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翻地覆慨而慷——《消息两则》
毛泽东这两篇新闻消息,言简意赅地记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过程。“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这非常具有画面感的语句,出自这位新中国开国领袖之笔,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文学才能。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在文学方面造诣颇深,留下了多篇诗词文章,对许多文学名著也有独特的见解。
毛泽东的文学成就有哪些呢?这两篇新闻消息中又有哪些人物和典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毛泽东爱看的那些书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国共对峙的局面,解放军占领南京意味着中国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自然让毛泽东心潮澎湃。他除了课文中的两则消息外,还写了这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读起来是不是令人觉得波澜壮阔、势不可当?伟人的胸襟和格局,从诗词中也可见一斑。
毛泽东写出了许多颇有水准的诗词,风格大多豪壮旷达。比如写于1936年的《沁园春·雪》,既描述了祖国北方壮丽的风光,又引经据典,评述了古今英雄,充满豪情壮志: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自幼接受私塾教育,有着很好的古典文化素养。他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时说:“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瞒着老师读的。”
为什么毛泽东会喜欢读这些故事呢?从小和穷苦农民接触的毛泽东,十分同情这些穷困劳动者的处境,同情这些被压迫者的遭遇。在这些故事里,穷人反抗推翻了压迫者,实现了穷人的自由和权利,令毛泽东非常向往。
《水浒传》是毛泽东很喜欢的一本名著,被他熟读多遍,并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水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论述“战略退却”时,引用了《水浒传》中林冲打洪教头时的战术:“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中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毛泽东通过引用,形象生动地解释了“战略退却”的技巧和目的,又让文章达到了通俗易懂的效果。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也引用《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典故,来阐明对待国民党反动派的态度——“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文章将国民党反动派比作吃人的大老虎,冷静清晰地分析了面对老虎时的两种选择,从而号召人民做出正确机智的决定。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陕北民歌,洋溢着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爱戴和敬佩。作为政治家、军事家,作为诗人、书法家,作为丈夫、父亲,毛泽东有多个社会角色,他的每个角色都有着令人惊奇的发现。小伙伴们将来可以多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在心中勾勒出一个立体化的毛泽东形象。
二、“河南四害”汤恩伯
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几次提到汤恩伯的名字,汤恩伯来到芜湖督军,但是人民解放军是民心所向,胜负已定,汤恩伯的到来不可能挽救国民党反动派战败的局面。
有的小伙伴大概会感到好奇:汤恩伯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汤恩伯是抗日名将,他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我们不能抹杀。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汤恩伯任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所部第13军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以重创,令日军有所忌惮。抗日战争中有名的“台儿庄大捷”,汤恩伯也参与其中,并担任重要将领。他还参加过徐州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等多个会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汤恩伯有了“抗日铁汉”之称。
可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汤恩伯追随国民党反动派政权,阻碍人民解放军解放中国,成了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所提到的“战犯”。解放战争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告终,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后,汤恩伯败退到台湾,任“总统顾问”的职务,长期赋闲在家。1954年,汤恩伯到日本治疗胃病,在手术台上不治而亡。
为什么汤恩伯会有“河南四害”之称呢?1942年至1943年,汤恩伯带领军队在河南作战,那时他刚刚晋升,急于扩充军队,短时间内军队规模达到了10万人,导致军队组成人员复杂,军规涣散,出现了部分军人欺压百姓的事件。那时黄河决口发生水灾,水流走之后又产生旱灾,蝗虫四起,出现了可怕的大饥荒,加之汤恩伯军队胡作非为,河南百姓苦不堪言,水、旱、蝗、汤“河南四害”的说法由此而来。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以此为题材,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读一读,在此摘录开篇的一小段:
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
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累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寥寥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三百万人之多。
令汤恩伯背上骂名的还有他出卖恩师陈仪的事情。陈仪对汤恩伯有知遇之恩,汤恩伯在国民政府受到重用,与起初陈仪对他的提携有着莫大的关系,汤恩伯更是娶了陈仪的外甥女为妻。抗日战争结束后,陈仪看到国民党政权已经难以摆脱覆灭的命运,共产党积极劝说陈仪起义,但陈仪手中的兵权有限,他希望汤恩伯能帮助他一起起义,可是汤恩伯却向蒋介石举报了陈仪要起义的事情。这样,导致陈仪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处决,汤恩伯的妻子也与汤恩伯反目成仇,带着子女远赴美国。因为此事,很多人骂汤恩伯忘恩负义。
历史人物的一生功过,自有后人公议,留下声声回响。
三、纸上玩转南京城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朓《入朝曲》
关于六朝古都南京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谢朓这首《入朝曲》是其中之一,细致描绘了南京这座帝王州的繁华景象。
南京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远在10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南京猿人洞曾出土猿人化石,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两种人种化石的地方。南京的钟山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金陵山,因此南京也有“金陵”之称。南京随着历史变迁不断改变名字,秣陵、建业、建康、江宁都是它的曾用名。
南京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旅游景点。比如著名的钟山风景区,因为山顶常年有紫色的云彩环绕,又称紫金山。钟山树木葱郁,花香醉人,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明孝陵在这里,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也在这里,这里还有“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休假寓所,以及梅花争奇斗艳的梅花山,美得令人心醉神驰。
“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也在南京城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动听的传说随着秦淮河的流水静静地淌着。夜晚的秦淮河最令人心动,河水倒映着皎洁的月光和色彩纷呈的霓虹,古典精致的画舫在秦淮河上漂荡,勾起文人墨客的无限遐思。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作家曾经同游秦淮河,分别写了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夜游秦淮河时的所见所感,这里摘录几句朱自清先生描绘秦淮河夜景的文字:
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暗暗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地谈着明末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
南京不仅充满美景,而且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雨花茶便出自南京。雨花茶气味清雅,醇香浓厚,还流传着茶圣陆羽在南京栖霞寺采茶的传说。鸭血粉丝汤是南京的著名传统小吃,经过烹饪的鸭血口感鲜香,粉丝爽口宜人,配上绿油油的香菜和红艳艳的辣椒,简直让人食指大动。还有固城湖大闸蟹,肉厚味鲜,被称为“蟹中之冠”……不能再说下去了,不然小伙伴们的口水就要流下来了。
总之,南京是一座非常值得一去的城市,倘若你有机会去南京,可以追思古城的历史,细细品味城中的一草一木、一饭一蔬。
令世界瞩目的荣誉——《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诺贝尔奖是著名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1895年创立的,迄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诺贝尔奖分设6个奖项,分别是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经济学奖。诺贝尔奖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在某一学科领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全世界的科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们无不以获得这个奖项为荣。那么,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令世界瞩目的奖项吧!
一、化学家诺贝尔的诗人梦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幼年时代的诺贝尔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他一生仅接受过一年的正规学校教育,由于身体的缘故,不得不常常从课堂上请假。但他从未放弃学习和思考,一直以顽强的意志孜孜不倦地汲取各种知识。9岁随父侨居俄国之后,诺贝尔跟随家庭教师学习科学和文法,逐渐在化学和语言学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才能。16岁时,除瑞典语和俄语,他还能使用英语、法语、德语、瑞士语,对化学知识也有了相当系统的了解。1850年,年仅17岁的诺贝尔以工程师的身份远渡重洋,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工厂里实习,在此期间,他深入了解了各国在机械、化工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日后的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开始与父亲、弟弟合作,共同进行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然而,他们的研究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1864年,发生了一桩可怕的悲剧:诺贝尔父子的工厂由于意外事故发生爆炸,他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四人被炸死。由于炸药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诺贝尔不得不搬到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继续进行实验。失去亲人的巨大创痛和举步维艰的现实处境折磨着年轻的诺贝尔,但是,在废寝忘食的努力之后,绝望中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诺贝尔发现,液体硝化甘油可以被干燥的硅藻土吸附,这种混合物远比原来的液体炸药稳定得多。这一发现使他改进出了后来的黄色炸药和雷管,并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和财富。
诺贝尔一生拥有300多项发明专利,在全世界五大洲共20个国家开设了100多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成就都是值得骄傲的。但诺贝尔却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他不爱接受记者采访,拒绝人们为他画像、摄影,他的哥哥路德维希曾要求他写一个自传,他戏谑地写道:“阿尔弗雷德呱呱坠地之际,一个仁慈的医生就该及早结束他多灾多难的生命。主要优点:平素清白,从不牵累别人。主要缺点:无家室,脾气不佳,消化不良。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过:不向财神顶礼膜拜。一生重要事迹:无。”
诺贝尔并不看重金钱和财物,他常常慷慨资助科学和慈善事业,自己的生活却十分俭朴。临终时,诺贝尔设立遗嘱,捐出其财产的绝大部分作为基金,以其年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这种艰苦创业、不慕名利、心怀天下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有趣的是,尽管诺贝尔作为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军工制造商而闻名于世,但他私下里一直是个执着的文学爱好者。他不善言辞、性格孤僻,具有诗人和梦想家式的敏感气质。诺贝尔少年时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还做过当诗人的“雪莱梦”。尽管后来繁忙的实验工作和商业事务使他的这一梦想没能变为现实,但他却一直保留着创作的习惯,为我们留下了数部小说,如《在最明亮的非洲》《姊妹们》,以及一部剧作《复仇的女神》。也许,对于这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来说,文学始终是深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
诺贝尔的一生毁誉参半,人们把他视作战争工具的发明人而敬而远之,但在他本人看来,战争确实是令人憎恨之事,他一直为炸药被转为军事用途而忧心忡忡。从“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这两个奖项的设立,我们也可以窥见诺贝尔的真正愿望——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只有握在真正的明智之人手中,才能为世界带来光明和美好。
二、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发给普吕多姆
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今天看来,普吕多姆并不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提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们可能会想起罗曼·罗兰、加缪、泰戈尔、川端康成,等等,却不大能想到普吕多姆的名字。普吕多姆是谁?他为什么能够得到这项举世瞩目的荣誉呢?
普吕多姆183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两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在母亲和长姐的抚养下长大。普吕多姆自幼聪慧,中学期间数理成绩非常突出,曾有志于从事科学事业,后来却因为身体状况恶化不得不放弃了。在离开自然科学领域之后,他成了一名律师,却对这个别人眼里非常体面的职业毫无兴趣。不久,他开始与“高蹈派”的诗人交往,陆陆续续地进行创作。186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长短诗集》,从此成了一位专职诗人。
普吕多姆的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忧郁中有思索。他试图把哲学、科学和诗歌结合起来,在诗歌中探讨世界的本源和人性的真谛。据传,普吕多姆一直深爱自己的表妹,但这位姑娘却突然与他人订婚,为诗人带来了深重的打击。他终身未娶,给表妹写下了许多诗歌,比如那首最负盛名的《破碎的花瓶》——
折扇轻碰花瓶/裂隙暗生/马鞭草枯死瓶中/悄然无声/花瓶受伤虽轻/裂隙却侵蚀水晶/过程不可见但很确定/滴滴清水渗出瓶中/花儿汁液消耗尽净/无人察觉/无人心动/它已破碎/请君勿碰/爱人之手常不留情/轻轻一碰伤害难平/心间不觉裂开细缝/爱情之花就此凋零/依然完好的/只在世人眼中/心里感受着/不断扩大的痛/越是细碎的伤口越难止血/它已破碎/请君勿碰
其实,不管在当时还是在今天,普吕多姆都不算是一个成就很高的诗人。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公布之后,舆论哗然,人们不明白这个奖项为什么没有颁给另外几位更加知名的竞争者,比如托尔斯泰、左拉、易卜生等。当然,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性重大奖项在评选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当时的国际关系、政治形势、推荐人的分量等,这些都会对评选结果造成影响。有人猜测说,当时,法国作为思想启蒙和大革命的策源地,在思想文化界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所以,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颁给个人的,也是颁给法国的,这个评选结果之中蕴含着一种象征性的意义。
这个猜测有没有道理呢?也许是有的。毕竟,普吕多姆自己在获奖之后也说:“我感到自豪与喜悦,并欣然认为:此项为作家们所力争的荣誉应归于我的祖国——因为我的作品中,赢取此项荣誉的一切,都得自于她。”源于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为世界带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而生于法国的诗人普吕多姆一生真诚谦逊、善良正义,很好地体现了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精神。诺贝尔文学奖的要求是“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普吕多姆以诗歌的方式思考关于全人类的问题,如真理、道德、正义、战争等,恰恰是对这种“理想倾向”的最好追慕和展现。
三、诺贝尔颁奖典礼的盛况
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的评选不受国籍限制,无论候选人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具有怎样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只要在相应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就可以获得这项了不起的荣誉。诺贝尔奖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使评委会每年都承担着相当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对1000到2000个候选人进行细致的考察和比较,才能从中选出最有资格得奖的一位。从每年的9月开始,到次年1月31日,是各评委会接受推荐的日子;从2月1日开始,评委会对所有候选人进行筛选和审定,经过数轮表决,在10月中旬左右公布最终的获奖者名单;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一天,斯德哥尔摩将会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和晚宴,瑞典国王会颁给每位获奖者一份获奖证书、一枚奖章和一张800万瑞士克朗(约合人民币600万元)的奖金支票。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颁奖周”可谓斯德哥尔摩最盛大的节日,从12月5日开始,各种各样的新闻发布会、讲座、音乐会、对话交流和宴会就开始陆续举办,使人们沉浸在目不暇接的思想和视觉盛宴之中。其中,最具分量的活动便是该年度的诺奖得主带来的物理、化学、生理学和医学、经济学、文学等方面的讲座,这些演讲者无不是各自研究领域内宗师级别的人物,他们的讲座往往代表着一个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指示着该学科在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发展方向。这些讲座均对公众开放,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机会。
当然,整个“诺贝尔颁奖周”的重头戏还是10日下午的颁奖典礼和晚宴。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上千位瑞典王室、商界、政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会参与到这场盛事中来。在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致欢迎辞之后,各评委会代表将会一一介绍获奖者做出的贡献,然后,获奖者们依次走到舞台中央,在全世界媒体和观众的注视下,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证书和奖章。颁奖典礼结束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将会举办隆重的晚宴,在鲜花、蜡烛、火炬的环绕下,市政厅被装点得如梦境一般美丽,平常衣着随便的“科学怪人”们纷纷穿上盛装,共襄盛事。
在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豪华宴会之中,诺贝尔颁奖典礼可算得上是相当不同寻常的一个了。获奖者们“带走荣誉,留下知识”,将科学和文化创造的火种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其实,光鲜亮丽只是诺贝尔颁奖典礼的表象,对人类知识高峰永不止步的攀登之心才是它真正要弘扬的精神实质。这条道路由前辈们开创,也会在无数后继者的汗水中不断地向前延伸。
“跳水”运动知多少——《“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跳水是一项极具美感的体育运动,正如记者所描写的那样,运动员从跳台或跳板上起跳,在空中做出各种难度、各种花样的体操动作,最后以干净利落的姿势入水。跳水对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和时间感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运动员们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能迎来在跳台上翩然凌空的瞬间。看完课文,小伙伴们一定都很羡慕运动员的迷人风姿吧!那么,不如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项极富观赏性的体育运动吧!
一、从“水秋千”到体育竞技
跳水这项体育运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了。有考古资料表明,自从人类掌握了游泳这项技能以后,就出现了简单的跳水运动。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花瓶上就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小男孩头朝下做跳水状的图案。在中国,关于这项运动的记载大概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唐朝人写的札记中,就有人们爬上帆船的桅杆跳入水中的相关记载,比如,有人这样描述道:
洪州优胡曹赞者,长近八尺,知书而多慧。凡诸谐戏,曲尽其能。又善为水嬉,百尺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又于水上靴而浮,或令人以囊盛之,系其囊口,浮于江上,自解其系。至于回旋出没,变易千状,见者目骇神竦,莫能测之。
——赵璘《因话录》卷六
显然,这位神乎其技的嬉水者已经掌握了十分高超的跳水技巧。到了宋代,跳水运动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专门用来跳水的简单器械,这种器械被人们叫作“水秋千”:
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
这种“水秋千”已经与我们今天的跳水运动很相似了,人们把秋千架在游船上,在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忽然一个筋斗翻到水中,想想看,“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的动作是不是与今天奥运会上运动员向前、向后翻腾的动作很相似呢?不过,“水秋千”的入水动作要在不断摆荡的秋千架上完成,动作的危险性就更大了。“水秋千”游戏在民间兴起之后,逐渐引起了达官显贵的关注,并在宫廷中风靡起来,有诗歌记载了当时宫中跳水比赛的盛况:“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
我们今天见到的跳水运动起源于欧洲,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有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到了19世纪末,在法国教育家顾拜旦的大力倡导下,这一传统得以恢复,并发展成了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现代跳水运动是伴随着奥运会的复兴而发展起来的,1900年,在第二届奥运会上,瑞典运动员做了简单的跳水表演,这被认为是竞技跳水的雏形;1904年,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跳水正式成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项目。跳水比赛的具体规则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不断完善起来,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分类和评分体系,并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运动员。兼具力与美的跳水比赛,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关注,小伙伴们如果有兴趣,也不妨在闲暇时光去欣赏一番哦!
二、跳水比赛有哪些讲究
现代跳水运动可以分为竞赛性跳水和非竞赛性跳水两大类,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跳水比赛就属于竞赛性跳水中的一种。竞赛性跳水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体育运动,运动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在跳板或跳台上顺利地做出那些优美动人的动作。观赏跳水比赛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人体的造型与姿态之美,而且能感受到一种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说到欣赏比赛,我们自然会面对一个问题:裁判是怎样给运动员打分的呢?我们怎样才能看出运动员的表现是好还是不好?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把跳水比赛的基本规则弄清楚。大体来看,跳水比赛可以分为跳板跳水和跳台跳水两种,在跳板跳水中,运动员需要从一个一端固定的跳板上起跳,借助跳板的弹性高高跃入空中,再完成腾、挪、转体等一系列动作;在跳台跳水中,运动员则从一个平直坚硬的跳台上起跳,不需要完成走板、踩板之类的动作。比较常见的项目有1米跳板、3米跳板,以及3米、5米、7.5米和10米跳台等。
跳水的整套动作大致分为五个环节,即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准备入水、入水。国际泳联跳水规则对这套动作的要求是:给分应从动作的技术性和优美性两方面考虑,具体包括:起跳高度充分,动作正确、协调、优美,连接技术好,有充分的入水准备,入水角度垂直或接近垂直(不超过10°,包括转体),入水时压水花,整个动作完成出色。这样看来,我们判断运动员的表现好坏,主要是从五个方面入手的:一、稳定、较高的起跳技术;二、合理、协调的连接技术;三、优美、规范的空中姿势;四、准确、恰当的打开技术;五、舒展、清晰的压水花技术。此外,在双人项目中,还要看两人动作的同步程度。
在跳水比赛中,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整体表现给出一个分数,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所有裁判给分结束之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将剩下的分数之和乘以整套动作的难度系数,便是运动员最后的实际分数。一般来讲,在跳水比赛中,同一类型的动作,方向向后难度大于方向向前,屈体难度大于抱膝,在跳板上做难度大于在跳台上做,将难度大的动作做得协调、优美需要更高的素质和技巧。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国际泳联为所有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动作都评定了难易程度,这样,选择了高难度动作并顺利完成的运动员就可以得到应得的高分了。
从运动员走上跳板到彻底入水,所需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这么多复杂的动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极强的时间感和控制力。运动员必须把握好走板的速度和节奏、起跳的时机、空中动作的节奏和顺序、打开的时机、入水的角度,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整套动作功亏一篑。跳水被称为“一秒钟的艺术”“水上的芭蕾”,原因正在于此。其实,这也体现了比赛对美感和艺术性的要求,我国著名跳水教练徐益明总结道:“竞技跳水还是离不开四个字——难、稳、准、美。技术动作达到了难、稳、准,最后也就实现了动作技术的美。”千变万化,“美”始终是跳水比赛不变的目的和追求。
三、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课文中,记者以凌空翔舞的“飞天”比喻跳水姑娘轻盈优美的姿态,“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些生动的形容不仅使我们对赛场上的惊人一幕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唤起了我们对神秘而美丽的“飞天”的一丝好奇之意。今天,“飞天”已经成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我们总能在各种文艺表演和节日场合见到它的身影。不过,对于它的来历,我们又是否了解呢?
所谓“飞天”,顾名思义,最突出的特点是飞动飘逸的姿态。这种艺术形象一般出现在宗教壁画上,主要有三种意义:一是礼拜供奉;二是散花施香;三是歌舞伎乐。飞天虽然不长翅膀,却能凌空飞行,她们拖曳着长长的飘带,四周天花旋转、云气漂流,将我们的目光一下子从世俗生活中抽离出来,带入一个天宫琼宇、香风吹拂、仙女翩翩的浪漫神话世界之中。充满智慧的古人在飞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了神乎其技的艺术造诣,画笔下的人物无不身姿优美、眉目秀丽、宝相庄严,使我们恍惚中竟有一种“满壁风动”的错觉。
敦煌莫高窟是飞天形象最集中出现、艺术成就最高之处。经过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细致研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一艺术前后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大概最早出现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历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直到元末明初因莫高窟的衰落而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飞天出现在莫高窟,从某种程度上说,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敦煌是西汉设立的河西五郡(张掖、酒泉、武威、敦煌、金城)之一,它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内地通往西方的重要门户,也是佛教从西域进入内地的第一站。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敦煌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寺院林立、香火旺盛。大量的僧人会聚在这里,他们天天讲经论法、宣讲教义,不知不觉中也就带动了宗教艺术的繁荣。
说到这里,聪明的小伙伴们应该已经看出来了,从起源上看,飞天艺术与佛教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在飞天的形象来到中国之后,便与道教中的羽人传说及西域传说中的飞天形象发生了融合,千余年间,飞天的形象变得越来越贴近汉族的审美习惯,其中所蕴含的宗教意味也变得越来越淡化,他们轻衣缓带、神态安详、雍容娴雅,最终成为独具本土特色的艺术创造物。
李白曾在诗中这样描述自己梦中见到的仙女:“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这话说的虽然是道教中的仙子,但移用到飞天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如今,多少历史的风沙,都已经化作书卷里泛黄的纸页,无论是魏晋风骨,还是盛唐气象,都已经难以再现往日风流了,唯有这些壁画上无声旋转、飞舞着的形象,还默默向我们展现着古人对美好彼岸的想象。抚今追昔,让人不由得为之深深慨叹。
“海上霸主”背后的传奇故事——《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思维,使传统海战真正从平面走向了立体。强大的航空母舰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可以集通信、情报、防空、反舰、反潜、对岸攻击、后勤保障于一体,是一个国家海上作战能力的集中体现。毫不夸张地说,航母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自“二战”以来,对航母的研发和运用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可以说,在这个庞然大物逐渐发展成形的过程中,有无数人默默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心血和汗水。“海上霸主”的背后都有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邓宁少校与航母的降落装置
航母之所以在现代军事中占据着这么重要的地位,依靠的主要是舰载战斗机的强大作战能力。这就意味着,只有先保障飞机在航母上来去自如地起降,航母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航母刚刚出现的时候,甲板上还安装着高高的塔式桅杆和烟囱,几乎没有给飞机的滑行留下足够的空间。设计上的不足给飞行员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如果说从航母上起飞还勉强可以做到的话,那么,要想顺利降落到航母上,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在当时,飞行员的通常做法是从航母上起飞,完成任务之后,再飞回到陆地机场上降落。
但是,战争中时间就是生命,想想看,航母辛辛苦苦地把飞机运载出来,却不得不让它们在短短一次任务之后就彻底退出战场,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只换来了十分微薄的收益,这大大限制了航母在战争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快,就有聪明的军官看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想办法来弥补这个不足了。
这位勇敢的军官就是欧内斯特·邓宁少校,他是英国航母“暴怒号”上的指挥官,领导着14名军官和70名水兵。邓宁少校想出来的法子相当简单粗暴:他想从航母的后甲板上着陆,再利用烟囱一侧的狭窄空间侧滑到航母前部的飞行甲板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延长滑行的长度,从而使飞机降落成为可能。1917年8月2日,邓宁少校驾驶着他的“幼犬”战斗机进行了第一次尝试。他娴熟地操纵着飞机,以过人的精确度完成了侧滑降落的一系列惊险动作,成功进入了长达69.5米的飞行甲板。屏住呼吸的围观人员纷纷为他松了一口气,现在,只要飞机顺利地在跑完飞行甲板的全程之前停下来,这次尝试就完全成功了!
飞机不停地向前滑行着。很快,人们惊慌地发现,虽然它的速度并不快,但由于没有机轮制动系统,不到70米的跑道估计是不够用的!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飞机即将滑出跑道的一瞬间,几名士兵飞身扑出,死死地抓住了后机翼上的环套。飞机停下来了,邓宁少校的冒险尝试成功了!这次成功使邓宁少校深受鼓舞,事实似乎表明,只要驾驶员的技术足够精湛,在航母上实现飞机降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几天之后,他再次驾着“幼犬”战斗机起飞,试图完善自己的设想,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次,飞机降落时发动机熄火,一个机轮撞在了飞行甲板上,整个飞机翻出航母落入海中,邓宁少校以身殉职。
血的教训终于使英国人明白,仅仅依靠驾驶员的努力不足以弥补结构设计上的根本缺陷,要实现战斗机在航母上的顺利降落,必须彻底改造航母的整体结构。根据邓宁少校用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设计师们对“暴怒号”进行了一系列改造,这些改造为飞机降落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但是,由于舰体中部的舰桥、桅杆和烟囱没有拆除,甲板上仍有强烈的涡流和侧风,严重威胁着驾驶员的安全。设计师们没有放弃努力,继“暴怒号”之后,终于有人在“百眼巨人号”接受改造时想出了办法,发明了“岛式上层建筑”。自此之后,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才渐渐显现出了它的雏形。
二、罗阳与歼-15舰载机的研制
2012年11月25日,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上,歼-15舰载机首飞起降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日子,歼-15舰载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型,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强、载弹量多等优点,能够根据不同作战任务的要求携带多种精确打击武器,实现全海域、全空域作战。这次实验的圆满结束,意味着中国在航母平台和飞机性能研制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出色的创新能力,也向世界彰显了她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气魄。
歼-15的成功面世,离不开科研团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为这项旷日持久的事业无怨无悔地献出了自己的智慧、青春,甚至生命。事实上,11月25日既是一个值得喜悦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悲恸的日子,就在这一天,这项科研工作的核心领导人之一、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罗阳,因积劳成疾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有一位记者这样说道:“他如愿见证了歼-15的首飞成功,却来不及参加当晚的庆功宴。”
与前两位英雄人物相比,罗阳的故事体现出一种科研人员特有的平淡,仿佛并没有那么多的冲突、曲折和戏剧性。在因公殉职的前一周,他一直在为歼-15的首飞实验做准备,因为训练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很大,加之舰上有保密要求,他有一周多的时间没有与家人联系,直到歼-15成功完成起降训练,才与妻子通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如释重负地说:“整个任务都已经完成了,我非常欣慰。”没有想到,这通匆匆挂断的电话竟然成了他与世间的最后一次联系。
罗阳去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12年11月26日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罗阳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这种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同年,罗阳当选为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被追授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不过,对于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科学家来说,这些颁给个人的荣誉也许并不值得挂怀,其实,在歼-15舰载机凌空而起、自由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的一刹那,他的付出和牺牲就得到了最好的报偿。我们都知道,中国自近代以来,曾备受西方列强的欺侮蹂躏,为了让后辈拥有更加和平美好的生活,无数先辈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牺牲奉献不止慷慨悲壮这一种形式,直到今天,仍然有无数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坚守在各自岗位的最前线,以自己的方式捍卫着我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生活,我们一直从他们的工作中受益,甚至无从得知他们的名字。这些幕后英雄同样值得我们致以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