十二问》“目生偏视者”句改。

(30)眇(miǎo秒):偏盲,也泛指眼瞎。《春秋公羊传·成公二年》:“客或跛或眇。”

(31)须细审:《七十二症全书·眼疾证候总歌》作“细推详”。

(32)睛:原作“暗”。《银海精微·五轮图式》:“黑精(睛)为风轮,属肝木。”因据改。

(33)脾:原作“肝”。《世医得效方》(下简称“得效方”)卷十六:“上下睑属脾胃。”因据改。

(34)内:原作“肉”,据《明目良方·眼科用药便览》“唯有青盲内障二症难医”改。

(35)病:原阙,据前文例及《明目良方·论五轮病证》“其病在肾”句补。

(36)传道廓:据本节文例,“廓”后当有“大肠”二字。

(37)水轮:原作“小轮”,据《龙木集·眼论》“肾主水,故曰水轮也”和郑本、存本“论五脏所属轮廓贯通”改。

(38)津液廓:据本节文例,“廓”后当有“膀胱”二字。

(39)水谷廓:据本节文例,“廓”后当有“胃”字。

(40)窟:原作“屈”,据《明目良方·五轮所属主病之图》改。

(41)窟:原作“img79”,据《明目良方·五轮所属主病之图》改。

(42)圆翳内障:也称圆翳,一种晶珠混浊,视力日减,瞳神内最终出现圆形银白色翳障而致视力高度障碍的眼病,与现代医学白内障相似。

(43)盘:指“蟾盘”,月亮。此喻圆翳内障状如浑圆无黏滞的水上满月。

(44)镇肝丸:底本同名方有二,药味甚异,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45)虎睛丸:原作“虎精丸”,据文义改,“精”与“睛”古字通。

(46)冰翳内障:圆翳内障之一种。《医宗金鉴》(下简称“金鉴”)卷七七:“冰翳内障,瞳色坚实,白亮如冰之状,无论阴处及日中视之皆一般无二,非若圆翳之明暗有别也。其睛内有白色隐隐透出于外。”

(47)左右看看透里白:《龙木论·冰翳内障》作“傍观瞳子透表白”。

(48)羊肝丸:底本同名方有二,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49)滑翳内障:圆翳内障之一种。《目经大成·内障》:“乃圆翳未结,针入能散能聚,散之则大珠小珠上下交流,聚之仍合而为一,所谓如水银之走者此也。”

(50)还睛丸:睛原作“精”,据“小翳内障”症及《明目良方》目录改。方药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51)三花五子丸: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52)散翳内障:一种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翳障。《七十二症全书》卷三:“散翳者,翳膜类浓疥疮形状,有重皮包著,内有浆水似脓,或如清鼻涕。初起因肝经积热,风毒上攻,久而生翳,渐渐失明。”

(53)脑冰(níng凝)结:《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郭庆藩集释:“冰,古凝字。”据滑翳内障“脑脂凝结”和本病叙症诗“病源还是脑凝脂”句,“脑冰结”当是“脑脂结”或“脑脂凝结”之意。

(54)披:遮蔽,覆盖。

(55)翳:据文义,疑当是“醫”字,因形近而误,考《明目良方》存本正作“醫”。

(56)四物汤、谷精散:方药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57)清金散:疑为“青金散”之误。青金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58)浮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翳障之一,属圆翳内障范畴。《七十二症全书》卷三:浮者,“乃浮在外,近黄仁金井边”。

(59)瑞:明莹貌。

(60)七宝散:方药及出处不明。考《银海精微》有同名方,药治详明,或可参考:“琥珀、珍珠各三钱,硼砂五分,珊瑚一钱五分,朱砂、硇砂各五分,玉屑一钱,蕤仁三十粒,片脑、麝香各一分。右,将前药俱细研img80如尘埃,方入麝香、片脑、蕤仁三件,再研,熟官绢筛过于罐内,临卧时,以铜簪挑一米大许点于有翳膜处。”

(61)小翳内障:病名疑出《明目方》。《鸿飞集》称“小员翳内障”,症见“瞳仁中有翳,略小员,青白色,阴看则有,阳看则小”。《疡医大全·分别大小圆翳内障论》:“瞳仁大小不一,瞳仁大者其翳大,瞳仁小者其翳小。”

(62)白丁:白色的小斑块。按“丁”,通“钉”。

(63)还睛丸:详“明目诸经丸散类”。下同。

(64),翳膜中之好翳也。”

(65)隐隐如沉黑水深:《龙木论·沉翳内障》作“隐隐藏形黑水深”。

(66)如:《明目良方·沉翳内障》同。据文义,疑为“加”字,因形近而误。

(67)直:当,应当。《经词衍释》卷六:“直,犹当也。”

(68)救睛丹:疑本方或为“雀目障”“睑硬睛疼”等症下“救精丸”之误。

(69)美玉散:详“明目洗眼药类”。下同。

(70)二和散:疑为“高风障”症下“二和汤”之误。

(71)横翳内障:又名横剑翳内障,为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内障之一。《金鉴》卷七七:“横翳又名剑脊翳,自瞳仁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仁中心,色白如银。”

(72)脊:原作“春”,据《明目良方·横翳内障》改。

(73)春雪膏:《普济方》卷七四有同名方,云出《朱氏集验方》。原方:“治眼目赤肿,翳障羞明。硼砂三钱,脑子一钱,通明朴硝半两。上细末,入乳钵研,再用细绢罗过。每用小钱光弦者,点津液沾药末入目中,闭霎时,令药匀方开眼,泪出为度。”

(74)偃(yǎn眼)月翳:又名半月障、偃月翳内障等,因风轮上部与气轮交界处渐生横卧半弦月状灰白色翳膜而得名。《得效方》卷十六:“此疾膜如凝脂,一边浓,一边薄,如缺月,其色光白无瑕疵。”

(75)放:使,教,让。《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一:“放,犹教也,使也。”

(76)泻肝散:底本同名方有三,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77)连翘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78)枣花翳:又名枣花翳内障、枣花障证等,属圆翳内障范畴。《金鉴》卷七七:“枣花内障者,风轮傍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状。”又指与现代医学角膜变性相似的黑睛生翳状如枣花者。

(79)蝉花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80)青金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81)白翳黄心:底本“白”字原脱,据《明目良方》各本“白翳黄心”补。本症又名黄心翳或白翳黄心内障,属圆翳内障范畴。

(82)述:通“术”。《逸周书·命训》:“六方三述。”孔晁注:“述与术同。”考《明目良方》各本“白翳黄心”正作“术”。

(83)谷精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84)黑花翳:又名黑水凝翳内障、黑花凝翳内障,为老年白内障成熟期内障之一,属圆翳内障范畴。

(85)灵宝丸:郑本、存本同底本,树本作“灵宝丹”。“明目洗眼药类”有灵宝散而无本方。

(86)风变内障:青绿乌黄黑五种风变内障的总称。《金鉴》卷七七:“内障初患,尚未失明之证也。久而变成五风之证,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

(87)交:《明目良方》各本“风变内障”症均作“教”。按“交”,通“教”。《周礼·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孙诒让正义:“交,《大戴礼》作教,字通。”

(88)雷头风:一种因目病致头部剧痛且感头中雷鸣作响的眼病,又名雷头风变内障或雷头风变内障或雷头风内障。《金鉴》卷七七:“雷头风内障,初患之时,头面多受冷热,毒气冲入头中,致头内响声如风如雷,头旋发热。日久冲入眼内,脑汁下注,瞳仁变色,瞳或大小不定。”

(89)太阳丹:《异授眼科》有治雷头风同名方,或可参考。

(90)惊振外障:一种目外伤将治失宜所致的外障眼疾。《准绳·七窍门上》:“惊振外障证,目被物撞触而结为外障也。”

(91)镰:也称镰洗或镰洗术,一种用锋针或外表粗糙的器物轻刺或刮磨眼病部位的治病法。

(92)退血散:底本同名方有二,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93)丝风内障:此症与老年性白内障初期见症相似,属圆翳内障范畴,因晶珠呈条状或丝状浑浊,故名。《准绳·七窍门上》:“丝风内障证,视瞳神内隐隐然若有一丝横经或斜经于内,自视全物亦有如碎路者。”

(94)铺(pū):敷设,展开。《小尔雅·广诂》:“铺、敷,布也。”胡承珙义证:“铺,敷,布,三字古皆通用。”

(95)三光:《白虎通·封公侯》:“天有三光,日,月,星。”此泛指光亮。《医方类聚》卷六四引《龙树菩萨眼论》:“三光者,日月火之光者也。”

(96)青黛丸: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97)乌风障:又名乌风、乌风障症或乌风内障,属青盲范畴。《金鉴》卷七七:“乌风者,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但头痛而不旋晕,眼前常见乌花,日久瞳变乌带浑红之色。”

(98)瞒:眼皮低垂。《说文·目部》徐锴繫传:“瞒,目睑低也。”此指遮蔽,蔽覆。《龙木论·乌风障》:“眼无痛痒头不疼,渐渐昏朦似物瞒。”

(99)志心:诚心,专心。

(100)川芎散:《明目良方》各本“乌风障”清神散方下有“川芎”二字,据“白翳黄心”“雷头风”症所列方名考之,疑“川芎”由“川芎散”夺“散”所致,因据补。

(101)黑风障:又名黑风内障,为五风变内障之一,属青盲范畴。《得效方》卷十六:“黑风,此眼与绿风候相似,但时时黑花起。”《金鉴》卷七七:“黑风者……日久瞳变昏黑之色。”

(102)受:《明目良方》各本“黑风障”均作“气”,义胜。

(103)教(jiāo交,今或读jiào叫):令,使,让。

(104)祛毒散:郑本同底本,树本、存本“散”字作“丸”。

(105)散:原字残破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黑风障”补。

(106)密蒙花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07)雀目障:又名夜盲、雀目昏睛。《诸病源候论·雀目候》:“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

(108)卷:原作“养”,据“神祟疼痛”“明目洗眼药类”卷帘散及《明目良方》各本“雀目障”改。卷帘散方药详“明目洗眼药类”。

(109)高风障:又名高风雀目、高风雀目内障等。《目经大成》:“《瑶函》名此证曰高风障,义不可解。”《杂病源流犀烛·目病源流》:“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遗体……不必治,治亦无效。”

(110)清神:原作“神清”,据“惊振内障”“丝风内障”“胞肉胶凝”等症及《明目良方》各本“高风障”改。

(111)二和汤:“沉翳内障”症作“二和散”。

(112)黄风障:五风变内障之一,又名黄风或黄风内障。《准绳·七窍门上》:“(绿风内障)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又指高风雀目内障失治所致重症。《医通》卷八:“黄风内障证,瞳神已大而色昏浊为黄也。病至此,十无一人可救。”

(113)洗心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14)玉翳外障:又名玉翳浮满外障、玉翳浮瞒或玉翳遮睛。《银海精微·玉翳浮瞒》:“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玉翳遮睛。”“日久积累,血凝不散,结成白翳,遮瞒瞳仁,如玉色相似。”

(115)拨云散:方药及出处不详,《银海精微》有同名方,药治详明,或可参考。

(116)镇心丸:原作“镇丸散”,据“双目睛通”“疳眼”等症及《明目良方》各本“玉翳外障”改。

(117)聚开翳障:又名聚散障、浮萍障、星月聚散、时发时散翳。《准绳·七窍门上》:“聚开障证,谓障或圆或缺,或浓或薄,或如云似月,或数点如星,痛则见之,不痛则隐,聚散不一,来去无时。”

(118)脾:据文义当作“睥”,疑“脾”“睥”因形近而误。

(119)蘸:据文义恐当作“粘”,疑因音近而误。

(120)磨翳膏:疑出《圣济总录》,主治目生膜肤翳。《得效方》卷十六载其方药为“空青二钱,片脑三钱,蕤仁一两,口含去皮壳”,与《普济方》卷八十所引《圣济总录》磨翳膏同。

(121)睑粘睛睥(pì僻;今也读bì痹):又名内睥黏轮、两睑黏睛外障,多见于椒疮重症或烧伤损目等。睥,此指眼皮。《准绳·七窍门上》:“睥肉黏轮,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黏不开。”

(122)睑翻突与出睛平:《明目良方》各本“睑黏睛睥”同底本。据文义,疑当作“睑翻突出与睛平”。

(123)真:《明目良方》各本“睑黏睛睥”作“其”,义胜。

(124)清凉饮:存本、郑本同,底本“小翳内障”症作“清凉饮子”。

(125)膜入水轮:又名膜入冰轮、膜入瞳神或膜入水轮外障,为一种翳膜侵及瞳神的眼病。《金鉴》卷七七:“膜入水轮者,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愈后疮痕不没,渐生翳膜,侵入水轮。”

(126)毒:《明目良方》各本“膜入水轮”作“药”。

(127)糖煎散:底本同名方有二,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28)赤脉深翳:又名赤脉侵睛、赤脉传睛,多两眼同病,大小眦赤脉侵睛可发于同一眼内。

(129)黄连散:本书同名方有二,详后“明目诸经丸散类”及“明目洗眼药类”。

(130)黑翳如珠:又名黒翳如珠外障。《龙木论》卷三:“此眼初患之时,忽然疼痛难忍,泪出不止,有翳如黑珠子在黑睛上。”

(131)痾(kē柯;旧读ē婀):同“疴”,病。此指生病。

(132)散铺:原字损毁,据《明目良方》各本“黒翳如珠”补。

(133)灵宝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134)卷云散:方药及出处不详,疑或为《银海精微》“卷云丹”之误。

(135)花翳白陷:又名目生花翳、花翳白陷外障,失治者易成蟹睛。《得效方》卷十六:“此白翳旋绕瞳仁,点点如花白鳞砌者。”《审视瑶函·花翳白陷症》:“若病幔及瞳神,不甚厚重者,速救可以挽回,但终不能如旧,虽有瞳子,光不全矣。”

(136)防己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37)泻肝散:本书同名药方有三,并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38)水瑕深翳:水瑕或作“水霞”。又名冰蝦翳深、冰翳瑕深、冰瑕深翳外障,多由花翳白陷、混睛障等黑睛疾患或外伤愈后遗留瘢痕翳障所致。《眼科捷径·水霞翳障》:“乌珠生翳如葱白,浓淡如水霞之状。”《银海精微》卷之上:“冰蝦翳深者,黑睛上生翳如冰蝦形状,因而名曰冰蝦也。”

(139)灵宝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140)混睛外障:又名混障证或混睛障。《准绳·七窍门上》:“混障证,谓漫珠皆一色之障也,患之者最多。有赤白二证,赤者易治于白者。赤者怕赤脉外爬,白者畏光滑如苔。……年深则睛变成碧色,满目如凝脂赤路,如横赤丝。”

(141)万金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142)精:原作“睛”,据“散翳内障”、“白翳黄心”、“碧翳瞒”等症及“明目诸经丸散类”谷精散方名改。

(143)他患生翳:又名偶因他患后生翳、因他患后生翳外障。《得效方》卷十六:“初则微生翳膜,后则遍睛俱白。有此者,无可治矣。”《龙木论》卷三:“初患之时或即赤烂,渐生翳膜,侵睛盖定瞳仁即无所见。医者细看翳心,若不赤黄,犹见光明。”

(144)黑:郑本同,存本、树本作“血”。

(145)春:底本及《明目良方》各本“他患生翳”原作“青”,疑与“春”因形近而误。考底本“明目点眼类”及《明目良方》各本“撞刺生翳”“双目睛通”均作“春”,因据改。

(146)逆顺生翳:又名逆顺障证、逆顺生翳外障等。《得效方》卷十六:“翳自上而生下者为逆,自下生上者为顺。”《准绳·七窍门上》:“凡见风轮际处,由白珠而来无数粗细不等赤脉,周遭圈圆侵入黑睛,黑睛上障起昏涩者即此证。”

(147)紫金膏:详“明目洗眼药类”。

(148)鸡冠蚬(xiǎn显)肉:又名鸡冠蚬肉外障、奚魁蚬肉。蚬,淡水中或河流近海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圆形或心脏形,肉似鸡冠。《得效方》卷十六:“翳生在睑内,如鸡冠蚬肉,或青或黑,须翻出看之,阻碍痛楚,怕日羞明。”《准绳·七窍门上》:“多生睥眦之间,然后害及气轮而遮掩于目。”

(149)睑生风粟:又名粟眼、粟疮或睑生风粟外障。《银海精微》卷上:“睑生风粟者,睑间积血年久……致令胞睑之间渐生风粟如米,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有翳。”

(150)漏睛脓出:又名目脓漏疾或漏睛脓出外障。《得效方》卷十六:“漏睛脓出,眦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黏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原机启微》卷上:“内眦穴开窍如针目,按之则沁沁脓出。”

(151)蟹睛眼:又名蟹睛突起、蟹睛眼疼痛外障,为黑睛病严重阶段溃破穿孔后的变症之一。《太平圣惠方》(下简称“圣惠方”)卷三三:“当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之目,故以为名焉。”《准绳·七窍门上》:“蟹睛证谓真睛膏损,凝脂翳破坏风轮,神膏绽出黑颗,小则如蟹睛,大则如黑豆,甚则损及瞳神。”

(152)受:原字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蟹睛眼”症补。

(153)相:原字残破,据《明目良方》各本“蟹睛眼”症补。

(154)涌:《明目良方》各本“蟹睛眼”症作“漏”。

(155)深:原字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蟹睛眼”症补。

(156)万金汤:考“明目洗眼药类”“明目点药类”有“万金散”和“万金膏”而无本方。

(157)胞肉胶凝:又名胞肉凝脂、胞肉胶黏或胞肉胶凝外障。《得效方》卷十六:“胞肉胶凝,眼胞皮肉有似胶凝,肿高如桃李者,时时出热泪。”《古今医统·胞肉凝脂》:“久则眼胞内生肉翳如粟米,破烂如桃胶之象。”

(158)见:《明目良方》各本“胞肉胶凝”症作“看”。

(159)珠突出眶:又名肝胀、睛凸或目珠子脱出,症见眼珠骤然外突,多单眼发病,轻者尚含睑内,重则凸于眶外,多发于低头、呕吐、大怒、屏息或外伤时,平仰则复原。《准绳·七窍门上》:“珠突出眶证,乌珠忽然突出眶也,与鹘眼证因滞而慢慢胀出者不同。”

(160)药到消除没病踪:《目经大成·睛凸》:“凡出,未全离睑而神色不变,可乘热捺入,但筋脉损动,终是无光;凸而犹含者易入,光且不熄;若悬空如铃,膏液转为血肉,不能救矣。”

(161)神祟疼痛:“祟”原作“崇”,“疼痛”原漫漶不清,并据《龙木论·神祟疼痛外障》改。本病眼部外观无异而突然痛如针刺火烤,发歇不定。《银海精微》卷上:“痛如神祟旧无根基,只依痛甚怪异,或日痛而夜愈,或夜痛而日愈,如艾之灸,针之刺,忽来忽往,无踪无迹,号曰痛如神祟。”

(162)泻肝汤: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63)旋螺突起:又名胞螺突起、泡罗突睛或旋螺尖起外障。《准绳·七窍门上》:“旋螺尖起证乃气轮以裹乌珠,大概高而绽起如螺师之形,圆而尾尖,视乌珠亦圆绽而中尖高,故曰旋螺尖起。”

(164)刑:《明目良方》各本“旋螺突起”均作“形”。《读书杂志·管子第五》:“以刑役心。”王念孙按:“形、刑古字通。”

(165)蝉花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166)磨睛膏:据文义,“睛”疑当作“翳”,考本书“聚开翳障”及《准绳·聚开障证》正作“磨翳膏”。

(167)拳毛倒睫:又名倒睫拳毛、睫毛倒拳、倒睫拳挛。《原机启微·论倒睫赤烂》引李杲:“夫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准绳·七窍门上》:“倒睫拳毛,眼睫毛倒卷入眼中央是也。”

(168)连连:义同“涟涟”,泪流不断貌。

(169)揩:原作“楷”,文义不属,据树本改。

(170)区毒散:据底本黑风障、睑黏睛睥、班疮生眥、白睛胬起等证,疑或为“祛毒散”之误。

(171)石燕散:“石燕”两字残破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拳毛倒睫”补。

(172)碧翳瞒:又名碧翳,一种黑睛生青蓝色翳障的眼病。瞒,障蔽之意。《准绳·七窍门上》:“暴翳目瞒,皆火热之所为也。”《古今医统》卷六一:“碧翳内障,此因风热久亢而生碧翳,淡青色于黑睛上下,不痛不痒,久则失明。”

(173)薄:《明目良方》各本作“瘼”。

(174)清:《明目良方》各本作“青”,义胜。

(175)日:原残破为“口”,据《明目良方》各本“碧翳瞒”症改。

(176)鹘(hú胡)眼凝睛:又名鹘眼凝睛外障或鱼睛不夜。鹘,一种猛禽,也叫隼。《本草纲目》(下简称“纲目”)“鹘”:“鹘,小于鸱而最猛捷。”《准绳·七窍门上》:“鹘眼凝睛证……其状目如火赤,绽大胀于睥间,不能敛运转动,若庙塑凶神之目,犹鹘鸟之珠赤而绽凝者。凝,定也。”

(177)回转:旋转,转动。

(178)粧(zhuāng装):同“妆”。打扮,修饰。

(179)热风一散便安宁:《龙树眼论·应伏宜治》:“鹘眼凝,无方可救。”

(180)辘轳(lùlú鹿炉)转门:又名辘轳转关、辘轳转关外障、目睛img81动等。辘轳,一种井上牵引水桶汲水的起重装置。《得效方》卷十六:“辘轳转关,此乃睛藏上下睑不能归中,所以言之为辘轳也。”《目经大成·辘轳自转》:“目不待心使而自蓦然察上,蓦然察下,倏左倏右,或或摇。……双睛运动不定。”

(181)打伤损肿:又名被物撞打、打伤损障,今称撞击伤目,指眼部因钝力撞击受伤而无伤口破损者。《鸿飞集·打伤损障》:“此眼初患时,被物撞刺着,稍迟治疗不效,使血停积,瘀睛珠下睑觜(眦)之间,久则变生翳膜。”

(182)点:《明目良方》各本同底本。据文义,“点”疑当作“眼”。

(183)内睑:也称睥内,即现代医学所称睑结膜。

(184)取:树本、存本作“刺”。

(185)撞刺生翳:又名打撞伤损障。一种眼外伤导致的翳障,属惊振外障范畴。《银海精微》卷之上:“此症外伤,与患眼生翳不同。患眼者,五脏六腑之毒发出,为有根病也。刺伤者外伤,与内无预。”《龙木论·撞刺生翳外障》:“初患之时,因被物撞刺着,治疗不尽,有余痕积血在睑眦之中,致使生翳。”

(186)长春膏:详“明目点药类”。

(187)血灌瞳仁:又名血灌瞳神、血灌瞳仁内障。本病包括现代医学多种原因所致玻璃体积血和前房积血症。《准绳·七窍门上》:“血灌瞳神证,谓视瞳神不见其黑莹,但见其一点鲜红,甚则紫浊色也。病至此,亦甚危且急矣。”

(188)脏:《明目良方·血灌瞳仁》作“胆”。

(189)眯目飞杨:“眯”原作“img82”,据《明目良方》各本改。“杨”,《审视瑶函》作“扬”。本症又名昧目飞尘、眯目飞尘外障,指细物入眼而嵌附目珠表层使难于睁视者。《圣惠方》卷三三:“夫眯目者,是飞扬诸物、尘埃之类入于眼中黏睛不出,遂令疼痛难开也。”

(190)默:犬悄声逐人。此犹言不知不觉地,毫无觉察地。

(191)枕:《明目良方》各本“眯目飞杨”作“被”。

(192)土:原作“王”,据《明目良方》各本改。

(193)疑:通“凝”。《尔雅·释诂下》:“蛊,疑也。”郝懿行义疏:“疑,通作凝。”考《明目良方》各本正作“凝”。瞳:原作“朣”,据《明目良方》各本“眯目飞杨”改。

(194)天行赤眼:又名天行赤目、天行气运、暴赤肿痛眼、天行赤眼障等,今多称暴发性火眼。《银海精微》卷之上:“天行赤眼者,谓天地流行毒气,能传染于人,一人害眼传于一家,不论大小皆传一遍,是谓天行赤眼。……此症只气候瘴毒之染,虽肿痛之重,终不伤黑睛瞳仁也。”

(195)凶:《明目良方》各本“暴赤生疮”症作“蒸”,当是。

(196)睑硬睛疼:又名睑硬睛疼外障。一种眼部瘀血症。《得效方》卷十六:“睑硬睛疼,睑中红赤而坚硬,眼睛疼痛而泪出无时,怕日羞明。”《龙木论·睑硬睛疼外障》:“此眼初患之时,胞睑赤胀,肿硬难开,泪出疼痛,还从一眼先患,后乃相牵俱损,渐生翳膜昏暗。”

(197)似引砂:《审视瑶函》卷之三作“睑热睛疼似擦沙”。指眼中如沙粒碜擦而涩痛不适。

(198)雄猪丸:散翳内障、惊振外障、聚开翳障、辘轳转门等症“丸”均作“散”。

(199)痛如针刺:又名眼痛如针刺外障。其症可见黑睛生翳,或目珠突然痛如针刺等。《圣济总录》卷一一三:“凡目痛如针刺者,初患之时,微觉头目眩,目系常急,夜卧涩痛,泪出难开,久则发痛,时如针刺。……久则渐生障翳,两目俱损。”

(200)聚宝散:详“明目诸经丸散类”。

(201)痒极难任:《龙木论》“任”作“忍”。任:担当,承受。《得效方》卷十六:“痒极难任,眼痒极甚,瞳子连眦头间皆痒,不能收睑。”

(202)他时翳障渐来侵:《明目良方》各本同。《龙木论》作“遭他风热上来侵”。

(203)瞳仁干缺:又名瞳神缺陷、瞳神干缺外障等。《得效方》卷十六:“瞳仁干缺,此证其睛干涩,全无泪液,或白或黑,始则疼痛,后来稍定而黑不见。此证不可治疗。”《银海精微》卷之上:“瞳仁干缺者……金井不圆,上下东西如锯齿,偏缺参差,久则渐渐细小,视物朦朦,难辨人物。”

(204)小全无:《明目良方》各本同。《龙木论·瞳人干缺外障》作“水金无”。《普济方》作“水全无”,义胜。

(205)隐隐如冰黑作模:《明目良方·瞳人干缺》同底本,《龙木论》作“或黑或白作形模”,《普济方》作“或黑或白作形膜。”

(206)还睛丸:《明目良方》各本与下“还宝丹”顺序互乙。

(207)孩儿患眼:又名胎风赤烂外障。《龙树眼论·辩诸般眼病疾不同》:“若眼从小即两眥头赤烂或痒,有时发甚者,名曰胎赤。”《得效方》卷十六:“胎风赤烂,小儿初生下便有此证,至三四岁双目红而眩边赤烂,时复痒痛,经年不安。”

(208)侵:《明目良方·孩儿患眼》作“攻”,疑是。风、攻、踪三字为韵。

(209)散:“滑翳内障”“白翳黄心”诸症、“明目诸经丸散类”附方及《明目良方》各本均作“丸”。

(210)膏:“偃月翳”症下“膏”字作“丸”,当是。

(211)白荑(tí题)膏:白荑,所指不详。

(212)脾肝:《明目良方》各本“无时流泪”症均作“肝脾”,当是。

(213)不:底本及《明目良方》各本原作“下”,据文义改。

(214)暴风客热:又名暴风客热外障,俗称暴发火眼。《银海精微》卷之上:“暴风客热者,肝肺二经病,故白仁生虚翳,四围壅绕,朝伏黑暗,凹入白仁,红翳壅起,痛涩难开。……暴者,乍也,骤也,陡然而起。”

(215)和:原作“合”,据“沉翳内障”“白翳黄心”“高风障”等症及《明目良方·暴风客热》下“二和散”改。

(216)黄膜上冲:又名眼黄膜上冲外障,因黑睛黄仁间积脓状如黄膜而名,《目经大成》称黄液上冲。《得效方》卷十六:“黑睛从下生,其黄膜上冲,疼痛至甚,闭涩难开。”《审视瑶函·黄膜上冲症》:“此症于风轮下际坎位之间神膏内,初起而色黄者,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神,其珠必破。”

(217)偃月:横卧状的半弦月。

(218)赤膜下垂:又名眼赤膜下垂外障、垂帘膜、垂帘翳等,症见眼中赤脉密集如膜,从黑睛上缘垂向黑睛中央,甚者遮蔽黑睛。《龙木论》卷六:“此眼初患之时,忽然赤涩,泪下痛痒,摩隐瞳仁,黑睛渐生翳障,赤膜下垂,直覆眼睛。”

(219)黑睛上面赤来遮:《龙木论·眼赤膜下垂外障》作“黑睛从上直来遮”。

(220)醫:据文义,当作“翳”。

(221)到生花:“到”,“倒”。“花”字原漫漶不清,据树本、存本补。

(222)双目睛通:又名睊目、小儿通睛外障。症见两目内斜,俗称斗鸡眼。《得效方》卷十六:“小儿双眼睛通者,欲观东边,则见西畔,若振掉头脑,则睛方转。”《金鉴》卷七八:“双目睛通,瞻视偏斜,看东反西,视左反右。”

(223)双目号睛通:《龙木论·小儿通睛外障》作“两目患通睛”。

(224)欲要看西却又东:《龙木论·小儿通睛外障》作“欲拟看西又看东”。《明目良方》存本“欲”字作“若”,“又”字各本均作“望”。

(225)此病脑中筋带转:《龙木论·小儿通睛外障》作“振着脑中睛带转”。《准绳·七窍门上》:“有因脆嫩之时,目病风热攻损脑筋急缩者;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失于散治风热,遂致凝滞经络而定者。”

(226)胞肉生疮:《明目良方》各本“胞肉”均作“胞内”。《银海精微》卷上:“胞肉生疮……胞肉疙瘩或风粟变而为疮,血热化脓,腐烂腥臊,流汁流脓,浸渍黑睛生翳,眼如朱砂之色。”

(227)胞肉:郑本作“胞内”,树本、存本作“包内”。

(228)治:原字残破,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229)薰:熏。

(230)应痛膏:“应”原作“膺”,据底本及《明目良方》各本“睑生风粟”症改。

(231)斑疮生眦:“眦”原残破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班疮生眦”症改。本病乃由痘疮疫毒所致,属斑疮(天花)入眼范畴。《审视瑶函·浊害清和症》:“此症专指痘疹以致目疾之谓。”

(232)肺家:据本证“肝家壅热”成因,此称“肺家”恐误,考《明目良方》各本“班疮生眥”症均作“肝家”,当是。

(233)蒸:原字漫漶不清,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234)散:原字漫漶缺失,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235)磨翳膏:底本三字漫漶不清,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236)玉散:底本三字漫漶不清,据《明目良方》各本补。

(237)疳眼:又名疳伤、眼疳、疳毒眼、小儿疳眼外障等,今称疳积上目。病初起时,暗处视物不清,久则呈毛玻璃状浑浊,晚期常因黑睛溃烂穿孔失明。《审视瑶函·疳伤》:“疳症皆因饮食失节,饥饱失调,以致腹大面黄,重则伤命,轻则害目。”

(238)足:原脱,据《明目良方》各本“疳眼”补。

(239)相煎:底本二字漫漶,据《明目良方》各本“疳眼”补。

(240)青盲:《得效方》等称小儿青盲。《诸病源候论·目青盲候》:“青盲者,谓眼本无异,瞳子黑白分明,直不见物耳。”《准绳·七窍门上》:“夫青盲者……俨然与好人一般,只是自看不见方为此证。若有何气色即是内障,非青盲也。”

(241)近视:古也称能近怯远症。《目经大成·近视》:“此症目禀赋无恙,忽尔只见近而不见远者也。……盖阳衰过阴,病于火者。”《此事难知·诸经头痛》:“目能近视,责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

(242)光明散:详“明目洗眼药类”。

(243)星月聚开翳:又名浮萍障、聚散障、聚开障、星月聚散、夜星聚散、时发时散翳等。《准绳·七窍门上》:“聚开障证,谓障或圆或缺,或浓或薄,或如云似月,或数点如星,痛则见之,不痛则隐,聚散不一,来去无时,或月数发,或年数发,乃脑有湿热之故。”

(244)时:《明目良方》存本、树本均作“是”,义胜。

(245)未:原残损,据《明目良方》各本“星月聚开翳”补。

(246)青膜内障:据本病叙症诗“青风还与绿风同”,疑“青膜”或为“青风”之误。考《圣惠方》《得效方》《龙木论》及《准绳》等正作“青风内障”。本病又称青风或青风障症,起病隐伏,瞳内淡青,视野日窄,最终失明。《准绳·七窍门上》:“青风内障证,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如晴山笼淡烟也,然自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日进。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不知其危而不急救者,盲在旦夕耳。”

(247)青风:青风内障的别称。绿风:又名绿盲、绿翳青盲、绿风内障,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以瞳神散大、瞳色淡绿、睛珠变硬、视力急降等为主症,若失治日久,可衍变为黄风内障而失明。

(248)睛:《明目良方》各本均作“瞳”,同、笼、瞳三字为韵,当是。

(249)胬肉侵睛:《审视瑶函·胬肉攀睛症》:“此症多起气轮,有胀如肉,或如黄油,至后渐渐厚而长积,赤瘀胬起如肉,故曰胬肉。”

(250)肺虚:存本作“肝虚”是,本病叙症诗言“药与凉肝泻肺经”可证。

(251)嗔(chēn瞋):生气,发怒。

(252)饱:原作“胞”,依文义据存本改。

(253)翳:此指眼睑内所生颗粒状硬结。

(254)如初:存本作“初如”,义胜。

(255)一和散:方名疑误,存本及底本“沉翳内障”、“白翳黄心”、“黄风障”等证均作“二和散”,当是。

(256)起坐生花:又名坐起生花等。《龙木论·眼坐起生花外障》:“眼中别无所苦,惟久坐多时,忽然起后头旋,眼中黑花发昏,良久乃定。”《银海精微》卷上:“坐起生花者,此是内障。此症肝血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