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的理论进展
基于对2012年听觉障碍儿童教育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本节主要对其理论进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研究进展、医学研究进展以及教育理论研究进展三个方面。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研究进展
心理特征一直是听障儿童教育的研究重点,其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和科学化,研究深度不断扩展。这里从认知特征、个性特征和社会性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特征
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既遵循普通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因其缺乏有效的听觉活动而表现出与普通儿童不一样的认知发展特性。这里将其认知特征研究归纳为六方面内容: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阅读。
1.感知觉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听觉,其感知觉特点有其独特性。视觉是听觉障碍儿童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有研究指出,听觉通道缺失以及使用手语不影响聋人时间的水平方向隐喻,但影响时间的竖直方向隐喻的形成。
2.注意
听障儿童的注意品质为范围相对狭窄,分配比较困难,转移能力差,稳定性较差。研究者通过划消测验发现听障儿童在童年中期的专注程度低于健听者,冲动性高,但听障儿童注意保持时间分布更好。有研究者做了不同视野下聋人注意捕获的眼动研究,结果表明,聋人与健听者在不同视野角度上的注意捕获无显著差异,但在高工作记忆负荷下,聋人视知觉加工能力略低于健听者,注意捕获受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调节,不同视野角度下无关干扰刺激产生的注意捕获现象有所不同。
3.记忆
听障儿童短时记忆的广度较为狭窄,存在短时记忆多种编码方式,长时记忆组织缺乏灵活性。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手语使聋人形成视觉记忆,以手势特点为基础在短时记忆中建立视觉性编码,此代码带来的记忆容量明显优于使用口语特点为基础的代码方式。
4.思维
听觉障碍儿童的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缓于正常儿童,且在发展比重上有一定不同。有研究显示,学龄前听障儿童逻辑类比能力与目标辨识能力无显著性别差异,健听儿童显著优于听障儿童,逻辑类比能力训练应循序渐进。有研究对学龄前儿童的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异类鉴别、情景认知、记忆策略五项认知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听障儿童在数字推理、图形推理和异类鉴别能力方面低于健听儿童,在情景认知和记忆策略方面与健听儿童无差异。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显著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显著低于同龄健听儿童。
5.语言
(1)语音与语义。
语音语调方面:学龄前聋儿声母发音能力远滞后于健听儿童,并表现出明显的难度层次关系。有研究发现,同龄聋儿与健听儿童发音清晰度最高的韵母为单韵母,其次为复韵母,最后为鼻韵母,听障儿童的三类韵母平均清晰度均明显小于健听儿童。年龄和康复时间是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术后声调识别能力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随康复时间的延长其声调识别能力越好。关于学龄前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音研究显示,听障儿童不能将基频降低到合适水平,不能正确掌握二、三、四声调。汉字读音与听力方面,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一样,受形声字表音规律的影响,与声旁读音相同的形声字注音正确率高于与声旁读音不同的形声字,且听障儿童对汉字结构中语音线索的意识随年级升高而发展。
语义方面:语义因素在聋生的词汇习得年龄效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聋生在图片命名、汉字词分类、图片分类中出现了词汇习得年龄效应,在汉字词命名中却未出现,支持了语义假设,且聋生分类学概念与健听生存在差异。研究表明,刺激材料的性质影响聋生基本水平概念语义分类能力,聋生在手语干扰下的语义分类优于在书面语干扰下的语义分类,语音对聋生语义分类影响不大,手形对聋生语义分类有显著影响,采用书面语作为刺激材料可能会低估聋生的语义分类能力,支持手语词汇通达的交互激活模型。
(2)手语与言语。
受手语独特性和复杂性的影响,手语习得有其自身学习规律。聋儿手语习得研究综述对手语音系的习得(手形、动作和位置)、手语词汇发展、手语句法的习得进行了论述,从语言学的角度以及注重定量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加深对手语习得发展过程的理解,了解聋儿的手语习得规律。有研究者从口语教学与双语教学(口语、手语)的不同角度,提出了提高聋校学生语言能力的途径,即将口语和手语均纳入聋校课程与课堂,并结合理论和实践构建科学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有研究对4~6岁汉语重度听障儿童与其健听母亲的语用交流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汉语重度听障儿童与其健听母亲的言语行为存在相互影响,二者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共同的主要言语行为类型,在言语倾向和言语变通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文法手语具有信息传播局限性,聋校教师应学习自然手语,聋生用完整手语和书面语叙述事物,教学需注重阅读与书面语能力。还有研究学者试图从聋人早期手语经验对脑功能及结构的塑造作用进行研究与假设。
6.阅读
研究表明,属于元认知技能范畴的监控能力影响听障学生的阅读成绩,因此可借鉴元认知训练方法和策略干预听障学生阅读理解;听障学生的眼动监控指标即回视次数、回视时间、回视点个数与健听学生有显著差异,听障学生理解监控能力低于健听学生,应该关注和重视听障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监控能力的发展,加强对听障学生理解监控能力的训练及指导并注意其体质的差异性。快速阅读对阅读预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有研究表明,早期阅读对听障儿童康复效果具有影响,早期阅读有助于听障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社会性发展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提高。关于亲子共读的个案研究显示,亲子共读对听障儿童阅读常规、语言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亲子共读中,家长的阅读习惯、阅读环境,以及家长对教学方法、策略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听障儿童的阅读水平。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个性特征
1.自我意识与自我决定
听障儿童自我意识总体状况低于健听儿童,听障男生存在较多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水平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与退避呈负相关,自我意识各因子对应付方式各因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听障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显著低于健听学生,在道德自我、心理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这些维度上均表现得比健康学生消极。听障学生的自我决定能力整体水平不高,不同性别、障碍程度的听障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年龄、年级、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年级、教师工具性支持、母亲价值增进支持是听障初中生自我决定能力的显著正向预测指标。
2.情绪与心理健康
听觉障碍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聋生情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开始由论辩型转为实验型,并从方法探讨转变到教育教学实际运用中,由关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转向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自身生理缺陷、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四个方面。校园社会关系的满意度和利用度对聋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社会关系满意度越高,个体越不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行为。研究发现,初中聋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高于中等水平,初中聋生社会适应行为总体状况低于中等水平,社会适应行为的四个维度,即学业能力、寻求社会支持、亲社会行为、生活满意度,与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聋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存在性别、主要生活区域的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乡村学生的安全感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聋生安全感对其心理健康程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情绪应对与情绪表达在聋生乐观与情感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篮球、健美操等常规体育锻炼项目缓解了聋生心理压力,但对聋生的冲动、自责倾向帮助效果不显著。聋校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为倾向于采用寻求支持和认知重组两种策略,其他策略选择倾向回避、工具性应对、发泄、攻击,依次递减,这六种策略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聋校男女学生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存在性别差异。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特征
2012年关于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特征的研究文献较少,涉及的内容主要为听障儿童的社会认知与社会交往。执行功能对认知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者对聋儿执行功能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聋儿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进行了对照研究。大部分研究发现,聋儿的执行功能落后于正常儿童,但也有研究指出,在某些方面,比如计划、心理灵活等,不存在差异,研究者从抑制性控制、工作记忆、计划、认知灵活性、视觉注意力,分析了听障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语言、心理理论、沟通方式、测量工具,语言这个影响变量对执行功能的作用值得更深入的研究。语言沟通障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及缺乏社会交往技能方面的常识使得听障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健听学生,有研究建议从家校结合的角度,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核心、社会为依托,提高聋生的沟通交往能力。
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医学研究进展
婴幼儿的听力筛查对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焦磷酸测序技术单样本及多样本混合测序方法在遗传性聋基因筛查中具有可行性,适用于进一步开展耳聋相关基因的大规模筛查研究。听障儿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围产因素、高危新生儿、药物与遗传四个方面。其中,围产因素包括母孕期感染、母孕期用药、母孕期合并疾病、母孕期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高危新生儿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失程度成正相关。药物性因素是儿童听力障碍的首要原因。有些药物造成的听力损害是可逆的,有些则可致永久性聋。先天性聋群体中半数以上的患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其中非综合征型聋约占70%,综合征型聋约占30%,遗传性聋一般表现为中重度或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有研究者对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3和GJB6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需进一步了解听觉障碍发生率与多种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加强对各种高危因素导致听障发病机制的研究。
三、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研究进展
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听障儿童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
(一)听障儿童的学校教育
从教育阶段上看,听障儿童学校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从教育内容上看,研究主要涉及听障儿童的学科教学听障儿童的职业与就业,少量文献关注听障儿童的道德教育、性教育、融合教育。
1.听障儿童的学科教学
在教学活动与过程研究方面,涉及听障学生的教育方法,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提供有效支持,提高聋校有效分层教学的策略,学习动机、教师课堂行为的学生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的影响。关于听障儿童的学科教学研究,多来自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与个案分析,研究主要聚焦于语文、数学两类学科。其中关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文献最多,主要包括阅读与写作,语文教学方法及其问题解决,如聋生作文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聋生的语感。其他语文教学研究涉及聋生情感的激发、教学情境的创设、语文课堂读书声的需求、美育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听障儿童的数学教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概念难点问题分析、聋生数学课堂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聋生听力状况与数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2.听障儿童的职业与就业
关于听障儿童的职业与就业的研究文献不断增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听障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未来生存,主要包括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与职业选择,分析听障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创业。如对高中聋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探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依托地方产业文化促进聋校职业教育,探究聋校职业教育联合办学模式,分析聋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聋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特点及对策、听障大学生创业心理与创业能力,积极推进聋生就业与创业,促进聋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心理素质影响聋生的就业,职业心理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增强其就业适应能力。但是,关于聋生的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研究方法单一,仍是研究的趋势与关注焦点,需要理论结合实际,从聋生的特点出发,把课程与未来职业发展相联系,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3.听障儿童的道德教育、性教育与融合教育
关于听障儿童的道德教育与性教育的相关文献屈指可数,但仍不失为重要的研究点。如在语文、美育等课程中融入道德教育,在德育课中创设德育情境,使其具有开放性、生活性、思辨性和体验性。有研究者对初中聋生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表明聋生道德判断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学生,且各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初中聋生处在道德判断发展的第二阶段,具有不确定性、缓慢性,各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听力受损程度影响聋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中度聋生处于道德判断水平的低级阶段,而轻度聋生的道德判断水平相对较高;初中聋生道德判断性别上不存在差异,建议学科教育进行渗透,开设关于道德的校本课程,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加强聋生道德判断的发展,培养初中聋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客观进行自我道德完善,激发和培养初中聋生的道德情感,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为初中聋生的道德发展创设更好的环境。对聋人大学生性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聋生性知识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建议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性教育,并开设相关课程。随班就读是我国开展融合教育的主要形式,聋生多在聋校就读,但聋生的随班就读也值得研究人员关注,有研究对聋人高等融合教育学习支持系统进行了理论构建,关注聋生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二)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2012年关于听障儿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研究文献非常少,未来研究可以从此方面展开,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合作。关于亲子共读对聋童阅读常规及语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表明,亲子共读对聋童阅读常规、语言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亲子共读中家长的阅读习惯、阅读环境,以及家长对教学方法、策略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聋童的阅读水平,亲子共读过程中,家长在成长,家长也需要鼓励、帮助。